如题,还有就是开创最大版图的永徽之治的李治为什么不能和太宗高宗齐名?和汉朝的文武宣帝一样集齐三贤帝?


第一个问题:说是李隆基的黑点客气了,李隆基后期耽于享乐,怠政,任用奸臣小人,杀害忠臣良将,对安史之乱的爆发和持续8年才平定负主要责任。

第二个问题:有,名气越大责任越大,谁让李世民有名呢,上下五千年的锅都归他背。

第三个问题:「永徽之治」已经肯定了李治的功绩了呀。但是李治是吃了他爹给的第六个馒头,李世民是种麦子做馒头并吃了前五个馒头的人,李治值得表扬的是吃馒头的姿势不错,没把他爹做的馒头糟蹋了,但是要跟他爹抢功请一边去呆著,何况他还直接弄出个减肥药武则天,馒头刚吃饱,呱唧身上肉掉了一半。


先上结论:因为唐朝本质上是一个大转型时期,新旧秩序激烈冲突,自然显得混乱。

在隋唐以前几百年之内,中国实行的都是门阀士族主导朝政的贵族秩序,门阀士族主导国家政局,形成垄断封闭的圈子维护统治。然而随著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廉价普及,知识的价格下降,门阀士族对知识的垄断遭到打破,经济基础的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直接影响经济基础)促使上层建筑做出改变——也就是科举制和以科举制步入仕途的士大夫阶层诞生。

然而我们知道历史是螺旋上升的,传统的门阀士族并不心甘情愿地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他们和新兴的科举士大夫之间必然会发生激烈冲突,其背后正是新旧秩序之间的冲突,这就导致唐朝的政治不少时候都显得较为动荡,直到晚唐还有牛李党争的冲突。再加上隋唐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胡汉交流,新的胡汉秩序也没有完全定型,所以才有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进而导致唐朝中后期儒家的复兴进而在宋朝发扬光大。这样的局面换成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人也要考虑历史进程嘛。


明朝灭亡都怪朱元璋,汉朝灭亡都怪刘邦,唐朝灭亡怪李世民没毛病,为什么怪他们,因为杠精的逻辑都怪他们开创了这个王朝,不开创哪会灭亡


这跟李世民有什么关系?李世民留下的唐朝是什么样的唐朝?安史之乱爆发距离李世民死都一百多年了也能让李世民背锅?那西汉灭亡的锅是不是汉武帝也该分一半?


唐朝历史上,李隆基不是第一个政变起家的皇帝,不是第一个逼父退位的皇帝,不是第一个废掉皇后的皇帝,不是第一个杀死太子的皇帝,不是第一个宠幸外戚的皇帝,不是第一个任用奸佞的皇帝,也不是第一个被迫禅位的皇帝。

李隆基的悲剧在于活的太久。


这什么问题,李治本来就是高宗,李治创造了最大疆域,但他也养大了武则天,武周篡唐他有直接责任啊。李隆基生前唐朝乱怪他奶奶,后期怪他自己,和李世民有啥关系。


首先我想先替李世民鸣个冤,安史之乱时期李世民都已经入土为安了,你还要把活人弄出的乱世纠结到死人身上?照这么说明朝的灭亡朱棣也有责任?既然你提到玄武门之变,好,我就跟你说玄武门之变的事情,玄武门之变不过是兄弟争抢皇位,算是内斗,而安史之乱是边将作乱入侵京城,这两个本不是一回事,这你都能强行联系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了。唐高宗和李治是一个人,自己与自己齐名又是什么鬼?


