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研究一下中世纪欧洲历史。天子和诸侯的关系大致可以对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神圣罗马帝国邦国的关系。


自从平王东迁之后

甚至可以向上追溯到周厉王那会儿

周王室的天下共主的威严就岌岌可危了

比如标志性的周郑互换人质,就是是自己降格,后患无穷

还有后面的𦈡葛之战,周桓王竟被一箭射中肩膀,宛如被后裔一箭射落的太阳

这使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战后周王室开始衰弱,只有周天子拥有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的传统从此消失,诸侯国势力大增,竞相争霸 ,周王室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

但是在春秋时期还好,各国基本上还能够去注意维护周天子的威严,比如春秋首霸的齐桓公打的就是尊王攘夷的名号

相应的,称霸也是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的,周天子也是有能力去干涉一下各诸侯国的私事

比如著名的曲沃代翼,周桓王就曾派虢仲率兵讨伐曲沃武公,武公只好退回曲沃,在这之后周桓王又立晋哀侯之弟公子缗为晋的国君

但是这位天子逝世之后,曲沃武公又伐晋侯缗,并灭之。用抢掠来的珍宝器物贿赂新立的周厘王,周厘王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

这就使得本就岌岌可危的所谓的天子尊严就更加宛如纸糊

再往后就是三家分晋以及田氏代姜,一锤又一锤的将周天子稀薄的金身砸了个粉碎,代表著所谓的法力再大也没有拳头大的时代到了

然后相王什么的,天子就是个洛阳市长了

然而这个市长也很快降为区长了,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先上结论:春秋时期周天子对诸侯依然有一定影响力,战国时代就彻底丧失了。

周平王东临洛邑之初,天下各国对周天子还是保持著敬畏的。郑庄公一开始和周天子博弈也小心翼翼,不敢突破界限(事实证明日后突破界限的情况下以郑国的国力根本无法应对那种烈度的博弈,所以郑国霸权昙花一现)。但由于周桓王𦈡葛之战在政治上的失策,导致周天子声威扫地,从此礼崩乐坏,诸侯开始各行其是吞并邻国。

虽说春秋时期就已经礼崩乐坏,「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然而春秋时期主流的中国政治格局类似冷战期间的世界,晋国和楚国两极对峙(美苏)、齐国和秦国两个二等强国紧随其后(冷战期间的中国和日本),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如宋、卫、郑、鲁、陈、蔡等国。在这种争霸战争而不是灭国战争为主流的情况下,长期争霸对各国的国力损耗都是很大的,这样周天子作为缓冲阀和大义名分所在就有了发挥余地,也成为各方必须考虑拉拢的对象。比如曲沃代晋时周天子几次干预、春秋五霸的地位都要由周天子认可、春秋时期除了「我蛮夷也」的楚、吴、越三国没有其他「王」等等。

然而到了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灭国战争催生了七个一等大国也就是战国七雄,加上铁器牛耕等生产力的发展,这七个国家每个的国力都已经远非春秋各国可比,这也直接导致战国七雄不再满足于称王称霸,而是要吞并别国完成统一,吞并别国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实力是唯一的标准,周天子作为缓冲阀和大义名分所在就没有了发挥余地,各方也不大会考虑拉拢周天子了。

除此之外,周天子自身实力的式微也导致战国时期周天子毫无存在感,春秋时期周天子许多时候还是受制于诸侯,名分上说得过去,纵然曲沃代晋也是诸侯公室内部矛盾。然而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彻底砸碎了这种名分和残余的权威:身为卿大夫,三晋和田氏居然可以取代受封于周天子的诸侯主君,周天子还对此无可奈何只能予以承认,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只要实力够强就没有任何事情不能做了,周天子的权威自然土崩瓦解。等到后来五国相王,大家都成了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周天子也就完全沦为洛邑市长了。


周代爵禄之制是天子一等,公一等,侯一等,伯一等,子男一等,共五等,这是国君的级别【关于周五等爵也有不同看法,比如认为公、伯是尊称,子是指蛮夷国君,五等爵是侯、甸、男三等诸侯,加上采、卫两等附庸】。

君一等,卿一等,大夫一等,上士一等,中士一等,下士一等,共六等,这是官爵的级别。

按照礼记规定的理想情况(大家都知道,周朝各种制度未必是符合礼记的理想情况),大国国君的俸禄是卿的十倍,卿的俸禄是大夫的四倍,大夫、上士、中士、下士的俸禄,前者各为后者的一倍。下士的俸禄与庶民在官者同禄,标准为耕田百亩的「上农夫」所能养活的人数(一般是可以养活九人)。

