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父母都有同樣一種心態的時候,那這就不單單是某個家庭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這個情況,其實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就從建國後開始說,再很長一段時間裡,社會經濟基礎薄弱,喫飯問題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比如我們的祖輩,很多人都有過喫不飽飯,餓肚子的經歷。

這就成為了他們童年時期的傷,所以他們在成為父母之後,比較關注的就是孩子能不能喫飽飯,孩子喫飽飯,他們就覺得開心,就好像自己的童年也很幸福一樣,如果孩子餓肚子,他們童年餓肚子的經歷就會浮現眼前,自己內心就特別的難過。

那個年代,很少有人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是什麼,喫飽飯就是最大的幸福,在祖輩眼裡,父輩的人已經很幸福了,至少能喫飽飯。

父輩們大多出生在改革開放的前後,他們的童年雖然能喫飽,但是喫的並不好,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看到了很多人,通過學習考試改變了命運,過上了好生活,而自己因為沒知識,沒文化,只能做一些苦活累活。

這就是他們內心的傷痛,所以他們希望孩子不要走他們的老路,能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如果孩子學習不好,成績不好,他們就會覺得孩子會像他們當年一樣,因為沒有知識,沒有文化而備受欺凌,這個痛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所以父輩們通常都比較關注成績,再加上他們從小也沒有被父母關注過內心感受,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

他們覺得你們現在喫的好,穿的好,住的好,比他們當年幸福多了,只要求孩子好好學生,有那麼難嗎?

一般比較注重孩子內心世界的家庭,都是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歐洲,他們很好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不用考很好的成績,甚至不用很努力的工作,也能有不錯的生活。

那麼他們就不需要過多的關注成績,轉而關注孩子是否生活的快樂,因為物質生活已經很好很有保障了,但還是不快樂,因為什麼,因為精神生活不夠充足,內心匱乏。

所以他們會更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

當然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絕對的,國內當代社會也不乏有很多父母能比較重視孩子的內心感受,歐美也有很多父母不重視孩子的內心感覺。

除了大環境之外,這往往和一個父母的童年經歷,認知程度和文化修養都有著很大的關係。

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將來在有孩子的時候,能夠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不僅是社會發展推動的結果,更是千千萬萬孩子成長的需要,而且是必需品。


中國流行「孝"文化,也是"等級"文化,把人分為了三六九等,其中孩子要孝順家長、百姓要服從官員、奴僕要尊敬主人…,高等級的人可以光宗耀祖,可以給家庭撐門臉,可以使家人有面子,可以帶來利益。

在我們當下的社會,重視文憑超過了重視能力,孩子的學習成績好,意味著具有成為未來高等人的可能,是家庭的希望之星,所以多數人會跟隨社會潮流,把更多的時候精力放在盯控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相對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

坦率說這些現象有待於改進,應該是文化變革的諸多內容,更多地涉及到了教育。


這個問題其實和另外一個問題是一樣的:為什麼在企業里老闆大多關注績效目標是否達成,而忽略員工的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我們可以看見,以績效目標為導向的工作方式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延伸到孩子身上,變成為以成績為導向的學習方式了。

所以,問題的關鍵和實質是:我們的生活質量是以一個又一個指標來衡量的,還是以自身感受來衡量的?不能在某個問題上用指標生衡量,而另外一個問題上又以感受來衡量。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類似的問題出現。

生活是綜合的,既不能簡單用指標來衡量,也不能完全以感受來衡量。需要綜合起來考慮。


社會風氣,科學思維導向,羊羣效應

迷著的。清醒的只有少數人


因為看到成績很容易,比如100分就是100分,90分就是90分,這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而關注到孩子內心很難,你要去溝通,去了解,要花費很多心思和時間

特別當孩子考了98分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沒有考滿分?

說實話讓家長去考,還不一定能考到98分。

像我小時候,我爸媽就是隻關心成績的那類人。

他們不會聽你多說,講的最多的就是我那麼辛苦賺錢供你讀書,你一定要考個好成績,不然就是對不起我們。

因此我拚命讀書,但是用的讀書方法不對,導致我的數學成績只有中等,典型的偏科。

當我拿著成績單時,我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害怕。

我害怕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害怕聽到那沉甸甸的對不起他們的話,更加害怕他們情緒失控打我一頓。

往事不堪回首,幸運的是我每次受挫都會讀本課外書來調節自己的心情。

讀課外書的好處就是我的語文成績一直是班級前三名,可謂有得也有失。

總之,教育孩子不能以結果為導向。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其實做到挺難的。

受我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在教育小葡萄的時候,老是習慣性看結果。

好在我每次起這個念頭的時候都會讓自己回憶一下小時候相同的經歷。

讓自己的同理心站出來,這樣子在教育小葡萄時,我的關注點才會放在過程上面。

其實過程比結果重要的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