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录J窃鯓拥模?/blockquote>


邓稼先

01

1958年8月的一天,第二机械部副部长钱三强找来邓稼先,打哑谜式地问了他一个问题:

「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

34岁的邓稼先心里咯噔一下,但稍一思索他马上明白了这个「大炮仗」是什么。

那天他心潮起伏,下班骑自行车回到家,脑子里仍乱纷纷,直到夜里他才告诉妻子许鹿希:

「我要调动工作了。」

「调到哪里呢?」

「这不知道」

「干什么工作?」

「不知道,也不能说。」

一阵沉默后,邓稼先突然用完全不同的语气坚定地说: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当时许鹿希也只有30岁,要带两个尚不懂事的孩子,还要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但她没有埋怨,只轻轻地说了一句:

「放心吧,我是支持你的。」

许鹿希无论如何想不到,自此之后,两人就是整整二十八年的聚少离多。

从此之后,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了,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大院和沙漠戈壁。

02

96年前,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的一个名门世家。

他的六世祖邓石如是清代书法名家、文坛泰斗,父亲邓以蛰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与宗白华并称「南宗北邓」,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

家学渊源的邓稼先,不仅熟读四书五经,父亲还要求他学好英语和数理化,文理兼修。

右一为邓稼先

1937年北平沦陷,邓稼先的生活也从此被彻底改变。

沦陷区百姓受尽屈辱,当时日本军部规定,中国人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鞠躬行礼。血气方刚的邓稼先怒火满腔,宁可绕道走冤枉路,也不愿做这种事。

1940年,16岁的邓稼先有一次在操场上撕碎日本旗踩在脚下,事后校长找到邓以蛰,告诉他这件事早晚会被汉奸报告给日本人,还是想办法躲一躲吧。

家人考虑之后,决定让邓稼先带著弟弟南下昆明,前往西南联大求学。临行前,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话:

「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这句话,改变了邓稼先一生的走向。

1941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号A4795。在这里他将遇到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王竹溪等物理学家,也得以重逢少年时的好友杨振宁。

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也顺利毕业,成为北京大学助教,但他的眼光却投向了更远方——他想要去美国留学,临行之时,他对好友说:

「将来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之后一定归来!」

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期间,邓稼先第一次强烈感受到中美之间科技的巨大鸿沟,他开始拚命下功夫读书,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

这一年,他26岁,被人称为「娃娃博士」。

邓稼先与杨振宁、杨振平

导师德尔哈尔教授有意带他到英国继续深入研究,但这个26岁的年轻人没有犹豫,拿到学位后第9天, 他就登上了回国的客轮。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从美国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随后又加了一句:

「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03

1951年10月,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婿约里奥·居里请中国放射化学家杨承宗回国转告毛泽东:

「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就必须有自己的原子弹。」

中国的原子弹计划开始列入日程。一开始,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中国是希望得到苏联老大哥支援的。

1957年,中苏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纸面上写著,苏联将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而中方需要派出接洽的科研人员与苏联专家打交道。

这样的人选并不好找:他必须有相当高的专业和科研能力,但名气又不能太大;要在国外留过学,会与外国人打交道;要政治觉悟高、组织观念强,但处事又要灵活。

反复权衡下,钱三强想到了邓稼先。

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也确实是难得的最佳人选,34岁的邓稼先,从此开启自己的传奇人生。

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后,中国发展核武器只能靠自己了。

邓稼先自1958年8月调到二机部九院之后,就担任理论部的主任,他就是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

要知道压在邓稼先肩上的担子何等沉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美国原子弹的研发历程。

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研究阵容之强大,在整个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的。团队成员中获得诺贝尔奖的至少就有14人,其中包括哥本哈根学派领袖玻尔,物理学家费米,美国「氢弹之父」泰勒,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等。

领导曼哈顿工程的奥本海默,当时已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而34岁的邓稼先还只是中科院的副研究员,1958年时手下只有28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3岁。

奥本海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科研人员也常常饿著肚子搞研究。邓稼先从岳父那得到的一点粮票支援,全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

他们当时的工具也太落后,一般用的是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为了保证计算不出错,他们整整算了九遍,算完的稿纸一捆捆地放入麻袋,堆满了整间整间的屋子。

邓稼先的学生胡思得院士回忆,那时候邓稼先常常工作到凌晨,回到宿舍时,大门都关了,邓稼先只好先翻过铁丝网,再由几个年轻学生把自行车从铁丝网上举过去。

奋战在戈壁滩的核武器研究团队

好在,所有的这些艰苦卓绝都是值得的。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个「大炮仗」成功炸响。

从无到有,中国人只花了五年的时间。

当天晚上,《人民日报》号外专题报道,喜极而泣的人们涌上大街小巷,敲锣打鼓欢庆胜利,许鹿希此时还不知道,这样震惊世界的消息,和自己丈夫邓稼先有著怎样的关系。

今天的人们,或许很难想像当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影响。

香港《新晚报》以「石破天惊是此声」为标题,认为中国核爆成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值得自豪的一天之一。

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法国国防机构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改变了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地位。

当时在南非,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公交车上只有白种人可以坐在前排,黑人和黄种人只能坐后排。有一天,一位在南非开饭店的中国人上车后习惯性走向后排,却被司机叫住:「你们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你坐到前排来。」但邓稼先还远不能放松下来,第一颗原子弹炸响后,他立刻带队转向氢弹的理论设计,和于敏一起提出「邓-于「方案。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此时距离第一颗原子弹仅仅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

1971年,杨振宁来大陆访问,曾问邓稼先是否有外国人参加中国的原子弹项目,邓稼先不便直接回答,只说「要请示一下」。当周恩来告诉他可以如实相告时,邓稼先这才告诉杨振宁:

