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优先接纳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时,往往就可以尽快的掌握和运用它。

当我们对其产生质疑时,大概率会囿于成见,在未窥全貌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将其否定。

甚至当我们纠结于「这种方法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时,也极有可能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耗费比直接临摹和学习多得多的时间。

但是无论是批判性思维还是诸如此类说法,都在告诉我们,要对一切事物持有批判态度。

可是当我们了解的不够深入时,又怎么能有足够的依据去批判它呢?

如果我们不优先去接受新事物,我们怎么能对它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呢?

有的人只读经典,但是经典创立之初,没有谁知道它是经典,我们现有的事物,也都有成为未来经典的可能。何况经典绝对不会囊括所有的新生事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真的只是老舍笔下旧社会人们的愚昧偏见吗?

这个问题的确不能一概而论,但就某一方面而言,往往也纠缠不清。就像中学解题时,参考答案未必没有错,同学的方法未必不可取。


怀疑,没有之一。


对新思想试图接受,对旧思想怀疑。

人有厚古薄今思维。

对新生的充满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对形成成见的充满敬畏感。

固步自封就是这么来的。

新思想再傻,也可能包含著一种新方向,如果你抓住并发扬光大,你就是一个思想体系的开山祖师。


态度不是2选一,要我说,是先试图理解,后批判。

开始就谈接受或者拒绝、相信或者怀疑都不对,这二者都要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所以需要理解其「是什么」,但是一旦有「是什么」这一问题你必须明白为什么。就是这个新思想「为什么值得你去理解?」,你去了解这一思想可能是出于这种思想可能推翻自己固有的、可能错误的观点去的吗?更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每一种思想都可能带给人启发和深思。所以我们需要从中发现新问题、新解决方案……

有了「是什么」「为什么」接下来才是「怎么做」。我们批判其实只是我们的方法。不代表目的和理论本身,而类似于工具。

就拿王阳明格竹来说,王阳明从理学中学来了「格物致知」,对此先接受了这一理论。然后盯著竹子看来几天,最终头昏脑胀的回去了。

盯著竹子看这一方法是没有领会「格物致知」精髓的。我会先理解并且做出假设,格竹子是要我们从竹子中抽离出形而上学道理。然后我们可以把竹子砍下来,发现竹子有切口之后很尖锐,不易折断,我们是否可以做陷阱的竹刺?然后我发现竹子是一节节的,伴有清香,我们是否可以做容器,也可以做竹筒饭。然后竹子本身坚韧有弹性我们是否可以编竹筐?

我们套用不同的认知框架可以解读出不同性质,同样理解理论也可能走向不同方向,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的真意对照,我们所有认知都是建立在经验归纳假设之上的,在经历实验、验证、证明或证伪。

接受和质疑都需要依据,本身要符合逻辑并且提供一定可验证性。这是从波普尔在科学哲学中抽离的科学方法。不过我们有了新理论方法都是需要先提出新假设,而这种理论一定需要一定优越性才可能替代原有理论……


为啥要接受或者怀疑呢?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即世界观的问题,涉及道如何评价新思想的问题。

你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评价和检验理论的标准是什么?_李泽健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


不能完全相信或者完全怀疑,前者没有主见,后者固步自封。

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完全开放的态度去理解这种新思想,然后再半信半疑地对这种思想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