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我军兵力有绝对优势,为什么看起来打得战战兢兢,况且林彪还多次想要放弃攻打锦州打长春,而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战国军80万,为什么打得如此顺利而且战果出乎意料


为什么会觉得林多次放弃锦州打长春?为什么会觉得辽沈打得不如淮海顺利?

首先说一个问题,辽沈战役中,林只有一次犹豫是打锦州还是打长春,并没有多次放弃锦州打长春的事

林为什么犹豫是打锦州还是长春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东进兵团增援后,导致林在锦州方向的兵力不足了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林本身有那么多的兵力,又有传说说四平给林造成了攻城的阴影(这是猜测林不敢打锦州的心理原因),怎么还会出现打锦州兵力不足这种近乎天方夜谭的事呢?

其实不用奇怪,因为林最初只用了6个多纵队在锦州方向,以5个纵队(3、4、7、8、9纵)又2个师(2纵5师、6纵17师)攻锦州,以1个纵队(11纵)阻击锦葫援军。

东进兵团增援后,单靠11纵阻援是非常薄弱的,也就是「准备了1桌菜来了2桌客人」。如果继续坚持打锦州,则东进兵团一旦突破11纵的防线,将影响整个锦州作战。

这种情况下,换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我们这些纸上谈兵的军盲,是不是也应该「犹豫」一下要不要继续打锦州?

林彪「犹豫」之后,迅速下了决心,继续打锦州,并调东北的王牌主力1、2纵南下参加锦州方向作战。

如此以来,锦州方向从原来的6个纵队又2个师增加成了8个纵队有1个师,以5个纵队(2、3、7、8、9纵)1个师(6纵17师)攻锦州,以2个纵队(4、11纵)阻击锦葫援军,以1纵为战役总预备队。

林彪通过增加2个王牌主力,解决了锦州方向兵力不足的问题,让2桌客人都有了菜吃。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还是有疑问,林彪在搞什么鬼?手握强大的兵力,面对锦州这么重要的作战,就算没有所谓的四平阴影,也应该重视锦州作战才对啊。

要知道主席早在9月7日就建议林彪,「你们如果能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不如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为适宜」。

9月27日,主席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继续陷于麻痹状态(目前已是麻痹状态),我则可以主力移攻山海关、滦县、唐山、塘沾,并且只要有可能便应攻占葫芦岛、秦皇岛,完全肃清锦州、塘沽之线,直迫天津城下,迫使国民党用空运方法从沈阳调兵增防平、津」。

如果按照主席的要求,置沈阳、长春两敌于不顾,以主力首先夺取锦州,怎么会出现锦州方向兵力不足的情况?东北的三大王牌主力1、2、6纵哪去了?难道一开始就重视锦州,在锦州方向多增加一点兵力很难吗?

事实上很难,与主席置沈、长不顾、转顾锦、榆、唐一头的想法不同的是,林彪当时想打大决战

9月29日,林彪电报主席,「故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

10月1日,林彪电报主席,「故此次仗发展前途可能变为敌我大决战,我方可能收复东北」。

为什么林彪能提出大决战,为什么林彪认为可能一战收复东北,原因就在于林彪将东北的王牌主力拿去打沈阳援军了,「无论该敌向北策应长春,或向南增援锦州,均打」。

林彪追求的是「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所以导致其用于锦州方向的兵力不足,正如林彪给主席的电报中提到的,「我对付锦西援敌及山海关兵力少而弱」。

所以,林彪在10月2日收到国军增援赴葫芦岛的情报后,大决战的部署因为锦州方向兵力不足而动摇。林彪需要考虑,是否继续大决战部署,如果不能继续大决战就需要集中力量,要么调南线主力北上去打长春,要么调北线主力南下去打锦州。

以上就是辽沈战役里,林彪犹豫打锦州的过程,并没有多次放弃锦州去打长春的事。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辽沈没有淮海顺利?

不知道提问者是如何定义「顺利」这个词的

我们先看看数据,首先是损失数据

我们再来看看缴获数量

单从损失、缴获数量也能看到,两大战役对比,哪个更顺利不是一目了然?