「中国的原子弹项目,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杨振宁听闻,一时之间热泪盈眶。

邓稼先与杨振宁

04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而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性格,用一个「纯」字形容最为恰当。他真诚坦白,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中,邓稼先这种气质和品格使他得以领导各阶层工作者同心协力: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分为两个针锋相对的派别互相攻击,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85年,邓稼先住院,回国探望的杨振宁曾问他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获得多少奖金,邓稼先说一共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原来国家颁发原子弹特等奖时,总额为1万元,九院决定平均分配,由于参与研发的人数众多,最后按照10元、5元、3元三个等级下发。

他生前共参与了中国进行的32次核试验,其中亲自去罗布泊指挥试验队的就达到15次。不幸的是,邓稼先虽有「福将」之称,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还是出了意外。

那一次空投试验,氢弹降落伞未能打开,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一百多名防化兵到出事地点去寻找弹头。

邓稼先坐不住了,他不顾在场所有人的阻拦,亲自去寻找。在现场,他进入弹坑,仔细查看破碎的弹体,最终确认原因是降落伞包发生问题。

许鹿希后来在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家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里,邓稼先和赵敬璞穿著防护服,在戈壁滩合影。

这次事故使他受到了致命的核辐射。

后来的体检结果显示:邓稼先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1984年,一次会上,邓稼先对众人说:

「我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话音未落,众人都笑了,都觉得他才刚60岁,还可以继续为国贡献。

他又接著打趣自己:「不好意思,我不该说自己是强弩的。」

谁也没想到,此时离他去世只有不到两年。

1985年,还想坚持工作的邓稼先被「勒令」送进医院,这时的他,已是直肠癌晚期。

在住院后近一年时间里,邓稼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都非常痛苦。给他止痛用的杜冷丁,从一开始的一天一支,后来发展到要一小时一支。

1986年4月,邓稼先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但他心里还是记挂著工作,和于敏一起完成了对中国核武器工程将来规划的《建议书》。

两人认为,美国核战斗部的设计水平已接近极限,为了保持自己的核优势,他们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倘若那时我国该做的热核试验还没做,该掌握的数据还未得到,核武器事业可能功亏一篑。

不要小看这份建议书,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辉煌了10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邓稼先和于敏

果然,1992年,美国提出进行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这次上书建议可以与原子弹和氢弹技术突破相提并论。不然,我国的核武器水平会相当低。」 后来的九院院长胡思得直言。

1996年7月29日,中国进行了第45次核试验,也是最后一次核试验。这一天,也是邓稼先去世十周年祭日。

他去世时只有62岁,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

「不要被人家落下。」05以前总觉得, 像邓稼先这样的大科学家,大概是一副严肃有余总是眉头紧锁的样子,阅读邓稼先的传记时才发现,原来他曾是那样一个充满童心和生活情趣的人。

他和自己的孩子玩起来的时候,活脱脱就是个大顽童。儿子六七岁时出去抓蛐蛐、逮青蛙,邓稼先不断向儿子介绍著经验;逢年过节,父子俩站在晒台上放「二踢脚」,比赛看谁甩得远,甩得准。

他喜欢吃,在「吃」上是相当讲究,常常花上10元钱请同事聚餐。一个人的时候,他也不忘打打牙祭,当时饭馆还没有「排队叫号」,每次进入餐厅,邓稼先就和普通人一样,看准一位要吃完的食客,站在其后面等座,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

他喜欢喝酒,平时不影响工作时,一般都会喝上二两白酒,但从不过量;他抽烟,一天大概一包左右,很多同事来办公室找他,开口第一句话是:「老邓,来一根。」

他也喜欢忙里偷闲,电视上有中国女排比赛,他就会看完电视再加班。看到中国队得分,他会像孩子一样高兴得站起来鼓掌。

到北京开会时,晚上一有空他就溜到剧场,一手举著钱,一边用标准的京腔问著别人:「有富余票吗?」

——这样一个如此热爱生活喜欢热闹的人,却隐姓埋名,大漠戈壁中苦干数十年,直到去世前几个月才公诸于世,人们才得知他的不朽功勋。061990年,许鹿希曾对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花的钱要比别的国家少得多。杨先生默默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若搭上科学家的性命来看,就不能这样计算了。」邓稼先做完第二次手术后的一个下午,与警卫员游泽华一起去了一趟王府井外文书店,随后他突然提议去到天安门走一走。

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他们坐了下来,邓稼先对这个20来岁的年轻人说:「等到建国50周年的时候,你就来看看我吧,到我的坟前来看看,给我说说国家的变化。」

如果他还活著,今年96岁。如果他看到今天的中国,想必可以安心了吧。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生活的安宁与幸福,仍受惠于他当年的奋战与牺牲。

杨振宁在怀念邓稼先的文章中写到,如果将来有人要拍摄《邓稼先传》,他建议背景音乐使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参考资料
  1. 邓稼先传
  2. 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等报道

有个公众号:铅笔读书,写些有深度、有温度的故事,感谢阅读。


自称"宇宙大将军",摧毁江南士族门阀,改变了整个南北朝历史的侯景,一生纵横南北,战遍当时世间枭雄、天下名将:

北周太祖文帝宇文泰、北齐高祖神武帝高欢、北齐世宗文襄帝高澄、南梁高祖武帝萧衍、南陈高祖武帝陈霸先……

南梁名将陈庆之、羊侃、王僧辩,东魏名将慕容绍宗、斛律光、段韶,西魏名将于谨、独孤信、杨忠、王思政……

侯景是北魏边镇怀朔镇人,据说是晋朝中原大乱时,不曾随石勒、石虎进入中原的羯人后裔,因此当冉闵攻灭后赵,屠灭数十万羯人时,侯景的先祖便侥幸逃过此劫。

北魏末年,六镇边军起兵,国势动荡,侯景投身北魏权臣、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帐下。

