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5000快一点25分内慢一点就27了 怎么别人就可以跑20分甚至20分内呢,和腿抬高还是什么步骤有关系?求专业人士解答


从成绩的表现来看,5km跑25分钟,配速为500左右,5km跑20分钟,配速为400,5分配速与4分配速是不一样的。

那么,不同的速度快慢,是否就是「腿的高度」不同?

从跑者的跑步动作来看,快跑和慢跑的差别,主要是脚拉起的高度不一样、跑出的步幅不一样、摆臂的幅度不一样、步频的快慢不一样。

但是不是我们照著跑得快的人的步幅、步频、摆臂、脚的高度去做,我们就也可以跑出同样的配速,跑得更快?

如果有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试一试。

如果有人想先知道答案,我会告诉你:无法。

只靠模仿别人动作 ,就能跑出更快的速度,非常难。如果提升速度这么简单,那么人人都能轻易跑得更快,但显然并不是。

想要跑得更快,需要明白「速度」的来源究竟是什么。以上的跑步动作,是「速度」的结果,而不是「速度」的原因。是因为跑得快,所以步幅大、步频快、脚拉高、摆臂快,这里的逻辑必须清晰。

那是什么产生了「速度」?

重力。

我们无时无刻不受重力的影响。因为有重力存在,当我们跳起来腾空后,一定会被重力拉回地面;因为有重力存在,我们可以稳稳地坐在凳子上;因为有重力存在,我们可以在地面上行走。

当我们跑步时,每一步都会经过落地支撑,然后身体向前倾斜,当你的身体以脚掌为轴心进行转动时,会产生重力力矩,它是速度的根本来源。

速度的快慢,根本也在于身体转动的角度大小不同,角度越大,速度越快。

下图是慢速跑、中速跑、快速跑时的角度差别。

我们能看到三位跑者的摆动腿脚掌高度是不同的,这就是「速度的结果」。但事实上,只凭我们的肉眼和带著传统观念的想法,是无法看到重力力矩作用的这个过程的,我们会把它简称为「落下FALL」。

FALL,自由落体,是整个身体的失重,而不是「脚落地」或者「上身前倾」,这些误解也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重力是根本动力」这个点。

跑步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支撑-失重」的过程。它看似是一个线性运动,两脚交替向前,但本质上讲,它是一个转动运动,是身体以脚掌为轴心向前转动的过程。

「落下FALL」的过程,无法由人为控制,就好像从高处跳下来,我们无法让自己落得更快,这是重力决定的。

因此,我们想要跑得更快,就要落下更大的角度,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姿势去自由落下更大的角度。

如下图,这也是技术的练习动作之一。

跑者可以面对墙站立,对墙面落下,离墙越远,落下角度也会越大。

在练习中,要点是在整个动作工程中,跑姿必须时刻保持姿势不变形(弯腰驼背、低头、拱起屁股、膝盖打直等都是错误的),并且尽量不要过早主动伸手(练习中主动伸手和跑步时主动踩地是一个道理,都是害怕失重)。

反复对墙落下多次,然后去跑一小段,感受一下落下知觉被强化之后,跑起来的感觉。

以上只是一个落下练习方法的举例。建议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试一下。

跑步速度的技术练习

因为只有试过之后,你才会发现,「技术练习」到底意味著什么,它能为你的跑步带来怎样的改变。

你也才会发现,这个不痛不痒的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做好。

大多数人是无法一上手就做到标准的,但即便如此,你练了也会感觉到不一样的跑步感受,因为与平时的「训练方法」相比,这样的技术练习简直「奇怪」极了。

「落下FALL」只是跑姿的环节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关键跑姿POSE」和「上拉PULL」。并不是说,只练「落下FALL」就能跑好,这里要注意。

跑得更快,需要上拉技术更好,否则虽然能跑出一两步更大的落下角度,但腿却在落地时留在身后,形成「腿尾巴」,那肯定是会影响下一步的速度的。

影响跑步成绩的最关键因素是技术,而技术背后,需要好的「力量」和「体能」做支撑。所以,也不是只练「技术」就能跑好,也请注意。

更快的速度,意味著落地支撑时要承受更大的体重压力,也意味著上拉需要更好的弹性和肌力,需要更加稳定的躯干,这些都是要在日常力量训练中打好基础的。

所以,如果题主想跑得更快,需要去反复练习和掌握更大角度的落下。并以此为目标,练好关键跑姿和上拉的知觉,同时强化身体维持姿势、支撑刚性和失重弹力的力量,并搭配由短到长的不同距离的跑步训练。由此,才有可能在更长的距离里,跑得更快,更轻松。

以上,也是以跑步技术为主导的训练体系的逻辑。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有效的训练体系。在跑圈的实践中,存在很多不同的训练方法,它们背后有著或相同或不同的理论逻辑做支撑。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健康成本,可以去尝试不同的训练方法,这也完全是个人的自由。

我们都知道,仅仅是「一篇文章」,根本无法帮助一个人跑得更好。所以,如果这个回答能有一点作用,我希望是提供给跑者一个看待跑步这件事的「不同角度」。


注:以上内容来自尼克拉斯?罗曼诺夫著,王澎译,『姿势跑法(实践篇)』。

最后说明一下,我不是学者,以上也不是我的个人原创理论,我只是将此知识点传播给需要的人。所以,如果想要辩论「如何证明重力是跑步动力」,抱歉,我无法证明,不相信的话不看就好。想要辩论,先看完罗曼洛夫博士的书,然后找博士讨论,我可以给你他的微信和邮箱。


答主5公里的最佳成绩在17分半左右,年龄近40了,分享一些经验和训练方法供你参考。

  1. 跑进20分并不难,4分配速一直干5公里就正好是20分。你可以找朋友拍视频或者通过运动手表看一下自己的步频和步幅,步频在180之上就算优秀了,步幅如果太小的话(比如小于1米或者1.2米),那么相当于你四步只是别人的三步,跑步的经济性不高;
  2. 如果是步频太低,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快速响应训练来提升,例如快速小步跑,跳绳等;
  3. 步幅的话,跟你的髋关节活动度,腰腹力量,大腿前侧肌肉力量都有关系;绝大多数普通跑者都存在「腿迈不开」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做跨步走,半蹲跳,高抬腿等动作来改善;
  4. 同时在训练方式上也要有所调整。可以稍微多跑一跑800米/1200米/1600米的间歇,提升自己的绝对速度和VO2MAX,千万不要认为跑5公里的比赛,就是每天训练跑5公里就够了;
  5. 同时一定要有耐心,一周见效那是忽悠人的,三个月为一个周期,不断地精进自己的技术,观察那些优秀跑者的动作视频,但是不要刻意去模仿,相信时间可以给你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


没有你训练量 配速心率啥的叫我们怎么分析


跑步这事难道不是高兴就好 我5公里跑进30分钟都超开心 生活这么拧巴 跑个步还跟自己较劲 哈哈 反正我就想 我跑的没你快 但是我衣服比你好看


刻意训练

并不是你天天跑,你就自然而然跑得快了

这需要时间+方法,就算你投入大量时间,训练方法不对,提升也很难

最简单的方法:跑步的时候不断提升自己的速度,就行了,你慢跑10圈,不如加速跑5圈。

走出舒适区这个理论在运动上也是适用的,每次运动完,你感觉还行,挺舒服,那永远不可能提高。反过来说,每次运动完,强度很大,感觉自己要挂了,这才表明锻炼到位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