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1

谢邀。

理性的一种预设。我不知道怎么样,但是如果没东西刺激我,我肯定不会凭空产生。所以应有物自体,但是事实是否存在,却属于理性的预设。


2018.02.22(篇幅较大,一次性无法完成,留坑有空继续完成。如果实在等不及,可以去听一下「邓晓芒:康德哲学」中「向先验辩证论过渡」这一节)

PS:

(1)我暂时无法熟练运用德语,所以文献涉猎与讨论暂时权且使用英译本,如有机会学习德语再做补充。不过很可能这辈子没机会了。

(2)以下内容篇幅过大,涵括个人对一些看法的看法,所以没有耐心的盆友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物自体」或「物自身」这个概念主要涉及一种认识上的界定,所以比较集中的可以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中了解。所以,该回答就主要以1781年《纯粹理性批判》-1783年《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7年《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分文献来整理。

一、

反对某人关于「thing-in-itself」的翻译问题。「thing」当然是有著很多含义,但是翻译不是完全对应,严格对应那和机翻有什么区别。「物自体」这个翻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者说,从《纯粹理性批判》的角度来说,这个翻译是很恰当的。

(一)对「thing」理解的片面。

1.「thing」的含义:

按照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 Edition关于thing的解释,thing主要有两种含义:

1 idea/action/feeling/fact [ countable ] an idea, action, feeling, or fact that someone thinks, does, says, or talks about, or that happens …… 2 object [ countable ] an object t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without saying its name, or whose name you do not know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 Edition之中有者十多个关于thing的解释,但是大部分的解释都是从这两个含义衍生出去的。而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5th Edition在两个定义之下都分别给出了大量的例句,这里只举出两个有代表性的: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to give them food and shelter.

在这句话中,很明显「thing」有者「事情」的含义。

Whats that red thing?

「thing」于此很明显是作为「物」而被理解。

2.「thing」是「物」是「事」?

thing当然有「事情」的意思,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thing」最重要的含义根本不是「事情」这个意义。当我们说「事情」的时候,我们指向的不是「事」、也不是「情」,而是「事情」背后所意指的意义世界。但是这个含义根本不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根本问题。

(1)从对《纯粹理性批判》流行观点和普遍认知的方面看。

从最通俗的理解来考虑,《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追思认识何以可能的论著。既然是为了追思认识何以可能,尤其是追问数学、自然科学(暂时先不考虑形而上学)如何可能,那么必然就决定了「物」的翻译。在康德看来,数学、自然科学讨论的都是有关对象的学科,只不过讨论的领域不同,数学更侧重在认识的形式,而自然科学更侧重对范畴、原理的界定和肯定。虽然讨论的领域,或者说讨论的对象不同,但是它们讨论的都是「对象」,而不是对象背后的意义。

(2)从对《纯粹理性批判》创作初衷与内在演进的分析看。

纯粹理性的真正课题就包含在这个问题之中: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形而上学至今还停留在如此不确定和矛盾的动摇状态中,这只有归咎于一个原因,即人们没有让自己较早地思考上述课题,或许甚至连分析的和综合的判断的区别都没有考虑到。于是形而上学的成败便基于这个课题的解决,或者基于充分地证明它公开宣称想要知道的那种可能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可见,「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完全决定了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否可以成功建立。由于这个问题涉及范围极其广、直接解决困难极大,所以康德就将这个课题划分为四个问题来解决。

在解决上述课题的同时,也就理解了纯粹理性在奠立和发展一切含有关于对象的先天理论知识的科学中的可能性,也就是回答了下述问题: 1.纯粹数学是如何可能的? 2.纯粹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第三个问题开始,康德开始正式进入到形而上学的领域。

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但是由于对这些自然而然的提问……迄今想要作出回答的一切尝试总是遇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所以我们不能以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为满足……而必须使理性能够确定地判断它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它的对象」。(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17页)由此,康德提出了第四个问题:

