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梯利《西方哲学史》中的这段话:

Some temperaments found it impossible to look upon the world as a mechanical interplay of atoms and to cease from troubling about God.

按光明日报版的翻译:

具有某些气质的人感到他们不可能将世界视为原子的相互机械作用,从而不必再为上帝问题困扰。

此处的「气质」看起来不是经过论证得到的东西,是该理解为一种偏好呢,还是每个人不同的直觉呢?或者是别的什么?

补充原文截图:


谢邀。关于哲学气质,詹姆斯在《实用主义》的开篇花了一整节来论述,非常精彩。

摘抄精华部分如下:

哲学史在极大程度上是人类几种气质冲突的历史。尽管我的同事中有人对于这种说法或者觉得有些不够严肃,我还是要论述这种冲突,并拿它来解释哲学家的许多分歧点。一个专门的哲学家不论他有哪种气质,他进行哲学思考时常要把他那气质的事实隐蔽起来。我们在习惯上不承认气质是理由,所以哲学家为自己的结论辩护时,只是极力提出一些与个人无关的理由。其实他的气质给他造成的偏见,比他那任何比较严格的客观前提所造成的要强烈得多。正象这个事实或那个原则那样,气质也会这样那样地给他提供证据,造成比较重感情的或者比较冷酷的宇宙观。

……

当然,我在这里说的是那些确实杰出的人,有重要特性的人,他们在哲学上留下了他们的特征和形象的烙印,并在哲学史上占有地位。柏拉图,洛克,黑格尔,斯宾塞都是这种有特殊气质的思想家。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在智力上都没有明确的气质,我们是两种相反气质的混合物,而每种气质都并不突出。我们不大知道自己在抽象事物方面偏爱什么。我们中间有些人听了别人的话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偏爱,结果是跟著风尚走,或者相信周围予人印象最深的哲学家,不管他是谁。但是哲学上至今认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个人要看事物,用他自己特别的方法去看事物,并且对于任何相反的看法,都不满意。没有理由设想这种强烈的气质性的观察力在人类信仰史上从此就不重要了。

……我把这许多特性分写为两栏。我把这两栏叫做「柔性的」和「刚性的」,这样一来,我想你们更容易认识我所指的这两种类型的心理结构。  柔性的---------------------刚性的理性主义的-----------------经验主义的(根据原则而行)-----------(根据事实而行)理智主义的-----------------感觉主义的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乐观主义的-----------------悲观主义的有宗教信仰的---------------无宗教信仰的

意志自由论的---------------宿命论的

一元论的-------------------多元论的武断论的-------------------怀疑论的……对于每种类型,你们各人大概都知道几个很明显的例子,而且知道两种类型里各种例子的人彼此是怎样看待对方的。他们彼此互相轻视。每当他们个人的气质强烈的时候,他们的对抗性就会在各个时代中形成当时哲学空气的一部分。这种对抗性也形成了现在哲学空气的一部分。刚性的人认为柔性的人是感情主义者,是软弱的人。柔性的人觉得刚性的人不文雅,无情或残忍。他们彼此的反应很象波士顿旅行家走到克里普尔河(Cripple Creek)的居民当中所发生的情况一样,彼此都认为别人比自己低一等。不过,这种轻视,一方面带著取乐的性质,另一方面却含有一点害怕的味道。在哲学上,正如我已经坚持过的,我们中间很少有人完全象没有经过锻炼的波士顿人那样单纯,也很少有人象典型的洛矶山硬汉。我们中间大部分人都热切盼望两方面的好东西。事实的确是好的——给我们多多的事实吧,原则是好的——那就给我们多多的原则吧。从一个角度看。世界无疑的是一,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无疑的是多。既是一又是多,那末我们就采取一种多元的一元论吧。各种事物自然都是必然确定了的,但是我们的意志也当然是自由的。一种意志自由的决定论,才是真正的哲学。无可否认,局部是恶的,但是全体不能都是恶,所以,实践的悲观主义可以和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结合起来,余此类推——普通非哲学专业的人从不是一个过激主义者,从没有整理过他的哲学体系;他只是为了适应陆续产生的许多引诱而糊里糊涂地生活在可以过得去的这一个小范围里边或那一个小范围里边。但是我们中间有些人在哲学上并不仅仅是一个外行人,我们称得起是业余运动员,我们为了信条中有太多不一致和动摇的地方而感到苦恼。只要我们还继续把来自对立双方的不可调和的东西混合起来,那末,我们就不能保有一个美好的、理智的良心。


