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三岁半,是自闭症谱系障碍。这几天自我刺激行为频繁。在机构上个训时不是很配合,昨天看监控,老师用戒尺打了手心,知道他对声音敏感用手机里老虎的声音吓他,儿子害怕就用手捂住耳朵,结果干预老师把他手按下来不让捂,把手机放他耳朵跟前刺激他。后来做积木模仿不配合,老师就生气的当著他的面把积木扔了,这也太情绪化了。给他听老虎的声音不知道这是脱敏还是在刺激他,越想越心疼。请问专业的干预老师怎么看?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是非价值观,人的思维模式决定于自身的经历和大环境的影响,所谓「正确」其实并不是绝对的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都该有自己选择「正确」的权利。

这位妈妈的怀疑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是很「正确」的,起码没偏离基本的是非价值观,在现在对自闭症的认知和所谓「早发现早干预」的大背景大环境下,这很可贵。因为在「自闭症」这仨字面前,一切都显得不以为然,甚至人的最基本的是非价值观也被扭曲,成了唯一「正确」的答案。

他们就该被「干预」,他们就该被「摆布」,他们就该学会「服从」,他们就该被「改变」,他们就是会「狂躁」,他们就是有「攻击性」,他们就是毫无「情感」……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正确」的「自闭症」。

所以我们崇尚无比「正确」的「早发现早干预」,我们「抢救」著他们,我们在做的是「功德无量」的……即便是如此不「人道」完全不理会孩子自我感受不尊重孩子天性的「原始行为」,也被奉为绝对「正确」的「干预」,你是「自闭症」你活该嘛!我们的目的就是消灭「自闭症」,即便孩子变「行尸走肉」也要如此。

于是乎,这样的「干预」大行其道,而且还有所谓「专业」的证明!你如果对此稍有怀疑就如同活在了地狱里。

我就是如此,所以这样的我愈加对这些以「大爱」为名义行「压榨」之实的苟且行为深恶痛绝,「干预」泥煤啊!

更应该被「干预」的是我们自己吧?能听听孩子的声音么?看看孩子的双眼!想想孩子的无助!该怎么做还想不清楚么!?

我们的「正确」不是摧毁他们的理由,自闭症本不该是这种「正确」的样子!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谢谢】


机构这样做是不正确的。

自我刺激可以分成三类。

  1. 肢体动作类,指由孩子的肢体做出的一些动作,包括用手在眼前晃、用手打头、用力弹跳等动作;
  2. 物品操作类,指孩子借助一些实物完成的动作,如重复把球扔到地上、重复拿卡片在眼前晃动、用手转玩具车车轮并盯著看;
  3. 语言类,如重复发出跟当前情境无关的语言、声音等。

每一种自我刺激行为,干预的方法也会不同。下面有一些孩子自我刺激如何干预的视频,供题主参考:

自闭症孩子喜欢自言自语,家长该怎么引导?雅恩儿童学说话的视频 · 4235 播放自闭症孩子有刻板行为出现时,如何加入「配对」概念?雅恩儿童学说话的视频 · 4380 播放自闭症孩子喜欢抢玩具,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不能好好玩耍,怎么办?雅恩儿童学说话的视频 · 1968 播放自闭症孩子只喜欢玩单一的游戏,家长该如何在其中加入其他概念?雅恩儿童学说话的视频 · 1151 播放

比如肢体动作型的,可以采用肢体阻挡的方法阻止动作;物品操作型的,可以避免接触特点物品;自言自语型的,比较适合采用通过反应中断和重定向的方式转移注意力。

ASD儿童对某些感官刺激可能有异乎寻常的兴趣。如他可能特别喜欢看某种视觉刺激的变化、听某种声音、摸某种质地的物品、闻某种物品的味道……这种感官方面的偏好,使得自我刺激行为被「内驱力」所激发。

要彻底解决某种不适当的自我刺激行为,可能需要在其它方面给予「补偿」与「平衡」。


比较频繁的自我刺激行为会引起他人对孩子产生负面的评价、减少孩子有效学习的时间、干扰到日常生活,还会造成自伤或伤害他人的结果。这种情况,是需要及时分析及干预的。

如果自我刺激行为发生的频率很低,基本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可以暂时观察和监测,先处理更为严重的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关注我,学习更多专业育儿知识!


