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结束乱世后的大一统王朝,都很短命,都创立和施行了开创性的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制度和措施。


秦朝之所以二世即亡,主要还是秦始皇死得太早,关东六国的人心尚未归附,留下了太多的问题和隐患。继位的秦二世又太昏庸,根本没有治国之能。加上秦朝本身的严刑、苛税和繁重的徭役,让百姓无法承受,只有起来造反。再加上六国「余雄」趁乱起兵,刘邦项羽的楚军日益强大,秦朝的灭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不灭亡才没有天理!

隋朝的灭亡则与秦亡有同有异。相同点都是滥用民力,徭役兵役太重,民不堪命,只有造反求生。不同点是隋炀帝继位时面临的局面比秦二世好多了,隋文帝给儿子留下的底子太厚了;而且杨广本人也是文武双全,聪明过人,决非胡亥那样的昏君。但正因为国家底子太厚,本人又绝顶聪明,所以杨广就极度自负,小视天下英雄。于是他营建东都、江都,开凿大运河,三征高丽,几个大动作下来,百姓苦不堪言不说,老爹留下来的丰厚遗产也被他的「大手笔」败得七七八八的了。愚以为:杨广就是败在他的「骄傲自大、骄奢淫逸、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上。如果不是他好大喜功,急于做出一番丰功伟业来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而是缓缓图之,循序渐进,隋朝又怎会二世而亡呢!


起于乱局,终于自乱。

乱世就是打仗。打来打去。

最下层的人民从来不会认为打仗是个好事情,特别是乱世之后:人心思定。这是他们的根本愿望。

如果统治者不能尽快让人民安定下来,表示乱局还未结束。秦朝就是这样的。秦始皇担心旧贵族复辟,迁人口。动用大量劳动力服役搞建设,最广大的人民并没有安定下来搞生产。秦朝虽然是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但是在我看来,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车同轨,书同文,先进的制度等等,都是事实,但是人没有被统一起来。人心不稳,是始皇帝亲手促成的。

如果乱局结束了,再自乱,很多时候都是能苟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的。隋朝的特殊在于,杨广作死自乱的时候,许许多多经历过隋朝建立乱局的人还活著。杨广之乱,依然是消耗民力,人民无法保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简单生活。这种局势会让人误会乱局还未结束。人心依然不稳。心不稳的人包括底层民众、士人、军人等等。所以杨广作死,促成了一个简单的乱局,李唐迅速搞定局面,617年5月起兵,618年5月受禅。然后用几年时间平定其他势力,基本安稳下来。

秦朝和隋朝,都是自己作死。然后真死了。

秦朝可以认为是首次大一统,还没有建立「大一统」的理性认知,属于摸石头过河,淹死了。但是始皇帝的一些为政手段显然是在作死。

隋朝是熊孩子作死,是心比天高,是瞎折腾。文帝时期还成,但是时间不长,并无足够杨广为理想挥霍的积蓄。如果杨广是隋三世或者四世,说不定真会出一个「隋武帝」。

一些不方便说的,心领神会就好。一句话:稳定压倒一切。


炀帝的前期和后期判若两人。这就让史家和公众纠结:只看见后期的恨不能鞭尸三百,只看到前期的则力主翻案

隋与秦堪称难兄难弟——都开创了统一的局面,也都是二世而亡,还都是前有长时间的动荡和战乱(春秋战国五百年,汉末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后有强大兴盛的世界大帝国(汉四百多年,唐接近三百年),而且后面两个统一王朝都曾经断裂,汉有新莽,唐有武周,可谓惊人地相似。

这恐怕不是巧合。

当然不是。事实上,正如隋唐与秦汉颇为相似,明清与宋元也极为相同,即都是前面一个汉族王朝,后面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存活的时间则大体相当:宋三百年出头,元一百年左右,明二百七十六年,清二百六十七年。明和清的时间几乎一样,而且都只比唐略短一点。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区别显著。

因此,如果以朱全忠灭唐为界,中华帝国的历史便可以分为上下两段。上半段一千一百二十八年,下半段一千零四年,两段的时间差不多,堪称上下两千年。

两千年表现为两种趋势。大体上说,上半段是先进行制度创新(秦和隋),然后变成世界帝国(汉和唐);下半段则是先进行制度改革(宋和明),走向糜烂之后再由少数民族政权(元和清)来输血和救场。也就是说,上半段是上坡路,下半段是下坡路,鼎盛与辉煌是在唐宋。

唐宋是巅峰,也是分水岭。

分野是明显的:前开放后收敛,前上升后下滑,前动荡后稳定,元与明甚至实现了无缝对接。然而宋元与明清的区别也很明显:宋元延续了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和隋唐以来的分权制度,明清两代却是「有政府无宰相」,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皇帝大权独揽乾纲独断,一人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结果是明专制,清独裁,最后走向崩溃。

