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到一定阶段,有可能会发现父母价值观或者人生阅历存在局限性。正是这样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对你做出的一些决定表示不解,或者给出的建议往往不能被采用。在沟通和商讨的过程当中难免会产生摩擦。请问如何看待父母的局限性,如何沟通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


问:怎样看待父母的有限性?

答:冷静的时候,你可以,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重新去看待。

重新看待早年与父母的互动。

在你早年的体验中,你经验到了:妈妈在批评我,妈妈在否定我,妈妈在控制我。这是你当年作为小孩子时的眼光。你把妈妈看成是很强大的,无所不能的,这是小时候的视角。

长大后,你可以转变的视角如下:

第一个视角:她在需要你什么呢?

当她在批评、否定、指责你的时候,初衷不是在想要伤害你,而只是为了需要你。

早年,你作为一个小孩子 ,是没有能力识别到她这个需要的。但你长大后,可以重新看待。

妈妈的需要是什么?她在批评你的时候,她在需要什么呢?你需要去识别。

可能是,她需要你看到她已经很棒了。她需要你看到她,她是一个辛苦的妈妈,她需要你看到她,她是一个付出了很多的妈妈。

当她在要求你,做这做那的时候,她可能是为了安全感,她可能对这个世界的想像太恐惧了。

她需要通过向你传递一种危险,来完成她对你的一种操控,来完成她对这个世界安全的需要。

因为她觉得,你不去做那些危险的事,那我就体验到了安全了。因为,你去做危险的事,会危险;而你会危险,我就会得跟著你经历危险了。

比如说,你不好好写作业,你将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你将来很可能会被社会淘汰?你如果被社会淘汰,我还得管你。我也跟著危险了。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危险,而是我们两个人在危险。

又比如说,她认为,不该谈恋爱的年龄,你不好好听她的指引,太早恋爱耽误了学业,影响了将来找好的工作怎么办?你如果将来工作找得不好,我还得管你,我也跟著危险了。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危险,而是我们两个人在危险。

所以,成年后想重新看待父母的有限性,第一个视角就是,把当年的矛盾,用「需要」的眼光去看待,这就意味著,你开始承认,你的父母他不是神,他是一个有局限、有无能,在需要你的「小孩」,那样的时刻,你们的位序,是颠倒的。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可以做决定。你还要满足她吗?

你可以继续满足父母的,也可以不,但你,有了选择。

第二个视角:把你的父母,放到他的社会环境中去看待。

即,你的父母他除了是一个人之外,他还是一个社会人,他在他所处的环境里,过得好吗?

他能得到周围亲戚们朋友们的认可吗?

他能自由地拒绝掉别人吗?

他在这个社会上能获得价值感吗?

他在这个社会上,需要很努力地,才能获得安全感吗?

他是被这个社会所爱的吗?

从这个视角来看待,父母不再是父母。他是这个社会上非常微弱的一份子,他在这个社会上很艰难的求认同,求归属,求接纳,求自由,求安全。

所以,你会发现你的父母不仅属于这个家,他更属于这个社会,而且,这个社会对他的影响,他全部都带到了家庭里来。

所以这时候,你就有了一个新的视角,你的父母,没有更如你所期待地更好对你,真的不是因为你好与不好,而往往是,他在这个社会上太受挫了。(这个社会,也包括,你的父母跟他的伴侣之间的互动。)

这时候,你看到的,当年的父母,不是一个强权的父母,而是一个脆弱的人。

第三个视角:把他放到,他的原生家庭系统里去看待。

他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中长大的呢?

他受过哪些伤痛呢?

你能要求一个,在他原生家庭里不受重视、喜爱的他,来全心全意地爱你,看到你吗?

你这样要求,他真的做得到吗?

当然,写到这儿,这会,我想再补充说的是:你之所以,不愿意放下对父母的恨,是因为那些伤太重,而且仍旧还很痛。

另外,留著伤痛不处理,的确是因为,你因为有著那些伤痛,还能有这样那样的获益;

也许,你意识得到,也许,你暂时还意识不到。而事实上,那些个伤痛,完全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师协助你一起处理、转化。

又或者,在安全可信赖的团体心理成长队伍中,得到专业疗愈。

再者,也可以用其他适合你的方式。过往经验会告诉你,很多事,知道不一定能做到,但我们起码先知道,然后,能明了方向、看到希望。

之所以想到写本文,是因为咨询中,许多来访者,真的很想「去放下」对原生家庭中,父母或养育人的怨念,但一时之间很难做到。事实上,放下、不放下,不是重点,关键是「你为你的思想、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文/红树林资深咨询师 张显云

编辑修改/红树林小编 罗琪

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拥有100+海内外心理咨询师,2006年成立,15年来,已为300,000人次提供了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

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专注心理咨询十四年?

www.gzxlys.com

编辑于 03-07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知乎用户知乎用户

应邀

带他们去看花花世界,陪他们学习新的知识。


应邀

带他们去看花花世界,陪他们学习新的知识。
应邀活那么大了怎么可能改变?求同存异,尊重他们的建议就好,至于做不做那是你自己的事
我是一名大学生,父母也就45左右,对于我这样年龄的人。大学生处于一种接受新事物特别频繁的年纪,而我的父母则处于那种工资稳定,交际也稳定的年纪。小的时候觉得父母特别厉害,父亲可以修理电器,可以摄影,可以写文章等等,而母亲总会说一些故事,讲一些道理。但自打我上了大学开始,我发现有些事情是父母帮不上忙的。然后才发现他们认知新事物越来越慢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经常会在朋友圈散布一些类似于「央视报道xxxx」「国外科学家证实xxxx」这类的推文,可能是身边的人都在发,深受其害。我的朋友圈只有亲戚朋友才会有这样的诟病,于是我就自己创建了一个私人公众号,告诉父母及亲戚朋友们这东西谁都可以写,你也可以来一个「外国科学家」证实。还有一些测试的游戏,都是盗取你个人资料的把戏。其实用实际行动来说服父母比讲道理更有效果。再举一个例子,姥姥姥爷总看一些像访谈的广告去买假药,这种事情必须及时去制止,讲这都是广告,并不是真正的养生节目。其实很多上了岁数的人接受到信息的条件有限,他们大多都忙于生活以及为我们赚钱。没那么多时间去关注新事物。小时候,父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长大了,我们也要成为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哪些东西有哪些功能,哪些东西可以去尝试。还有就是多体验,就像前几年3D电影刚刚盛行的时候,您不妨去带父母看一场3D大片,如今新生的VR技术,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带著父母去体验。我只是希望我的父母能永远追逐科技,永远年轻,永远时尚。
对待父母,最难的是和颜悦色。是明知道他们的看法并不正确,做法并不值得效仿,还能发自内心地理解并尊重他们。总有一天,自己会和他们一样,对世界的看法会过时,对万物的判断会出错。理解并尊重他们的局限性,正是突破自身局限性的开始,也是自身强大的起点。
我觉得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父母不是万能的,说明你真的成熟了,在某种意义上说你比你父母强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遇到分歧的时候,沟通还是很重要的,尽量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如果沟通不了,也要多想想是不是自己也有问题,父母毕竟经验丰富,说不定是自己错了,如果你执意要坚持自我,也没关系,按自己的心意做吧,人需要为自己活著!最后,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跟不上这个社会了,说明他们老了,多体谅他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