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没有同盟关系,互为敌对关系


上面那堆不看题张口就来的另说··· ···

三分分处三个立场的「战役」还真不是很好找,因为或多或少在战斗中都会被归类为「双方」:或者两方暂时放下分歧,或者有人看戏——真正任意两两选择均为对手打成一团的非常少,因为这个事本身不太符合逻辑··· ···题主想必也能想明白为什么:如果两个敌人打得正欢,作为第三方为什么要去同时攻击双方··· ···

我能想到的,符合要求的是··· ···额,第一反应是一场「战斗」:Altmark Incident,世界海军史上最后几次跳帮肉搏之一,大概率因为最近在等这部分的材料。

有本书叫这个,写的是幸存者采访,叫Altmark Affair:the Navy is here——我买了,还没到,等到了我补充细节,现在大体说说吧。

击沉斯佩伯爵海军上将号以后,德军的随军补给舰奥特马克号(Altmark)携带著俘虏的商船船员突破封锁试图回国,途经挪威水域,此时挪威为中立国。

奥特马克号

在英军反复要求下,德舰在戈斯兴湾附近被挪威舰艇停船检查三次,均没有发现俘虏的商船船员,于是挪威舰艇放行德舰,并且留下两艘鱼雷艇和一艘炮艇尾随。

HNoMS 凯尔号

之后RAF发现德舰行踪,随后一艘英舰(部族级HMS Cossack哥萨克号)进入挪威水域,开始追击挪威舰艇和德舰。随后,ADM核准行动,英舰强行突破挪威方的编队逼停德舰,随后跳帮。双方爆发了短暂的肉搏战,英舰成功救出俘虏,之后扬长而去。之后挪威方面再次提出抗议。

HMS 哥萨克号

当然,这种不明不白的事情随后就成了无穷无尽的嘴仗的根源··· ···德军声明英军也曾经利用中立国水域运送囚犯和俘虏,英军在事件中的作为是双标;英军反击称英舰只是途径中立水域,德军则是恶意进入挪威水域深处滥用中立权。随后德军宣称英军突破中立国护航强行登舰行动为「海盗行径」,而英军则宣称海军英勇解救被掠袭舰抓捕的水手乃是海军对抗海盗的光荣行动。

行动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当英军向船舱内大喊:「有英国人吗?」——被俘囚犯喊道:「有,我们都是英国人。」之后,英军登舰人员回复「海军来了!」的记录。极大的鼓舞了商船舰队的士气。

而英德之外嘛··· ···挪威··· ···既不敢开罪盟军,又不希望开罪德军看起来像是偏袒盟国。而不幸的是,此战之后,德军确实发动了维森堡行动,把战火烧到了挪威··· ···

而参与事件的朋友们,奥特马克号在42年因不明原因在日本殉爆*,乘员返程途中43年被U-43误击击沉,哥萨克号在41年被U-563击中战沉,凯尔号被德军俘虏后于1944年被RAF击沉——无一幸存。


奥兰群岛争端

1809年之前,奥兰群岛和芬兰均属于瑞典,奥兰位于波罗的海北部,瑞典和芬兰之间,岛上的人们说瑞典语。但在1809年《哈米纳协定》签订后,奥兰和瑞典大部分说芬兰语的地区被一同割让给俄罗斯帝国,并被称为芬兰大公国。但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又被英法联军所占领,在1856年的《巴黎条约》签订后成为非军事化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后,俄国把该地区列为俄军和英军的潜艇基地。1916年7月25日,德国海军飞艇舒特—兰兹9号袭击并轰炸了玛丽港的俄第五潜艇中队,造成7名俄海军士兵死亡。

俄国政府与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开始在奥兰设防以应对德国入侵。俄国建立了10座岸防炮台、数个要塞和码头以及两座飞机场。对瑞典而言认为这些设施超出防御群岛所需。瑞典政府担心遭到来自奥兰的袭击,并感受到来自协约国集团要瑞典放弃中立的压力。

