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金刚经》里: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的发心,一方面要「广大」,悲愿覆盖一切众生;一方面又要「甚深」,安住无相法性中,而彻底的无相中,无有众生相,亦无地狱相,见一切法自性清净,地狱天宫,同为净土,不见这样的清净相,菩萨就不可能成佛。所以地藏菩萨,早已证此法性,对菩萨来说,其实地狱早已经「空」了,所以经里说菩萨其实早已成佛。而菩萨以因地大愿,为我们这些心有地狱相的众生,示现此菩萨身,有地狱相者,便可以有地藏菩萨。其实,四大菩萨,都是这样的,以般若智,行慈悲之愿,理解菩萨大愿的关键在于般若智,而不是以凡夫的思维方式去简单的依文解意。


佛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沙门问佛,北京怎么走?

佛:往南

佛在南京夫子庙,沙门问佛,北京怎么走?

佛:往北

核心是发大菩提心,说法时机和对象不一样,别生搬硬套。


地藏菩萨终日度众生不见到众生相。

《金刚经》说得很清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如果菩萨要有众生相的话,他就不是菩萨了,故而对菩萨来说,地狱早就空了。

皈依三宝之后,大家开悟的程度不同,今天明白这样了,明天明白那样了,积累多了,小悟变大悟,慢慢地才能真悟。

到真明白了,你就真正快乐了,你的身、口、意三业绝不是造恶业,也绝不泯灭因果,绝不做一点点坏事。 

要是做了坏事,一定受恶报,如果能达到一切因果泯灭的时候,到什么时候一切因果泯灭了?就是「罪性本空唯心造,心若亡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你的心能够没有一切事物,真能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就成功了。

为了要得到「无我」的智慧,先皈依三宝,在大乘经典里头说都是我们的父母,你不能伤害一个众生,众生都是你的父母,有过去的父母,还有你未来的父母。你要令这一切父母的有情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你必须自己先解脱了,先要有了这种智慧,才能够利益别人,这就要有菩提心。

故而各个大乘经典里,菩萨都有此类发愿的行为。


这个明显就是自己编出来的佛经,在佛教中根本没有这种说法。

首先看大乘佛教,成佛不成佛,和地狱空不空没有什么关系,你没成佛可以度众生,成佛了更可以度众生,所以为什么要等地狱空了才去成佛呢?而且地狱众生是不能得度的,它们只能受罪,罪受完了才可以继续受生,而且如果受生在三恶道以及人道的北俱卢咒或者四无色界天,同样不能得度,所以地狱不空,言外之意,菩萨要度地狱众生,这是说不通的,因为可以得度的受众在三界中是非常少的,并不包含地狱众生。

如果从上座部佛教来讲,更不靠谱了,除了大乘佛教的限制之外,上座部佛教的佛必须是佛教的创始人,因此成佛不成佛需要基础于佛法有没有在世界上灭绝,佛法如果没有灭绝,任何人不能成佛,所以你地狱空或者不空,倘若佛法尚存,菩萨同样是不能成佛的。

因此这段经文足可以证明该经是伪经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地藏菩萨的愿力,这句话是说地藏菩萨的。地藏菩萨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才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句话。无论怎么样,地藏菩萨能入地狱救助众生,地藏菩萨也已经先出世了,得解脱了。不然也没办法入地狱,救众生的。并没有矛盾。


这位师兄

成佛一定出世,但出世不等于成佛

从四果罗汉开始,已经不被迫受六道轮回主宰

更不要说菩萨了

尽管菩萨不受轮回,但他们为度众生出苦海,主动靠近六道,这就是入世

未成佛的但已经不受轮回主宰的地藏菩萨,发了那样的大愿

这是不矛盾的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学人对地藏菩萨救度罪苦众生的赞誉。

跟先出世后入世,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个思路呢?


略述一二。

回向,是回小向大。华严经通篇通过文字数字,就是让你此心扩充。这样你看净行品就知道为何通篇不说净,而是说如何如何扩充。

又说,此净,即体。所以《圆觉经》说净诸业障。

先出世和后入世。说的是此心。妄念一动,即是入世。正念归体,即是出世。正念妄念,具是一念。不会有那么个地方脱离入世而言出世。故经曰,无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三界之外觅清净,无有是处。法界之外寻一真心,具是戏言。

所谓出世,就是发现你身上的觉性。正因为有此,你才活,能吃能睡能玩。此性不灭,不动,遍一切处,《楞严经》八还辩见有阐述。要证得不生灭性,才能体会,故经曰,知见之时即体妙理。《圆觉经》说,诸幻灭尽,觉心不灭。此之义。

见性后,要回小向大,扩充此心量。就是发大愿行大愿。所以华严经就是要让学人回向发大愿,行菩萨道。

不行菩萨道,如何创建你的佛国。

《维摩诘经》里面描述佛国品,哪个不是行菩萨道来的。

五祖弘忍留偈,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因,即性,即出世。

有情,就是妙用,就是行菩萨。

经,即心。千佛后佛,具是此说。

不解其心,三世佛冤。

离心一字,即同魔说。

其次,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该做何解。

有小乘解,也有大乘解。小乘就不说了。

大乘如何解。维摩诘居士示疾,有问为何如此。反被菩萨呵斥,众生病故菩萨病。这个众生,难道不包括地狱嘛。菩萨要圆满自己,哪一道众生不度?何止地狱,其他道都有地藏菩萨示现度众。

不度众生,比如不能圆满成佛。急急于出世,只是小乘,然而小乘不究竟,迟早也要回来的。不然法华经里,释迦为何要授记。


谢邀

先来一句:万法唯心所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