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对我说很难听的话,我想请问父母和孩子说话需要分寸吗?


需要。

晚辈的言行很多时候都是从长辈那学过来的。

长辈关心晚辈,用心对待晚辈。晚辈学著用心对待长辈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委屈的感觉。

长辈对晚辈整天讥讽打骂,晚辈学到的自然也是讥讽打骂。要他们不学长辈,像其他人那样正常说话?你得给他一个能够正常说话的环境啊。

你教的是什么,他们学到的就是什么。如果你教的不好,你自己素质不高却希望晚辈素质高,学得好。那当晚辈的学好了之后,下一步一般都是远离这个不靠谱的长辈。

人之常情。


需要!

幼儿会模仿,不管对错,你只要口吐芬芳一次,他过后能给你完整的多次复述。还会像个复读机一样问你:妈妈,mmb是什么意思呀?你要是敢在家脆一切怼天怼地怼空气,娃就能记住你的语言你的表现,在差不多的情境下狠狠地怼你,你暴怒,他会疑惑地问:你教我的呀。最后崩溃的肯定是你。

青春期会有强悍的自尊,青少年的自尊心可能比窗户纸还薄,分分钟会羞愤欲死。常年处于没有分寸的难听话的洗礼下,本性不够善良的很可能成长为全身戾气的垃圾人。本性善良的孩子,疫情期间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救赎了。

在外人眼中,我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但是我一辈子忘不了我小学五年级和初二期末考试一塌糊涂的时候,我妈妈威胁要把我赶出门去睡大街。我也忘不了我找的男朋友我爸爸不同意他就威胁我要去我单位告状宣扬我已经同居的「丑事」。抱抱题主,以后尽量不要对自己的孩子说过分的话。


说句不好听的,大部分父母,在心里没觉得孩子是个有情感、有主见的人。

孩子不能有负面情绪,有负面情绪就是过度满足或者打骂。

有主见就否定或者以过来人的姿态审视你。

虽然是父母,但是人与人之间尊重是相互的。我爱我的父母,但是我不能接受他们不把我当人看


我想你是问:父母要尊重孩子吗?

生活中,更强调晚辈对长辈说话要有分寸,不要冒犯长辈。但长辈对晚辈说话,好像更随意,有无限的权利。这种习惯性思维方式,造成有些孩子感觉被父母的话伤害,但却没办法解决。

其实,父母需要尊重孩子,这是很重要的亲子关系。父母尊重孩子,一方面给孩子示范如何尊重别人,另一方面,也是为孩子尊重自己提供了榜样。谁不希望被尊重呢?难道父母不希望孩子尊重自己?任何一个父母,估计都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

尊重,是精神上的需要。父母可能认为,物质上更重要,于是,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要。这是一种误解。试想:你给一个人准备了最可口的美味,但是却羞辱TA,责骂TA,贬损TA,在这样的境况下,再好的美味也有人吃了难受。

祸从口出,这适用于所有人。难听的话,过分的话,父母最好克制自己不要对孩子说出口,因为说了,不但起不到父母希望的积极作用,反而让孩子伤心痛苦,甚至埋怨父母,与父母对抗,导致家庭关系冷淡。

就上述问题而言,我的回答好像主要是针对父母,但其实,孩子改变不了父母。如果TA们想说,TA们可以说,你堵不住TA们的嘴,也不能捂耳朵。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自己。

如何改变自己呢?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别让父母挑理,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另外,不与父母争吵,越吵越被伤害,所以,自己先闭嘴,有空就想想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干好,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太需要了,很多大人习以为常的话都可能伤害到孩子。

陪伴孩子长大成人是一个十分艰难且漫长的过程,在一个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心理上也在一天天的变化。所以在教育的过程要细心谨慎,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切勿用过激的语言说孩子,跟孩子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把握好分寸。

不要老是把「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放在嘴边,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也需要鼓励和安慰,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

心理学家塞德兹就认为:「打击只能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它有极大的危害性,它甚至能毁掉一个孩子。」不要老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与之相反的,家长也不宜太夸张,说你是这世界上最棒的这种不切实际的话,这种话会把孩子宠到天上,摔下来时的感觉可想而知。

父母不要老是把「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挂在嘴边。现在许多父母都讨厌孩子问问题,缺少耐心,往往嫌孩子理解力差,这是不对的。这只会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孩子心中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更严重的是抹杀了孩子心中最可贵的求知精神。

对待主动提出问题的孩子,父母应当耐心解答,慢一点也没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过来的。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让孩子有成就感、自豪感,还有利于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不要老是把「我早说过,这样……你不听,现在好了吧!」放在嘴边,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失败,吃亏,遇到挫折后,总会忍不住的用过来人的身份嘲讽孩子,但这种做法无疑是进一步在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长期如此,孩子很可能会习惯性地自我否定,不敢去尝试新事物,不敢面对困难与挫折,甚至会失去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提倡的教育方式。

多给予孩子安慰和鼓励,要培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立性,不要让过激的语言伤害了孩子,这不仅需要分寸,更需要智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