题主问的是一个西哲的问题,但完全可以从中哲的角度回答一下,因为在中国哲学中,尤其宋明理学的传统中,气质也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话题。有答主介绍了詹姆斯的观点,读了之后发现很有意思,觉得完全可以和宋明理学比较研究。

「气」在中国哲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哲学史一般的描述中,以北宋为界,哲学史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段,汉唐元气论和宋明理气论。在宋明主流的朱子学理气论中,气相对于理,是形而下者,因此理学家对气的看法在理气论的架构中是比较负面。在工夫论层面上,气是被改造的对象,理学家时常在讲,要「变化气质」。

理学家认为,理落在人身上就是性,而性就其自身来说是善的。但是从理被赋予成为人性时,必须要和气结合在一起。现实层面的人,是「理(性)气合」的产物,只有理(性)没有气,也就没有人可言。但是性落在气上讲,又必然会被气(气质)遮蔽,从而本善的性无法完全呈现出来。可见,虽然气是负面的,但是对人物的生成来讲又是必然的。天地之气流行而生成人物时,因为气有清、浊、厚、薄等性质差异,因此每人一个天生的气质都是不一样的。

理学家的工夫论就是要改变气质,从而使得本善的性全部呈现出来——这或许仅仅是一个高悬的理想。变化气质最终指向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圣人。但是圣人其实也是受到气质的影响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气象。在理学传统中,气是一种类似于质料性的、身体性的东西。因此变化气质之后,整个身体状态会发生改变,改变后的气质状态就称之为气象。

在理学道统建构的主要文献《近思录》中,最后一章第十四章为「观圣贤」。如何观圣贤?就是观圣贤气象。比如,他们会说,孔子是元气气象,孟子则像泰山,颜回和风庆云。等等。孔、孟、颜回都是儒学史上公认的圣贤,他们的气象都是不同的。

以上。


大家想多了。就是用来指人,很典型的提喻 (Synecdoche),即用部分指代整,就像hands, minds, brains, hearts, heads, eyes都可以指「人」,一般来说用哪个词是和场景有关的。想事情的人可以用brains,干活的用hands,点人数用heads,这一段说有些人的思考方式无法接受某种看世界的方式,用temperaments(更多指的是思想上的「性情」)来突出「思考方式」。啥气质不气质的啊。


这个问题水很深。感觉和古希腊体液学说有关系,我不是专家,只能做维基搬运工。

古希腊医学中区分四种气质:多血质(sanguine)、粘液质(Phlegmatic)、黄胆质(Choleric)和忧郁质(Melancholic)。这四种气质是由四种体液决定的: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这四种体液又对应回四个元素:气、水、火、土。

相应地,每一种气质也就有对应的特征:

多血质的人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道(社交帝型);

黄胆质的人性格更加外向外向,但为人独立、喜欢操控别人,野心勃勃、有很强的决断力,同时也暴躁易怒(霸道总裁型);

粘液质的人为人随和、没啥脾气,有同情心和喜欢做和事佬(佛系青年?);

忧郁质的人性格内向,更喜欢一个人呆著,静静地思想与感受(忧郁少年?)。

每个人因为体液比例的关系,通常是这四种性格的某种混合。

梯利这里谈的这种气质,可能更像霸道总裁型的思维方式,在思想上比较雄心勃勃(?)。

上面的内容都是抄这里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r_temperaments#Four_fundamental_personality_types


