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是的,人工塞最low,然后是碎木合成塞,优质的葡萄酒几乎都用天然木塞。另外螺旋盖不在此进行讨论,那是另一个体系从顶级酒到廉价酒都有在用。


用好的橡木塞,首先说成本是要提高,酒的价格自然要上涨。

区域终端市场上酒的价格和酒的品质,现在说也很难统一,不是卖的贵的酒就是好酒。这个事情可以这样去理解,极端假设法吧:如果我这个年份的酒特别优秀,我希望它在市场上得到较高认可,那我从酒瓶酒帽酒标等各种细节上都会很精心的去处理,千金出嫁,嫁妆丰厚。

咦,怎么不知所云呢,真是不该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传统、最优雅的瓶塞非天然塞莫属了。对于那些珍贵的葡萄酒,天然塞是最佳选择。这些木塞虽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一些弊端;复合塞往往是利用废旧天然塞加工而成的瓶塞,成本较低;聚合塞由软木颗粒与粘结剂混合而成,其在短期内的功效与天然塞相似;对于市场上大多数葡萄酒来说,螺旋盖是上佳之选。因为市面上的葡萄酒绝大多数属于即饮型,适合在3至5年内喝掉,如果过了这个阶段,葡萄酒就开始「走下坡路」,逐渐失去新鲜活力。但这并不意味著螺旋盖适用于所有的葡萄酒。和木塞一样,螺旋盖既有利也有弊。可以说,没有哪种木塞是适用于所有葡萄酒的!天然塞最适合那些需要瓶内陈年的葡萄酒。螺旋盖在避免葡萄酒受到木塞污染的同时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最适合用于1-3年内饮用的葡萄酒。


葡萄酒与橡木塞是息息相关的,顶级的葡萄酒都会使用到好的橡木塞,低廉的葡萄酒就很少用到天然橡木塞。因此,有时候好的橡木塞也反映葡萄酒价格的高低,值得注意的是橡木塞不能代表葡萄酒的质量好坏。


有很大关系。

葡萄酒的软木塞长短不一,长度有38、45、49、54mm不等,直径在24mm左右。通常来讲,软木塞的尺寸越长,葡萄酒的品级越高,价格也越贵,多为可陈年的佳酿葡萄酒。这是因为,葡萄酒在陈年期间,酒液会顺塞子向外渗漏,因此,长塞比短塞更安全。

用软木塞封瓶的葡萄酒经过陈年后,酒液会渗入木塞,时间越长,渗入越深。因此,通过酒液渗入痕迹可辨别葡萄酒在开瓶前的储存状态,从而为酒质的辨别提供了证据。

红葡萄酒的酒液渗入痕迹比较明显,而白葡萄酒则没那么明显。

红葡萄酒陈酿2-5年,酒液渗透痕迹在1/5-1/4之间;5-10年,在1/4-1/3之间;10-15年,在2/3-3/4之间;20年以上,痕迹在3/4以上,并且有老化迹象,一些酒可能需要换塞后才能接著储藏。

葡萄酒储存的年限越长,渗入越浅,说明酒的储存环境好,酒质就越可靠。反之,则证明储存环境较差,酒液有氧化迹象。如果酒液痕迹已经渗到瓶口边缘,且隐约有渗出迹象,则说明酒已经变质。

正常情况下,一瓶保存较好的酒,开出的软木塞圆润饱满,用手握有弹性,且有光泽。

如果,木塞明显干缩,无弹性,且表面不光滑,说明酒可能是长期立著放的,有可能过度氧化或变质。


无论哪种瓶塞都肩负隔绝空气,保持葡萄酒酒质的使命,各种酒瓶塞都既有利也有弊,然而,用瓶塞来判断葡萄酒的好坏并不现实。消费者大可不必仅仅因为瓶塞的材料就对葡萄酒的质量妄下定论。不过,不可否认的,我们可以从酒庄对瓶塞的选择,多少了解到酿酒师的「良苦用心」。

我觉得一个厂家如果做的是好酒必然不会用差的木塞吧!就像你愿意在一辆豪车里面放一堆臭垃圾吗?


有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
好酒一定用好酒塞,而且酒塞是需要买不同厂家的,搅拌均匀后分批使用。(怕有某一厂家的酒塞有问题,会导致整个批次的红酒出现质量问题)。但是,就算用的是好酒塞,一不一定说明是好酒,毕竟酒塞没有很贵。保不准哪家酒厂直接用好塞装差酒。所以,答案是depends...
用差塞子的很难是好酒,用好塞子的未必是好酒。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