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严重损伤,都是由于锻炼方法不当、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没有充分热身。尤其冬日寒冷季节运动时,需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通过热身,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肌肉拉伤,而且可以使膝关节腔内分泌更多滑液以减轻关节面软骨间的摩擦,减少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时造成的关节软骨损伤,同时可以提高膝关节周围韧带的柔韧性,有效地预防韧带的撕裂伤。

  2、没有量力而行。对于平时很少运动的人而言,腿部肌肉力量弱,膝关节本身很脆弱,突然参与跑步等剧烈运动,就很容易产生膝关节的损伤。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3.未佩戴运动护具。本身膝盖有磨损伤害或者肌肉拉伤的朋友们,最好佩戴运动护具,如护膝等,这样可以减轻膝盖磨损带来的疼痛感,让膝盖部位更加灵活,得到合适的保护和防护。

 4.跑鞋不适合。跑步的时候,我们要穿跑鞋,不能穿高跟鞋、皮鞋、凉鞋等等,这些鞋子都是不适合跑步时候穿的,我们在选择跑鞋的时候,不要以为专注品牌好坏,还是要以鞋子是否合脚、透气、舒适与否为主。

  那么,日常跑步,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膝盖呢?

1、选择合适的跑鞋:鞋子对跑步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双合适鞋子需要综合个人的脚型、速度、跑量、跑姿、体重等方面综合考虑。其实并没有一双鞋适合所有人,如果面临选购问题,建议到店铺试穿和听取有经验店员的建议。

2、结合其他方式的有氧运动:体重大会增加膝盖受伤风险,更建议的方式是跑步交叉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也重视力量训练。

 3、加强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保护能力 力量训练可以通过让肌肉做抗阻运动,来强化肌肉群力量,从而更好保护运动中的身体。

 4、重视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热身让身体从安静更好进入跑步的状态,能提高跑步的效果;而跑后拉伸让身体逐步从激烈过渡到安静状态。——热身与冷身有助于长期保持肌肉良好弹性和伸展性,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5、制定合理计划,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而不是想要达到的目标,来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建议每周跑量增加不超过10%

6、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跑姿:小步伐,高步频,轻著地,重心和落脚点垂直。


1.前中脚掌著地。后脚跟著地会在膝盖处产生剪应力。

2.跑前跑后的拉伸很重要很重要。

3.循序渐进,刚开始跑的第一天不要用力过度,随天数慢慢加长距离或者时长。

4.在平时多训练腿部肌肉。

5.注意自己跑步时著地的声音大小,越大对膝盖冲击力越大


慢慢慢


关键是以下几点:

1、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加强腰臀腹的训练。强大的核心力量增加跑步时的动作稳定性,减少对膝盖的损害;

2、减小步幅,小步高频能改善跑步的稳定性;

3、避免疲劳训练,疲劳情况下动作控制能力下降。跑步的速度、强度和跑量和自己的核心力量能力相适应。注意跑休。

拉伸的跑伤的作用没有科学证明,尤其是跑前拉伸。跑前拉伸增加受伤概率。跑后拉伸对身体增加柔韧性有好处,对膝盖有没有好处无科学证明。

跑前热身也基本没有科学证明对膝盖有用还是没用,但是可能对心脏有点好处。我前几年老受伤时是热身拉伸一样不那下,照样受伤。最近两年是既不热身,也不拉伸,关键是休息放松(筋膜枪),基本没什么伤。

高保护鞋不适用一般的跑者,可能对超大体重的跑者有用。自己的体会是脚底下软绵绵的跑鞋会加大膝盖的压力,膝盖不怕压,怕不稳定状态下的冲击。缓震必须建立在稳定性的前提下。

如果你需要带护具跑步,建议放弃跑步。护具替代不了肌肉的灵活减震,而且还会弱化肌肉的能力。除非少数高手局部受伤后不愿意放弃训练,作为过渡可以。

不要随意改变跑姿。跑姿是肌肉能力+跑步动作意识综合决定的。如果肌肉能力没有变化,强行大幅改变跑姿,容易受伤。当然,这里的跑姿改变不包括减小步幅。最好的办法是先练核心,慢慢改善跑姿,不追求一步到位。


腿部力量拉伸训练。

腿部力量拉伸训练。

腿部力量拉伸训练。


我觉得锻炼两个方面,一是核心力量,即是上身稳定性;二是锻炼下身著力点,学会用前中脚掌著地,并用胯和大腿跑步。


锻炼膝盖前部肌肉,脚踝肌肉的力量。


小步幅,快步频,落地要轻,当然这取决于你稳定的核心力量,平时可以加强下肢力量训练,这样跑起来才会减轻膝盖受伤的风险。


戴过护膝吧。你看那些篮球运动员训练的时候就知道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