辛亥革命,也不是偶然的。

显然,宋元与明清不能混为一谈,秦汉与隋唐就更不能。所以,上下两千年也可一分为四:第一帝国秦汉,四百四十一年;第二帝国隋唐,三百二十六年;第三帝国宋元,四百一十六年;第四帝国明清,五百四十三年。此外还有三百六十九年无法归类,只能「计划单列」。

这三百六十九年,就是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持续时间之长超过两汉以外任何朝代,统一时间之短相当于秦,政治制度和文化特质既不同于秦汉也不同于隋唐,社会形态和历史意义则接近于春秋战国。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跟春秋战国一样,是在为新制度和新时代做准备。

难怪隋会跟秦一样短命了,因为他们都是探索者和排头兵。前浪是只能死在沙滩上的,隋炀帝则不过是被送上祭坛的牺牲品,尽管他远非秦二世或陈叔宝可比。

实际上,由于隋既是南北朝的终结者,又是唐文明的先驱者,担负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因此难免表现出矛盾和分裂。结果,不但文帝和炀帝判若两朝,炀帝的前期和后期也判若两人。这就让史家和公众纠结:只看见后期的恨不能鞭尸三百,只看到前期的则力主翻案。

不过这并不重要。杨广是该被称为炀皇帝,还是该被称为明皇帝,其实毫不关我们的痛痒。重要的是通过他对第二帝国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审视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秦朝和隋朝的差别非常大

总结就是秦朝始皇帝活的短了,没处理完的隐患爆发,所以秦朝没了

隋朝是一代皇帝基础太好,二代觉得自己怎么也败不完这个家业,就可劲挥霍,最后成功把家败了


我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这和秦隋政府的过度敏感的政策有关。什么叫做过度敏感的政策?

把新征服地区的人民当做敌人看待,秦朝把原六国人看做敌人,隋朝把原北齐,南陈人看成敌人。

在内部用大量的建筑工程让人民疲于奔命,在外部发动战争。刚刚统一天下,为什么秦隋都不休养生息,反而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其实,这些战争的真正目的都是对内的。

让国家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以战争时期必要措施为名义,强制徵调民众从事各种高难工作,甚至直接把他们送上战场。至于战争的胜负,秦始皇,隋炀帝并不在意。

比如,隋炀帝亲临前线,他是这样指挥的。

最开始隋炀帝在辽水会师的时候,隋炀帝说现在是「吊民伐罪,非为功名」,为了防止将领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去争取功劳名声以邀勋赏,所以命令他们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 辽东城的高句丽军数次出击不利,于是婴城固守。隋炀帝下命令攻城,又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而是先上奏隋炀帝,等回复命令到达,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隋军仍然没有攻下辽东城。

看出来没有?隋炀帝是想用辽东城消耗军中的北齐,南陈人,至于是否能够攻下城池,那个是次要的。秦始皇,隋炀帝都用对待敌人的办法暗中去消灭治下民众,因而引发了更激烈的拚死反抗。

王薄写了莫向辽东送死歌,他看出真相,隋政府就是变著法子想让他们死。


古人有生死,你也会生死。

秦朝完蛋是太先进了。

隋朝完蛋也是太先进了。

作死的没有一个不会死


秦隋都是结束长时间的战乱,是重新把四分五裂的中国一统建立起来的,作为上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毫无疑问有其出彩之处。

秦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确立了制度,文化,经济上的一统,很可惜没有确立思想上的一统,这是秦王朝的局限性也是秦王朝无法做到的必然性。对于秦朝灭亡,思想上的不统一是秦朝灭亡的主因。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相较于六国来说,秦国打了十年,这十年秦国本土并没有爆发叛乱,那么为什么统一后的秦朝,短短15年,秦朝就亡了呢。匈奴之战,南越之战这两个战争发动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猜想一方面是始皇帝想一劳永逸,在自己的任上解决这些问题,不然不会把扶苏派到蒙恬那,就是彰显自己的决心,但是没想到自己走的太快。第二点,那就是显示秦朝的优越性,斩首赐爵。秦朝的百姓看到这一点不说百分之百至少大半部分都会对秦朝这个新生的帝国有归属感以及向往。只不过,没想到秦始皇死的太早,没有把复国党熬死,自己的继任者又把自己建立的归属感嚯嚯的一干二净,秦亡也就是理所当然了。而楚汉之争,汉的胜利说明了是秦制度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隋朝我没有研究过,就不做猜想了。


因为历史是人事,而人性自古以来没变化


总算遇上一个我曾经认真思考过的问题。

题主提到的情况,其实不仅包含秦朝和隋朝,我认为还可以有一个元朝、和一个也许算不上朝代的历史时期,那就是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被常凯申篡夺革命果实的那一段历史时期。不过,关于后两个时期,既然题主没问,我就不回答。直说前两个朝代。

