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一直闻名过很多哲学著作,但是真的开始看却怎么都看不进去,并没有阅读兴趣。在我的理解中哲学是对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和总结,我平时确实很喜欢寻找规律探求本质,但是对哲学著作却一点兴趣也没有,是不是我这种行为并不能被称作对哲学感兴趣呢?


不是。

哲学著作多如牛毛,但是能自己讲明白的寥寥无几。

不感兴趣,甚至一看就头大,多数是著作的问题。

没有人生困惑,也不需要非看哲学,人生本过程,体会最重要。


如对「白马非马」有彻底的兴趣,一定有哲学天赋。


兴趣在于培养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


书中的哲学是别人的哲学,我感觉是自己先对哲学的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再去看讨论相关问题的哲学书籍,这样才会很有趣。

如果你只是为了学哲学而看哲学书,很容易感觉枯燥的。

另一方面要看你说的哲学著作是哪种,哲学讨论的问题很多,又有东西方之分,也许你对西方哲学没什么兴趣,但是有一天看到我们老祖宗的释道儒,你可能感觉会很不一样,很多问题都有了新的思路。


第一,你对哲学有误解,其次,兴趣和天赋没必要捆绑在一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从基础开始的,学习阶段是逐步深入的,找本质与规律的事情人类每天都在进行,哲学探讨的范围不止这些。

任何人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直接看哲学的著作看不进去很正常,哲学系的学生都不一定看得进去,从哲学史开始,会好些。有兴趣就看,没兴趣就去看些别的~


不一定,历史有些哲学家甚至不怎么读书的。但是如果你对书里那些问题没有强烈的感受那可能就是缺乏兴趣的表现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兴趣比天赋更重要一点)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你看的哲学书不是你的胃口而已。请问你比较喜欢哪方面的话题/规律总结看得又是哪些哲学书呢?


是你还没意识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多么的幸福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每个人都会思考。

大众口中的哲学家,只不过把你思考的东西,完整的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体系而已。

所以喜欢探究事物本源与规律,是好习惯,但如果能把思考的东西体系化,进一步自圆其说,那就朝著大师方面迈进了一步了。

再说,哲学这种东西在我看来,最大的用途有两个:

第一个是锻炼自己的思维,就像是思维体操一样。经常联系,有助于锻炼思维,开发大脑,拓宽思路。

第二个是吹牛逼。别小瞧这个,能把人忽悠飘了,侃晕了也是种能力。大则发动群众运动,小则泡妞交友。

所以,只要是正常人,其实都有哲学天赋。他们之所以成不了大众眼里的哲学家,关键是没有把思考的东西形成一套首尾自洽的体系,更缺少一种自由表达思考的语言能力


也许是因为这些现有的哲学著作太弱鸡,所以你没有阅读兴趣。

从你对哲学的理解来看,你不像是没有天赋的


对于哲学我的建议是带著问题去读,对于我来说,对哲学感兴趣是遇到了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去读的。

这里推荐先读下西方哲学简史,先不做批判的概览一遍,遇到你感兴趣的人或者观点再去深入读相关作品,因为哲学很多观点事非此即彼的,或者有所继承,如果不了解前人,后人的观点会一知半解。

最后,我期待从哲学里面获得什么,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迷茫,有一套逻辑自恰的人生观就行,顺便获得一点谈资而已。

人一生唯一不能做的,就是自欺,不感兴趣就不感兴趣,别强迫自己,除了钱 。


还谈不上天赋,只能说是学术能力不足。大部分哲学著作不是几百年前的作品,语言已经脱离今时今日的语境,就是现代学科高度分化下的产物,术语不亚于科学研究等专业。你会觉得自己在没有学术积累的情况下看得懂癌症研究,或是莎士比亚原版吗?大概率不能。所以你需要的只是引路人,贵的选大学老师,便宜的选哲学史一类的科普入门读物。

如果你说那些我也不爱看。那你可能并不适合做学术型哲学。市场上有许多生活哲学类书籍可看。挑靠谱的作者便是。


哲学著作的范围太广了,流派也多如牛毛,不要被国内所谓定义的「哲学」限制,这个词在西方其实包含的范围很广,哲学诗歌、哲学文学、哲学史观、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等等,包括《论语》《诗经》哪怕是《格林童话》,这也都是西方哲学家在论文中经常引用的著作,独立思考是哲学的核心,而不是阅读。


哲学不需要什么天赋。把自己的哲学表达出来才需要天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

哲学是用来讨论人们为何思考,如何思考的工具。

只是有些人更会把自己的想法组织成语言表达出来,有些人更喜欢更深的和自己讨论,还有些人更喜欢看别人组织出来的想法而已。

哲学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是每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每时每刻都在运用的东西。只不过有些人更喜欢把这些思想弄得清楚明白,有的人只是在模糊使用。

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并且很能影响他们人的人,我们一般叫他们哲学家。不代表他们的哲学更好,只是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哲学是什么并且更会表达而已。


不是的,哲学天赋是哲学能力的问题,兴趣与天赋无太大关系,就像你可以对数学不感兴趣,但可能有很强的天赋


既然毫无兴趣为什么要在乎自己有没有天赋?


如果你有了对哲学的既定预期,那可能读不出有趣的哲学。

如果你为了读哲学而读哲学,读不懂也很正常。

如果为了装皮,那背两句原文和注解就行了。 (??ω?)?嘿

没有很多人有很高的天赋,集中所有稀缺时间资源,也能击穿阈值达成目标。

最后,爱思考和爱读书不是一回事。


建议看林欣浩那本书,入门算是最好的了

要么周濂那本也可以

这两本都看不下去,估计还是算了吧。


哲学是哲学、著作是著作,很多哲学著作有它独特的语言概念体系,你不感兴趣的也许是这些独特的、陌生的语言概念体系,再加上一层翻译杂讯,您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对这样的哲学著作很难读懂入门找到兴趣点,最多算是对某些著作不感兴趣


哲学源于人的好奇。

只要你还在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哲学的灵光就会在你的思考中闪现。


你提了这个问题就说明你有哲学天赋。

哲学天赋就是追问,只不过是追问的问题属于哲学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