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学历史总觉得中国历史是孤立的,除了蒙古人短暂的驱散了一下战争迷雾,剩余大部分事件里,各个文明总好像是处于不同的次元的。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的么?中国古代有不止一个朝代将版图扩展到西域,那些古人在西域又制造了什么,遭遇了什么呢?以我个人浅薄的历史知识,我只能说出上帝之鞭这一个来,而且我也知道上帝之鞭是存疑的。此外,今天在问题《如果契丹人直接引入回鹘文字转写契丹语,可能会对东北亚历史造成怎样的影响?》中看到@大意觉迷 的回答中这样一句话:

粟特故地被阿拉伯势力所占,而粟特商人支持的安禄山集团未能夺取中国的控制权。粟特人利用摩尼教影响回鹘可汗改宗,对回鹘文化产生持续影响。

唐朝的安史之乱背后有『海外反动势力』的背景么?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故事是伴随著多个文明之间的连锁反应么?


很喜欢这个问题,长期更新谈一些:

(壹)

1526年,奥斯曼帝国进攻匈牙利,向哈布斯堡而去。其间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二世在撤退中战死,奥斯曼几向临维也纳挺进。——而这个时候正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矛盾,逐渐白热化。而奥斯曼此举,恰恰救了尚处弱势的新教一命,让它后来得以壮大。——值得注意的是:奥斯曼的进攻,恰恰是受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邀请的,这也是他两面夹击的策略之一。

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 vs 奥斯曼苏丹苏莱曼,by 提香 1530

(贰)

通常来说,文艺复兴之所以发源于中北义大利,和威尼斯、热那亚等城邦共和国,充当东西方贸易的中介是分不开的。——而同时,文艺复兴的衰落也和这条线索紧密联系。——先是1494年,持续近七十年的哈布斯堡vs瓦卢瓦战争爆发,对义大利北部造成破坏。然而更致命的经济打击在于:1498年,达伽马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这让义大利作为东西方交易中介的地位,几乎彻底丧失,也由此带来了后来文艺复兴的的逐渐结束。

达伽马第一次航海路线

(弎)

葡萄牙人绕过非洲,进入印度洋以后,试图垄断东西方的海上航道。因此,和传统的威尼斯人、阿拉伯人的利益都发生了巨大冲突。因此,爆发了著名的1509年第乌海战。参战一方是葡萄牙,而另一方阵容则非常强大,包括:

-奥斯曼帝国

-拉古萨共和国(今杜布罗夫尼克)-威尼斯支持的:古吉拉特苏丹国、埃及马木留克布尔吉苏丹国、卡利卡特扎莫林国的联合舰队。由此可见:葡萄牙确实犯了众怒。不过,这场战役最终却以葡萄牙获胜告终。而曾经伊斯兰文明却失去了印度洋控制权,自此由盛转衰。

第乌海战示意图

(肆)

很多人知道,俄罗斯曾经和美国做了一笔非常不划算的交易:以720万美元的价价格,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这块土地的面积为170万平方公里,但比面积更重要的是它的地缘价值。因为阿拉斯加直接和美洲大陆相连,扼守咽喉要道白令海峡。把这片登陆地拱手让给美国,不仅相当于永远错失了跨越大洲遏制对手的机会,也相当于把自己的东大门暴露给美国。

俄罗斯为什么会做?如果我们看时间,就好理解了:阿拉斯加交易的时间在1867年,前不久刚好是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对手是:英国、法国和奥斯曼帝国。在俄罗斯人看来,这块地方与其被英国拿走,倒不如给当时的美国。至少当时美国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来势汹汹,他还是固守在美洲大陆的低调国家。可是俄罗斯永远也不会想到:不到一百年后,这个国家就将成为自己的一个噩梦。

19世纪的俄罗斯+阿拉斯加

(伍)

1904-1905年间,俄罗斯在远东和日本的战争中失败。有关日俄战争失败的背后驱动,见我之前答过的一题,此处不赘述&>&>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战败的结果、战争的巨大消耗,连同俄国内部长期以来的内部矛盾一起,造成了1905年1月22日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彼得堡冬宫的皇家禁卫军,向赤手空拳的人开枪。

这件事,激化了矛盾,引发了黑海舰队水兵的哗变、城市工人的反抗等等。这让沙皇的权力摇摇欲坠。尼古拉二世颁布了著名的的《十月宣言》,准许俄国有一部宪法和民选的国民议会,即首个国家杜马。