·观点概述

按照知乎规矩,先说结论(只说同,不说异,因为说『不同』就太多了):

中国5000年文字历史中,算得上颠覆性变革的,只有四次,恰巧是题主提到的两次+我补充的两次,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四次分别是:从分封制进入大一统;从士族皇族共治天下到皇权独大;从单一文化转为多民族多文化大疆土;最后一次是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此外,这四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点,除了我这个结论和题主提到的「短暂」这两个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

这四个时期之后的下一个历史时期,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最伟大、最繁荣、最被世界公认并影响世界的历史时期:秦朝之后的汉朝;隋朝之后的唐朝;元之后的明清;常凯申之后的新中国。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

·原因分析

我简单分析一下原因,并诚邀专业杠精来杠。

重申一下:以下原因只针对题主提到的秦朝和隋朝,不包括常凯申统治时期、不包括常凯申统治时期。

一、新制度的不完善性导致手段的极端性。

秦始皇和隋炀帝,是中国文字历史并列第一的统一帝国暴君。远远甩出直到现在还会产生争议的任何一个排名第二的暴君好几条马路。尽管有知乎答题家为他们翻案,但是我打赌,如果让这些翻案家选择一个历史朝代来穿越的话,他们会优先排除秦朝和隋朝——哪怕穿越过去做「国王之手」、甚至秦始皇、隋炀帝本人。

这两个朝代里,几乎没有一个人落得好下场的。

没有学过社会调研、名义调查这些课程的秦始皇,把分封制这头发疯的野马调转缰绳,只能采用霸王硬上弓的手法。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1、秦始皇觉得,一个地方一个君主是不对的,所有的地方只能有一个君主,那就是至高无上的秦始皇。可是,帝国版图那么大,有没有每天半小时的电视宣传,怎么才能让帝国人都知道这一点呢。

秦始皇的方法是「上山下乡、移动办公」。所以,他统一之后,就制作了一件事情,亲自到全国各地,推行新政,最后因为过到死,倒在了移动办公桌前。。

实际上,秦始皇这种「地推」的方法,效果非常明显,我们从目前发现的秦代地方公文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基层管理已经实现了「大一统」,书同文、车同轨这些很难推广的项目,也在基层获得了落实。

你想想看,如果不是秦始皇亲自现场督察,怎么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而显著的成效?

可是这种方法实在是不可复制,除了秦始皇,差不多没有一个秦朝的官员愿意和他一样死在办公桌前。而对于老百姓,这种方法也实在有点匪夷所思,根据他们的惯性思维:做官儿的,哪有工作这么拚命的?肯定别有企图,而秦始皇彪悍的人生当然也不需要解释,一来二去,这种秦始皇觉得很有有效、很值得推广的制度和方法,在别有用心的官僚的带节奏下,被惯性思维束缚的普通人,理解为「巡游」「游山玩水」,浪费「接待费用」。

秦始皇巡游天下,主要目的是『移动办公』,可惜这种勤政举动一直以来被人误解。

2、再说修长城、造宫殿这些全国性「聚集性免费公益劳动」。秦始皇的意图其实很明显,就是在对以前的六个国家间进行人口交换,让他们在共同劳动中,最快地消除地域文化隔阂,形成统一的大一统的理念。

这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手段,直接导致了秦帝国的覆灭。

3、秦始皇还敏锐地、前瞻性的认识到「文化分歧」对大一统新制度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他采取了更加直接的手段——「焚书坑儒」。

关于这件事情,翻案家也不少。但都是从杀了多少人这些细节来反驳,对于秦始皇这个霸道总裁的整体实施手段,完全起不到洗白的作用。焚书坑儒这一个体事件不管他是否存在,但可以肯定,禁书、残害异类知识分子的事实是发生了。这一点、考古发现、历代史书都可以作证。

这是百度百科,关于秦简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子百家的书籍几乎没有。说明焚书坑儒这一具体事件可能不存在,但是类似政策是存在的

4、隋炀帝试图通过「东部大开发」解决西部强大的士族贵族问题。隋朝是典型的贵族、士族拥立的政权。关陇贵族和传统士族在这个朝代势力达到了顶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炀帝实施了或者加强了两个手段,一个叫「科举」、一个叫「东部大开发」。为皇权培养新的根据地和人才。

具体实施方案就是大家知道挖运河、东征。

和秦始皇一样,想法是积极的,但是手段是错误的,后果是严重的、罪名是无法翻案的。

5、总的来说。秦始皇和隋炀帝都面临这必须改革的历史困境(秦始皇不可能再分封了;隋炀帝也不能再活在士族贵族的影子下了。),同时,他们也都找到了关键点,几乎都找到了切入点。可是讨厌的「历史局限性」,让他们功亏一篑,计划了矛盾。走上了不得不灭亡的道路。

