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一下情况

孩子下个月满三岁,男孩,2019年9月,南京儿童医院诊断疑似自闭,南京脑科医院诊断轻度自闭

目前情况

孩子会简单和家长交流并且提出自己需求,在某幼教机构报班一年,至今不肯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前两天其他孩子主动示好想和他玩,哭并且要求家长抱抱

问题

1.非常多的说法是孩子发育到四五岁就都差不多了,只是发育早晚,我家宝宝这种情况能确定是自闭吗?

2.以他目前状态是否适合去幼儿园,我很担心他被欺负,因为感觉他胆小害羞。

3.我们家长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帮助他成长。

烦请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谢邀,南京脑科医院在自闭症诊断方面还是比较专业和权威的。既然已经诊断过了,咱们为了孩子的康复做了哪些方面的训练和提高呢?早教机构不是面对特殊儿童做针对性的训练的,对星儿来说,改善不了核心症状,不会有明显帮助。

你的问题

1.非常多的说法是孩子发育到四五岁就都差不多了,只是发育早晚,我家宝宝这种情况能确定是自闭吗?

2.以他目前状态是否适合去幼儿园,我很担心他被欺负,因为感觉他胆小害羞。

3.我们家长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帮助他成长

下面正式回答问题

1 自闭症不会自愈,随年龄增长部分能力会逐步提高,但不做干预的话和同龄儿童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核心症状也会越来越明显。3岁左右的星儿基本可以诊断,家长还是怀疑的话可以过段时间再带孩子去复查,其实不用太在意和纠结结果,不管是自闭症还是发育迟缓,都要面对和接受孩子是典型发育的事实,及时干预和训练才是行之有效的最好方案。恕我没办法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来判断是不是自闭症,见不到案例,没办法做案例分析和评估。

问题2.孩子能不能去不去幼儿园,最主要的指标是看孩子有没有具备参与集体生活的能力,

1语言表达方面 2生活自理方面 3认知理解方面 4参与互动和模仿方面。如果这些能力孩子都具备了完全可以。

和小朋友一起「玩」是需要能力的,如果孩子能力达不到不会玩不参与,你给他一个大环境也是没有用的。

比起怕孩子受欺负,你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能力问题。

3家长应该做什么

首先,一如既往的爱他,但不要因为孩子自闭而过分的娇惯,包办和过度保护他,能做到的不要代替。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和认知,对孩子最大的爱不是帮助他多少,而是教会他多少。

然后,找专业康复机构或者医院进行评估,针对孩子情况做康复训练,2--6岁是孩子的黄金康复期,在这期间密集训练,孩子还是很有可能在学龄前融入学校和集体生活的。

学习自闭症康复相关知识,配合老师训练目标和技巧在生活中进行泛化,做自然情景教学法,一定要坚持。康复过程中家长起的作用和责任更加重大,不是交给老师了就万事大吉。

希望家长调整好心态,过分焦虑于事无补,更不利于孩子的进步。

祝好!


被诊断为疑似自闭,你心里一定特别的难受,从你说的孩子会简单和家长交流,我感觉有不是自闭症的可能性。但是有一点得说明一下,以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生诊断为准。我也只是特殊儿童训练师,没有诊断的能力和资质。

下面我把我觉得可能的三种情况分析给你,为你的判断提供参考。

一、判断自闭症有几个参考的行为标准:

