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中兴是必然的,刘秀中兴是偶然的。

大新朝王莽的胡乱改制导致了人们回想起西汉,进而把西汉王朝末期的各种乱象也一股脑推到了王莽的身上。此时的中华大地,起义军大多打著刘氏宗亲的名号:刘玄、刘盆子、刘𬙂、刘子舆、刘永。其中刘玄刘𬙂合流,造就了更始政权,更始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更像一个联盟,松散而各自为政。刘𬙂是其中最有威望有能力的宗室,所以被刘玄忌讳,死于其手。刘秀单骑入河北,不敌王郎,险些要去投奔城头子路。最后在刘杨、彭宠、耿弇的帮助下,平定河北,建立基业。

在后续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刘秀的操作其实也很迷惑,任人唯亲,对有能力的耿弇、寇恂等不是很重用,反而用朱浮、吴汉等人。秦丰、延岑、邓奉、彭宠、隗嚣、公孙述都给东汉带来了不小的打击,最终十二年方才平定天下,不得不说刘秀这一点做得确实不好。

内政上,刘秀与民休息,确实恢复国力,不过对内不能压制豪强,对外也略显保守,也就差强人意而已。

在对待臣子的态度上,刘秀爱恨分明,喜欢的人就是要重用,不喜欢的就是不理。另外迷信谶纬,甚至逼死劝谏者,也是毫无争议的黑点。

综上,刘秀贪兄之功,得天之助,然而没有根本解决西汉王朝末年的弊病。只是因为多年大战,人口锐减,矛盾被掩盖,从而续了大汉四百年。与其说是刘秀中兴大汉,不如说王莽乱搞才是大汉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说,大汉中兴靠王莽,刘秀不足而论。


正面

刘秀是个宽厚简易的人。在统一过程中,刘玄的一些手下曾参与谋害他的哥哥,他能够不计前嫌地招降并厚待;分封功臣时,不顾他人劝说,将最大的封地划到了四县之广[8];战争尚未结束,就将原来十分之一的税率减到三十分之一;马援为隗嚣所使,分别访问公孙述和刘秀,独为刘秀的人格魅力折服[9];耿弇、窦融曾专制一方,以兵多权大心不自安,而刘秀对他们未有半点疑虑。凡此种种,都成为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甚至在统一之后,他废郭皇后及太子刘彊,立阴皇后及次子刘阳(后改名庄),犹能令郭皇后到其子中山王的封国安享余年,两子之间不生嫌隙,也没有受到臣下及后人的议论。范晔评价刘秀:「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明朝官修皇帝实录《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1374年9月7日),亲自前往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汉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十七位帝王[10],其中对汉光武帝刘秀的祝文是:「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临天下,继承中国帝王正统,伏念列圣去世已远,神灵在天,万古长存,崇报之礼,多未举行,故于祭祀有阙。是用肇新庙宇于京师,列序圣像及历代开基帝王,每岁祀以春、秋仲月,永为常典。今礼奠之初,谨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鉴。尚享!」[11] 王夫之《读通鉴论》称:「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负面但也因为宽厚简易的性格,造成东汉制度不立[12][13],过于依赖皇帝的明智,遂在明章之治以后陷入了长期的黑暗和混乱。刘秀迷信图谶[14][15][16],时而感情用事,处事不公。以直谏逼死韩歆[17],因包庇险些杀死董宣[18]。猜忌功臣跟杀功臣。韩歆死的冤,韩歆直言,却被刘秀逼死,韩歆因战功而封侯,还是一位经学大师,重视古文经学的发展。韩歆又敢于直言。建武十五年(39年)正月,韩歆上书刘秀,说汉朝要遇到庄稼歉收出现饥民,韩歆指天画地,言辞急切(刘秀这作为帝王的,都特别迷信,那么韩歆说那年出现饥荒,也无可厚非了)。正月二十三日,刘秀正式颁诏,将韩歆免职遣送回乡。即便如此,刘秀还是觉得不解气。于是,他又下了一道诏书,派使者去路上继续追责韩歆。按照汉法,对于有罪贬谪的官员,如果在路上被诏书责问,就是逼其认罪自杀。司隶校尉鲍永一再为韩歆求情,刘秀都没有答应。韩歆与他的儿子韩婴在路上接到责问诏书,被逼自杀。实际上韩歆之死当时就已经引起天下人的不满。韩歆死于无罪,人们不满 ,刘秀苛待功臣马援。 马援南征遇到地形不利以及酷暑,耿弇上书攻击马援,刘秀使梁松乘驿责问马援,因代监军。马援在南征中病死,梁松陷害马援,刘秀大怒,追缴了马援的印绶。有人诬陷马援曾经带回一车珍宝,光武帝听信谗言,更加愤怒。马援的家人非常恐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而是买城西的地藁葬。宾客故人不敢吊会。马援的家人草索相连,诣阙请罪,还六次上书诉冤,辞甚哀切,马援才得以下葬。在光武帝在位期间,马援的冤情并未被平反。马援死后,刘秀依旧没放过他,还要追回他的印绶,剥夺他的官爵。

秋后算账。刘秀是如何对待投降的诸侯的,樊崇:其夏,樊崇、逄安谋反,诛死。王元:元字惠孟,初拜上蔡令,迁东平相,【坐垦田不实,下狱死。】隗纯:十八年,纯与宾客数十骑亡入胡,至武威,捕得,诛之。 延岑:明旦,岑降吴汉。乃夷述妻子,尽灭公孙氏,并族延岑。张步:八年夏,步将妻子逃奔临淮,与弟弘、蓝欲招其故众,乘船入海,琅邪太守陈俊追击斩之。

