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来说,真理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受历史条件制约、辩证发展的认识过程,所以真理与谬误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对立统一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是这样说的:

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著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

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评主义》中也指出:

从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这个真理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相对的谬误」,在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评主义》中则是「相对真理」。「相对的谬误」和「相对的真理」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指人的思想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有限性认识,正如恩格斯所说:

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这一点我们刚才已经看到了,即使是杜林先生,只要他稍微知道一点正是说明一切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的辩证法的初步知识,他也会知道这一点的。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因而对精确的科学的表达方式来说就是无用的;但是,如果我们企图在这一领域之外把这种对立当做绝对有效的东西来应用,那我们就会完全遭到失败;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谬误会转化为真理,真理也会转化为谬误,对立统一的两极这种朝向对立面的转化表明了两者的相对性。而这种相对的谬误或真理正是通往无条件的认识或绝对真理的必经道路,但这「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

但对绝对真理之无条件存在的承认,在列宁看来又是使辩证唯物主义得以与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划清界限的关键之所在:

图画的轮廓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而这幅图画描绘客观地存在著的模特儿,这是无条件的。在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我们什么时候和在什么条件下进到发现煤焦油中的茜素或发现原子中的电子,这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然而,每一个这样的发现都意味著「绝对客观的认识」前进一步,这是无条件的。一句话,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你们会说: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这种区分是不确定的。我告诉你们: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同哲学唯心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这里是有你们所没有看到的界限,而且由于你们没有看到这个界限,你们滚入了反动哲学的泥坑。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界限。

总之,按马克思主义,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有条件的真理中实现的。就绝对真理而言,当然不能说真理之中有谬误;但由于任何思想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所以真理又总是相对的,是与谬误相互转化的,而只有在这种真理与谬误的相互转化或者说不断扬弃相对真理的认识过程中,人类才会实现其无条件的真理权或者说接近绝对的真理。


自己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尝试去找马哲的错误,不过八成你是找不出来的,在承认马哲给出的定义的前提下,他内部的推导是逻辑自洽的。攻击马哲的人一般都说马哲从定义上就错了,而不是说马克思哪里推导有问题。

至于马哲有没有错误呢?真理和谬误都是相对的,因为马哲能很好的解释人类目前的某些状况,所以是相对真理。至于什么时候解释不了了,马哲就要弃旧扬新以适应世界。也就是需要更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哲是一套方法论,看你怎么用它。


他没有搞清楚正确、事实与真理的差别。

一方面说人对自然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人类从自然获得的知识——只是相对暂时的真理。

另一方面又承认存在绝对的真理。比如1+1=2,路易是法国的国王等等。

1+1=2、A不是非A等等数学逻辑式子是绝对真理吗?

不是。真理是人对自然的认识。而数学和逻辑并不来自于自然,世界各地的人类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界,但是他们的数学和逻辑是一致的,可以推论如果有外星人,它们的逻辑和数学与我们可能有深度的不同,但其中必然也含有1+1=2、A不是非A等完全相同的内容。

因为,如果A与非A等同,那么任何智慧都不能对从自然获得的观察进行有效的推断。

2是什么?我们在定义2的时候,不可避免要用到1和加的概念,2就是1和1相加。因此1+1=2这个「真理」与2的定义只是同语反复。而我们如何定义定义2是人类自己的设定,与自然毫无关联。

我们也可以定义a为1和1相加所得,那么真理就变成了1+1=a。

这些数学和逻辑式子,我们可以称之为正确,正确的含义是能自圆其说,在一个系统内不互相冲突。外星人定义的数学逻辑式子形式上肯定与我们不一样,然而那只是定义的符号不同而已。

那么路易是法国的国王,这只乌鸦是黑色的等等事实是绝对真理吗?

也不是。人类通过看、听、闻、尝所获得的外界认识,一样也关系到人类的自我设定。我设定了路易是法国的国王,我才认可这个事实。您可以设想有某个路易的政敌(肯定有),坚决否认路易的王位,那么对他来说,路易是法国的国王是真理吗?如果法国有超过一半人不认可路易的王位呢?

难道真理还取决于认可人数的多少?

这只鸟是什么鸟?你叫它乌鸦,我叫它灰雀,你说它是黑色的,我说它是深灰色的。这些都与人类的自我设定有关。人类只是为了交流的方便,逐渐消除了设定上的差异,最后形成了某种共识。但是我们不能把共识当作真理。如果共识能当作真理,那么14亿人就能依靠意念把嫦娥送上天了。

因此,我的结论是: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

一定有人会问我:「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这个属于绝对的真理吗?

不不不,「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它是通过逻辑分析推断而来,就像1+1=2那样正确,但它不是真理,更不是绝对真理。


恕我直言,两位先生对哲学一窍不通。

哲学上的「物质」的含义不同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的含义。在哲学上,一切脱离意识而独立地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叫做物质。

再者,那个声称资本主义有了很大改观,不应该强调阶级矛盾的,一定是不懂唯物史观的。不晓之而瞎说八道,你可真够「当代青年」啊。


「从500年的视角来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所言明的时代。」

「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要不你找找?解释世界的东西,指导实践的真理,在产生作用之前狗屁不通,但它即将产生作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