  1. 绝对没有对视。他有注视,会盯著东西看,但是不会对著人眼睛看,即便你叫他看你,也最多是一闪而过。
  2. 没有亲属关系。不知道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的概念,但是会去找爸爸妈妈(只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有人和他玩,就不需要了,如果需要拿东西了就去拉著爸妈的手去拿,而不是指著东西说要。
  3. 有严重的偏食行为。只吃4岁以前吃过的东西,4岁以后不尝试新的食物,对于没有尝试过的食物一概不吃,就算塞到嘴里都吐掉。
  4. 对于固定运动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旋转的东西、转盘、字幕灯,对于规则性的运动特别特别喜欢。
  5. 受到不满、刺激的时候有强烈的自我刺激行为。会打自己、抓自己,连续的打自己,借对自己痛的刺激缓解自己的焦虑,而且随著年龄增长表现的频率越多。
  6. 没有学习能力。没有纠错能力,可能一件事情是无论如何都教不会的,除非让他们尝到现实好的回应,比如吃的。
  7. 会说话没有语言。会讲一堆,但是没有沟通,经过ABA训练的也只有反射性语言。
  8. 没有社交行为。无视所有人的存在,只在有需求的时候去找人。
  9. 生活自理能力几乎等于0。只能记住一些基础的生活经验。
  10. 几乎不看电视。看不懂电视,但对声光刺激感兴趣,对花花绿绿、噼里啪啦的东西感兴趣。

从我接触到的特殊儿童的情况来看,目前我们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确实是在逐年的增多。医疗资源也实在捉襟见肘,从了解到的台湾或者香港等地区对于特殊需求儿童的诊断,都需要实测,除了填表,还要对孩子进行大约1个小时左右的实际测评,前前后后没有一个半小时是完不成的。但是我们目前的医生确实没有这个精力,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天至少二十多个孩子要看,所以很多人得到的诊断就是「疑似」。可奇怪的是,无论其他任何病种,都不会有个「疑似」在前面的。就是因为自闭症的诊断不单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最好是三个不同的医生都判断孩子是自闭症才确诊。(谁都希望孩子不是自闭症)

说到「疑似」,是因为有一种叫做「亚斯伯格症」的症状和自闭症十分的相似,区别是自闭症完全没有社交需求,而亚斯伯格症是社交障碍,经过合理的训练,完全可以正常入学,成为稍微宅一点正常成年人。所以医生诊断的估计是自闭症候群。

二、亚斯伯格症有这样一些行为特征:

  1. 有对视,但是要逼著才会看。亚斯伯格症孩子和一般孩子的能力一样,但是因为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有社交需求但是有社交障碍),都会做,但是不逼到一个极限就是不做,所有的能力必须要像挤牙膏一样,一个一个挤出来。
  2. 可有强烈的亲属关系。对於单一的归属有强烈的认同(如只认同一位家长),而一般的孩子会因为社会关系而衡量爸爸妈妈之间的平衡。
  3. 挑食。但是也愿意尝试新东西,你非让他吃他也吃。
  4. 两岁半之前喜欢看转圈的东西,2岁半以后几乎不看了。社会性多了以后,就不那么做规律性的运动了。
  5. 会看电视,对情节的理解不佳,一开始对广告特别感兴趣,因为短,对歌舞很爱看。
  6. 三岁半左右就算不训练也会产生一些社会交往,但都是固定的交往,不太理解社会交往规则,所以会使用一些不适当的攻击行为,固定的抓、打几个人。
  7. 开口说话比较慢,轻度的孩子开口都要3岁、3岁半,中度的要4岁4岁半,重度的要4岁半5岁才会开口,一开口都是仿说,不太愿意沟通,鹦鹉学语(仿说)半年以后就会慢慢减少,因为开始理解了。

亚斯伯格症是先天性脑部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社会发展障碍,症状通常在2岁前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有三大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语言表达障碍及行为障碍。

大部分个案在4岁前接受良好的早期疗育后,语言、认知及好奇心都能正常发展,但社交发展仍需多努力,并对狭隘的兴趣和话题有重复性的行为动作和活动。

亚斯伯格症的孩子最大特点就是「懒」,天下第一懒,懒得学习、懒得说话,但是认知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没有社交动力。

亚斯伯格症的训练策略如下:

