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辩证唯物法来看待这个问题


要看是什么程度的道德。

如果以圣人的道德标准,那么大多数利益与道德都是相悖的。

但是如果平常人的道德标准来说,这二者的冲突并不大。


据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位大商贾认为,发国难财的商贾是下乘,真正上乘的商贾发的是爱国财。

例子也很明显,大名鼎鼎的民族企业家,华为老总任正非。用技术和商业支持国家,故也得到国家支持,在国内发展一路通畅,名利双收。

反面教材就是现代的卖国贼们,还有贪官污吏,那是人财两空,身败名裂。

居中的就是万达、阿里、腾讯等,一开始因为民族企业家的身份得到国家支持,扶持本国产业。然而做大之后就开始追求私利不顾大局了,又是跟国家抢单、又是金融垄断、又是文娱霸权。利益是有了,但道德被舍弃了。

所以利益和道德并不矛盾,只是多数人会在利益之前主动放下本没必要舍弃的道德。


岂有此理!这是什么问题?

为什么不问法律与利益是否有冲突?

这世界道德落实到位的话,根本就没有法律什么事了!也正是因为全世界没有统一的道德规则,混乱不堪,某些国家才能打著人道主义的幌子,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可是打来打去人们才发现,人家根本就是拿著牌照的流氓,打著人道主义的幌子,想要征服全世界。

假如是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世界井然有序,干净的犹如一潭清水。它们的"人道主义"怎么有机会去搞颜色革命?

水清则无鱼,所以有些人故意诋毁道德,这样法律才有存在的市场,今天为这个主持公道,明天为那个打官司,好像真的是非常正义凛然。

质疑道德,你安的什么心?


不矛盾。你需要的是别人不需要的,你有道德。你不需要的是别人需要的,你有利益。


爱国即是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利益问题!

一:为什么爱国是道德问题呢?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中,孟子对梁惠王说了其中这么一句话:『未有仁而遗其亲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意思是说:『从来没有讲仁义而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仁义又却背叛国君的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国君、皇帝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仁义就是一个人道德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的品质修养,同时一个讲仁义的人道德品质也高尚的,没有一个讲仁义的人不爱自己的父母的,也没有一个讲仁义的人不爱自己的国家的。讲仁义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爱国是道德问题!

二:为什么爱国也是一个利益问题呢?

《新序.杂事》中有一句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是说:『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同样的道理,没有国,哪有家,国家都没了,那里能叫你安家乐业。国家不存,国家主权、尊严、利益受到了挑战和损害,也同时影响了个人及家庭利益,国穷老百姓能富吗?国强国富老百姓能穷吗?民富国也穷不了,国富民也穷不了,只有国强大富裕民才真正的富,利益才能得以保障。国家利益和个人家庭利益息息相关。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人人介之。所以说,爱国也是一个利益问题!

总之,爱国是道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利益问题。

我爱我的家更爱我的国,积极倡导国民,:『爱祖国!热爱祖国!『


没矛盾 道德是要求别人的 而利益是要求自己的 所以才有了法律


道德与利益并不矛盾,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你连做一人的基本原则都没有,又谈何来说利益!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去大公司面试,那些公司都是选择性格好,道德高尚,人品又好的人,而不会去选择一个人品不好,道德还败坏的人」。


道德这个词出自道德经,不过这个词现在被扭曲了,变成了获得利益的工具。不是道德与利益矛盾,而是人矛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