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

邺城之战,尔朱荣率七千精骑大破葛荣三十万叛军,侯景立下生擒葛荣的大功,从此一战成名。他性情狡诈,悍勇有谋,御军有法,因此深得尔朱荣信重,得以独掌一军。

当是时,中原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侯景也和他的同僚,建立了东魏/北齐政权的高欢(北齐神武帝),建立西魏/北周政权的宇文泰(北周文帝)一样,共同成为时代风云弄潮儿。

东魏大丞相,北齐神武帝:高欢

尔朱荣死后,其部将高欢起兵反叛,击败尔朱家族,侯景率本部人马归降。高欢这个东魏权臣生平最忌惮之人,除了在关中的宿敌、西魏权臣宇文泰,便是这个名义上的部下侯景,因此才容忍他拥兵十万,总揽兵权,割据河南整整十四年。

沙苑之战,高欢以二十万大军围攻宇文泰万余人,本已占尽上风,他欲用火攻,可将芦苇丛中的宇文泰军尽数烧死。侯景却别有用心地竭力反对,主张我众彼寡,胜券在握,理应将宇文泰生擒活捉。高欢听从其言,正面突击,结果西魏军伏兵四起,铁骑横击,东魏军全线溃败,损失甲士八万人,丢弃铠甲十八万具,统一北方的大好时机就此破灭。

西魏大冢宰、北周文皇帝:宇文泰

河桥之战,侯景担任东魏军主帅,攻陷洛阳,更一度将西魏军主帅宇文泰打得丢盔弃甲,在战场上假装小卒逃生。此战西魏军中级以上将领战死四百余名,东魏军虽未获全胜,侯景却打出了赫赫威名,他作为东魏政权首席大将、头号军阀的地位,再也不容置疑。

侯景这一生征战,纵横南北,战尽当时天下名将。他除了曾在进攻梁国的楚州之战时,和南梁名将陈庆之交锋,一度吃了大亏外,其余东魏、西魏众多名将,和他交手时都不曾讨过什么便宜。

南梁永兴侯:陈庆之

高欢死后,其子高澄视骄横跋扈的侯景为心腹大患,侯景屈居于旧日同僚高欢之下已是心有不甘,同样视高澄为黄口小儿。两人彼此敌对,水火不容,侯景先向宇文泰求援无果,便向梁武帝萧衍称臣纳款。

萧衍派侄子萧渊明率梁军十万北上,接应侯景,却在寒山堰之战被东魏名将慕容绍宗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生擒。

东魏燕郡公:慕容绍宗

涡阳之战,慕容绍宗率领斛律光、段韶等众多东魏名将,率军在和侯景对垒,却被侯景以批短甲、执短刃的轻步兵大破其重甲铁骑。后来的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生平唯一败绩,就是在此战拜侯景所赐。当初,侯景和慕容绍宗同僚共事于尔朱荣帐下时,拜其为兵法老师,悉心请教,如今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北齐大将军,咸阳王:斛律光

慕容绍宗遂改以深沟固垒,坚壁清野之计,坚守不出,两军相持数月后,侯景军粮秣耗尽,部将暴显等叛降东魏军,慕容绍宗挥军猛攻,侯景大军溃散,只剩八百余亲兵狼狈南逃。慕容绍宗追兵将至,侯景奋声大呼:「今日杀了我,明日高澄小儿可曾容得下慕容公?」慕容绍宗一念之私,便放得侯景逃命,岂知却给江南人民带来一场深重浩劫。

侯景兵败丧乱之余,仍能急中生智,以欺诈手段骗开寿阳城门,夺占这座淮南重镇,随后更向萧衍索要官爵名位、兵马粮秣,在萧衍一意绥靖下,将所部扩张到八千余人。

萧衍首鼠两端,既想倚仗侯景的军事才能作为梁国的江左屏障,抵御北方劲敌,又深深忌惮他的野心和反复无常,同时还对自己那些无能的亲属子侄一味护短。当高澄提议用侯景的人头去换回被东魏俘虏的萧渊明时,萧衍动摇了,他还没来得及决断,经历了涡阳之战,将梁军视为不堪一击纸老虎的侯景,在听闻风声之后,已经决定孤注一掷,起兵反梁。

梁武帝:萧衍

侯景不止在战场上有优秀的军事嗅觉,同时亦将这种嗅觉运用到政治中,具备了堪称出众的政治眼光,洞悉了梁国内部深刻的社会矛盾,那便是高门士族腐朽不堪、垄断官职,广占田亩,而贫苦百姓更无立锥之地,只能纷纷沦为豪强权贵的奴婢部曲。

因此,侯景军所经之处,一路滥杀高门士族,抢掠其资产,同时将豪门奴婢、士族部曲尽数解放,这些人纷纷投身侯景军中,叛军是以一路所向披靡,在短短时间啸聚十万大军,在内应之助打开建康城门,围攻梁军坚守的建康内城(台城),

侯景发布了《告台城军民书》,深刻揭露了梁国内部深刻的社会矛盾:

梁国所有无权无势的百姓们!梁国没有出身门第的平民们!

看看这些皇家的园林池苑,这些王公贵族的住宅、这些僧侣尼姑的寺塔,都是怎样富丽堂皇!看看你们的官员贵族,一个个妻妾成群,仆从数千,他们从生下来起便不耕不织,却能一辈子锦衣玉食!如果他们不是靠著平日里搜刮你们,又怎能过著如此穷奢极欲的生活!

