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关于存在如何、世界如何,已经有太多的思想家、哲学家说过了无数论断,但至今还是迷茫和不确定。

问题的关键不是谁谁谁说了什么,而是:凭什么说的?

为此我们可以自己来解决一些简单、基本的问题,以此看看是否有望推及所有的存在问题,比如:凭什么说【我】是存在著的?

建议对此感兴趣的家伙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不要搞得很复杂,越简单越低级越好),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其他任何存在问题也都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在自由世界中,所知即所存,所存即所知。贝克莱也许把人间当成自由的天国了。

存者不变,变者不存。这是理性世界中的情形。存在与外界无作用力,是不可感知的,只能由把握其理性而知。康德的物自体讲的就是存在的不可感知。

人所能感知的是自由破缺后的内理性外混沌的物质。内部理性一直都是靠理论家去猜出来的,然后用外部观测证实的。物质就是内理性外混沌的矛盾体,内外截然不同。

他们二人都不全面,在小范围内是正确的。


这两个观点不矛盾。

康德说的物自体,只是一种虚设,为了表达方便。

就像我们有时会说「上帝视角」,我想一般人都能理解这个视角指什么,并不代表使用这个词的人真的认为有上帝。


谢邀。

贝克莱的观点和康德的观点都是唯心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一、要理解贝克莱的观点,还要结合贝克莱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分析。

贝克莱认为:「每个观察人类认识对象的人都看得消楚;这些对象成者是感官真正感知的观念,或者是我们观察人心的情感和作用面获得的观念,或者是借助助于记忆和想像而形成的……凭著视觉,我获得光和色的观念,获得它们的强弱浓淡的观念。凭著触觉,我感知硬和软、热和冷,运动和阻力……嗅觉使我闻到气球,味觉使我尝到味,听觉使我听到声音…人们观察到各种不同的观念彼此结合在一起,于是就用一个名称来来标志它们,认为它们是某一个物。例如,人们观察到一定的颜色、味、气味、形状、硬度结合在一起,就承认这是一个单个的物,并用苹果这个词标志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构成了石头、树木、图书以及诸如此类的感性实物」

用贝克莱的这种思路方法进行分析,比如我面前是一个人,凭著视觉,我获得这个人的皮肤光和色的观念,凭著触觉,我感知到这个人的皮肤软、温度,听觉使我听到这个人的声音,我把观察到各种不同的这些观念彼此结合在一起,于是就用一个名称来标志它,认为它是某一个人。按照贝克莱的观点,这个人仅仅是我的头脑中的观念或者我的感觉的复合,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在贝克莱看来我只能感知到「硬、软、热、冷、颜色、滋味、气味」,但我不能感知到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是我的观念或者感觉的复合,所以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是我用一个名称来标志他。这就是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这种观点对吗?

二、康德认为有一个物自体作用我们,由此在我们的意识中产生的是经验性直观的显象,我们通过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先天的直观,仅仅能认识作为显象的对象,而与物自身无关。也就是说一个人作用于我,我只能通过空间和时间认识在我头脑中产生的显象,但我不知道这个人本身是什么。


先放结论,哲学领域难有定论,很难说谁是正确的,这也正是由哲学无法实证的特点所预先决定的,不过切换哲学家的视角来讨论问题确是很有意义的。

以贝克莱的视角来看,「一个观念的存在就在于其被感知」(前提是贝克莱已经论证了事物是观念的集合),对于那些我们无法感知到的「东西」,贝克莱就断然否认了其存在,而这也正是他唯我论的特色所在.

康德作为经验派和理性派的调和者,把人类的认识过程来了一次哥白尼式的大转换,让事物符合我们的观念。康德仔细考察了理性,得出结论:如果理性超验地运用,是会产生幻相的。所以康德想要把解决经验论的困境,为科学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就要限制理性的运用。于是康德划分的现象界与物自体,在现象界内,我们可以通过感性直观获取经验材料,并通过四类十二范畴加以整理,就能形成可靠的知识,也就是康德所谓的「人为自然界立法」。

以上,我觉得如果搞清楚了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的出发点,和康德设立物自体的目的,这一问题就简单明了了。


一个意思 定义不同 老康整物自体这一出是为了给上帝留位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