然后我们在来看看这段电文

「战役第一阶段中,在打六十四军时,有些部队发生气馁叫苦,「伤亡太大了」,「部队不充实了」,「不能再打了」。后来军委来了一个准备伤亡十万人的电报,才将这种情绪克服了。在战役第二阶段中,有些部队执行命令木坚决,谎报敌情,如十纵某师的干部,说「铁桥占领了」,「敌人的后路切断了」。实际上,铁桥并未占领,敌人的后路并未切断,致使敌人逃走了,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又如二纵要某师迅速行动,该师干部说:「我们没有坐飞机」。在战役第二及第三阶段中,部队有一种要「歇一歇」的思想,认为部队不能再打了,部队太疲劳了,伤亡太大了,恰巧军委又来了个电报,要我们准备伤亡二十万人,这才帮助我们克服了部队中的右倾情绪。」

这不能说顺利吧。


我感觉,大致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淮海的国军没有东北战场的战斗力强。东北国军没有很杂牌的,装备低劣的部队,这从齐装满员的程度可以看出来。

辽沈歼灭11个军,36个师,有47万人之多。淮海战役歼敌22个军,56个师,55万人。简单计算实力,东北蒋军每个军都下辖3个师,平均每个师一万多人。淮海蒋军就缩水很多,大量下辖2个师的军,而且每个师的平均兵力不足一万人。

这不仅仅是人数的问题。通常而言(不仅是中国),战争打到油尽灯枯的境地,部队编制会缩减,而相应配置的武器和训练会缩减的更多。也就是说,一个1万人的师,比一个5千人的师的战斗力,强出远不止一倍。

其次,徐州剿匪总序列内的国军人数多,但是有一些出工不出力的打酱油的存在,比如李延年刘汝明的两个兵团,即使有二公子压阵,他们两个杂牌在外围,也没有牵制太多解放军精力。完全没有从葫芦岛出发,救援锦州的国军卖力。

最后就是淮海爆发时,全国局面已经渐趋明朗,国民党的财政崩溃,金圆券变废纸。对于一些动摇的蒋军将领,已经知道该转移风险了。实际上辽沈初期,老蒋不止一次飞去东北督战,还是给人重新振作的感觉,但是上海的金融崩了以后,老蒋自己像是气馁了,徐州是一次都没去。手下人看在眼里,都知道国民党这面破墙倒下只是时间问题了。于是绥靖区部队起义,导致七兵团被围住,黄维集团内110师起义,造成他突不出去。


辽沈战役为什么打的战战兢兢?关于辽沈战役请看我这个回答

如果你要说淮海战役顺利,其实它真不顺利。三大战役里,辽沈战役可以叫有惊无险,平津战役可以说是十拿九稳,只有淮海战役可以说是有惊又险,而且险象环生。本就战前我军批准的小淮海来说倒是早早达成了目标(歼灭7兵团与第九绥靖区,如可能再歼灭第一绥靖区,为夺取徐州创造良好局面),但淮海战役最终的结果完全出乎了双方的预料,同时战役规模,战役企图也在不断的变化,最后可以说是我们生生的吃下了这锅夹生饭,基本解决了长江以北的国军精锐。而在国府视角看,整个淮海战役是基于国府一系列错误,从一开始虽不太妙但尚不至于迅速崩盘的战役态势,干成了彻底完蛋。

我以国府视角描述一下淮海战役,你就知道为何我说此战实际并不顺利,全赖国府骚操作了。首先一点,在淮海战役之前,蒋委员长是希望由白崇禧负责整个徐州战局的,白崇禧一开始也同意了,但后来一方面恐怕徐州这一堆委员长好学生自己指挥不动容易出问题,另一方面国府此时崩一崩盘对于桂系夺权也有好处,所以又反悔了。于是徐州就只能由刘峙司令长官暂时负责,等杜聿明忙完了东北局势再说。这可以说是国府淮海干成之后这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张示意图可能直观点。(图片来网路)

