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您讲个故事。由于工作原因,我和我国心血管医学泰斗胡大一教授相识,他经常讲一件事情。当年他自己由于工作繁忙,疏于锻炼,身体发胖,体重达到200斤,加之遗传性因素造成血压高,健康状况非常糟糕。于是他决定开始锻炼身体,每天行走一万步。当时一个骨科专家对胡教授进行了检查,告诫他他的膝关节软组织严重磨损,应该换掉了。胡教授没有理会,坚定地开始了他的日行万步路。从那时开始,胡教授每天行走18000~20000步,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迄今为止,已经19年过去了,胡教授的膝盖不但没有损坏,身体反而越来越好,体重减掉了30斤。74岁的老人经常参加户外徒步,行走在戈壁、沙漠之间,健步如飞,许多年轻人都追不上。反而是当时劝胡教授换关节的骨科专家,自己的膝盖换掉了。每每讲到此事,胡教授都要笑一笑。

如果你有机会了解一下《运动解剖学》,你就会知道,关节的软组织里是没有毛细血管的。关节软组织的代谢,要靠运动,不但地将关节润滑液挤出去、吸进来。在运动的同时,关节液会分泌,使关节内的软组织变厚,对关节的保护作用更好。因此,那种认为跑步就会伤膝盖的观念是错误的。

的确,膝盖受伤是跑者经常会遇到的困扰,而膝盖受伤的原因主要是运动不当造成的。关于跑步伤膝盖的因素分析和预防,您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回答:

如何正确跑步才不会导致膝盖受损??

www.zhihu.com图标

希望能够解除您的担忧。只要运动起来并坚持下去,您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认为有什么权威的依据。伤膝盖是因为超过了膝盖的负荷能力。无论姿势如何,只要不超过其负荷强度就不会带来伤害。

这个只可以自己去体会和掌握。生命是环境的产物,在不带来伤害的情况下,为他提供什么样的环境 他就会逐渐的适应。合理的使用,就会越用越好。并不认为有什么固定的期限或寿命。如果通过节省活动的方法来保护膝盖,可能会适得其反。


怎样判断我们是不适合跑步的人?

从个人的身体状况考虑:

1、跑后疼痛

每次跑完步后,容易出现膝关节或相邻部位的疼痛或病变的不适感,疼痛是身体损伤或过度劳累的表现。

2、做过相关手术的人

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从延长假体寿命这个角度来考虑,不适合。

3、过度肥胖

BMI(体质指数)大于30以上的患者,暂时不适合,因为体重过大,会增加下肢关节的磨损,比如肥胖的人群非常容易患上膝骨关节炎。

4、走路方式

习惯用前脚掌、用足跟著地的人群,这两种跑步的方式,都会使足部在身体的前方著地,从而增加地面对下肢的冲击力,久而久之产生损伤。

5、关节的活动范围异常

比如髋关节伸展不足、膝关节过度伸展、踝关节背屈不足等。

6、患有某些疾病

患有不适合跑步的疾病,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的人不适合跑步。

从环境的状况考虑:

1、没有适合的运动场所

如橡胶跑道,或平坦的,经常在凹凸不平的地方跑步存在跌倒风险,也更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因此,没有较好的跑步场所,不建议进行跑步运动。

2、空气环境

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工地或汽车尾气多的路边跑步,跑步会增加肺部的气体交换,空气不清新可加重肺部的负担。

喜欢跑步,特别是喜欢跑马拉松的朋友可要仔细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跑步的人哦~

如果不适合,怎么办?

◆若是我们跑步后产生疼痛,先找相关医疗专业人员进行诊断或治疗;

◆若是肥胖,暂时不跑步,先减肥;

◆若是跑步姿势不良,先调整模式,如使用中足著地(足的中间),保持跑步时重心平稳等等;

◆若是患有某种功能受限或疾病,应该在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跑步训练。

◆若是环境不佳,可改变或创造舒适安全的跑步环境。

除此之外,跑步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跑步流程

热身运动:5-10分钟轻到中等强度的心肺或肌肉耐力活动

正式运动:20-60分钟的有氧或负重或体育运动

放松运动:5-10分钟轻到中等强度的心肺或肌肉耐力活动

牵伸运动:至少5分钟牵伸,在热身或放松运动后

2、运动处方

频率: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至少5天每周,或高强度至少3天每周;

强度:中等或高强度,身体状态差就使用低强度;

时间:中等强度30-60分钟每天,高强度或20-60分钟每天;

方式:连续有节奏的,有规律,有目的,有大肌群参与的活动,如慢跑等;

运动量:例如平地快走,每天超过2000步,超过7000步更好;

模式:可分开完成以上要求,但最好每次10分钟,

进阶:逐渐增加以上内容的数量或程度(最好一两个星期后再增加)。

那么,如何简单计算中等或高强度?

可运用心率法进行简单计算。

中等强度时最低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0.4+安静心率

中等强度时最高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

高强度时最低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

高强度时最高心率=(220-年龄-安静心率)×0.9+安静心率(运动过程中,保持心率在最高与最低之间)

生命在于运动没错,

但是,

应该是在于科学运动

愿天下再无跑步膝!


看自己bmi值是不是正常,一般运动量不会伤膝盖,还会刺激强健膝盖,运动量大了,姿势不正确就会损伤。


我自己每跑三个月,都会去医院拍个片检查一下双腿。

毕竟比起健康,一点钱真算不了什么,


肥胖,不止伤膝盖;跑步姿势错误;跑前不做准备活动;运动过量,配速过快;核心力量不够等情况都会伤膝盖。跑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疾病医生告诫不可以跑步的


除了跑步,还有许多有氧运动能少用大关节


个体差异还是比较大,有的人怎么跑都没事有的人走路多了膝盖都出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没太大问题,从小踢球但不喜欢跑步,这些年除了偶尔踢踢球之外没跑过步,去年为了减肥开始跑,当时bmi28,每天3公里然后再结合散步,每天步数基本在15000左右,到现在一年了膝盖没什么反应。

所以还是自己先尝试下,建议从散步开始每天走个5公里左右看看,没问题的话跑步应该也没问题。


首先你要先明白一件事,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关节之间是会产生摩擦的。然后在这种摩擦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以相对应的损耗。而跑步与膝盖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看你的发力。在正确的发力轨迹状态下。肌肉能够均匀的帮助关节去承受身体的重量。那么对于关节的磨损程度能达到最小,也就是将伤害可能性降低到最小范围。其次,是否伤膝盖,你要自己跑过以后由你本体感知的状态来决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