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毁灭了沙俄帝国,芬兰在1917年12月从俄罗斯独立。趁此机会,奥兰群岛上发起了并入瑞典的运动。在芬兰内战于次年1月开始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和首相约翰内斯·赫尔纳(英语:Johannes Hellner)在2月8日接见了奥兰的代表。根据代表所述,奥兰举行了一场公投,95%的投票者愿意奥兰加入瑞典。代表呼吁瑞典政府采取行动对抗俄军的独断专行和混乱无序,瑞典媒体同样呼吁政府出于人道而行动。这为解决这个持续百年的战略问题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将奥兰群岛划归瑞典的解决方式不仅能令斯德哥尔摩的自由-社民联合政府接受,也符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但是芬兰政府对此不支持。

自战争开始起,瑞典政府已经从芬兰本土经西岸城市波里疏散超过1,000名瑞典公民。

一队由460人组成的白卫军逃离新考蓬基,穿越群岛海,历经三天,最终在2月10日登陆,这标志著芬兰内战延烧到了奥兰。登陆后,白卫军和苏军发生了细微的摩擦。14日,白卫军占领了松德的蒲剌斯托电报站,包围了20名大多无心恋战、等待回家的苏军士兵。

1918年2月13日,瑞典决定出兵奥兰。两天后,瑞典政府派出的先遣队抵达了奥兰群岛靠近该国一侧的埃克勒,这支先遣队由一艘破冰船、一艘岸防舰和一艘运兵船组成。他们派出一支小部队登陆奥兰以保护当地人民远离苏军的暴行并不受芬兰军队的武力威胁。

对奥兰群岛的干涉既有人权原因,也有战略上的考量。奥兰群岛到斯德哥尔摩的距离比到芬兰本土更近,因此对瑞典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五月,尼尔斯·艾登和亚尔马·布兰廷的政府甚至与柏林签署了秘密协定,要在没有协约国参与的情况下拆除奥兰群岛上的俄国要塞。由于当时德国胜利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此举就意味著承认德国在波罗的海的霸权地位,以换取奥兰群岛的控制权。

白卫军误以为瑞典军队前来增援,并士气高涨,攻下了两地的炮台。但让白卫军始料未及的是,瑞典军队和苏军展开了谈判。

谈判在2月17日开始,此时150名芬兰赤卫队成员从图尔库抵达奥兰,以在谈判破裂后帮助苏军打击瑞典军和白卫军。同日,白卫军攻占了芬斯特伦的哥得比(Godby)村,苏军成功守住了约马拉和一个炮兵要塞。19日,赤卫军对哥得比发起反攻,但攻势被遏制。哥得比一战以白卫军战死2人、赤卫军战死3人收场,8名被俘虏的赤卫队员遭处决。此战成为芬兰内战中唯一一次在奥兰进行的战斗。

随著奥兰的战况升级,瑞典军假冒了白卫军司令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的名义,下令白卫军从奥兰撤退。白卫军在20日执行了这一命令。而事实上,曼纳海姆要求他的部队占领整个奥兰群岛并袭击赤卫军的大本营图尔库。白卫军发现这是瑞典军的计谋后,向瑞典表达抗议。而瑞典方面为了安抚白卫军,只得说明散布假命令是为了保护说瑞典语的岛民,而不是为了吞并奥兰。

2月19日,为强迫苏军离开,瑞典派出两艘岸防舰,搭载著一个岸防炮兵连,抵达奥兰,而苏军波罗的海舰队中央委员会(芬兰语:Tsentrobalt)试图避免正面冲突。苏方政治代表声明苏军愿意离开奥兰。隔天,解除苏军武装的命令被下达,芬兰破冰船将300名俄军官兵和赤卫队员带到图尔库。24日,一个500人的营在埃克勒登陆。至3月2日,瑞典已控制整个群岛,此时岛上还有约1,200名被解除武装的苏军。

随著俄国与同盟国的停火协定,在1918年2月18日失效,德军开展了拳击行动。因为德军尚不知道瑞典会保持中立还是加入同盟国,所以此次行动包含了占领奥兰。由于芬兰靠近北冰洋和苏俄当时的首都彼得格勒,德军有意夺取芬兰。他们从芬兰的友军处请求支援,以为侵略正名。白色芬兰请求德军入侵奥兰的消息在22日到达柏林。德军本想在芬兰西海岸的劳马登陆,但波的尼亚海湾的海冰太厚,他们最后于4月初才在芬兰南部的汉科登陆。