次国国君的俸禄是卿的十倍,卿的俸禄是大夫的三倍;小国国君的俸禄是卿的十倍、卿的俸禄是大夫的二倍。

举个例子,假如下士和庶民为官者每年的俸禄是一百石谷子,则相关国君和卿大夫的俸禄是:

中士二百石,上士四百石;

大夫八百石;

大国卿三千二百石,次国卿二千四百石,小国卿一千六百石;

大国君三万二千石,次国君二万四千石,小国君一万六千石。

周朝的俸禄并不是直接发给钱或粮谷,而是拨给一定的采邑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农户。总的原则是下士俸禄可以养活九人,中士俸禄可养活十八人,上士三十六人,大夫七十二人……小国君的俸禄可养活一千四百四十人,次国君俸禄可养活二千一百六十人,大国君的俸禄可养活二千八百八十人。

此外诸侯、卿、大夫、士还各自有「命」,大致类似于后世的正从九品制。命服的多寡决定爵位的高下。公为九命,侯伯为七命,子男为五命。周王室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八命,如封为国君,其等级升为九命。诸侯国的国君最高是九命,其卿大夫的命服数自然不会超过国君。比如诸侯国君为九命(公爵)者,其卿为三命,大夫二命,士一命。侯国和伯国亦同。子国和男国的卿是二命,大夫一命,士不命。

同一命服的卿大夫之间也有高下之别。卿有上卿、正卿、命卿、次卿等不同等级,大夫、士也有上中下三等。周代军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将领皆由卿来担任。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师帅由中大夫担任;五百人为一旅,旅帅由下大夫担任;百人为一卒,卒长由上士担任。

西周采取的是贵族世官世禄制度,卿和大夫的身份(官爵)也是世代相传的。只要贵族的身份能够维持,不失爵丧官,采邑就可以世袭拥有。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职责是为国君和卿大夫等上层贵族服务,他们「禄足代耕」,但没有世代任官的特权。

到春秋战国时期,随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古老的氏族血缘组织的崩溃,周天子和诸侯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国君与卿大夫之间,以及卿与大夫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者兵戎相见,这一世官世禄制度也崩坏瓦解。各国为了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都不得不任用有能力有才干的人,采取「以劳定赏」、「量功分禄」的原则,只有勇于战、力于农者才能担任官职、接受爵禄。魏国、楚国秦国都实施了类似的改革。此时士的身份下降,大量的士已经平民化,而其身份的降低又促成了春秋末期教育的平民化。比如孔子就是「贫且贱」、「志于道」的士。

春秋和战国前期,周天子尚有大义名分,大家顶多偷著薅两把天子家的羊毛,还不敢太过僭越,等到了战国五国相王,齐秦东西二帝,周天子的周国也分裂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也就没人把周天子当回事了。


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宁荣两府分别是贾演、贾源两太爷通过立军功挣下来的,后来传到贾敬、贾赦、贾政这一代时就有些管不住下面的贾珍、贾琏了,等到贾荣这一代时就更无法无天了,终于有一天宁荣两府倒了。其中贾宝玉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人物,他的儿子贾兰有望能实现贾家的中兴。

上面的贾府是不是和周朝有些像,周文王、周武王建周,后来周厉王暴政,周幽王败家、周平王动迁。鲁国就像贾宝玉一样倡导礼仪,虽然与周天子关系挺近但没人搭理他,还经常被邻居欺负,别人也看他像呆子。

下面说一下我对周朝的看法,不喜轻喷。

周就像拥有众多儿子的大家长,有晋、鲁、郑、卫、鲁、蔡等嫡子,有吴、虢等庶子,也有秦、楚、齐等继子。

这个大家长有100多个儿子,能不能认全都说不清。就像齐国田常似的,有70多个儿子,这些儿子好多是门客和他上百位妃子们生的,和自己肯定亲进不来!