【梁自近岁以来,权幸用事,割剥齐民,以供嗜欲。如曰不然,公等试观:今日国家池苑,王公第宅,僧尼寺塔;及在位庶僚,姬姜百室,仆从数千,不耕不织,锦衣玉食;不夺百姓,从何得之!】

只用不到半年时间,就让梁武帝萧衍和太子萧纲父子都做了阶下囚。

侯景将此时仍要摆架子的萧衍活活饿死,拥立萧纲为傀儡皇帝,自称「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汉王,相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两年后,他干脆杀死梁简文帝萧纲及其子孙二十余人,自立为大汉皇帝,终于赶在老对头高欢、宇文泰之前,过了一回皇帝瘾。

侯景杀尽江南门阀,大量解放奴婢的同时,亦纵兵杀掠,毒虐百姓,单单在建康就屠杀了四万户超过二十万人,竟使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对江南文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毁坏,实为一场地狱惨景,空前劫难。

「大汉皇帝」:侯景

此时的梁国,因为萧衍让自己一众子侄分镇四方,分给他们太多的军权政权,因此当中枢告急时,四方藩镇再无制衡和约束,早已经是诸侯林立了。各个萧氏王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借刀杀人,即借侯景这把刀尽快坑死皇帝和太子,自己好名正言顺地争夺天下,才会坐拥数十万大军,却在建康城周围置酒高会,拥兵不前。

当等到萧衍萧纲父子终于被杀的消息,在萧氏王公眼中,侯景这位宇宙大将军的使命也就到头了。接下来便是人人必欲杀之而后快,包括西魏、东魏在内的整个天下各方势力,皆出兵围攻侯景。

对举世皆敌、为人捉刀的处境,侯景又怎可能不心知肚明?只是从涡阳战败,亡命渡江后,他便一直是死中求活,只是根本没其他路可选。

侯景在自己占领的三吴地区大肆搜刮,依靠高门士族积累数百年的财富,拼凑了号称二十万的水陆两师大军,沿著长江一路攻略州县,却在巴陵之战惨败于南梁名将王僧辩。

而后,陈霸先(后来的南陈武帝)、王僧辩两路平叛大军夹攻,侯景兵败,为部下所杀。他的尸身被饱受荼毒的江南人民所争相分食,甚至包括被他强娶为妻的梁国公主。他的头颅被烹煮后、涂上生漆,藏于府库,和篡汉的王莽在东汉王朝的待遇等同。

侯景虽然身死,江南战事未休,梁朝宗室诸王各拥大军,互引外敌为援,不惜称臣割地,在殊死厮杀中同归于尽。北方的东魏和西魏将梁国视为肥肉,争相宰割分食,淮南、广陵、巴蜀、汉中、襄阳等战略要地尽数落入其手。陈武帝陈霸先和陈文帝陈蒨叔侄虽然经年苦战,统一南方剩余地区,建立南陈政权,但是长江天险已经丢失一半,战略效果大损。北强南弱、江南政权坐以待毙的天下大势,已成定局。

陈武帝:陈霸先

侯景和他的故主尔朱荣一样,在残酷暴戾杀戮的同时,也顺便把早已落伍的高门大族们送进历史垃圾堆。八百亡虏渡江,搅得南朝天翻地覆的传奇经历,也让他在历史上有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位置。

且不说南陈王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就是因为平定侯景之乱而发迹,单看东魏的慕容绍宗、南梁的王僧辩,都是因为击败侯景军的著名战役,而在唐朝时双双入选了武庙六十四将之列,得以和众多古代名将一样青史留名。

相比之下,引狼入室的梁武帝萧衍,因贪得土地,招纳叛将,结果落得个国破身死的结局、更令南朝丢失广阔土地,以一个年老昏聩、亡国丧身的昏君形象载入史册,成为历史上养虎贻患和引狼入室的反面教训。他曾经辉煌的文治武功尽被世人忽略,不能不说是——悲剧啊!


张廷玉,权倾朝野,一生开挂,本以为可以风风光光死后配享太庙,没想到仅仅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提了退休申请,完全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张廷玉本来是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大臣之一。


虽然高处不胜寒,但张廷玉却有本事在政治中枢这一高危区域如履平地,步步高升,走出一波惊人漫长的大牛曲线,成为清代文臣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张廷玉,安徽桐城人。


他出身书香门第,二十九岁高中进士,并被点为翰林。


三十三岁那年,他获得了一次与康熙交谈的机会,给皇帝留下了极为良好的印象,康熙认为他持重得体,遂「奉旨侍值南书房」,成为皇帝贴身低等小秘书。由于服务出色,四十五岁时升为「副部级」的礼部侍郎。


康熙去世,雍正登基,见他「气度端凝,应对明晰」,迅速升他为礼部尚书,参与机密。


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难伺候的皇帝,对科举出身的汉族大臣尤其缺乏好感,对他却一见如故,欣赏至极。


不论大事小情都要和他商量,凡有谕旨均由他缮写。


雍正与他君臣相得十三年,感情至好,甚至一天也不能分离。


雍正五年(1727 年)五月,张廷玉生了一段时间病,病好后进宫,雍正说:「我前两天对近侍们说,我连日臂痛,你们知道吗?他们惊问其故。我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这不就是我臂痛吗?」


此事传开,成为一时佳话。


雍正末年,张廷玉回家省亲,皇帝写信给他说:「朕即位十一年来,朝廷之上近亲大臣中,只和你一天也没有分离过。我和你义固君臣,情同密友。如今相隔月余,未免每每思念。」(《张廷玉年谱》)


雍正累次升迁张廷玉为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两部,权倾朝野。


为了表达对张廷玉的欣赏,雍正特别立下遗嘱,要以最信任的两位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在身后配享太庙,也就是死后与他一起到阴间做伴。