另外,还有个有趣的细节:本次事件民众一方的领导者,是一位东正教的神父,叫做加邦。根据后人的研究,他其实当时一直受日本陆军上校明石元二郎的支持。并且加邦后来在流亡期间,和高尔基、列宁、克鲁泡特金等人,都有私交。

乔治加邦

(陆)

如上壹所描述,奥斯曼与法国的结盟始于,1536年朗索瓦一世和苏莱曼之间的盟约。这份盟约在其后二三百年间,也影响著两国的内政。18世纪晚期,大革命前夕的法国自顾不暇,对和奥斯曼的结盟也有所松动。而此时的奥斯曼也处于中衰过程,加之与哈布斯堡的争夺战久拖未决,无暇东顾。1783年,崛起中的沙俄从奥斯曼手里抢去了克里米亚。克里米亚汗国自此覆灭。此时的俄罗斯沙皇,正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柒)

评论区里 @ylshao 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课题:关于苏伊士运河和南非兴衰间的关联,在此表示感谢。关于这两者,我的看法是:两者肯定是有关联的,但苏伊士的开通是否是南非衰落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值得商榷。

我们知道:南非在殖民运动中的开拓,最初源于15世纪。先后经历了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殖民。至少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前,南非或者更具体点说是「开普敦-好望角」一线,成为整个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转运港口。下图有个简单说明,就可以看出来: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航程的长度和运载的复杂程度大大减少。世界贸易的的蛋糕虽然随著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大,但舍远求近是经济规律,更多商队必然会选择苏伊士这条路。因此相比于从前,南非从贸易上的得利比例,必定会比之前垄断时代要少。

不过在我看来:经济并非南非衰落的唯一原因。比如众所周知的南非种族问题、基于金刚石而生的经济结构问题,以及大国之间的博弈而生的布尔战争等等。这些都是让南非失去往日光彩的因素。所以,我并不同意单一因素论,也就是把南非的衰落归于另一条航线的开通。

哪个国家地理位置非常好却发展得不好??

www.zhihu.com图标

就像我在之前这个回答《哪些国家地理位置好,但却发展不好》里提的:决定国家发展走向的,并不止于地理位置这一个维度。

再次感谢 @ylshao 的提问,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

(捌)

八世纪初,中国和阿拉伯帝国都处在扩张阶段。但当时的唐朝正和吐蕃交战,因此对与倭马亚王朝正面交锋犹豫不决。唐玄宗只是通过授予粟特人和吐火罗人特权,间接抵抗阿拉伯人。这让撒马尔汗、布哈拉、昆都士等地,希望依靠唐军的力量赶走阿拉伯人的希望落空。

而唐将高仙芝,虽然取得伊塞克湖、塔什干等地的宗主权。但这种宗主权,总的来说是脆弱的。在他借口没有履行戍边职责,杀掉塔什干王之后,激起了当地人的反抗。751年,阿拉伯和葛罗禄联军在怛罗斯击溃高仙芝。中国永久失去中亚霸权,此地开始进入伊斯兰时代。

(玖)

小亚美尼亚,又叫乞里乞亚的亚美尼亚,处在东西方的交汇点。在蒙古西征的进程中,他们曾经试图联合蒙古清除塞尔柱的势力。国王海屯一世,不仅派兄弟前往蒙古联络结盟。并且亲自穿过中亚来到哈拉和林拜见蒙哥。

与此同时,法王路易九世也派圣方济教士卢布鲁克前往蒙古。基于欧洲和中东前哨的示好,蒙古开始了第三次西征,即旭烈兀西征。虽然这其中不乏蒙古本来就要征服的野心,但并不排除与这几次长途来访间隐秘的关联。

海屯一世(坐)与蒙哥,当时不一定谁坐著

本帖将长期更新......