很是心痛!我是提倡父母首先学习科学康复理念、树立正确的康复目标,目标和方向对了,路怎么走至少都在航道内!目标和方向错了,越努力越糟糕的可能性也有!

其次,家长一定要系统学习特教技术和教育内容,不仅要学习特教还需学习普教,因为我们孩子首先是个孩子,其次是个小孩子,最后才是一个有发育障碍的小孩子,关键还是亲生的!那么即便他是有发育障碍,他也是遵循一般儿童发展规律的,只是在这基础上确实拥有个别化色彩的发育障碍,我们需要针对性去加强孩子各种薄弱基础能力更要提升孩子长项,帮助孩子获得独立照顾自己生活和融入环境的各项能力。那从儿童发展规律和帮助特需孩子发展角度讲,打和恐吓就有用,自闭症还是世界难题吗?给全世界千千万万自闭症孩子父母发棍子就好啦?

自闭症孩子由于社交障碍的存在,他们不关注人对人缺乏依恋和兴趣,镜像神经元损伤他们在及时模仿上存在困难,也很难与人发起互动,因此大大阻碍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各种能力的发展。要想帮助自闭症孩子提升学习能力,那就需要帮助孩子提高对人的兴趣和关注,这必须建立在快乐互动基础上,根据人应用行为原理,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也就是人只有在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才会日趋强化巩固一个行为,相反总是感觉痛苦,人会本能逃避消退这一行为。那么要想强化孩子关注人对人感兴趣,必须给予正向快乐的互动刺激,总是给孩子痛苦刺激他只会更加讨厌和人互动,这是天性是本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让自闭症谱系儿童在愉悦中开启互动打开状态是干预的第一步。

在干预过程中,根据孩子不同阶段不同能力不同困难,是需要系统训练并及时调整个别化训练计划的。

家长如果连这个基本辨别能力都没有,是很难帮助孩子进步的!

最后,特别强调父母学习成长才是根本之道:首先父母专业了,才有能力筛选合适机构合适服务干预孩子;其次,孩子还有一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中,需要父母在生活这块广阔天地帮孩子巩固、泛化、提升各种在机构习得的能力,生活中如何教是一个大学问,如需我有专题分享。机构教学无论强度还是丰富程度都是不足的,必须结合家庭与生活干预。最后,任何老师、专家和机构都只陪伴我们孩子一个短暂的时期,而父母是从孩子出生到成年陪伴各个发展阶段,孩子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都不同,父母成长才能在各个阶段为孩子做好科学帮扶与支持,因此父母学习成长是自闭症孩子康复过程中不可替代的!


这位妈妈,不需要问老师怎么看,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你怎么看?换个角度来说,假如遭遇这个情况的是我们家长自己小时候,我们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

且不论是发展有些困难的孩子,就是普通儿童,三四岁大的年纪,应该受到怎样的对待!何况我们的孩子,因为天生基因的某些特质,他们暂时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虽然有些懵懂,但是生而为人,对别人的威胁、恐吓、打骂这些恶,也有著本能的恐惧啊!而且正因为他们对事物逻辑关系的不理解,他内心的恐惧可能会放大千倍万倍!

家长们,请为孩子多想想吧,这样的境遇,到底是在帮助孩子,还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夜不黑,黑的是世界!」

妈妈,求你陪著我、靠近我,和我呆在一起。就像我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紧紧依偎著你一样。

不要离开我,推走我,疏远我,冷漠我。那我唯一的依靠,就没了。


建议您到专业的康复机构进行评估与训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