我快要被提主的逻辑雷到了,你说李隆基的政变学李世民,李世民也就认了,但你凭什么把安史之乱的形成原因怪李世民,你知道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吗。

唐睿宗李旦开始的藩镇,因为李治末年,府兵制败坏,渐渐到募兵制转变,李旦启用的节度使,李隆基上位初,版图跟中晚唐比起来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国库空虚,连赈灾的钱都没有,可谓内忧外患,这一切都是他前任几位只知道内斗的掌权者的锅,武则天到李显,韦后太平公主一个都别想跑,他们奢侈腐败,内斗频繁,大造杀孽,国土频繁的丢,周边都渐渐不服唐朝了,李隆基可算是一个中兴之主,他败坏的钱,大部分都是他自己赚的,李世民李治赚的钱早就被败光了

无奈之下,李隆基修生养息,扫除弊政,为冤假错案翻案,大力任用贤才,军事上立了很多藩镇,让他们横扫边疆,重启贞观永徽的辉煌,他收复失地,再次点燃唐朝边疆武功的光,所以开元盛世就形成了

然而由于版图丢失太多,李隆基把军政,财政,民政都给了藩镇,让他们收复失地,导致地方坐大,晚年懒政,立了安禄山,让他一个节度使掌管三个藩镇,导致杨国忠和其他藩镇联合排挤安禄山,杨国忠整天说安禄山要反,却没有个反制措施,后来安禄山真的反了,利用了河北的民族矛盾,河北自从李治打败高句丽,开元收了东北,导致很多民族南下进河北,民族问题就很尖锐,所以正好被利用了

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李隆基被杨国忠说动去了蜀地,然而那里经过多年运营早就是杨家的地盘了,杨国忠是想学曹操挟持汉献帝一样,幸好唐肃宗李亨夺权除奸,反正杨国忠一直跟太子李亨过不去,无数次要至他于死地,李亨相当于报仇了,太子被委以重任,平定安史之乱,后来称帝,称李隆基为太上皇,然而唐肃宗能力有限,直到他儿子唐代宗李豫才收复两京长安和洛阳

麻烦想给李世民找锅,也要把安史之乱弄明白了,李世民最大的错,就是没有下一道圣旨,让他的妃嫔们殉葬,学老朱这样一来,就没有武则天,李显,太平公主三个人的消耗,也没有了李隆基的出生

还有如果安史之乱是李隆基的黑点,那么那帮败坏李唐土地的前几昏君至少占三分之一的锅,如果没有他们败坏李唐的版图,就不会有李隆基大力打造藩镇对付边疆,急功近利的开疆扩土了,只算李隆基一人不公平

安史之乱不是玄宗一朝能够承担的,高宗末的边疆战线拉长,府兵制败坏,武则天为了统治的各种惨案冤案,二次上位的李显李旦在位放任多方党争权斗,李隆基的急功近利,不加节制的藩镇权力和平衡,他自身的懒政,这期间的乱,一直在消耗唐朝的国力,就差外国来补刀了,唐朝的结局已经看到了,之所以还能维持150年,是因为中唐皇帝的修生养息,改革发展,虽然没能力力挽狂澜,虽然也出现很多问题,但是也暂缓了唐朝的灭亡

如果把维持后面一百多年的功劳,归功前人,对中唐皇帝实在不公平,他们也曾经做过努力,例如唐代宗,唐宪宗,唐宣宗,至于唐德宗,他虽然很多问题,但是他用两税法替代了租佣调制,在经济制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晚唐,甚至后面的朝代


初唐到盛唐的转型主要在武则天唐玄宗而不是高宗,李治文治武功不差,但周宣帝和隋炀帝早期差吗?武周的出现其实说明了李治统治期间并没有打破自苏绰定制以来的诅咒,在大规模战争胜利和大工程中不知不觉逐渐失去民心,一旦遇到统治阶级内乱或者统治者手腕变弱,土崩瓦解国破家亡子孙族灭也是理所当然,周武帝唐太宗更像是惊涛骇浪里的老船长,隋文帝就略差一些,李治并没有汉文宣唐玄这样能根据灭国风险的时弊切实开出药方的能力,也不是唐太宗汉武这样的驾驭风浪因势利导建立赫赫军功,比肩这几位实在差之甚远,才华虽不及杨坚,只是秉性远比隋文宽厚,应该和隋文相俦。


李世民的锅就是贞观之治以法治国收拢大批死忠之臣,导致了曌帝的神龙革命。没有神龙革命,估计武周会成为中国的罗马共和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