————我是报幕员+分割线—————

另外,应知友之邀,给大家写了一些不同时代的《时空穿越指南》。这个指南目前还在更新当中:

怎么才能活出维多利亚时代资本家的感觉??

www.zhihu.com图标怎么活出大航海时代的海盗头子的感觉??

www.zhihu.com图标怎么才能过上俄罗斯帝国的贵族生活??

www.zhihu.com图标怎样才能过上拜占庭贵族的生活??

www.zhihu.com图标怎么才能活出春秋战国诸侯的感觉??

www.zhihu.com图标怎么样才能活出古希腊贵族的感觉??

www.zhihu.com图标怎么才能活出古罗马贵族的感觉??

www.zhihu.com图标怎样活出拿破仑时代的英法贵族的感觉??

www.zhihu.com图标怎么才能活出尼安德特人的感觉??

www.zhihu.com图标121国环球人文旅行 | 东西堂主

最后,附我121国环球旅行视频,更多一手见闻和我的个人思考,请搜索:


韩愈上谏佛骨表

虽然韩愈没有成功,但是此举打醒了朝中不少贵族,有效抑制了佛教在安史之乱后人心不稳局面中的扩张。为唐武宗灭佛开了先声,清除了唐朝中这个势力庞大但是没有抵抗能力的毒瘤。

从长远来看,这篇文章直接避免了中国进一步像神权国家堕落,避免了中国陷入伊朗一般的尴尬局面。


站在吃货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有两种原产于美洲的作物:辣椒和花生。

明朝年间,这两种作物传到了中国。这两种作物的引入极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花生成为白酒的最佳伴侣,辣椒丰富了中餐的品种和口味,是诸多菜系(以川菜为代表)的首选调料。

到了清朝末年,爱好饮食的晚清名臣,四川总督丁宝桢(老家贵州)将酱爆鸡丁做了改良,加入了辣椒和花生,使得味道更为丰富。丁宝桢将其在四川推广后大受好评。因丁宝桢官至太子少保,又称丁宫保,故将此菜命名为宫保鸡丁。

丁宝桢

后来一部分华人赴美谋生,将宫保鸡丁也带到了美国,宫保鸡丁的主要原料辣椒和花生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落叶归根。后来美式中餐大行其道,但都少不了这道中美两国人民都为之倾倒的宫保鸡丁。

美式中餐连锁店熊猫快餐的招牌菜宫保鸡丁

《老友记》(Friends)第一季第11集中,Chandler的母亲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时说「我喜欢吃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出现在《生活大爆炸》中

我来答一下。

一、东汉窦宪闪击北匈奴

永元三年(公元91),窦宪领一支精锐骑兵,由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等率领,星夜兼程,出塞5000余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匈奴北王庭,在汉军的凌厉攻势下,匈奴军队溃不成军。单于慌乱中被流箭射伤,勉强捡得性命。

窦宪打的匈奴从此漠北无王庭;北匈奴直接头都不回往西一路跑到伏尔加河和黑海北面,把这里的东哥特人又撵到更西面;更西面的西哥特人又往更更西跑,路上夹杂著日耳曼等各民族一口气跑到了罗马境内,英 爱德华·吉本在所著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称之为民族大迁徙;之后这帮人就把罗马帝国灭了,从此西方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二、孛儿只斤·蒙哥战死钓鱼城

1259年,大蒙古国大汗孛儿只斤·蒙哥南下攻宋。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下攻势受阻,数月不能攻克。8月孛儿只斤·蒙哥战死钓鱼城。

蒙哥突然暴毙,甚至急促到没有在临终前留下遗诏确定继承人,导致了此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而内战五年。他的去世,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影响,蒙哥去世导致了旭烈兀统帅的第三次蒙古西征被迫中止,让欧洲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

不然的话,今天中东可能信仰长生天或成为历史也犹未可知。

19.04.19 凌晨 随笔


蒙古帝国为了对付金国,为了争取原辽国的归降,对辽国贵族采取拉拢政策。辽国贵族认为这个也是类似于金国对辽国的态度,契丹人无非从受困于女真人变为收困为蒙古人,于是辽国贵族耶律大石在征朝鲜被干涉之后,远征中亚。最远达到了东欧草原。在中亚期间,联合了中亚多部多国,反伊斯兰宗教的立场(所以后来蒙古支持中亚伊斯兰教,而反对中亚本土教),在东欧以中国的名号自称,其礼仪形制深深影响了整个东欧国家。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世界一体化程度太大,可以不考虑了。

19世纪前的话,我觉得七年战争中俄国、中国、准格尔三方在新疆的争斗也许影响了欧洲的战局。


西方发现新大陆后,美洲大陆的高产作物经西方传入中国,导致了明清的人口膨胀。

蒙哥死

蒙古西征军退

欧洲某种意义上逃过一劫


东印度群岛的火山灰喷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