2月28日,胡戈·梅勒率领的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和莱茵兰号战列舰离开但泽,前往奥兰。海冰拖慢了船队的速度,最终他们在3月5日抵达埃克勒。次日,瑞典军在压力之下不得不与德军谈判。双方约定共有奥兰群岛,瑞典军掌握首府玛丽港及几个村庄,但埃克勒港归双方使用。岛上建立了一个军事总长的职位,由德海军军官、白色芬兰的代表黑尔玛·冯·班斯朵夫充任。

德军捕获了1,000-1,200名苏军,并把他们送到利耶帕亚。250名来自乌克兰、波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苏军士兵被送到瑞典的一处拘留营,后又被移送至德国萨斯尼茨。德军还在玛丽港收缴了苏军的几艘舰船和芬兰的波罗的海号蒸汽船。

3月10日,为解决图尔库的危机,芬兰赤卫队和德军发起了谈判。德国在以对方交出被关押在图尔库的战俘为前提的条件下同意了谈判。整个1918年,苏俄经芬兰向德国交还了约65,000名战俘。赤卫军代表乘坐马拉雪橇,携带著260名战俘前来谈判。3月15日,双方见面会谈。但赤卫队得知德军是应白卫军请求而来,所以不会谈目的。赤卫军代表最终被送回陆地。

3月末,德军于群岛海发起行动,以确保在汉科登陆的部队左翼的安全。他们计划从奥兰经帕尔加斯等四个岛屿抵达图尔库。其中两个岛屿已在2月25日和28日落入其盟友白卫军手中,但赤卫军于4月4日在纳谷岛截击了德军。德军最后离开了群岛,专心于汉科到赫尔辛基的行动。

瑞典军队于3月14日从奥兰撤走大半,但一小部分部队直到芬兰内战结束才离开。1918年5月26日,最后一批瑞典官兵从岛上撤离,而德军则停留到当年9月。战后,瑞典仍要吸收奥兰群岛,要求在《凡尔赛和约》中解决争议,但此事在和约中并未提及。1919年,奥兰再次举行全民公投,总共一万名投票者中有9,900人支持加入瑞典。

在自由-社民联合政府的领导下,瑞典于1920年1月加入了国际联盟。保守派和左翼社会主义者对此大加抗议,因为他们觉得,国联只是战胜国将凡尔赛条约强加于其他强国头上的工具,而他们同情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强国——对保守派来说是德国,对社会主义者来说是苏俄。然而,自由派和社民党人是威尔逊世界秩序的坚定捍卫者,并寄希望于国联会支持瑞典索取奥兰群岛。

次年,英国把奥兰问题带进国联会议,最终在1921年奥兰问题尘埃落定,令人大跌眼镜的是,1921年5月举行的国联裁决却支持了芬兰,那时的国联不是纸老虎,瑞典只得接受国联的仲裁结果。

根据国际联盟解决问题的决议案,形成了《芬兰奥兰群岛自治法》,规定芬兰享有对奥兰群岛的主权 ,保证奥兰群岛享有自治权,但改为自治省,保证居民有使用瑞典语和保存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等权利。1921年开始群岛实行自治。1922年,奥兰岛拥有了自己的议会,以及在芬兰国会内的席位


鞋要,@jhggh556。

多得是,随便写写。

1.AD547年,东魏、侯汉、南梁在淮南一带混战。

2.AD551年,侯汉、萧绎、萧纶、西魏大乱斗。

3.AD553年,萧绎、萧纪、西魏在蜀中一带混战。

4.AD555年,陈霸先、王僧辩、东魏在建邺一带混战。

。。。要多少有多少。。。


切特尼克的敌人主要有两类:反塞尔维亚的德国和克罗埃西亚极端民族主义部队,与在意识形态上对立的斯拉夫穆斯林(如波斯尼亚人,由于他们的宗教)和共产党人(由于他们的反君主制色彩)部队。

当然,南斯拉夫内战也是这样

克塞穆三族互相搞大屠杀


叙利亚战争

参战方有伊朗什叶派联盟支持的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军,有沙特等逊尼派支持的逊尼派反对派武装,有库尔德人武装,还有瓦哈比原教旨主义的ISIS,还有土耳其军事介入。

什叶派背后有伊朗,黎巴嫩,俄罗斯支持,逊尼派与库尔德人有美国,欧盟支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