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文化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茶礼、茶道精神、茶艺

可以在APP中国大学搜索《中国茶道》课程进行学习,该课程属于国家精品,由湖南农业大学朱海燕教授进行授课,课程涉及内容基本包括茶道精神、茶礼、茶艺三大方面。

更多茶知识欢迎关注喜多福茶文化,微信搜索喜多福茶文化商城,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茶。


个人体会,不代表普适性。直接进主题。

如果你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很大兴趣,并且希望了解茶文化,陶冶情操的选手。

那么你可以从淘宝开始,无利益相关也不推荐任何店。一开始自己上淘宝搜索茶相关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茶壶,盖碗,茶杯,茶托,盖托,茶海,茶洗,壶承,养壶垫,烧水壶,茶席,茶则,茶刀,电子秤,茶拨,茶巾,公道杯,茶罐。

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普洱茶,黑茶,花茶等等等等。

但记住一条,千万别买,看到对眼的店进去找小二聊两句,部分小二会很乐意给你介绍产品。

目的在于,多看,对目前整个茶圈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哪些东西,分别是干嘛的,什么样的东西叫好东西,每一类茶在淘宝上大约是什么价位。大约找到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茶具(放心随著审美的提升,一定会变的)

=======分割线

第二步就是去找当地的大一点的专门的茶馆去喝,不要去茶叶市场,那里不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根本喝不到好东西,别人一眼(防杠,三句话以内)就看得出来你是什么水平。所以找到一家专门做某类茶的装修还不错的茶馆,直接进去,逛,不要露怯,有人来跟你搭话不要理他,就说我看看,然后全程不要跟他有目光接触,自己一个人大致看看他家有哪些茶,分别标价多少,然后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茶(标价一定不能低)前面,站定,盯著看。等老板或者泡茶小妹先发话,一般他会先介绍这款茶,怎么怎么好,产自哪里,然后问您一般喝什么茶,要不要坐下来尝一下。(放心绝大部分专门的茶叶店,不带棋牌的哪一种,老板一般不会以貌取人,而且一般会请你坐下来喝。原因在下面)

经常看到有的人去茶馆喝茶,比如八马,海堤茶叶等,却不用给钱,感觉很逼格,是怎么回事??

www.zhihu.com图标

由于你并不专业,所以坐下来之后,听老板吹牛逼就行,别插嘴。装小白。茶馆老板喜欢小白。

这样一来你抽空多跑点茶馆,基本上市面上卖的好的茶大概是个什么口感,什么价位你也差不多清楚了。

然后你就可以抽空去茶叶城和逛茶博会了,都是为了丰富步奏二。


第三步,你基本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茶叶知识了,当然这些知识中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毕竟都是销售方说给客户听的。你目前还不具备辨别能力。

这个时候如果你很真心的想钻研茶文化的话,你就可以买点书回来看看,再买点自己喜欢的茶具和茶叶回来试著喝喝看了。当然你也可以一开始就买,无非是试错的成本而已。我并不反对试错,因为我觉得试错也是一种经历,只有很丰富的经历才会有以后的成就感,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入的最好的,那你根本就没有对比,没有那种由次到好的过程,不完整。

书的话推荐《茶经述评》吴觉农

看完这一本就很了不起了,不是看懂是看完。

希望你能有一个愉快的经历,成为茶友。



学习中国的茶文化,要先从学习中国的茶艺开始,茶叶跟文化结合产生茶艺,让茶叶不仅可以喝,还能带来美的感受,下面跟大家介绍茶艺相关要点。

常言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遇名泉而绽放出它的瑰丽,水因有茶而分外妖烧。明清以后,饮茶讲究好茶,好水,好器皿,好的冲泡师和好的冲泡技巧,注重把茶叶的内质和水的灵性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反对掺与任何其他物质,避免窜香夺味,以保证茶味纯正。我们将熟练的茶技用以赋予艺术和美学的功能从而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人在品饮中不仅品鉴到茶的真香,真味,真色,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选用同样的茶叶,同样的水,就可比较出冲泡技术的高低;同时可 评价比较出茶的优劣。水的好与差便于制定规则,在此基础上再将其提升到美学的范畴,即为茶艺。茶艺最大的特征是物理变化导致感官享受而无意识形态属性。