这是一项极高的政治荣誉,整个清朝二百余年,他是唯一享受到这个待遇的汉人。


乾隆即位后,对这位三朝老臣更是优礼备至,继续奉为汉臣之首。


他平时和张廷玉说话,从来都是和颜悦色。


张廷玉上朝时,皇帝从来不忘提醒身边太监上前搀扶,生怕老人家有什么闪失。


乾隆二年(1737 年),皇帝特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开了有清一代文臣封伯的先例,恩遇可谓至渥。


在此之后,屡有奖励。为了表示信任,皇帝多次赐诗给他,诗中有云:「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逾坚。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另一首诗中更说:「潞国晚年尤矍铄,吕端大事不糊涂。」把他比作周宣王时的贤臣仲山甫,后世名臣文彦博与吕端,足见尊重之至意。


汉大臣中,张廷玉的地位、恩遇在有清一代,堪称空前。

3


在传统政治中,做皇帝近臣,特别是位高权重的近臣,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由于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自私本性,君权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和防范心理。


这就决定了君臣关系,尤其是君相关系的脆弱性和暂时性。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确实,生活在专制政治的高层,处处都是陷阱,步步都是危机。


一个人想始终得到君主的信任,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文臣武将,大多数下场不佳。


特别是曾经居大位、享大名者,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完满收场的。


比干被掏心而死,李斯易主则亡,韩信功成被灭,周亚夫绝食以终,岳飞血洒风波亭,于谦上了断头台,袁崇焕则惨遭凌迟。


以魏征之忠直,生前也被李世民怀疑有结党之嫌,死后更是被唐太宗「亲仆其碑」。


以寇准之功绩,一生的结局却是罢相遭贬,死在谪戍的路上。


虽然许多君主为了让臣下放心,向他们颁赐铁券,但最终还是没有几个人逃得过猛虎之口。


即以清代而论,清代中前期的几位权倾朝野的权臣,其中除了明珠属于善终外,其余都死于非命:鳌拜、年羹尧、和珅都被勒令自尽,索额图于拘禁地饿死,隆科多死于监狱。


事实上,清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中,立有巨大功勋而得到善终的,只有郭子仪一人。


后来的名臣曾国藩对此体认极深,他说:「吾通阅古今人物,似此名位权势,能保全善终者极少。」(《曾国藩家书》)


「立不世之勋而终保令名者,千古唯郭汾阳一人而已」。


这就说明,君主与权臣之间这种潜在的紧张是专制制度的本质使然,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截至乾隆十三年(1748 年)前,张廷玉在政治最高层一直稳如泰山,四十多年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不能不说,这个人身上确有过人之处。


首先,张廷玉有过人的才华。


张廷玉自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入值南书房,为皇帝起草文件起,就充分表现了出色的秘书天才。


雍正即位之初,屡有诏命,皇帝「口授大意,(张廷玉)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皆称旨」。


每次雍正口述后不过片刻,张廷玉即可拟就,每日十数次从未出过差错,其文思之敏捷实非常人所及。


其次,张廷玉办事非常勤勉,为皇帝服务不惜心力。


史载他晚上退朝后还要点双烛治事,即使已经就寝,还经常在枕上思索所拟之文,或觉不妥,立即披衣起身改正。


他心思缜密,记忆力极强,能将各部院大臣、全国疆吏的出身、经历,以及各司员府县甚至胥吏的姓名、籍贯丝毫不差地说出来,就像一个活档案库。


对其办事能力,雍正帝曾这样称赞:「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所不能也。」(《澄怀园语》卷一)


当然,这只是他仕途成功的一半原因,另一半则与才华无关。


张廷玉是康熙时期的大学士张英的儿子,这是他人所不能及的先天优越之处。


张英是清代著名大臣,因为「缜密恪勤」,深得康熙欣赏,被提拔为一朝「宰辅」,在政治高层数十年如鱼得水。


为了让张廷玉继续光大家门,张英言传身教,传授给他大量做官的独门心法,所以刚刚进入仕途的张廷玉就将成熟老练的风姿展现在朝廷之上,引起了康熙皇帝的特别注意,年纪轻轻,却已深通「为臣之道」与「保身之术」。


熟读经史而又得到父亲独门秘传的张廷玉早就认识到,为臣之道不外两个重点:一方面要能从君主那里成功地猎取功名富贵,另一方面又要不为皇帝这只猛虎所伤。


这就好比火中取栗,实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张廷玉深知,皇帝最防备的,是大臣的私心。


在明主面前,只有以退为进,以无求为求,以无私来营私,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以他为官数十年,处处事事都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和判断,从不露骨主动地为自己牟取私利。


朝廷上下公认他为人淡泊宁静,气质和平。


乾隆皇帝夸奖他「风度如九龄」。


他平日生活无声色之嗜,办事出于公心,从来没有贪渎指控。他做主考官时,有人欲通关节,以微词试探,他赋诗以辞道:「帘前月色明如昼,莫作人间幕夜看。」


当然,越是这样皇帝越不会让他吃亏。


因为他清廉,雍正皇帝先后多次对他进行赏赐,赐银动辄上万两,还给了一所当铺,让他补贴生活。


因为他从不主动为自己的亲人牟取私利,所以皇帝对于他的子弟亲戚的仕进也多有照顾。


但皇帝越施恩,他就越谦退,皇帝每有奖赏,他必尽力逊让。


雍正十一年(1733 年)其长子张若霭高中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闻知「惊惧失措」,立刻面见皇帝,「免冠叩首」,以自己家世受皇恩,科举很盛,请求皇帝降低其子的名次。


张廷玉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


雍正大为感动,经他恳请,特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并把此事前后情由在谕旨中加以公布,表扬张氏的公忠体国。(《张廷玉年谱》)