我不确定是否合适套用这个框架:

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一般是从 intuition 出发去得到一个 theory。这里的 intuition 并不是康德意义上的直观,而是日常语言中那种不加反思的判断,或者说作为理论出发点的直觉。

除了少数哲学家之外,大多数哲学家都不会停留在 intuition 上,但是他们也不会去做一个忽略一切 intuition 的 theorist,这里有一个平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RE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达到理论和直觉相互平衡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选择忽略掉一些边边角角的直觉;有些时候我们选择修正我们的理论。当反对某个理论的直觉足够多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修正我们的理论,但是如果只是一些极个别的情况,类似于陈寅恪的「恪」应该怎么读的时候,我们不会为了这个去修正我们的(语音?)理论来重新包容它,而至多只会说这是一个例外,记住这个例外就行了。这里的理论可以指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理论,不限于哲学。

而对应地,题目中陈述气质,

  • 可以是决定开始寻找 reflective equilibrium,拒绝某种强加的世界观的于是展开 deliberation 的起点;(如果你把重点放在后面的 cease from troubling,那就是无法停止进行 deliberation 的想法)
  • 可以是思考这个问题时作为起点的直觉;(如果你把 found it impossible 中的 find 看成是一个单纯的描述,而不是一个真正实际的动作,「直觉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就是出发点)
  • 可以是最终意识到某些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坚持机械世界观这种理论并不助于解决这类问题,而最终达到的平衡。(如果你把 found it impossible 看成是思考的结论(类似于找不到出路的感觉),那么这种『找不到』就是平衡的结果)


1、形而上学三原则:甲逻辑,乙词型,丙语义;

2、所以,单词temperament语义「气质」很次要;

3、对于以字母文字为母语的西方哲学家来说,当然极为熟悉这个词所有的其他语义,所以能够娴熟地用这个词表示哲学家所主张的本体论;

4、国人懂语义,不懂其间的逻辑的关系,也无须关心单词的词型,免不了围绕著「气质」胡思乱想;其实,国人读西方哲学的原著,主要应该弄清「本末」的逻辑关系;详细说,充其量一个学年,即可彻底弄清;

5、简单说,譬如,

大写表示本体Some,其间的me为音乐的全音阶第iii音,表示本O&>nt&

小写表示末体:心事 temperam-第iii音-气质ents人物,也是iii段论。

6、西方哲学的单词之间并无语义关联,勉强关联则会出现令人十分困扰的说法;譬如,前两天我有一个回复,可供参考:

======================

======================

1、甲逻辑,乙词型,丙语义:

2、所以,西方哲学不可完全汉字化:

3、国人懂语义不懂逻辑,也无须关心很重要的词型;

4、于是就出现了题主的问题:我们对于事实上我们是无知的事物具有知识?

5、这话如有原文(限于英文),我一定可以说清其本意,当然,也需要你耐心听我的解说。

=======================我看到有人引用了罗素的原话,

Th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induces a dogmatic belief that we have knowledge where in fact we have ignorance, and by doing so generates a kind of impertinent insolence towards the universe.

======================赏析其间最要紧的那一句:

【induces a dogmatic belief that we have knowledge where in fact we have ignorance】,

入世-i-心诱导a人生死d路畅通(永恒不变=教条)t导音i主音c大调(西方哲学常常用音乐的音阶表示天堂路)b内里信仰-i-上帝-f

天路来囬t说话出口t

我们心智慧 we内外h大街林荫路e内里经验知识k勾住e专名字w在那里e爱心in内里f人心事实

t我们心智慧we内外h大街林荫路e爱心i知内情g神指路n专名0无知r类名e内心知天堂路;

【这当然不能叫翻译,而只能叫「英文的逻辑赏析」】


悟知性格


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就是具有某种人格的人,

这章后面还提到了我大盖伦,,

梯利这本书不建议读。


无系统学习或具体了解

维基百科释义??


基本上就是大家说的「气质」。 翻译也没啥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