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没有教人做个好人的道德体系?他们国家政治斗争不是一样的父子兄弟相残么?


父母老师天天让人好好学习,但不好好学习的还比比皆是,所以……


基督教教人为善,那么中世纪为何许多神父会猥亵修女?为何信奉基督教的某些国家会屡屡危害国际和平?

佛教宣扬无欲无求,为何寺庙里许多方丈主持依旧贪钱贪色?

道教宣扬养生节欲,可是为何历代信奉道教的帝王都寿命不高。

尼采哲学为何会被纳粹用来服务于种族歧视?

按照你的这个逻辑,可以直接解构掉一切所有的理论。

第一,任何学说都不是万能的,儒学是如此,基督教如此,佛教亦是如此。

第二,任何学说都不能使得所有人变好,要是一个学说这么厉害,那么这个世上就不需要法律,监狱与警察了。

第三,宣称自己信奉某个理论和是不是真正的信奉这个理论,是两码事,不是所有在寺庙的都是真正相信佛教学说。

第四,就中国历史本身而言,并不是所有王朝都信奉儒家,更不是所有帝王都按照儒家的理论去身体力行了。

第五,儒家中分类很多。余英时先生说历史上一直有两个儒家,一个是迫害人的儒家,一个是被迫害的儒家。当然儒家内部也分很多类型,就像有考据派,事功派等。

我多次说过,我并不是儒家粉,相反,我很喜欢读许多学者批判儒家的文章。但是知乎上很难看到。如果你对儒家有什么看法,建议你先读读《中国哲学史》,然后再看看郭齐勇和邓晓芒十年前关于儒家的那场论战的文集,对于你理解儒家的利弊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帝王家内斗和尊重那一门学说没有关系,是历史在特点时期必然会出现的行为。看看其他国家,无论他们信仰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古早的万神,只要他们的国民没有大规模的加入国家政治生活,就不会妨碍他们日复一日的自相残杀。

要说儒家在抑制手足相残方面已经算是居功伟业了,要不你去了解一下西方那些破事?罗马今天禁卫军杀皇帝了吗?东罗今天又改朝代了吗?

宗教,或者说是信仰,是必须随著时代发展而不断被」创新」的,儒家强调三纲五常,但同时也要求君主自身也要有较高的品行和能力,不然他就是独夫民贼,被推翻是理所当然的。以上出自孟子,这种叛逆思想遭到中日君主们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孟子都被赶出过孔庙,与此同时,忠君思想不断倍强化。

同样在西方,早期基督教强调清贫,苦修,很多信徒在野外锻炼自己的精神,一边流浪一边不断抽打自己,以达到赎罪的目的,但到了中世纪已经很少有人苦修了,主教们热衷于在圣经里找出能敛财的根据,比如著名的什一税就出自「地里的作物有十分之一归于上帝」,他们甚至篡改圣经原意搞出了赎罪卷。


就这?耶稣也教人向善,可美利坚杀起印第安人来也丝毫不手软啊。西方这些老牌发达国家,哪个不是恶贯满盈,血债累累。他们烧杀抢掠的时候,难道没想到耶稣的教导?

说白了,人类本质上还是有「动物性」的。宗教和道德是建立「社会性」,约束「动物性」。平常大家与世无争的时候,这一套倒也还是可行的。可真要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哪还顾得上宗教道德。

李世民当时就是不杀兄弟,就要被兄弟所杀。这种时候还提「兄恭弟签」有什么用?性命攸关之时,全人类都一样,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所以别想把帽子套在儒家身上,基督这帮人的罪孽比我们大多了。


我国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仍有人犯罪?为何人均GDP仍然不高?为何仍有人素质极低?是因为模棱两可?不具有可操作性?

我笑了,这问题纯粹是为黑而黑吧?

看到高赞说儒家不具备实操性,只会讲道德不会创新,哈哈,这人恐怕十三经一本没看,只凭借著中学课本就来品头论足。不具备实操性就能让一个帝国维持两三百年的生存?被两千多年来的历代统治者作为统治工具?能让一个人口众多,文化丰富,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运行下去,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效率的政治工具。

儒家因循守旧?那历代的变法是什么?为何孔子从周而不从商?什么叫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变法改革被你吃了?

修德没有用?还只会修德?那请你告诉我,为何是德礼法在古代占据了今日法律的生态位?在那个生产力,识字率低下的年代,不用德治用什么?

大儒都是无能之辈,汉奸?感情韩愈,文天祥,王守仁都是无能汉奸?

我真是佛了,张口就来,随口乱扯的答案还有这么多人认同,感情黑儒在知乎已成政治正确了。


老师教学生遵纪守法,为什么全世界还有那么多罪犯?难道他们都不上学吗?

这种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知乎也开始低龄化了?


一篇《礼记·大学》送给某些人。

自然科学physics的翻译,在以前就叫做格物学或者格致学。

凭你们这些不读儒家经典的人,也配鄙视批判儒家。

不是没有大儒为师,而是人的贪欲就是深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𬤊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刖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衍圣公他们家自己家族还自相残杀呢。你让他们怎么教别人。


你打我左脸,我把右脸让你打,那不是孔老夫子的观点,那是耶稣的观点——也不是耶稣本人的观点,是基督教的观点。

儒家所谓的「仁义」不是「愚忠」,多了我不想解释。

而且,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没有枪支弹药,只凭一膀子力气,凭手里大刀樵斧的年代,你觉得一群知识分子,能平安穿越战争区?