4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张廷玉身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柔」与「顺」。


张廷玉对历代大臣得祸之由深有研究。他认为,做高级大臣最忌讳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性格过于刚直,比如比干和海瑞。他们不讲方式方法地与天子作对,下场当然悲惨。


二是做事过于讲原则,比如岳飞。他只从国家民族角度去考虑问题,却不顾及帝王个人心理隐私以社会正义去挑战帝王的一己之私,终至非死不可。


三是权力过大,不知谨慎。历史上倒霉的权臣多是由此。皇帝与大臣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性格气质思维方式及个人偏好不同,不可能事事都想到一起。与皇帝意见相左之事既多,不免日久生怨,积隙成仇。


第四点则比较有清朝特色,那就是由于大臣们因为「好名」而获罪。


专制主义发展到清代,连儒学的人格追求,也成了专制极度扩张的妨碍。


原因很简单。儒学固然有维护「纲常」的一面,同时也有追求自我完善,要求人格独立的一面。


儒学一方面要求其信徒尽力为皇帝服务,同时也要求他们不能放弃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持和精神价值的追求。


清代前期帝王皆雄才大略,在统治术上大有创新。


他们认为,一个大臣如果过于注重自身修养,也会妨碍他们不打折扣地为皇帝服务。


为了彻底把大臣改造成奴才,雍正帝提出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大臣们不但不能图利,也不能「好名」。


他说:「为臣不惟不可好利,亦不可好名。名之与利,虽清浊不同,总是私心。」


雍正朝和乾隆朝,都有大臣因为「好名」而被皇帝严厉打击。


比如雍正朝的杨名时,是一个有操守的政治家,在一些问题比如打击科甲朋党上与皇帝意见不同。


他做了很多减轻农民负担的好事,却忘了推功给皇上,遂引起雍正帝的恶感。


雍正说他「性喜沽名钓誉」「欲以君父成己之名」,寻故将其抓入大牢。(郭成康《政治冲突与文化隔阂:杨名时案透视》)


张廷玉在政治生涯中,全力避免犯以上错误。


他的政治信条是绝不要因为政治思路的差异而与君主产生冲突。


因此他不做政治家,而只做大秘书。


不做思想者,只做执行人。


张廷玉有一句名言,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他一生为人,谨慎小心,缄默持重。


这一特点直接遗传自父亲张英。


《清史稿》称「英性和易,不务表襮,有所荐举,终不使其人知。所居无赫赫名」。


专制政治是充满风险的绞肉机,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


每天退朝回到家里,张廷玉都要把一天的大事小情细细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说错的话、做错的事。


他从不留片稿于私室,也不让家人子弟得知。


他很少交接外官,在朝中为官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雍正对他极为信任,人事决策多向他咨询,他却从来不会透漏任何一丝风声。


他以皇帝之心为心,以皇帝之意为意,凡事默默去做,不事张扬。


许多人经他推荐而受重用,却终生不知道自己被起用的背景。


在雍正这样一只「喜怒不定」的猛虎身边,张廷玉恰如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全神贯注,始终紧张,没有一分钟松懈过。


他襄赞雍正十三年,几乎雍正朝的每一项重要决策他都参与过,但是《清史稿》的列传提及他的功绩却只有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建议对守节十五年妇女加以表彰之类。


对此,他的学生汪由敦有这样的解释,他说张廷玉主掌枢府二十四年,「凡军国大政,他都承旨商度,经常与皇帝促膝密谈,一商量就是很长时间。


至于他所筹划者,我们却举不出一件事可以具体归到他名下,他为国操劳一生,却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记载」。


他又说:「雍正以来数十年间,吏治肃清,人民安乐……张氏从容坐而论道,享极盛之世……那么张氏的缜密周详,略可想见也。」(《张公墓志铭》)那意思就是说,雍正以来的治绩,多赖张廷玉的襄助。


皇帝的军功章里,没有张廷玉的一半,也有张廷玉的一块。


只不过张氏自己不提而已,这正可见张氏的缜密周详。


从康熙开始,三代皇帝都对他这点极为赞赏。


乾隆描写他这一特点时说:「不茹还不吐,既哲亦既明。」


虽然把臣术练得如此炉火纯青,进入乾隆时代,张廷玉还是感到了一丝丝凉意。


他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年轻皇帝太精明了,比他的父亲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前所述,掌握了驾驭清帝国这艘航船的高难技巧的乾隆,开始越来越注意打击朋党。


而打击朋党的要诀是最大限度地防止大臣之间的组织性和联系性,千方百计地造成他们的孤立化、分散化、「原子化」,使每一位官僚,都以孤立无援的姿态面对强大的君权。


而所谓「擒贼先擒王」,打击朋党就必须从打击朋党的核心人物入手。


就如同要阻止珍珠的形成,就必须从贝壳中取出那粒沙子一样。


只有让大臣们认识到他们所依靠攀附的人物靠不住,朋党才能不攻自散。


乾隆五年(1740 年)开始,皇帝就不断地打击性格傲慢、行事张扬的鄂尔泰。


同时,皇帝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张廷玉的观察和挑剔。


幸亏张廷玉平时对于朋党嫌疑懔如临渊。


作为官场中人,人际往来谁也无法避免,特别是作为「相国」,他的家是京城人际交往的中心。


「薄暮还寓,则宾客门生,车驾杂沓,守候于外舍者如鲫矣。」(《清稗类钞》)但张廷玉绝不轻易帮人说话,也绝不轻易介入人事纠纷,而是听从花开花落。


他的名言是:「予在仕途久,每见升迁罢斥,众必惊相告曰:此中必有缘故。余笑曰:天下事,安得有许多缘故。」(《郎潜纪闻》)他从政原则是事不关己,则谨守本分绝不发言。


有人因此指责他说:「如张文和(张廷玉)之察弊,亦中人之才所易及。乃画喏坐啸,目击狐鼠之横行,而噤不一语。」(《郎潜纪闻》)连乾隆皇帝都说他过于谦抑,说「张廷玉则善自谨而近于懦者」。