淮海战役开始以前,国府在整个徐州地区大概有这么几个野战兵团,绥靖区。分别是第二兵团——邱清泉指挥,算是徐州剿总最好的一个兵团,住商丘,在徐州以西;第十三兵团-李弥,也是堪战的部队,在徐州以东碾庄附近展开,第七兵团—黄百韬,一直是挺能打的,新安镇,碾庄以东,第九绥靖区——李延年,在海州,大概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另外徐州北边的贾汪是冯治安的第三绥靖区,前身是七七事变抗战的第二十九路军,因为不被徐州剿总信任给扔到北边了。此外10月开始孙元良的十六兵团放弃郑州从南边支援徐州,再加上一个虽然一般被算进来但其实对淮海战役没啥作用的第一绥靖区,国府一开始在徐州附近就这些兵团级力量。基本可以说,国府的三个兵团,两个绥靖区沿著陇海线展开,这等于自己的交通线直接被华东野战军给威胁著,而且各兵团之间还有著不小的空隙,极其容易被分割包围。因此国防部拟定了计划,把徐州附近的这一堆军团向徐州重新集结,然后沿著津浦路展开作机动防御,其实就是改变一下不利态势罢了。其主要问题是海州的第九绥靖区怎么撤退,此前也有过从海路调走的方案,但考虑到运力有限,最后取消了第九绥靖区,把两个军给了第七兵团。总体来说这个方案十分保守,也没啥出奇的,正常的战略区级的司令不应该执行不下来,只需要让周围的兵团分别靠拢最后向徐州集结然后在展开即可,当然国府很可能在执行过程中让我军啃下来一口,但彻底输个底掉的情况,战前还看不出来。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开始

11月5日我军开始南下,刘峙司令官就陷入到了我军冲著徐州去的担心,于是命令周边各兵团不遗余力的向徐州集结,这导致了两个灾难性的错误,乃至于奠定了淮海战役国府崩盘的基础。第一个是七兵团等到了第九绥靖区的两个军后,开始沿著陇海线向徐州撤退,不过一方面北面的前二十九路军第三绥靖区战场起义把我军放了过去,另一方面因为行进缓慢(浮桥问题不应该怪黄百韬,毕竟自打参谋制度建立以来,一个10万人的司令就不该考虑这个事情,行进这么慢考虑到后来徐州撤退,更可能是难民堵路闹的)被我军撵上,损失了大概三个师的兵力,但总算到了碾庄跟李弥的第十三兵团接上头了,不过此时黄百韬因为一路逃命建制混乱,希望能休整一天再走,李弥则表示刘司令官催得紧,我得赶紧回徐州,拉著人走了,就这么个事情导致本来能跑出去的七兵团在碾庄孤立被围。第二个灾难性的错误则是十六兵团在刘司令官的要求下迅速往北驰援,结果把徐州跟蚌埠之间的宿县交给了中原野战军。于是国府在刘峙司令官的操作下,从原来不利的态势,搞成了一个兵团被围,后路被切断的更不利的态势。

弄成了这样总得想办法收拾局面,于是杜副司令从没救的东北飞回来以后就准备拯救形势恶化的徐州剿总。这时候有了所谓照著杜副司令的法子打就能赢的让黄百韬死杠,国府主力南下歼灭中野方案。可以这么说,这方案完全是画了个大饼给大家看,其实压根没戏,不过如果执行这方案,顶天了是七兵团被围歼,放弃徐州大家跑路。但国防部显然不认为局势这么恶化,蒋委员长特地从白崇禧的华中剿总把自己的好学生黄维拉过来,让他的第十二兵团(又一个精锐了,里面的十八军算是国府起家的部队),外带临时组建的第六,第八(李延年,刘汝明)三个兵团往北进。这样国防部就下达又一个作战计划,徐州国军全力救援黄百韬,中原野战军让这三个兵团解决。到此似乎一切也还有的救。

但是有的救的局面以国府的表现备不住还会崩盘。徐州的国军留下了孙元良的十六兵团,邱清泉跟李弥带著部队去救黄百韬,爆发了相当著名的徐东阻击战,而碾庄的黄百韬则靠著剩下的七个师,依托李弥留下来的防御工事,开始死磕我军。这就是整个淮海的第一口夹生饭,要吃掉的黄百韬本身善战还有野战工事,外围两个战斗力相当可以的兵团来解围。整个碾庄围歼跟徐东阻击战我军伤亡估计得有六七万,算是相当激烈,最后是黄百韬坚持了近两周被歼自杀,邱李虽然有进展也没冲过去。至此我军的小淮海目标基本上已经达到,不过国府徐州如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明显还有再继续搞死国军的可能,所以战役肯定不会结束。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开始