现在旅游团去森林探险,还经常有「下落不明」的呢,这些人可都是练家子,不是平白无故就探险野外的,准备充分子且不说,平日里也许没少在健身房里撸铁,这群人去野外,还有消失的,你觉得,孔子一行周游列国就那么顺利?

你真以为一个文质彬彬的老教授,手里拿著两把竹简书,稀里糊涂的就能混过他国守卫,周游列国啦?

你真以为一群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能在列国里平安旅游,还没人敢打他们主意?

孔子那个年代,有个大盗,据说长得和孔子一模一样,为什么一模一样,我就不知道了……

所以,大儒不是愚儒,他是懂那些弯弯绕绕的,他是心中拥有大智慧,又以大智慧所示下的道理去教化他人,至于小智慧,小聪明,大儒也未必不知,有个例子是孔子借伞,他不像一个比较抠门的弟子去借,为什么呢?因为那弟子虽 会借伞给他,却也会因此懊恼。

大儒是情商与智商都超高的一流人才,所涉猎的知识领域,不仅仅是儒家那几本指定经典……

愚儒是什么也不懂,数黑论黄,专攻笔墨文章,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这叫愚儒,愚儒是没能力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的,他们往往会关上门来研究你经典,做学问,自然也不可能成为帝王之师。

而成为帝王之师的,有哪个不是双商超高的人精?


有位建文帝倒是不忍心伤害自己的叔叔。因为自幼就是一群书呆子教的。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如果你去翻一翻国外的历史书,你会发现兄弟父子相残的事一点都不比中国少。

所以这个锅,儒家不背。

权力的争夺是残忍的,但胜利者的奖励又是极其丰厚的。因此,在面对如此丰厚的奖励时,无论是任何指导思想,都会被最为野蛮的基本兽性取代,变成你死我亡的斗争。

在博弈论为我们指出的猜疑链和囚徒困境的场面下,那些遵循著规则的人,永远也斗不过不守规则的人。这是一个基本的原理。

因此,父子兄弟相残,是一个权力斗争的必然状态。没有儒家会是这样,有儒家还是这样……虽然儒家反对,但反对无效。儒家倡导秩序,因此在儒家得到有效使用的时候,往往并不会存在权力斗争,或者斗争烈度非常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存在有汉唐宋明这样持续时间很长的朝代,而国外这样的朝代非常少。而当不可避免的残酷的权力斗争最终到来的时候,儒家会被首先放到一边去。

你纵然有大儒指导,纵然你学儒家有成,纵然你有心推行儒家,在政治斗争中,你都不得不使用最残忍的手段。只有用最残忍的手段得到了权力,才能用最理想的手段治国。

题主想黑儒家的意图极其之明显,然而水平又极其之低。我们讲求科学,而科学要进行辩证。如果题主能举出一种适用于古代的指导思想,而这种思想能够彻底解决权力斗争中父子兄弟相残的问题,那么儒家的的确确可以被彻底否定。然而,据我浅薄的眼界,这种思想是并不存在的,无论是埃及、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政权、阿拉伯政权、印度教政权等等等等,都没有见到这样的指导思想存在。

以上。


一口一个说儒家教坏的,我很怀疑有没有读过诸子百家的书。「尚同」是谁说的,权力斗争是谁教的,反正锅都往儒家身上甩呗。

比方说这个,儒墨不分还大放厥词。

怕不是没读过墨子,不知道先秦墨家是个什么组织?

儒家是装点门面用来增加自身合法性的,实际上帝王之道还是外儒内法。「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所谓霸王道杂之,即在统治思想上儒、法并用,其实质是以法制为内核而「缘饰以儒术」。汉初到汉代中期政治结构的变迁,为汉代中期「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思想的调整提供了可能。它既从思想上强调大一统的统治秩序.又从行政运作上兼顾依法行政原则。这一国策实施的结果是使政治清明、政治通道通畅、统治思想得以理顺。

文章节选于《汉代中前期的政治结构与「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意义》作者:赵沛

也就是说儒家的思想是教化,真正搞权力斗争还是看法家。看看《韩非子》里面的寓言故事,全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比如说智子疑邻讲人性的特点,郑袖骗人割鼻子就是排除异己的经典案例。

那么法家是个什么主张呢?《韩非子·备内》说得非常明确:「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对于君主来说,没有任何人是可信的,包括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还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室斗争并不是最残酷的,因为儒家思想的脸不能不要,就算杀自己兄弟儿子也要不显山不露水地动手,李世民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能力太强绝对会被钉在耻辱柱上骂死。

奥斯曼帝国从巴耶济德一世开始,新君就要剪除自己的兄弟,后来这事儿制度化以后就由老爹亲自动手杀自己儿子。比如说赛利姆一世有二十多个儿子,而他在选定继承人以后,就把自己剩下的二十多儿子全杀了,甚至包括他还不会走路的幼子。

中国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只有一次,其他试图公开兄弟相残的人基本都成了反面典型,比如北齐高家。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古代相比于把兄弟相残当成家常便饭的奥斯曼帝国来说,已经算是非常温情脉脉了。


那你的意思,要是没有儒家教人为人处世,帝王的儿子兄弟就不会相残了?