在与鄂尔泰的斗争中,他始终处于下风,也始终不争不怒,打太极拳。


正因为如此谨慎,所以在鄂尔泰连连受到指责和处理时,他却安然无恙。


然而,鄂尔泰死后,皇帝的注意力必然完全集中到他身上。


树欲静而风不止,虽然他不想成为朋党领袖,但是身处如此高位,想不被攀附是不可能的。


主动要投靠他的人如蝇之附,驱而不走。


同时,身处官僚政治的利益场中,他再摆出一副正大至公的神态,也无法完全掩饰自己手中巨大权力的偏向。


几十年间,他私下办的事,偷偷送出的好处也车载斗量,虽然手腕高明,毕竟不是完全没有形迹。


所以,虽然皇帝的大棒一直没有落下,张廷玉心中却无时不处于紧张之中。


他知道,统治者是从来不讲什么恩义的。


虽然自己给乾隆的父祖卖了几十年的命,但如果政治需要,皇帝打击起自己来并不会手软。

2


张廷玉感觉,自己退出政治舞台的时间到了。


在乾隆即位之初,张廷玉确实是大清帝国不可或缺的政治元老。


他头脑中装著大清帝国官僚体系中每一个零件的说明书和使用记录。


那个时候的乾隆一天也离不开他。不过,乾隆七年(1742 年)以后,皇帝对他的倚重却越来越少了,不再事事向他咨询。


皇帝已经不再那么需要这样一个活档案。


雄心炽烈的皇帝急于进取,而张氏「稳重和平」「八面玲珑」的个性已经不太适合一个大刀阔斧、除旧布新的时代。


乾隆十年(1745 年),鄂尔泰去世,皇帝起用三十多岁的讷亲为军机大臣。


讷亲是青年权贵,初获任用,就位列于张廷玉之前,成为首席军机大臣,这让张廷玉心中有些不舒服。


乾隆十一年(1746 年)十月,皇帝说:「大学士张廷玉服官数十年。今年逾古稀,每日晨兴赴阙,未免过劳,朕心轸念。嗣后可仿此意,不必向早入朝。」


这实际上是宣布,张廷玉不再参与核心机密,讷亲将独自面承圣旨。很显然,张廷玉在大清朝廷中的实际地位大大降低了。


皇帝的这个决定不是没有理由。


自然规律是不能抗拒的,虽然一直以精力充沛著称,但从乾隆三年(1738 年)起,张廷玉已明显感觉自己有些老了。


乾隆三年他在给乾隆请辞兼摄吏部的奏折中说:「今犬马之齿六十有七,自觉精神思虑迥不如前,事多遗亡,食渐减少。」


不但眼睛花得看文件越来越吃力,写字时手也开始打颤。


年龄的增长使他在政治钢丝上走得越来越费力了。


乾隆十一年(1746 年),他的长子内阁学士张若霭病故,这对他又是一个意外的打击。


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备觉伤悼,身体一下子大不如前。


各种老年性疾病,慢慢都找上身来。这种身体状况显然已经不适于承担帝国政治中枢的繁重工作了。


在这种情形下,皇帝对朋党政治的大力打击,就如同在张廷玉头上悬起了一把沉重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有可能落下来,让一辈子没有犯过错误的他陷于大戾。


一是自己门下任何一个官员出了事,都有可能把自己牵扯进去;二是人一老,就容易糊涂,「错误耽延,在所不免」,让皇帝抓到自己的辫子。


凡事过犹不及。


张廷玉的官已经做到了极致了:身仕三朝,功名利禄达到极致,张家一门也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两个弟弟张廷璐、张廷缘分别官至礼部侍郎和内阁学士,两个儿子张若霭和张若澄也都入值南书房和军机处,参与机要。


「一门之内,朝绅命服,辉映闾里,天下荣之。」


为官如此,夫复何求?


臣术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平安降落。


没有这一条,那么其他方面再成功,也不过是一场春秋大梦而已。


因此,退休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地出现在张廷玉心中。

3


乾隆十三年(1748 年)正月,张廷玉进宫出席皇帝为近臣举行的一次新年宴会,宴会后他得到与皇帝私下谈话的机会。


乾隆十一年以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机不可失,他趁皇帝情绪不错,提出自己「年近八旬,请得荣归故里」。


张廷玉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皇帝会痛快地批准他的这个请求。


没想到,皇帝拒绝了他。


乾隆从来没有想到一贯勤勤恳恳的张廷玉会提出退休的要求。


虽然张廷玉已经不能承担繁巨的工作,但毕竟他的政治经验还是十分丰富的,在朝中作为顾问,对大清政治不无裨益。


因此,皇帝回答说:「卿受两朝厚恩,并且奉了皇考的遗命,将来要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就是说,你死后享受配享太庙,和皇帝一起吃冷猪肉的最高荣誉,生前怎么能贪图逸乐呢?