这个从前述总课题引申出来的最后的问题正当地说就将是: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如何可能的?」(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对这四个问题一一加以审视可以看出,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之中并不想要针对意义的世界。虽然意义世界的建构是康德一生致力的目标,但是至少作为他哲学大厦奠基的《纯粹理性批判》中没有涉及。

综合(1)、(2)来看,「thing」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是作为「object 对象」含义的「物」理解。

(二)对「物」与「体」的界定。(以下内容暂且列出纲要)

在《纯粹理性批判》之中,最合适的理解「物自体」应该是自在之物。但是康德并不是严格的在任何地方都使用自在之物这个词语。

从哲学的意义上说,「物」在中文即含有「事」的定义。这个定义不是我胡诌,而是从宋朝时期开始的理学即存在。

物自体可思而不可知,作为「物自体」的X,本身即内有「体」的界定,这是一种认识得以可能的根据。但是这个根据不违背康德「知性为自然立法」的命题。表象如果不存在内在的根据,这也是不可能的。比如我们不可能将苹果和铅笔归为「白马」这个概念,就因为杂多之间有者亲和性,而这种亲和性我觉得就来源于物自体。

二、

(一)康德本人对物自体的看法:

1.从逻辑上看

物自体的界定符合形似逻辑的同一律与不矛盾律。

2.从事实上看

和之前的几个人划清了界限。

(二)物自体的作用

1.必然设定。

理性有著无限追问的能力。

2.为表象的提供划定了可能根据。

这也是康德和贝克莱有所区别的重要因素。贝克莱认为:「所是即是所感」。(esse ist percipi / to be is to be perceived)这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但是贝克莱的这句话其实严格说来仅仅只具有逻辑的成立。例如,我说:「这是苹果」,那么「是」作为一个系辞,连接了主词与宾词。贝克莱没有否认外部世界的真实存在,但是他认为,认识的对象仅是「是者」与「可感性质的集合」联结。这其实没有涉及到外部对象的存在与否。康德设立「物自体」就于此划开了界限。

3.

三、物自体与本体的区别:


康德认为物自体不可知,但是存在。

理由有三个:

1.保证知觉所构成的对象有实在性,客观性。2.给认识一个界限,把知识限制在感官世界内,以保证我们的知识都是科学的。3.给信仰腾出位置,以建立他道德上的形而上学。

谢邀。

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产生自心灵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第一个是接受表象的能力(印象的感受性),第二个是通过这些表象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概念的自发性);通过前者,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通过后者,该对象在与那个(不仅仅作为心灵的规定的)表象的关系中被思维。」请注意按照康德的说法,这里的知识都是来自心灵。唯一的就是「借助于感性(感受性),对象被给予我们」按照康德的说法,也就是说,我们唯一知道有个东西在刺激我们,这个刺激我们的东西就是「物自体」,除此之外,这个刺激在我们思维中产生显现、表象和概念,这些都不是物自体而是我们思维的产物,所以人们只能知道有物自体,但不知道物自体是什么。就像康德所说:「这种知识只涉及显像,而事物自身与此相反虽然就其自身而言是现实的,但却不能为我们所认识。」

Z???
康德还没开悟。


因为人们了解的所有事物,都不得不受到条件的限制,一旦条件改变了,事物所呈现的样子也跟著改变了。所以物自体不可知,指的是事物的本然状态,也就是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下的状态不可知,而不是不可知事物是否存在。

观察者本身,就是限制的条件之一,并且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人品极差的渣子要怎样让社会来教育。这人是一楼叫Zimou的。这个人的人品需要曝光。


什么啊?我把昨天的一次回复再贴到这儿:

1、英文的所谓--物自体--thing-in-itself--自在之物?

2、问题是,至少英文的原文并没有---物--字!

3、thing=事情,itself=自身,甚至没有---体body----字!

4、所以,那个翻译是错误的。

======至于--不可知,那就又岔到别的问题上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