要体会儒家教导的作用,你需要设计的思想实验,是比较没有儒家教导和有儒家教导的情况下帝王的儿子兄弟相残的情况哪个会更多。

营养保健师教人养生保健,那么为啥勤习养生保健的人还会死?

老师教人知识,那为什么那么多「学渣」?难道他们没有老师么?

锻炼养生不是要阻止死亡的发生,而是要迟缓死亡的到来。教书育人,没想过要把所有人都培养成数学家科学家,而是要提高普遍的知识素养。

儒家教导教人为人处世,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成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勇廉温良恭俭让,但是会让这种人更多一些。


教人仁爱=鼓励人相残

磨平羚羊的犄角=鼓励狮子捕猎羚羊


衍圣公家里,最后一任衍圣公出生的时候,家族的人,军阀的人,隔壁孟府的人,等等等等,一群人守著……

不然就不知道这一届衍圣公是姓孔还是姓张了……

这就是绝世大儒家里换届时候的情况

儒家的问题啊,永远都是把牛吹出去了却做不到,也提不出来做到的办法,最后只能憋一句修德出来……

那到最后也就是内卷,拚命遏制别人让自己多抢点,他自己也不会创造啊……

我们看马克思,他是怎么说的?

我们不会空谈道德,因为好坏只是一种情况下的表现形式

道家也是这类似的理论

说白了就是奴隶社会的道德和现在工业社会的道德根本不可能是一回事儿

所以大家会看到贪污腐败兄弟相残出现了,要么修改制度,要么完善选举换届方法,

不管是对是错,他终究是往前走的

儒家很简单,修德啊,问题是没用啊

最后只能是到了现在还是抱著孔夫子的话说,我们学好了,就能解决问题了……

我们看欧洲,同时期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这些人,到后来有弯路,是吧,黑暗中世纪,但是人家没有打死不变啊,最后卢梭富兰克林杰弗逊等等都出来了,逐渐进步,逐渐推翻前人的定理……

再回头看看儒家,我们一点都没错!!错了是你解读错了!我们要回到先秦……

你说这么下去,儒家能教出来啥徒弟??

就是废物啊

儒家的生产线,教育出来的优秀产品那些大儒是孙之獬啊留梦炎啊翁同龢啊,要么无能要么狗汉奸。

反而儒家生产线的残次品,比如举人左宗棠啊反贼李定国啊

都还有能力还忠心了……

找谁说理去啊……


那群说统治术的怕不是连论语都没看过


这话讲的就很没道理,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思想道德教育更是中考必考内容,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连基本的道德素质都不具备呢?难道他们都没人教吗?

讲道理嘛,如果某一阶段的教育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的话,那这个世界就不存在多样性了…如果光凭老师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情的话,那我们就不用强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了…


题主好,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疑问。看电视上,很多太子和他们周围的兄弟都有正直渊博的大儒作为老师,小的时候就跟著大儒们读书学习。

帝王的儿子从小读书明理,又有老师言传身教,耳濡墨染,应该根红苗正啊,那为啥电视上总看见兄弟阋墙,互相残杀的戏码?是老师没有达到大儒的程度么?或者大儒教的不对么?很多都不是。那能是什么呢?

之后我有一次读到《孟子》,孟子先生在书里举了个例子,我就突然明白了,估计题主看到可能也有同样的感觉,哈哈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戴不胜先生是宋国的臣子,他希望他的君主可以往善的方向发展,就去请教孟子怎么做。孟子就举了个例子,如果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自己的孩子学齐国的语言,是让齐国人教还是楚国人教。戴不胜先生回答:让齐国人教。

这其实和所有帝王想的是一样的,每个帝王都想自己的孩子学好,所以会选择这方面最擅长的人去教自己的孩子,帝王希望孩子可以更好的去治理国家,和自己的兄弟亲人都和睦相处,去保证国家的平稳和百姓的安定,那肯定也会选这方面的大儒去教自己的孩子。那问题就来了,为啥教也教了,但是做不好呢?

孟子在后面的内容告诉了我们答案。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想让孩子学齐语,光靠一个教齐语的老师是不行的。齐语教著,周围都是楚人的环境,也是学不成的。就像电视里那些帝王剧中,其实很多谋逆的亲王都和一些大臣的撺掇,自己母亲的教育有关一样(艺术果然来源于生活)。

后面孟子先生更加深入的阐述的王学不好的原因「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即使王身边有一个善士可以教善,周围没有个学善的环境,还是不能学善。所以,要让帝王的孩子学好,也要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尽可能多的接受到好的信息,不是简简单单有个能教人做人处事的老师就可以放手不管的。


我们国家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还有人犯罪?至于有没有大儒为师还另说;大儒跟做人做事有什么关系,又要另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