在黄百韬被围歼的同时,南面的国军三个兵团也在往徐州前进,不过只有二愣子黄维司令官比较热衷于这事,李延年刘汝明二位明显有点出工不出力。结果二愣子太靠前让中野飘逸的刘伯承元帅利用地形给玩了,在双堆集被包围,但由于中野兵力有限,这时候的包围圈还不是很稳固,十二兵团冲出去跑路的可能性挺大。这时候又一个奠定淮海国府悲剧的起义发生,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同志找到黄维司令,说当此国难之际,我得带著部队打开缺口,为全兵团杀出条生路。黄维司令泪流满面,表示我给你加强炮兵坦克,祝你马到成功。结果110师炮口对著黄维司令打了几炮,冲到我军这边战场起义了。自古以来没听说过突围先锋战场倒戈跑路还能成功的,于是十二兵团被围的死死地。打到这地步,因为执行一个撤退命令,闹到现在两个10万来人的兵团,一个围歼,一个兵团被围出不来的地步,徐州的三个兵团也被彻底孤立。国防部显然有点绝望,咋办呢?按杜聿明回忆录,他是打算在徐州坚持死守的,当然考虑到一般回忆录都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埋汰别人,所以这事到底真假谁也不知道。不过蒋委员长显然不想让这三个兵团等死,命令往南撤退。

然后国府又一个神奇的骚操作,当然这时候不是刘峙司令官了,而是蒋委员长干出来的。国防部让杜聿明从东边走,走淮阴淮安一线。为啥这么安排我们不知道,但杜副司令显然觉得这条路水网纵横泥泞不堪根本扯淡,决定往西南走永城撤退,当然了,从撤退的可操作性来看,永城当时是我军的物资储存地,冲过去就有饭吃,还是很不错的,但我严重怀疑国防部是不是有什么良苦用心。杜副司令的撤退一开始就不顺利,一方面打一开始满城的难民跟著一起跑把路都堵上了,另一方面负责掩护撤退的部队撒丫子自己先跑了,乱糟糟的国民党大搬家式撤退慢慢进行。但毕竟杜聿明的撤退操作还是挺迅速,华野一时半会也闹不清楚杜聿明准备怎么跑,往哪跑(国防部的方案粟裕也拿到了,但他基于直觉认为杜聿明不会这么干),于是杜副司令还是有极大地机会跑出去,并且马上就能到永城吃我军的粮食了(为了防止撤退被感染电台都让他毁了),一切看著都是充满希望。然后委员长从天而降结束了这一切,让飞机扔了道手令让杜聿明去救黄维,估计这时候杜聿明可能认识到国防部就是怕委员长骚操作才让他走淮阴淮安离黄维远点。这中间到底是继续去永城还是去救黄维杜聿明跟邱清泉、李弥发生了很激烈的争论,继续以杜副司令的回忆录来看,似乎是邱清泉逼著他让他必须去,虽然我觉得可能还是他心太软弱的结果,于是大家决定去救人,没走多远在陈官庄被围。在委员长骚操作把杜聿明送进我军虎口的同时。十二兵团在双堆集又撑了半个月,期间,蒋二公子集结了三十四辆战车,想引导李延年刘汝明二位打酱油的一块打开缺口救人去,结果因为极其悲剧的步坦协同宣告失败。最后十二月十五日十二兵团被围歼。

到此为止,徐州剿总形势基本全面完蛋。从一开始觉得战略态势不好咱稍微调整下,干到最后五个兵团被围形势基本绝望,国府为我们充分反应了他们在逆境下快速自杀的特殊能力。

当然了,骚操作不能结束,还得继续。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开始

按我军官方战史说,为了不让华北剿总的傅作义宜生公觉得自己太孤立,对杜聿明采取围而不打的做法,但考虑到当时傅作义基本已经没法从华北跑路了,我更倾向于当时华野中野一时半会没能力立马吃掉包围圈,只能先耗著对面等等再打。于是徐州国军又可以给我们表演一些骚操作了。

首先,孙元良同志偷偷的毁了自己兵团的重装备,然后分散突围,他倒是跑出去了,十六兵团没正经打就没了。这几万人打了个全程的酱油然后自我毁灭。

然后,按隐晦的说法陈官庄内部的国府高官们天天跟女学生跳舞,跳的什么舞你们自己想,反正不是很健康的那种。当然了这对局势也没啥影响。

此外还有其他的骚操作,什么刨了老百姓坟用棺材板烧柴火,当兵的看见空投补给互相抢夺开枪对打,军官拿著南京老百姓烙的被空投下来的大饼跟包围圈里的老百姓换金首饰,让女学生陪一晚(从上到下都这爱好),反正形势越完蛋,德行越现眼。就这么耗了一个来月,终于把国军耗得没脾气了,歼灭战开打,这剩下的俩兵团也完蛋,杜聿明被抓,邱清泉战死,后来委员长为了纪念他,还弄了个清泉岗基地。

