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明确指出「圣」是在「仁」之上的道德境界,连尧舜都不能说是做到了圣。


孔子曰:食色性也。

承认本性的存在,认为本性可疏导,可塑造,走了一条以美促善为主线的路子,附带惩恶扬善。

完美,正如数学一样,你在现实世界永远找不到任何一个点,任何一条线,任何一个面,那些完美的点线面从来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所以完美是目标,是灯塔,追求完美的过程使人更优秀。

儒学的道德从心起,而不是从脑起,不用去思考为什么,用心去感受,用感受器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省而外观,己欲达而达人。


孔门三乐

世界上那么多学说,唯有孔子说修行的过程是快乐的,修行的结果是快乐的。

也只有儒家经典里才会跟我们提颜回之乐。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当然,儒学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不是自己说自己有多高尚,而是做了什么让周围的人安心信任尊敬。


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人,以畜生的标准要求自己,让社会上那些平民学不起的爬山旅游做慈善骑马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至于码农编程搬砖刷题做题,都是被学而思污染的下等眼睛,下等人。

完美儒家


我认为应该是「止于至善」!

现今也有一些高校把「止于至善」作为本校的校训,如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很多大学生虽然耳熟能详,但直到毕业后都未必能完全理解这四字的含义。

「止于至善」最早出自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开篇即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后人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三纲」,也就是《大学》篇的三大原则。这三大原则和「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呼应,后者被称为「八条目」,共同建构起《大学》篇的基本结构框架。

有大学就有小学,据学者考证,在古代的教育体制中,小学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目标就是日常礼仪与伦理教育大学指的则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其目标是培养君子

《大学》篇是北宋二程将其从《礼记》中抽出,后来由朱熹整理,纳入四书之中而成经典。

1、什么是「明明德」呢?

其实如果按照今人的语法体系来说,用「明德」不就可以了嘛?按今人的语言逻辑,单讲「明德」,可以解释成知晓内心的德性,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但是古人编纂经典,往往惜字如金,不惜赘墨于此,用「明明德」或许有其深意。

根据学界的解释,「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是作为动词来用的,但是这个「明」却并不仅仅是「明白」那么简单,如果单讲「明白」,那么也就停留在「知」的范畴内,知道它却还不一定会去实践它。举个例子:

你正兴高采烈地驾车(四个轮胎的)出游,忽然看到前面一个老人瘫倒在地路边,不住地抽搐,你离她尚有十多米远,留给你思考的时间不足5秒……

我们来看看5秒内可能发生什么事!!!

【案例一】

假使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看见老人孤苦无助地倒地,你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去搀扶,那么恭喜你,在道德上,你已经实现了儒家的最基本的善,你践行了「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字,这个明要求的就是「知行合一」

【案例二】

假使你还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同样看见老人孤苦无助地倒地,一瞬间你的同情心泛滥,想要立马上前去搀扶起老人,但脑海中出现一个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的精灵,它告诉你说,想想南京彭宇案的判决,你回头看了眼四轮的爱车,不希望它未来变成两个轮子的脚踏车,于是只能咬咬牙,满含著热泪从老奶奶身边驶过……这就是「知行不合一」

这里无意去评价两种行为的好坏,这也是我们日常时刻发生在身边的琐事。如果按照儒家的标准,自然是很推崇第一种行为,因为这才是「明」,「知行合一」的明

那什么又叫作「明德」呢?

根据学界的解释,第二个「明」是指「光明」,可理解成定语。「明德」也就是「光明的德性」,在古人看来,德性是能够自发显现的,人的善念是不可遏制地,自发地表现出来。需注意,这种「善」并不是说「伪善」,举个例子:

【案例三】

假使你是个贼有钱贼有钱的土豪,某次听信算命大师的预言,要求你去做善事,才能为自己积累福报,否则会有不测之祸。出于恐惧,你心不甘情不愿地给贫困地区的民众捐了一万元宝,然后心如刀绞,连续几夜辗转难眠,像是剜了心头肉一般。

从客观层面来看,这里你的行为属实是一件善举,一桩义行,但是却没有善心,也称不上善。

善心与善行并存不悖,这是儒家道德观的基本要求。古代士人要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就是为了能够做到「明明德」。

2、什么是「亲民」?

北宋二程后,对此解释多为「新民」,也就是使民众能够自新,「新民乃是使民自新,但使民自新的方式却是君子自身之明明德。」

如《大学》里为人所熟知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求君子能够不断地超越自身,求新、求变、求突破。另一方面,「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也就是要能够引导民众寻求自我更新,甚至是让整个国家都焕然一新。

3、什么是「止于至善」?

首先有必要解释下「至善」!

善与恶的分野我们都清楚,那么何谓至善呢?

「至善」也就是已经超越了与恶相对立的善。

可能有人不理解什么是「超越与恶相对立的善」?举个例子:

第四个例子以元本《赵氏孤儿》为例:

【案例四】

春秋时期,晋国大将赵盾被大将军屠岸贾诬陷,全家老幼,被杀戮殆尽,仅剩一个名叫赵武的婴儿流落民间,屠岸贾为了赶尽杀绝,下令全城抓捕,赵家门客程婴为救赵武,不惜把自己的儿子拿去冒充赵武,眼睁睁看著亲儿子被杀,方保得赵武的性命。

我们重点来看程婴,他保全了自己主公的唯一血脉,可以说是大忠之人,是善。但同时,他也杀害了自己的亲骨肉,是恶。有的时候,我们总是处在类似的道德的两难中,从某个角度看是好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坏的。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也是,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弘扬自己的本国文化,其他国家也乐于去了解异国风情,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就很容易变成文化入侵、文化殖民,为了杜绝出现这种风险,于是就诞生与全球化相对立的民族主义

从一个角度看,传播文化是善的,但是如果把传播文化作为思想殖民的工具,它又是恶的。善与恶往往相伴相生。儒家的至善则不拘泥于此,它追求的是超越。

正如「仁」这个字,拆分来看,是两个人,两个人间如何能够达到「仁」的境界呢?这就需要做好沟通和交流,努力达成共识,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相处。

因此儒家道德的完美境界是美美与共,是止于至善,是仁、是和,它不限缩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追求普世的价值观念,但因为理想太过高拔,所以也就只能成为不断为之奋斗努力的理想罢了。


我是 @哲学考研UP君 ,专注于哲学考研的搬运工,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