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父母都有同样一种心态的时候,那这就不单单是某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这个情况,其实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就从建国后开始说,再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吃饭问题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比如我们的祖辈,很多人都有过吃不饱饭,饿肚子的经历。

这就成为了他们童年时期的伤,所以他们在成为父母之后,比较关注的就是孩子能不能吃饱饭,孩子吃饱饭,他们就觉得开心,就好像自己的童年也很幸福一样,如果孩子饿肚子,他们童年饿肚子的经历就会浮现眼前,自己内心就特别的难过。

那个年代,很少有人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在祖辈眼里,父辈的人已经很幸福了,至少能吃饱饭。

父辈们大多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前后,他们的童年虽然能吃饱,但是吃的并不好,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看到了很多人,通过学习考试改变了命运,过上了好生活,而自己因为没知识,没文化,只能做一些苦活累活。

这就是他们内心的伤痛,所以他们希望孩子不要走他们的老路,能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如果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不好,他们就会觉得孩子会像他们当年一样,因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而备受欺凌,这个痛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所以父辈们通常都比较关注成绩,再加上他们从小也没有被父母关注过内心感受,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

他们觉得你们现在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比他们当年幸福多了,只要求孩子好好学生,有那么难吗?

一般比较注重孩子内心世界的家庭,都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他们很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不用考很好的成绩,甚至不用很努力的工作,也能有不错的生活。

那么他们就不需要过多的关注成绩,转而关注孩子是否生活的快乐,因为物质生活已经很好很有保障了,但还是不快乐,因为什么,因为精神生活不够充足,内心匮乏。

所以他们会更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

当然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绝对的,国内当代社会也不乏有很多父母能比较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欧美也有很多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内心感觉。

除了大环境之外,这往往和一个父母的童年经历,认知程度和文化修养都有著很大的关系。

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将来在有孩子的时候,能够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不仅是社会发展推动的结果,更是千千万万孩子成长的需要,而且是必需品。


中国流行「孝"文化,也是"等级"文化,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其中孩子要孝顺家长、百姓要服从官员、奴仆要尊敬主人…,高等级的人可以光宗耀祖,可以给家庭撑门脸,可以使家人有面子,可以带来利益。

在我们当下的社会,重视文凭超过了重视能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意味著具有成为未来高等人的可能,是家庭的希望之星,所以多数人会跟随社会潮流,把更多的时候精力放在盯控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相对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

坦率说这些现象有待于改进,应该是文化变革的诸多内容,更多地涉及到了教育。


这个问题其实和另外一个问题是一样的:为什么在企业里老板大多关注绩效目标是否达成,而忽略员工的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我们可以看见,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的工作方式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延伸到孩子身上,变成为以成绩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和实质是:我们的生活质量是以一个又一个指标来衡量的,还是以自身感受来衡量的?不能在某个问题上用指标生衡量,而另外一个问题上又以感受来衡量。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类似的问题出现。

生活是综合的,既不能简单用指标来衡量,也不能完全以感受来衡量。需要综合起来考虑。


社会风气,科学思维导向,羊群效应

迷著的。清醒的只有少数人


因为看到成绩很容易,比如100分就是100分,90分就是90分,这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而关注到孩子内心很难,你要去沟通,去了解,要花费很多心思和时间

特别当孩子考了98分的时候,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没有考满分?

说实话让家长去考,还不一定能考到98分。

像我小时候,我爸妈就是只关心成绩的那类人。

他们不会听你多说,讲的最多的就是我那么辛苦赚钱供你读书,你一定要考个好成绩,不然就是对不起我们。

因此我拚命读书,但是用的读书方法不对,导致我的数学成绩只有中等,典型的偏科。

当我拿著成绩单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害怕。

我害怕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害怕听到那沉甸甸的对不起他们的话,更加害怕他们情绪失控打我一顿。

往事不堪回首,幸运的是我每次受挫都会读本课外书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读课外书的好处就是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可谓有得也有失。

总之,教育孩子不能以结果为导向。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做到挺难的。

受我原生家庭的影响,我在教育小葡萄的时候,老是习惯性看结果。

好在我每次起这个念头的时候都会让自己回忆一下小时候相同的经历。

让自己的同理心站出来,这样子在教育小葡萄时,我的关注点才会放在过程上面。

其实过程比结果重要的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