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身高没有关系,但是和步幅有关系、腿部肌肉力量有关系。如果腿部肌肉力量不够,那么你步幅稍微小一点,那么步频肯定会高一些。


相对来说,跑的快慢和身高没有绝对的关系,特别是中长跑。因为速度=步幅*步频,其中步幅跟身高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步频是和腿部肌肉力量有关系的。这就是为什么1.95米身高的博尔特能跑的那么快,跟经常练习力量运动关系很大,否则肌肉力量不行,没有爆发力身高再高步频是很难突破的。

简单的说,只有走路的时候,身高对步幅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身高落差较大的两个人在同样的步频下,身高高的人步幅更大,速度会更快。

然而跑步的话,步幅主要取决于腾空的时间,步幅越大腾空时间就越长,相反步幅小的时候腾空时间就越短。所以对于长跑来说,高步频低步幅的跑步方法是最为稳妥和节省身体体能的,所以跑马拉松的那些世界冠军虽然和博尔特的百米数据错的很多,但是对于长距离跑步来说,这是最优的跑步方法。


我认为没关系,不管什么身高都能跑到180的步频,而步幅却跟身高有关,腿长必然步幅大。


一定程度上 身高过高的步频会低一点(个人想法 大佬勿喷)


步频,通常是指你跑步时每分钟跨了多少步。

虽然说跟身高没有什么关系,但同样的10公里,你步幅越大,步频就可以越低,此消彼长。

有人步频160+,甚至有人150+。

但跑步圈子里,有个步频180的说法,理论上最跑步最佳步频都在180+,大多数精英选手的步频都在190以上。

至少在我身边认识的大神里,步频没有低于190的,而且速度越快,步频越高。

我曾经也是步频160+的存在,后来开始慢慢刻意的去提升步频。

刚开始会比较痛苦,因为同样的一公里,同样的时间,如果你步频高了,就要降低步幅。突然改变你多年的跑法,肯定会不习惯。

大多数运动软体上应该都有训练步频的功能,比如咕咚上有个节拍器,你跟著节拍器的节奏跑就可以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