宿命啊,宿命。

这是一场古希腊式悲剧。

二、利益收获的滞后性带来,新事物接受的滞后性。

我想想像一下,人类从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型时的一个场景:受黑暗森林法则统治的狩猎生活,让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打不过猛兽的普通人活不下去。这时候,有个人跳出来说,我们种地吧!这种方式虽然辛苦,但是老弱病残都能活下去。于是,大家就跟著他种地。

一个月之后,余量吃完了,麦子还没成熟,大家都有了怨言。

三个月之后,人吃人都吃完了,麦子还没成熟,所有人都骂那个让他们种地的人,最后把他弄死了。

六个月后,麦子成熟了。剩下的人都活了下来。但是,那个曾经让大家种麦子的那个人,却没有平反,因为他给大家带来的苦难实在太深了。每个吃麦子的人都有亲人死在给他们吃麦子的那个人手上。

所以,为大家找到吃麦子这条路的人,短命,是他唯一的解决。

宿命啊,宿命。

这是一场古希腊式悲剧。

三、利益重新分配,带来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新的利益阶层尚未雄起,导致缺乏有力的集团支撑。

秦末、隋末,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数量级的农民起义。

而我看到,这每一只农民起义队伍的背后,都是贵族——新制度下既得利益的最大丧失者。

1、秦末农民企业的发起人是陈胜吴广,是农民,但他们没有对秦帝国造成一点点威胁,一点点也没有!

随之而来的真正威胁在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

这两句话「诸郡县苦秦吏者」,是托词。为什么这么说?只要去看看项梁项羽叔侄二人的行为就知道了:

项家就是典型的制度变革中的利益丧失人群。在秦帝国大一统之后,项氏家族只是在某个郡县里的一个姓而已,连县长都不如。可是秦始皇不搞大一统,依然分封,他们项家最少可以保持一个三四级封建主,有自己的领地、享受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所以,很不光彩的一幕发生了:在二项所在地区的县令同意反秦的情况下,二项还是把人家给杀了。

为什么?很简单,我楚将项燕之后,就要拿回属于我项家的利益。

二项敢这么做,就因为他们姓项。其实,这和陈胜吴广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提法背道而驰了。

二项杀了同伙,干起了同伙正打算干的事情。

隋末农民起义就更明显。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关陇贵族的代表人物杨玄感。他的这次行动,受到了当时被打击的贵族士族的拥护,比如李密。这个李密提出了三条建议,大致意思就是「打回西部老家,建立根据地,再回过头来收拾隋炀帝。」这代表了当时贵族、士族的心声,同时也证明隋炀帝「东部大开发」方向是正确,而最终击败杨玄感叛乱这一事实,也说明这一个策略,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效——尽管手段过于激进。

2、问题来了。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造秦始皇、隋炀帝反的人,都有明确的利益出发点,换一种说法就是「精神支柱」,这个非常重要,它帮助这些人坚持下去、前仆后继。反观被造反的秦始皇和隋炀帝,在变革没有完成之前、也就是说他们种下的麦子尚未成熟之前,没有利益可供某一类人群分享。

「我是谁(现在属于哪个利益集团),我从哪里来(我以前属于哪个利益集团),我要到哪里去(打赢了我能获得什么)?」隋炀帝和秦始皇没法回答下属的灵魂拷问。

所以暴秦依靠的章邯,吃了一次败仗,就没有勇气重振旗鼓、坚持斗争了;隋炀帝依靠的王世充,算是「东部大开发」的成果,但是因为没有形成「东部利益集团」,最后反被王世充造了反。

隋炀帝东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摆脱西部的贵族士族卡脖子,想在东边建立与之抗衡的皇族势力

·一个反面例子

尽管我反对为暴秦和隋炀帝翻案。但是他们的创造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随后的汉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时代,就是继承了秦隋基本确定的制度、吸取了秦隋执行手法上的失误,不急于求成,逐步实现的。

而这,正是区分判断其是否伟大的标准。

似乎为了证明这一标准,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反例,作为对照。

这就是新莽改制

关于新莽的历史,我们看到的可能比较失真。当然啦,我还是反对为王莽翻案的。他的傻X属性像地球引力一样客观存在。

他翻车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的改制,大部分是不适合历史发展的,否则东汉会偷偷地削他,就像汉唐偷偷集成秦的大一统和隋的反贵族一样。

推荐一下我在微信公众号写的原创小说,热血、搞笑、悬疑类,跨越60年代《小镇往事》三部曲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action=getalbumalbum_id=1527094999274831875__biz=MzIzODg1MTcxNw==#wechat_redirect?

mp.weixin.qq.com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