  • 积极配合早期疗育训练:感觉统合及相关常规(常规即日常规范)训练。
  • 沟通技巧训练:语言和非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的训练。如儿童未能运用口语,须先教导他们运用其他有效的沟通方式,例如图像、文字等。
  • 社交群处技巧训练及沟通技巧训练:包括认识社交常规、建立正面的社交行为、改善与人相处的技巧,疏导儿童的情绪及减少行为问题的产生,例如学习遵守集体游戏的规则。
  • 独立工作技能训练:包括家居生活技能、社会生活技能、工作技能和休闲活动等。
  • 功能性学习: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并加强学习转移,以便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提升其应变能力。
  • 简单的语言回应练习:运用简单、清晰和直接的指示,并给予儿童足够的回应时间,并产生自觉性的回应,避免只顺从执行命令
  • 家庭订立明确一致的规范:注重自小培育,避免儿童一旦形成某种行为习惯,日后难以改变。
  • 融合教育:及早进入群体,学习社会规范。尽早入园,习惯社会环境,增加语言环境。

不论是自闭症还是亚斯伯格症都不是自己在家就能够进行训练的,除非你是训练师。建议你找一下当地专业的训练机构进行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孩子不是自闭症,就不要给孩子进行ABA的训练,否则会导致孩子的能力固圴,久而久之反而错过恢复的窗口期。亚斯伯格症的孩子要进行整合性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孩子能力的增长和飞机上升的过程类似,会有快速增长期以及平原期交替出现的情况,要有耐心。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就是你说的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一般是胚胎发育不良或其他基因问题,比同龄的孩子落后1-3年,是迟缓(慢)但不是困难,能力的增长、进步比同龄人慢上1-3年。他们的心智年龄和实际年龄是有差别的,不能以他们的实际能力作为他们能力的测定标准。这样的孩子一般非常的乐观、和缓,教他东西都愿意学,但是不一定能做好,做东西失败了会越挫越勇。随著年龄的增长能力会慢慢展现,别人一岁半的能力他可能要2岁半,别人2岁半的能力他可能要3岁半4岁才行。原因是他们的脑细胞髓鞘化及脑神经细突触的链接慢,这些孩子脑突触髓鞘化所需要的刺激量比一般孩子要来的大。

对于发育迟缓的孩子不要去纠正他的错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就好了(比如说爬轮爬不上去,不是告诉他小心一点,而是告诉他这个脚踩稳,这个脚再踩稳),用正确经验去覆盖错误经验,避免警告、暗示错误的语言。

对于发育迟缓的孩子有三个突破期,8岁、10岁和12岁,会突然能力往上走,发育迟缓的孩子不是很多,发育迟缓的程度也有轻重之分,发育迟缓的孩子训练上没有诀窍,慢慢来。发育迟缓的孩子四大能力(动作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情绪能力、认知能力)都普遍落后,从婴儿时期就有明显征兆,8个月才会抬头、翻身,1岁开始会落后的非常厉害,开始训练之后一般10个月到12个月会有一个大的进步,一般要8周岁以后才好去上学,12岁以后一般也之有社会行为落后,其他基本和一般人差不多了。

对于孩子目前没有社交能力的问题,可以找一个固定的同伴,让这个同伴成为他和外界社交的桥梁。另外,正常来说男孩子的心理成长要晚一些,孩子的能力偏弱,最好能进到小小班之类的班级,迟一年进正常的小班。

不清楚你们的带养环境是什么样的,是否陪伴足够,是否孩子得到了足够的语言刺激,是否有足够的社交机会去学习,家长是否做了足够的示范,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表现。

我在和各类孩子接触的时候还遇到过有少量孩子理解力偏弱、好奇心偏弱的情况,他们缺乏学习动力,各项能力进展的都很慢,都仍然是正常的孩子。因为慢也代表著一旦学会了就很扎实。

平时要注意,千万不要凶他,及时鼓励他的进步,也不要因为孩子弱一些就心疼到不讲原则,3岁的孩子,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刚好到训练的黄金时期。我倾向于这是个可以和所有其他孩子一样能够正常、快乐、开心生活和学习的孩子,祝你们越来越好。


您好。

您提到之前已经带孩子去到医院有了一个诊断,不论结果如何还是建议家长在初期的时候不要过度纠结于医院的诊断,如果了解孩子出现了哪些异常表现,尽早干预,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是最好的。

关于您孩子目前出现的问题,你可以参考北大六院的医生,同时是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的贾美香老师曾经就相关问题给出的建议。

原文链接:

无法和别人玩耍的星宝, 该不该去幼儿园??

www.pkucarenjk.com图标

能不能上幼儿园?