刘秀处政外加连杀3重臣:「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建武)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光武、明帝躬好吏事,亦以课核三公,【其人或失而其礼稍薄,至有诛斥诘辱之累。任职责过,一至于此】。 帝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而间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歙在郡,教授数百人,视事九岁,征为大司徒。坐在汝南臧罪千余万发觉下狱。【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余人】,至有自髡剔者。平原礼震,年十七,闻狱当断, 驰之京师,行到河内获嘉县,自系,【上书求代歙死】。书奏,而歙已死狱中。【歙掾陈元上书追讼之,言甚切至】,帝乃赐棺木。大司徒戴涉坐所举人盗金下狱亽死。刘秀纵容部下吴汉军对邓奉的家乡进行劫掠,导致邓奉反叛,后来邓奉兵败投降被杀。平狄将军庞萌与盖延共击董宪,而诏书却只下达给盖延、不给庞萌,庞萌以为盖延谮己,起疑,反叛,后来庞萌兵败被杀。蒋横跟随光武帝刘秀征讨赤眉,南征北战,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逡遒侯」,官拜大将军。然而好景不长,朝中司隶羌路上报蒋横谋反,刘秀闻讯大怒,将蒋横诛杀。为了免遭灭族的厄运,除了老七蒋稔为父守灵,其余八个儿子全部逃往江南。蒋横蒙冤遭到诛杀后,朝野不平,一时间京城民谣四起:「君用谗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光武帝刘秀闻听之后,下旨清查蒋横冤案,最终冤案大白天下,蒋横平反昭雪,羌路则被处斩。为了安抚人心,刘秀以王侯之礼迁葬蒋横,赐墓号为「显忠」,并将蒋横的九个儿子全部就地封侯。长子蒋颖被封为「金华侯」,次子蒋郑「会稽侯」(绍兴),三子蒋川「临川侯」(润州,今镇江),四子蒋耀「镇湖侯」(湖州),五子蒋渐「临苏侯」(姑苏),六子蒋巡「卜亭侯」(杭州),七子蒋稔「平河侯」(九江),八子蒋默居宜兴和桥、被封为「云阳侯」,九子蒋澄居宜兴、被封为亭侯。欧阳歙,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虽然颇有名声,但欧阳歙为人不知自爱,依靠自己的权位,贪得无厌。一次,光武帝派遣谒者清查二千石以上官吏的土地,结果查出欧阳歙在汝南郡长任内,测量田亩作弊,贪污千余万钱,被捕下狱。欧阳歙的学生平原人礼震,年纪才十七岁,要求代替欧阳歙一死。而刘秀毫不动摇,欧阳歙最后终于死在狱中,法律的尊严也得到维护。刘扬(?-26年),西汉末年真定王,东汉开国大将。当初,他率10万军队与刘秀结盟,还把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当时刘秀还是更始帝的人,被派往河北,一个月前还被王郎追杀。一开始,刘扬率兵跟了王郎,刘秀派刘植说降了刘扬。后来,刘扬率10万人马助刘秀平定河北,为刘秀称帝打下了根基。刘秀当了皇帝以后,刘扬觉得自己太亏了,于是谋反,光武帝2年(26年)被刘秀杀掉。

个人对刘秀其实经历了一个转黑的过程。起源是有人去唐朝吧吹刘秀导致刘秀被扒皮。

郭圣通吧也有大量相关干货帖子。

光武帝刘秀真的很多方面都强过李世民?【唐朝吧】_百度贴吧?

tieba.baidu.com图标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唯一完美的创业帝王吗【唐朝吧】_百度贴吧?

tieba.baidu.com图标纵论刘秀、李世民、朱元璋(申精)【唐朝吧】_百度贴吧?

tieba.baidu.com图标

其实那些吹刘秀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刘秀吹,也有挑事的。


很强。但是没有网路上吹的那么好。如果考虑到对后世的影响的话。刘秀几乎达成神话流行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日后上千年的刘姓王朝都和他有关。


论武功: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别人都是打死打活,刘秀是平推。

论文治:虽然没有创造性的文治成果,但是对太学学生比较照顾,致使文风鼎盛,休养生息,重续汉朝荣光光武中兴是对其最高的评价。

论品德:模板式的道德高标,可能迷信一点,也正常,不是谁都有机会遇到陨石砸出昆阳之战的,真遇到了我更迷信。

有机会再补,太困了


熟读史书,为人谨慎,能屈能伸,武力高强,会用人,会揽人心,感情十分专一,爱民如子,重视儒学(教育),会打仗。

我放几句话,大家自己体会

◇光武神略计较,生于天心,故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于是以谋合议同,共成王业而已。  ——诸葛亮  ◇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测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王夫之

  ◇偃武修文,崇德报功,勤政治,养黎民,兴礼乐,宣教化,表行义,励风俗。继以明章,守而不失,于是东汉之风,忠信廉耻及于三代矣。

  ——司马光  ◇至于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凭焉。发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  ——司马彪  ◇惟汉光武皇帝延揽英雄,励精图治,载兴炎运,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朱元璋  ◇汉尚气节,光武、明、章,奖厉名节,为儒学很盛时代,收孔教复苏之良果。尚气节,崇廉耻,风俗称很美。  ——梁启超  ◇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以我个人肤浅的认定,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主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南怀瑾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会用人、有学问、会打仗的皇帝。

  ——毛泽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