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六一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4307151/answer/5481226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孔子所在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其实就是原来的井田封建的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遭到了破坏,为了适应生产力的提高,家庭为主的生产单位开始取代家族为主了。简单点说就是奴隶制开始转变为封建制。

原来需要很多人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现在可能只需要一家人就可以生存了,就像现在很可能一个上班的个人就能在城市中生存下去。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原来的一套不管用了,坚持的宋襄公成了迂腐的代名词,田氏代齐也就这么过来了,晋国曲沃代翼也说明传统不管用了,最后晋国被卿大夫分了。旧的秩序没用了,但新的秩序是什么样的?春秋战国的混乱,是建立在发展之上的混乱,而不是没落的混乱,所以,华夏思想的大发展出现了,诸子百家思想横贯古今,其思想的先进性,就算到了现代都不能说是落后的。现在回到孔子。

孔子认为秩序是必要的,而秩序应该是怎么样的,他不知道。

所以,他提出了「仁」的概念,他认为,只要是建立于「仁」的基础上的秩序,就是好的秩序。周公的秩序为什么好,因为他们是君子,是仁人。他们推翻了残暴不仁的商朝,废除商朝残忍的祭祀,采用仁慈的礼来规范秩序。所以周朝能够发展到现在。所以,孔子被称为教育家,以有教无类著名,他其实扩大了人这个概念,不是贵族才是人,寒门也是人,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把奴隶也看做人。其实,这种平等的思维,从生理性的角度看待人这个概念,已经作为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著我们。

只要是中国人,就会认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会认同:学习知识就能改变命运。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西方文化中,贵族的老师,比如他们的家庭教师,更多的是仆人的属性。而下层的工匠学徒,更多地是主人奴仆的属性。而中华的传统,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是基本等同于父母亲的。而且在贵族中,家庭教师的地位也基本属于客卿类,尊称为西席,下层的师傅学徒,也有类似主人奴仆的实际情况,但理论基础还是师徒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

儒家其实就是认为社会必须要有秩序,而且应该是大一统的秩序,而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秩序,那么就是开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了。本质都是建立在「爱人」这个基础上的。


屠龙之术,只有在那种时代才有塑造孔子那样的人,但是同样在那个时代他的见解也不会被接受。

是一种美好的理想,遥不可及的未来。


归与 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跟现在的很多道貌岸然的砖家一样

孔子也是人

一个loser对他所处的时代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我认为,孔子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积极去改变,恢复礼乐文明。


空言以垂后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