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时分封了很多诸侯,后期的周天子也封了一些但就比较少了,例如第一个和周天子开仗的郑庄公的郑国就是周宣王分封的。

周天子分封诸侯不是为了让他们和自己对著干而是为了让他们去各地安定局面,自己有危难的时候他们也能帮扶自己度过难关。诸侯们相当于被派出去安定地方治安了。

周刚建立时,中华大地还很古老,四处都是未被统治下来的蛮夷、部族,地广人稀。这些被封的诸侯带著自己的人马来到这片土地,在周天子鼓励下压制周围的蛮族,巩固自己的实力,齐国还因此被赐予「代行君令」的权利。周天子对他们的武力不加限制,诸侯只要按时上供、朝拜就可以了。

按距离远近,诸侯上供的标准有所不同,这在史记中有记载。周天子还规定了礼乐制度来约束诸侯言行,表现好的诸侯会被周天子用赐礼乐的方式褒奖,魏绛就因为通好北部戎狄而被赐礼乐。此外,鲁国也因周公有功被赐礼乐。

在这些礼仪制度约束下,周天子是他们的共主,他们受周天子约束,周天子也受他们帮扶。

周动迁、罚郑都有诸侯帮扶,齐国还扯著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晋文公也抢在秦穆公前面帮助周襄王从子带那里夺回了王位。

周天子对诸侯之间的兼并不加管束,他想的是反正都是一家人,无非地盘从左手交到右手而已。秦穆公派兵攻打郑国时路过周城池下,周公子还有空预测了一番胜败。在兼并过程中,有些诸侯就发展做大了。

随著诸侯国的发育,也随著后代国君与周天子血亲关系的不断疏远,他们之间仅剩下了名义上的君臣关系。

诸侯国们逐渐不再乐意服从周天子管束,这就有了郑庄公射伤周天子、晋文公命令周天子朝会、楚庄王问鼎等等事件的发生,战国时期周天子就更没有威严了。李斯反对秦始皇搞分封制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分家后的老人事事依附子女,稍不留意还会惹来不孝子的白眼!后期的周天子就沦落至此了。终有一天,周朝寿终正寝。


权力的游戏(古代版)

美国或者英国(目前稳定版)

联合国(大多数时期版本)


其实我比较好奇,你认为的微妙和好笑都是哪里

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毕竟是接近3000年前的事情了,以社会进步的情况,要是还是和当年一样没有进步,反而不对。

因为分封制和我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这种分级情况,实际上宗主只有在自身强盛的时候才对分封的封臣有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秦汉不封王,甚至汉后连同宗都没有封地的原因。

因为周秦汉差不多把路淌出来了,后人有样学样就可以了


宗主关系,周是诸侯国的宗主,所以也叫宗周。

至于你觉得微妙和可笑,是在宗周礼法下,很多事情的确挺有意思的。

诸侯国一部分是西周开国臣子的封地,其中最有名的是姜太公的齐国。

一部分是周王的兄弟和子嗣,这其中以燕、晋等国为首。

另外较大的一部分,是当年追随周王的其他诸侯国,后面不断追加了一些小国家,都是后代周王分封的。这些小国家很多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有,只是一笔带过,当然其中有个变数——秦国。(秦是西周孝王时期封的,但名义上的秦国是东周平王封的,实质上的秦国是名义封国两百年后,才拿到任命书的。)

周朝和诸侯国的关系,名义上依靠五服制度,实际上靠的是天子的军队。

《荀子·正论篇》: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旬、侯、宾、要、荒。

五服制度将除大周之外的全部诸侯方国,蛮夷部落,按亲疏远近分成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需要对周天子履行的职务也不相同。

旬服乃是周天子的亲人,有血缘的(如就在东周门口的郑国)。

侯服是曾经对大周立下功勋的臣子(如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

宾服是接受华夏文化,从蛮夷进化过来的。(楚国虽然自认自己进化了,但别人就不承认他。)

要服就是楚国这种,一天到晚说我是蛮夷我不要脸的人。

荒服字面意思,蛮荒之地上那些臣服宗周的,还未进化成方国的部族。

旬服每天都要朝贡,侯服一个月朝贡一次,宾服一季度一次,要服一年一次,至于荒服,一辈子朝贡一次就行。


大概就是亲兄弟里面混著几个拜把子兄弟。首先你要明白以前人很少,并不像现在到处都是人,而且有国人和野人之分,这里的野人没有贬义,大概就相当于自家人和别人这种关系。然后这时候还是奴隶制,打仗死人是没多大关系的,殉葬了不也是死。诸侯之间打仗就类似现在的奥运会,大家商量好日期,时间,场合,然后喊各就各位,然后开始打,打服了就行,不会赶尽杀绝。然后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崛起了,秦国既不是亲兄弟,也不是拜把子,所以大家都讨厌他,而且他也不太守这边兄弟之间的潜规则,所以揍的时候都是下死手,所以被称为虎狼之师,也就是所谓礼崩乐坏。当然了后面殉葬,奴隶制慢慢也变化了,百家争鸣,郡县制露头,旧世界逐渐不敌新世界!

多说一句,其实论反封建,秦始皇才是最大功臣,后世削藩就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反封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