贾美香老师在2018年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讲座中回答的家长提问时说:「现在我们也提倡要融合,但是真正的融合可能大家的理解不完全一样,说融合就是把我们的孩子放在正常孩子环境里面吗?在正常孩子环境里,人家都玩他自己玩,那有什么意义?」

孩子去幼儿园应做的准备

1、首先要评估孩子的能力水平。如果孩子能力水平不具备同龄孩子的能力可能要相应地降班。

2、孩子有足够的能力,但是不爱与人沟通,则要确保正常幼儿园里有老师提供支持,帮助孩子在幼儿园建立和周围孩子的联系。

3、寻求老师提供特殊帮助前需要思考这个幼儿园师资够不够,有没有专业的老师能够去辅助他。

锻炼孩子的方法

1、 在家里带孩子时,给孩子找玩伴。最好是亲戚朋友,也可以是邻居的小孩。

2、 玩伴选择普通孩子,不论家庭条件,家庭知识水平如何都可。

如果是家庭在农村,条件可能不比城市,可以让其他孩子寄养在家里一段时间。

3、 如以上条件皆不具备,可以天天带孩子去游乐园,让孩子与游乐园中的小孩建立玩伴关系。

4、 家长要事先帮孩子设定好玩的内容,玩的方式,作为桥梁联系起两个孩子,帮助两个孩子建立长久的玩伴关系。

5、 在两个孩子建立起玩伴关系之后可以选择慢慢淡出,或者选择联系第三个孩子一起玩,并且家长继续作为桥梁,帮助孩子融入。

信息整理自:北大医疗脑健康官网

另一篇相关文章链接:

如何让星宝在外和其他小朋友玩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EzNjk2Mw==mid=2651722125idx=2sn=46fe4678ade20c91b3a31716e624e339chksm=f1c03421c6b7bd37c5a8fe381b9ecb3d47e5e5b77e67287d7a36ed58084179a883eabf6a5a7ascene=178#rd?

mp.weixin.qq.com

==========================================================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帮助解决8岁以下的孤独症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能力发展问题,提供孤独症(自闭症)的「医疗+教育」一体化衔接的助诊、评估、干预、融合康复教育服务与培优服务,以应用行为分析方法(ABA)为基础,全面帮助儿童综合能力发展。根据儿童功能评估分析,为儿童及其家庭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IEP)和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IFSP),通过实施专业的在校干预及家庭指导服务,整体提升孩子全面技能(包括语言、行为管理、集体技能、社交技能等),帮助家庭持续提升融合技能,促进儿童更好地融入幼儿园和社会。

如果想了解更多干预小技巧;加入公益社群;了解更多关于北医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的最新动态,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北医儿童发展中心。

发布于 2020-09-11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已注销」「已注销」

可以送幼儿园,但是需要找在融合教育方面有所了解的幼儿园。自闭症孩子入园对班上老师也是很大的挑战。一定要找师生配比合适的幼儿园。最好是那种有专门特教老师的幼儿园。


可以送幼儿园,但是需要找在融合教育方面有所了解的幼儿园。自闭症孩子入园对班上老师也是很大的挑战。一定要找师生配比合适的幼儿园。最好是那种有专门特教老师的幼儿园。


调理吧,先不送吧,不知道不会沟通的孩子,会不会让老师著急


2020即将结束,更新一下近况

孩子三岁零十个月,有一定进步

首先会更加有规则和边界意识,明白他的东西要抓牢,不强行闯红绿灯。

问题依然严峻

目前集中在交流障碍和大小便无法自理上,或者是两者相互关联,因为无法言语表达,大小便无法示意,如果不定时带去厕所会造成拉在裤子里。

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降低对他的期望值,只希望自己努力上进,有能力庇护他愉快的渡过人生

无论如何,他都是我最爱的孩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