所以问主看淮海战役顺利吗?其实完全不顺利,至少远没有辽沈战役顺利。碾庄的黄百韬顶了小两周,加上打援华野损失不小。黄维的十二兵团中野围了一个来月靠著华野帮忙才吃掉,杜聿明的那俩兵团也围了一个多月才吃掉,相比辽沈可以说坎坷太多了。整个淮海战役,我军伤亡十三四万,很可能如果不计算被俘人员,我军的伤亡大概率超过了国军。

当然了,以一开始那个态势边打边看,最后生生的把国府五个兵团留在了长江以北,从结果看付出了多大代价也值得。但不要忘了,为啥国府在徐州把仗打成这样,个人认为,如果徐州剿总的大兵团指挥稍微像样一点,骚操作别这么多,或者说如果把东北,华北的指挥班子拉过来,是无论如何不至于闹成这幅样子。这个仗,决定性因素一不是国府战斗力弱渣,二不是我军战斗力逆天,三不是什么国防部情报通报我军。其实决定性因素全在国府那边。

第一,两次极其关键的战场起义,坑了第七兵团跟十二兵团。

第二,刘峙司令搞笑版的战役安排,让局势彻底恶化。

第三,在还能够割肉收回来点是一点的情况下,蒋委员长从天上飞下来的骚操作,把本钱全送了。

所以说这是个神仙仗,几乎不可能复制的。但就这样还是打的那么费劲,你可见淮海战役本身有多难了吧。


啊,先问是不是,再问对不对!淮海战役一点也不顺利啊!

首先,就遭受一个措手不及,黄百韬跑了!本来你看他一个人准备去揍他,等你冲过去发现他已经在找他兄弟的路上了。

顺利吗?

其次,黄百韬跑到碾庄停下来了,利用李弥的工事固守。运动战变成攻坚战。

原计划16号(印象中)解决黄百韬,实际22号才解决,晚了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会要人命!

顺利吗?

华野疑兵四出,要把邱清泉兵团钉在徐州不敢动,要把李弥赶回徐州。

结果呢?其疾如风孙元良发挥速度优势,毛赶著陈邓怎么也追不上孙。孙元良一溜烟跑到徐州去了。

这下好了,有孙元良守徐州,徐州腾出邱清泉和李弥两兵团东援黄百韬。华野被迫上演硬碰硬徐东大阻击!

顺利吗?

黄百韬报销后,中野想单独吃掉黄维。华野取消原定对邱清泉李弥作战计划,分兵南下接管对李延年兵团阻击。并且派二个纵队准备支援中野。

毛下令,彻底吃掉李延年。

哎哟我的麻麻,胃口真不是一般大。

打黄维准备多少天呢?善于画圈的老人~~~啊不,这时候年轻著呢,伸出手打出一个圈:三天OK!

您老人家究竟是自信心爆棚,还是纯粹树新风?

实际多少天呢?大概三天到期后又花了半个月吧!

半个月啊!你当隔离14天呢……

顺利吗?

我们再看华野去吃李延年的四个纵队!从徐州奔袭而下,国军飞机看得清清楚楚。

李延年:溜了溜了。黄老凶再见!

李延年跑了,打不著了。华野四个纵队等于搞了一次武装旅行。

顺利吗?

这边打李延年刚结束呢。杜聿明已经带著三个兵团的大部队跑了。

喂喂喂!我还有四个纵队在李延年那!两个纵队在黄维那!手里就七个纵队啊!你这最肥的一坨提前就跑了。不按套路出牌啊!

顺利吗?

还不光,杜聿明也贼啊,一连串的烟雾弹,号称自己要从两淮逃跑。忽悠倒一大批人,众人纷纷发电给粟裕:警告!杜聿明要从两淮跑了!第二次警告!杜聿明要从两淮跑了!

这还不是一个渠道的警告!上有领袖,下有总理!

第三次警告!杜聿明要从两淮~哎哟!不对,他往西跑了!

顺利吗?

对比辽沈战役。林彪担心一桌子菜不够两桌客吃,没想到廖耀湘这一桌自己溜达去了厨房不上桌子。

这才是真顺利啊!

