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栗子。犯五逆罪(因),下地狱(果)。普通人害怕下地狱,但是因为贪嗔痴,会犯五逆罪,因为他们不懂得因果。圣人也害怕下地狱,但是他们知道是因导致的果,所以他们怕犯五逆罪,因为他们懂得因果。

情景:已婚男,有美女主动示好。

圣人版:

哦?有美女主动向我示好?貌似有婚外情的机会?搞了婚外情,早晚会被老婆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老婆知道后会伤心,一伤心就不爱我了……可能还会报复我,估计会离婚……离婚后我净身出户……家庭不完整,孩子就惨了……双方父母和亲戚也会指责我的……对老婆造成的伤害最后连本带利都得回到自己头上……

毕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苦了老婆,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何苦呢……既然如此,还是拒绝了吧……凡夫版:哦?有美女主动向我示好?貌似有婚外情的机会?约起来再说啊!!!

特别简单。

题主你不会去随便横穿马路,翻越护栏,对吧?可偏偏有人就这么干,根本觉得没事。只有piaji一下撞了他了,他才知道后悔。这就是凡夫畏果,只有血淋淋的后果摆在面前了,才知道悔恨害怕。

而明白道理的人知道,那么干太危险了,即便这次撞不到,老这么干总有一天得挨撞,所以根本不去触犯这条交通法规,不去做那些危险的事情。

扩大到生死因果上也就一样。圣人畏惧那些可能造成恶果的恶因,自动地就离著远远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也可以这么理解。

感恩题主开题!

菩萨畏因 凡夫畏果 的真正原因 在于 觉观能力的差别了解因缘果报且有觉观能力的人 因为能觉观到某些因的展现 会导致某些恶果 所以会在因地就不落入邪途没有觉观能力的人 是很难"做到"畏因的 因为觉观不到如此细 所以都是在果发生后 才觉察到任何人 一天的生活中都是例子 (应对 聊天 工作 都是)只是 这例子 是在 这两类人的 觉观能力差别 (表象上 并无法统合说)

所以 对没觉观能力的人 很难描述清楚 (能力到了 不用描述也知 能力不到 再如何描述 都可能是 鸡同鸭讲 说方说的 听方听不懂)

佛陀所教导的 四念处 及 四圣谛 就是达到此种在生活中觉观能力的工具有兴趣的师兄 可参考 末学 在三月五日之前 其他题的回答 大半都有提到次第及方法

感恩!

祝福!


因就是果,果就是因,一切皆虚一切皆空,一念未果,一念畏因,未因,承受那个结果吧。
一切贤圣之所以为贤圣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明者了知义,识者明白义。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源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日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惧,这就叫明因识果。

汝可明白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