具体而言,茶艺可概括为「三句话六个要素十二字」,即识茶鉴水,选具侯汤,投茶量时。

一) 识茶

就是要能认识好茶,区分各种茶类和茶叶内在品质的优劣。明代张源在其《茶录》一卷中即有「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的记述。其目的在于确保茶的色泽,香气,味道得以充分发挥。

二) 鉴水

亦即品水。要懂得什么是好水,并能区分泉水,江水,井水等,以及各自不同的水质。不同的茶类用不一样的水,特殊的茶类宜选特定的水。故曰:「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但大部分茶人通过实践普遍认为:山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普洱茶一般选用上好的山泉水冲泡,更能体现其香,甘,重,滑,色五大特征。

三) 选具

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茶类选择不同的冲泡器具。明代黄龙德在其所著的《茶说》中言:「器具精洁,茶愈这之生色,用以金银,虽云美丽,然贪贱之士未必能具也。」而事实上,金银器具未必就好。一般来说,乌龙茶侧重选择紫砂壶冲泡,常用还可「养壶」;普洱茶选择陶瓷或玻璃器具冲泡为宜,既可赏色,又可避免因茶质不同而窜香夺味。

四) 侯汤

就是观察开水的变化,把握恰当的时机投茶冲泡。宋代蔡襄在其《茶录》中有「侯汤最难」之说。因为「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况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侯汤最难」。那么如何侯得一壶好汤呢?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言:「水一入缸,便须急煮。侯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之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五) 投茶

即泡茶时的茶叶投放量要适中。我们既要根据茶具大小,也要结合品茶人数的多少来合理地确定投放茶叶量的多少,否则「小则香气氰氢,大则易于散漫」。所以「大约及半升,是为适可。独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余以是增减」。

六) 量时

就是按照投茶量的多少,准确地把握和衡量出每泡茶乃至每次冲泡时间的长短,以及可冲泡用的时间和每次投茶可冲泡的泡数。

只要上述六个要素都同时具备了,茶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就全掌握了。同时,再以娴熟自然,大方得体的冲泡技巧贯穿始终,并不断赋予其美学功能,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茶艺就有了不俗的表现。


我遇过很多老茶客,在学习茶知识方面也发现有很多的分歧,而大多数人都说,看书没用,多喝才行。

在某种意义上,看书的确是没多大用处,因为书本只是教导一些比较官方的知识,与 实际情况也有很大出入,至少在书上,你根本学习不到如何真正的泡好一杯茶,也不知道如何去品鉴一款茶。

但是,茶作为一种文化,我们不应该只是立足于当下,还需要追根溯源,去了解茶文化的『文化』二字,否则我们仅仅只是掌握了一门技巧罢了,却没有传承到其中的精神财富。

所以,对于初学者,我依然会建议多看看书,尤其是去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历史文化学习

历史文化的学习,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只要基础打好,才能更容易理解到深入的知识,也有利于在脑海中形成有关于茶的概念。

中国茶文化传承几千年,在历经多个朝代起落的过程中,所延展出来的文化亦是甚多,比如制茶、泡茶、品茶、茶具、禅茶、茶礼、茶诗、茶画等。

光是泡茶方法,历史上便是不下于四种,有一开始的茶羹,有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法,有宋代流行的点茶法,有明清时期沿用至今的瀹(yue)饮法,还有如今也能见到的擂茶等。

瀹饮法

每一个有关茶文化的延伸道路,都有著各自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背后,又牵扯著更多的历史背景。

我们喝茶不应该仅仅只是喝茶,茶叶背后的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探索,而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至于有关泡茶的技巧方面,可看一下我所整理的这些内容,里面大致列举了茶具选用、投茶量、冲泡技巧、冲泡时间等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有点用处:

喝茶有什么讲究?比如说不同茶叶的不同泡法等。??

www.zhihu.com图标

而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不能脱离实践,要多喝,多去拜访,喝茶是一种非常主观的的事情,正如老茶客们所说的,光看书不可能记住茶叶的味道,需要用舌头、鼻子去感受,用身体去记住茶的味道。

总而言之,文化知识是就像是灵魂,饮茶经验则是躯壳,二者兼备,才是最实在的。


提升你的审美,多学习传统文化里面的精髓,自然就懂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