突击了一下,居然摸到廖耀湘指挥部,吓得廖耀湘明语发令。

这才是真顺利啊。

最后回答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淮海战役顺利。

因为看了杜聿明自述,都觉得是蒋的空投信把杜聿明坑了,不然他就跑了。觉得有蒋配合,很顺利。

这是对淮海战役非常大的误解,实际杜聿明毫无生路,有没有蒋的信,他都是那个结局。曾经在另外一个问题写过。

贴在下面。

杜聿明不可能跑掉。

事实1,杜聿明收到手令是3日上午10点左右。

证据,杜聿明淮海战役始末明确记明时间;根据湾湾记录,杜聿明收到手令回电:冬夜手令。可知,蒋签发手令是冬夜也就是2日夜,空军夜里无法作业,只能是次日也就是3日空投。杜聿明回忆正确。

事实二,华野完成对杜聿明的包围是3日晚4日凌晨。

证据:华野淮海战役总结报告。这份资料对于完成包围时间来说拥有不可辩驳的权威性。

根据以上事实,杜聿明在收到空投手令到被完全包围,实际只有从早上十点到天黑的时间行军。考虑当时是冬天,大概七八个小时。一旦入夜,在华野围兵四至,杜聿明动都别想动。

事实三,杜聿明真正耽误了的一天时间是他自己。杜聿明计划3日到永城。实际4日才能到。

证据:杜聿明淮海战役始末,2日司令部在孟集,3日司令部在永城。2日杜聿明决定休息整顿部队一天。

根据以上事实,杜聿明自己真正犯错,在逃命路上歇了一天。可能他想起黄百韬了吧……

也就是说,杜聿明不受蒋手令影响,到达永城的时间是4日。

事实:永城早就为华野所控制。

在得知杜聿明逃跑,华野展开多路追击时。起码两路直奔永成。一路是北线8纵。一路是南线10纵。

证据:根据华野阵中日记,东兵团令,八纵等三个纵队沿濉溪口瓦子口追击(大决战里张震的台词记得吧?),并令八纵以一个师占永城。这是北线。

而南线,十纵经宿县沿宿县永城间公路趋永城。根据十纵李曼村等人回忆,接到命令十纵一夜急行军180里。

不仅如此,在十纵,南线还有一个纵队就是二纵,往永城到蒙城涡阳间截击。实际呢?因为杜聿明太慢,4号这天二纵都已经跑到永城了。

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在二纵以南,还有一个纵队!!!从蒙城涡阳方向罩过来了。

结论:杜聿明没有可能先到永城。别说他休息一天4日才能到,3日他都跑不过华野。

算他到永城,从永城到蒙城他怎么办?

事实:永城不是杜聿明的目的地。

证据:根据杜聿明等诸多国军人员回忆,他们的目标是蒙城涡阳一带。而永城只在半路上。

华野南线有三个纵队从宿县以南往西,往涡阳蒙城比杜聿明还要近!到永城和杜聿明从徐州到永城差不多。就凭杜聿明龟速行军,他没有蒋手令也过不了永城,过了永城怎么到蒙城涡阳阜阳?

事实上呢?北线就咬住了杜聿明……南线三个纵队的路程优势都没发挥!

杜聿明他到底怎么跑?粟裕让他多跑一个星期我估计他能跑到蒙涡阜一带吧。


辽沈战役有攻坚的风险,淮海战役中蒋军主动离开徐州,被围在碾庄、青龙集、双堆集这种只有简易土木阵地的村庄,解放军的攻坚压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辽沈战役中的长春、锦州、沈阳,都是有钢筋混凝土碉堡工事的要塞城市,而碾庄、青龙集、双堆集这些地方只有土山、土坑和临时构筑的土木壕沟,前者要用榴弹炮轰,后者用手榴弹和迫击炮就能解决。

辽沈战役中蒋军的指挥官侯镜如、廖耀湘、郑洞国,都是名将。廖耀湘提出的营口方案能使国军立于不败之地,侯镜如带著10几万人就敢主动进攻林帅的3个主力纵队,郑洞国治军有方,都是蒋军中1流的名将。

淮海战役中蒋军的指挥官,刘峙是饭桶,黄维是没指挥过大战的理论型将领(纸上谈兵),孙元良臭名远扬,而且黄维兵团的帅位本来是胡琏的,但因为白崇禧、何应钦的反对才硬塞给了黄维,兵团下属诸将对黄维颇多不服。邱清泉和黄百韬都是对蒋光头的忠诚大于指挥作战的能力,凭著忠心、听话当上了大将。而且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在淮海战场最吃紧时千方百计阻挠蒋军从华中调兵支援,其目的就是要加速美国佬对蒋光头的失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