只有功高盖世、纯无瑕疵的名臣,才能「配享」太庙。


一旦得到「配享」之荣,必然永载史册。


因此,获得这项殊荣的人就应该死而后已,为国家贡献出全部力量。


素来缜密的张廷玉对皇帝的这个问题已有所准备。


他叩了一个头,引经据典回答说:「七十悬车,古今通义。」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有及时退步,才能保此身荣。


况且宋明两朝也有享受配享荣誉的大臣退休回家的,比如明太祖就允许刘基回了老家。


这句话,让皇帝一下子不高兴了。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34 篇内容

盐选专栏

饥饿的盛世

张宏杰 百家讲坛知名主讲嘉宾

¥29.90 会员免费


耿恭

耿恭是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耿况之孙,耿广之子, 建威大将军 ,东汉官员、将领。

公元75年7月,匈奴包围了疏勒城,久攻不下之后匈奴人切断了疏勒城的水源,西域本来就缺少水,想把城内的人渴死。情况非常紧急,没有水的官兵甚至从马粪当中榨汁取水喝。耿恭便亲自带领士兵挖井,但很可惜总是没有水。就在所有人都已经绝望时候,在挖到十五丈深时,井水突然喷涌而出,所有人都喜极而泣。匈奴人也大惊,以为他们感动了神,于是撤围。

永平十八年(75年)三月,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攻打车师。耿恭派司马领兵三百人前往援救车师,途中遭遇北匈奴大军,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北匈奴打败并杀死车师王安得,然后攻打金蒲城。由于城中兵少,形势危急,耿恭便亲自登城与北匈奴人交战。耿恭把毒药涂在箭上,传话给北匈奴人说:「这是汉朝神箭,中箭者必出怪事。」于是用硬弓射箭。中箭的北匈奴人,看到伤口处血水沸涌,大为惊慌。恰好出现狂风暴雨,耿恭军乘雨攻打北匈奴,杀伤众多北匈奴人。北匈奴人十分震恐,相互说道:「汉军有神力,真可怕啊!」于是撤退。

永平十八年八月,汉明帝去世,朝廷正是大丧之机,没有派出救兵。于是车师再度反叛,和北匈奴一道进攻耿恭。耿恭激励士兵进行抵抗。车师王夫人的祖先是汉人,经常暗中把敌情告诉耿恭,又供给他粮食军饷。几个月后,汉军粮食耗尽,便用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兽筋皮革。耿恭和士兵以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众人全无二心,但死者日渐增多,只剩下了数十人。匈奴单于知道耿恭已身陷绝境,定要让他投降,便派使者去招降耿恭说:「你如果投降,和我们一起,单于封你做白屋王,给你美女为妻。」耿恭引诱使者登城,亲手将他杀死,将匈奴使臣给煮了,北匈奴单于生气极了,又增派援兵围困耿恭,但仍不能攻破城池。

后来范羌率领援兵赶到,从疏勒城走,耿恭部仅剩26人,当到达玉门关后,仅剩了13人

后来,耿恭因上书奏事冒犯过马防,监军谒者便秉承马防的意思,弹劾耿恭不留意军事,接受诏书时心怀不满,耿恭因此获罪而被召回朝廷,逮捕入狱,并罢免其官职遣送原籍,耿恭最终老死家中。

耿恭率领300人死磕20000匈奴,实乃传奇!


单骑灭国的王玄策

话说公园六百四十七年,王玄策老英雄接受了唐太宗的任命,率领著一拨大概三十多人的使团出访印度,可不幸的是他还没走出大唐国门,他将要出访的目的地国家,印度那边政变了。

事件已经发生了,但是那年月没有全球通讯手段可以对世界各地的情况进行随时的监控与沟通啊,恰好那回唐太宗手底下擅长算卦的三元李靖,徐懋功,李淳风等命理学大师还都没在家,结果造成王玄策竟然不知道印度的变故,在那边「农奴翻身做主人」已经成为现实之后,还意气风发地一边憧憬著新世界,一边昂首阔步地奔西赶路呢。大家想像一下现在让你跑到阿富汗北部山区,或者索马利亚沿岸是什么结果?王玄策的悲惨命运貌似已经注定了。

果然,刚刚篡位成功的印度王派了两千多人在半路上伏击王玄策的使团——两千正规军打三十人的使节团,还是伏击,这场战役的胜负,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结果如何。

最终,王玄策被俘,而使团之中除了他和跟他享受到了同等俘虏待遇的副使蒋师仁以外,其余随行人员全部被害。

不过话说印度那位政变成功的新国王真的既没啥政治眼光,也缺乏管理天分:你没事招惹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另一个应该是波斯帝国),还不赶紧严加防范,至不济也应该谨守机密,别让人家大唐知道啊。他偏不,他竟然让王玄策和蒋师仁这两个在印度恐怕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还不会说当地语言没法问路的外来户逃跑了。

新任印度王:「跑了就跑了吧,不用搭理他们……」

你不想搭理人家?问问人家答应吗?

逃跑了的王玄策并没有回到当时的大唐国都找太宗哭诉「呜呜呜,他们抓我……」

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他也就配不上自己出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里了。因为在王玄策的意识形态之中,报仇晚一天都算晚啊!

所以这兄弟刚刚从印度跑到尼泊尔就停下了脚步,并且打著吐蕃王松赞干布的旗号,从尼泊尔国王手里借来了七千骑兵,而得到王玄策要揍印度这一惊天大秘密的松赞干布本人还友情赞助了王玄策一千二百人。就这样,王玄策自己号称「总管」,带领著他招募而来的这小一万人编制的「海外兵团」打回印度报仇雪恨去了。

老实话讲,王玄策的仗到底是怎么打的我不知道,但反正王老头最终报仇的结果是他带著自己那不到一个满编师编制的队伍先荡平了北印度,又灭了当初那个派人伏击过自己的中印度,最后逼迫东印度王上表谢罪……然后,王玄策才带著东印度王「赠送」的牛马财宝若干,还有在自己家都没能成功逃跑的「」中印度王一块,满载而归,回长安找太宗大BOSS述职去了。

总之,王玄策的生猛与强悍已经达到了超出我理解范围的高度,他的经历不是传奇,他本身才是传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