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孔子明確指出「聖」是在「仁」之上的道德境界,連堯舜都不能說是做到了聖。


孔子曰:食色性也。

承認本性的存在,認為本性可疏導,可塑造,走了一條以美促善為主線的路子,附帶懲惡揚善。

完美,正如數學一樣,你在現實世界永遠找不到任何一個點,任何一條線,任何一個面,那些完美的點線面從來只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而不存在於現實中,所以完美是目標,是燈塔,追求完美的過程使人更優秀。

儒學的道德從心起,而不是從腦起,不用去思考為什麼,用心去感受,用感受器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內省而外觀,己欲達而達人。


孔門三樂

世界上那麼多學說,唯有孔子說修行的過程是快樂的,修行的結果是快樂的。

也只有儒家經典裏才會跟我們提顏回之樂。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當然,儒學還有另外一個特點:不是自己說自己有多高尚,而是做了什麼讓周圍的人安心信任尊敬。


以聖人的標準要求他人,以畜生的標準要求自己,讓社會上那些平民學不起的爬山旅遊做慈善騎馬成為高素質人才的標準,至於碼農編程搬磚刷題做題,都是被學而思污染的下等眼睛,下等人。

完美儒家


我認為應該是「止於至善」!

現今也有一些高校把「止於至善」作為本校的校訓,如廈門大學、東南大學等,很多大學生雖然耳熟能詳,但直到畢業後都未必能完全理解這四字的含義。

「止於至善」最早出自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大學》,開篇即是: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後人把「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稱為「三綱」,也就是《大學》篇的三大原則。這三大原則和「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相呼應,後者被稱為「八條目」,共同建構起《大學》篇的基本結構框架。

有大學就有小學,據學者考證,在古代的教育體制中,小學學習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其目標就是日常禮儀與倫理教育大學指的則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其目標是培養君子

《大學》篇是北宋二程將其從《禮記》中抽出,後來由朱熹整理,納入四書之中而成經典。

1、什麼是「明明德」呢?

其實如果按照今人的語法體系來說,用「明德」不就可以了嘛?按今人的語言邏輯,單講「明德」,可以解釋成知曉內心的德性,似乎也能說得過去。但是古人編纂經典,往往惜字如金,不惜贅墨於此,用「明明德」或許有其深意。

根據學界的解釋,「明明德」的第一個「明」,是作為動詞來用的,但是這個「明」卻並不僅僅是「明白」那麼簡單,如果單講「明白」,那麼也就停留在「知」的範疇內,知道它卻還不一定會去實踐它。舉個例子:

你正興高采烈地駕車(四個輪胎的)出遊,忽然看到前面一個老人癱倒在地路邊,不住地抽搐,你離她尚有十多米遠,留給你思考的時間不足5秒……

我們來看看5秒內可能發生什麼事!!!

【案例一】

假使你是一個有愛心的人,看見老人孤苦無助地倒地,你會毫不猶豫地上前去攙扶,那麼恭喜你,在道德上,你已經實現了儒家的最基本的善,你踐行了「明明德」的第一個「明」字,這個明要求的就是「知行合一」

【案例二】

假使你還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同樣看見老人孤苦無助地倒地,一瞬間你的同情心泛濫,想要立馬上前去攙扶起老人,但腦海中出現一個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的精靈,它告訴你說,想想南京彭宇案的判決,你回頭看了眼四輪的愛車,不希望它未來變成兩個輪子的腳踏車,於是隻能咬咬牙,滿含著熱淚從老奶奶身邊駛過……這就是「知行不合一」

這裡無意去評價兩種行為的好壞,這也是我們日常時刻發生在身邊的瑣事。如果按照儒家的標準,自然是很推崇第一種行為,因為這纔是「明」,「知行合一」的明

那什麼又叫作「明德」呢?

根據學界的解釋,第二個「明」是指「光明」,可理解成定語。「明德」也就是「光明的德性」,在古人看來,德性是能夠自發顯現的,人的善念是不可遏制地,自發地表現出來。需注意,這種「善」並不是說「偽善」,舉個例子:

【案例三】

假使你是個賊有錢賊有錢的土豪,某次聽信算命大師的預言,要求你去做善事,才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否則會有不測之禍。出於恐懼,你心不甘情不願地給貧困地區的民眾捐了一萬元寶,然後心如刀絞,連續幾夜輾轉難眠,像是剜了心頭肉一般。

從客觀層面來看,這裡你的行為屬實是一件善舉,一樁義行,但是卻沒有善心,也稱不上善。

善心與善行並存不悖,這是儒家道德觀的基本要求。古代士人要求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就是為了能夠做到「明明德」。

2、什麼是「親民」?

北宋二程後,對此解釋多為「新民」,也就是使民眾能夠自新,「新民乃是使民自新,但使民自新的方式卻是君子自身之明明德。」

如《大學》裏為人所熟知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要求君子能夠不斷地超越自身,求新、求變、求突破。另一方面,「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也就是要能夠引導民眾尋求自我更新,甚至是讓整個國家都煥然一新。

3、什麼是「止於至善」?

首先有必要解釋下「至善」!

善與惡的分野我們都清楚,那麼何謂至善呢?

「至善」也就是已經超越了與惡相對立的善。

可能有人不理解什麼是「超越與惡相對立的善」?舉個例子:

第四個例子以元本《趙氏孤兒》為例:

【案例四】

春秋時期,晉國大將趙盾被大將軍屠岸賈誣陷,全家老幼,被殺戮殆盡,僅剩一個名叫趙武的嬰兒流落民間,屠岸賈為了趕盡殺絕,下令全城抓捕,趙家門客程嬰為救趙武,不惜把自己的兒子拿去冒充趙武,眼睜睜看著親兒子被殺,方保得趙武的性命。

我們重點來看程嬰,他保全了自己主公的唯一血脈,可以說是大忠之人,是善。但同時,他也殺害了自己的親骨肉,是惡。有的時候,我們總是處在類似的道德的兩難中,從某個角度看是好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壞的。

從文化交流角度來看也是,全球化的今天,每個國家都希望能弘揚自己的本國文化,其他國家也樂於去了解異國風情,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就很容易變成文化入侵、文化殖民,為了杜絕出現這種風險,於是就誕生與全球化相對立的民族主義

從一個角度看,傳播文化是善的,但是如果把傳播文化作為思想殖民的工具,它又是惡的。善與惡往往相伴相生。儒家的至善則不拘泥於此,它追求的是超越。

正如「仁」這個字,拆分來看,是兩個人,兩個人間如何能夠達到「仁」的境界呢?這就需要做好溝通和交流,努力達成共識,實現「美美與共」的和諧相處。

因此儒家道德的完美境界是美美與共,是止於至善,是仁、是和,它不限縮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追求普世的價值觀念,但因為理想太過高拔,所以也就只能成為不斷為之奮鬥努力的理想罷了。


我是 @哲學考研UP君 ,專註於哲學考研的搬運工,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