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自闭症学校,我还报了全纳感统,小步在家早教,买了一堆TOI拼图,逻辑盒子,头脑风暴,小乖蛋的五颜六色,小红帽和大灰狼,兔宝宝等,再买一堆在家可训练感统的滑板,跳脚印,感统球,钻圈,感统走板等,每天做完老师作业,还要不断穿插以上内容学习,全天我和老婆在轮干预,下班后像打了鸡血,陪小孩做老师作业后,就是轮著换著玩自己买的道具,游戏,是不是我太疯狂了


只要不用力过度,这个思路就是正确的。


您和您的家人都辛苦了,能深刻滴感受到您们对孩子的爱。

其实您这样的理念并无不妥之处,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科学密集的早期干预非常有必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干预不一定要追求数量上的绝对多,而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最好可以和机构专业老师和督导的教学计划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希望孩子能越来越好,您们一家越来越幸福~


我弟弟就是按照正常小孩培养的,小时候不会讲话,家里觉得他就是性格比较封闭,上了幼儿园家里才惊觉他和其他小孩不一样。去医院检查后确诊送去了机构,将近六年的时间,可以正常沟通对话,有思维能力了就送他去读小学。

小学期间给他报了很多课外培训课,跆拳道钢琴围棋画画,希望他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九岁读小学,磕磕绊绊也在二十一岁的时候顺利高中毕业。大学考不上,但他对计算机编程比较感兴趣,给他报了一些有关培训班,想著他可以快快乐乐过一辈子就行了。

现在他每天上午去培训班上课,下午去自闭症机构做志愿者,日子也算充实。在家和机构的时候他都是很放松的姿态,能很专注的做某件事,也可以畅所欲言。一旦去到人多的地方,或者是家里来了陌生人,他就处在比较紧绷的状态,会不受控制的尖叫、来回跑动,我们都清楚他很辛苦。

幸运的是他成为了一个自信开朗且温暖的少年,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目标。

愿您的孩子也能幸福快乐!


您和您的妻子都是很了不起的家长。同是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以及一个十几年的特教人,对于养育自闭症孩子这件事,这其中的个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您觉得自己可能「太疯狂了」,我在想我当年也是深有同感,回首当年数不清的日日夜夜,是我在家里的小桌子上埋头苦练才有了我女儿今天的成长。

那个时候我把房门一关,每天一练就是6、7个小时。因为害怕自己分心、害怕自己懒惰,我那时候从来不使用手机,家里的电视机也收起来,我跟家里人说吃饭也不要来敲门打扰我,到点了我自己会出来,整个人也是一种「疯魔」的状态。

说句实话,我甚至忘记了女儿是「自闭症」的事实,因为每天都是想著她今天该做哪些项目了,今天比昨天进步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

著眼于眼前才更能看到未来,著眼于小目标我们才更有可能实现不是吗?

我也想跟我们家长分享的一点就是:咱们自己不要太过分在意「自闭症」这个字眼了,踏实做康复准是没错的。

希望您能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坚持,找到孩子的核心缺失,然后尽早干预。最后提一个小建议,您一定要合理安排孩子的训练项目,同时根据孩子的能力变化及时去调整训练的方案,这样能提升训练的有效性。

希望新的一年,您的家人和孩子都能越来越好。


○ 我家的经验

自从果儿诊断为孤独症,我对他的教育方式就相当于加强版的普通教育。我给果儿制作的一些教育资料,给朋友家的普通孩子学习也很管用;我用在果儿身上的日常教育方法,分享给朋友之后,她们用在自家的普通孩子身上也很有效。

当我在教育果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时,朋友为我提供的一些普通育儿经验,也同样在果儿身上起到了作用。这说明,孤独症孩子,首先是孩子,其次是需要更多支持的孩子。所以,对于孤独症孩子的教育,我们只是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孤独症(自闭症)孩子的教育,通常被认为是特殊教育。相对应普通孩子的教育而言,似乎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教育。实际上,孤独症孩子的教育,与普通孩子的教育,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大的差异。

可以说,孤独症孩子的教育,相当于加强版的普通教育。所以,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所分享的育儿经验,也适用于普通孩子的教育;而普通孩子的教育经验,同样也可以借鉴在孤独症孩子身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孤独症孩子当成普通孩子一样教育,但是要加大强度和密度,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学习。

○ 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加强版的普通教育!

孤独症孩子的筛查、诊断和评估,都是以同龄的普通孩子为参考。那么,确定孤独症孩子的能力短板和学习领域,也是参考同龄的普通孩子。比如,0-6岁儿童的发育里程碑,其中描述的都是普通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各项能力发展。

也就是说,孤独症孩子在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是看他们与同龄的普通孩子有没有差距以及差距有多大。基于此,孤独症孩子的学习领域,与普通孩子一样;只是,鉴于孤独症孩子的各项领域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其教育领域的侧重与普通孩子有差异。

比如,社交和语言是孤独症孩子普遍发育落后的领域,那么在这两个领域的教育上,我们需要特别加强。

所谓加强,是指加大强度和密度,随时随地吸引孩子注意他人的行为,随时随地为孩子示范如何学习!比如,在某些领域,普通孩子会自然模仿、自然积累经验;而孤独症孩子可能需要家长或者老师引导才会去学习,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和泛化后才能真正习得能力。

○ 孤独症孩子的学习本质=用后天经验弥补先天本能的不足!

如果说孤独症孩子的教育与普通孩子有什么不同,那么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需要去吸引孤独症孩子来学习,让他们用经验弥补本能的不足!

我们发现,普通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随时随地主动观察和模仿身边的人,这就是最初级的学习能力。

而孤独症孩子,他们特别容易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物品中,很难主动观察和模仿到人的行为。这就需要家长随时随地去吸引孤独症孩子,引导他们来观察和模仿我们,引导他们获得学习经验。

孤独症孩子的大脑比较特别,在某些方面,他们似乎缺乏先天性的本能。比如沟通上,我们普通人天生就会回应他人的呼唤,天生就会看著别人的眼睛说话,天生就会指著物品与他人分享,天生就会习得察言观色的本事,天生就会通过他人的肢体和口语等解读他人的情绪及意图……

但,孤独症人士缺乏这些沟通本能,所以他们需要终身学习这些能力,在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中习得丰富经验,然后才有可能做到与更多人轻松沟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