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得道原、儒身、法骨、医心、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


如果非要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选的话

政治道德上,我介于道家杨朱学派和墨家之间(前者是以功利主义捍卫的自由放任主义,后者是以功利主义捍卫的带有一点极权性质的空想社会主义)……

政治实施上,因为我是非常典型的古典自由主义者,因此我会选择道家(和我的理念更加接近)……

立法和司法思想上我更支持法家(法家是激进的司法能动主义者,而道家则是司法消极主义者)……

社会进步问题上我更支持法家(法家是典型的进步主义者)……

但政治权威问题上,我会选择道家杨朱学派(杨朱学派公然否定一切政治权威,这和其他哪怕属于道家的学派简单的限制政治权威运作不同,更和大量非道家学派具有极权主义色彩的政治权威不同——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法家,还是儒家和墨家,都是极权主义,只是法家极权主义的程度更严重一些)……


墨学


儒家

实际上,赞成哪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所处的时代哪一家被政治所需要。被政治所需要的必然受到大多数人赞同,这是需要看具体年代的。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打的不相上下。如墨家、纵横家、儒家、老庄、农家、兵家等,秦国时期崇尚韩非子这种法家,法家对于秦朝的作用无需多说。但是最后因为法政苛刻而灭亡。汉朝成立以后,反思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在初期选择了黄老之学,让百姓休养生息。以至于八十老翁不层到过集市上,却怡然自得。这里注意是黄老之学,而不是老庄之学。直到武帝时期因为文景之治使得国库充沛,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来代替黄老之学的休养生息的思维,所以董仲舒便出现了。也是从这里开始,儒家正式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与此同时,汉代由于道教这种宗教的出现,老庄之学也得以传播的更宽广。

同样的每家都有可取之处,也有糟粕之处。司马迁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就分析过当时诸子百家的利与弊,但是由于他所处在汉朝初期,故而对于道家思想是很重视的,认为道家思想超越了诸子百家,我今将文章附录于下: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觽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

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篃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食土簋,啜土刑,粱粝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翻译在这里:

《周易·系辞传》说:「天下人追求相同,而具体谋虑却多种多样;达到的目的相同,而采取的途径却不一样。」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致力于如何达到太宾士世的学派,只是他们所遵循依从的学说不是一个路子,有的显明,有的不显明罢了。

名家使人受约束而容易失去真实性;但它辩正名与实的关系,则是不能不认真察考的。道家使人精神专一,行动合乎无形之「道」,使万物丰足。道家之术是依据阴阳家关于四时运行顺序之说,吸收儒墨两家之长,撮取名、法两家之精要。

随著时势的发展而发展,顺应事物的变化,树立良好风俗,应用于人事,无不适宜,意旨简约扼要而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儒家则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君主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倡导,臣下应和,君主先行,臣下随从。这样一来,君主劳累而臣下却得安逸。

至于大道的要旨,是舍弃刚强与贪欲,去掉聪明智慧,将这些放置一边而用智术治理天下。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身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身体和精神受到扰乱,不得安宁,却想要与天地共长久,则是从未听说过的事。

墨家为死者送葬只做一副厚仅三寸的桐木棺材,送葬者恸哭而不能尽诉其哀痛。教民丧礼,必须以此为万民的统一标准。假使天下都照此法去做。那贵*尊卑就没有区别了。世代不同,时势变化,人们所做的事业不一定相同,所以说墨家「俭啬而难以遵从。」

法家不区别亲疏远近,不区分贵贱尊卑,一律依据法令来决断,那么亲亲属、尊长上的恩爱关系就断绝了。这些可作为一时之计来施行,却不可长用,所以说法家「严酷而刻薄寡恩」。

道家讲「无为」,又说「无不为」,其实际主张容易施行,其文辞与思想则幽深微妙,难以明白通晓。其学说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顺应自然,万物天性为实用原则。

道家认为事物没有既成不变之势,没有常存不变之形,所以能够探求万物的情理。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后物情的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有法而不任法以为法,要顺应时势以成其业;有度而不恃度以为度,要根据万物之形各成其度而与之相合。

不听信「窾言」,奸邪就不会产生,贤与不肖自然分清,黑白也就分明。问题在于想不想运用,只要肯运用,什么事办不成呢。这样才会合乎大道,一派混混冥冥的境界。光辉照耀天下,重又返归于无名。

大凡人活著是因为有精神,而精神又寄托于形体。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形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形、神分离就会死亡。死去的人不能复生,神、形分离便不能重新结合在一起,所以圣人重视这个问题。

由此看来,精神是人生命的根本,形体是生命的依托。不先安定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却侈谈「我有办法治理天下」,凭借的又是什么呢?


你看诸葛亮是哪一家?

说忠君为国、知遇之恩、汉贼不两立,扶持幼主,是儒家;

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吏不容奸,人怀自厉,是法家;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是道家;

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是纵横家;

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是墨家;

用兵不戢,屡耀其武,兵家里他也在其中有不低的位置。

诸葛亮是身兼各家,集大成者,那中国古代,曹操兼容几家,范仲淹兼容几家,沈括兼容几家,辛弃疾这个著名文人,带50人冲到济州,万人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押到临安,胆识和武力绝对不差。

百家争鸣,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兼收并蓄,融为一体。不是说你赞成哪家不赞成哪家,而是说你能掌握几家。


这无需我们回答,历代的读书人已做了选择:儒家。只有儒家完整地提供了人之所需,社会之所需。


名家吧。

第一个试图去解构中国语言内涵逻辑性的学派。

当然,由于汉语没有逻辑,怎么舒服怎么来,于是这个学派失败了。


道家所言至理,独缺了人性可迁一条。其欲绝圣弃智,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乎?君无为则豪族坐大,魏晋谈玄论道,终成门阀私计。

法家以为以利动天下,唯在赏罚二柄。管仲曰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管仲助齐桓称霸,身死而霸业消,秦用商君之法虽有天下二世而亡。法家不过纵横之士谋帝王一家之利,己身一家富贵之言,管仲娶三归,卫鞅封商君而已。管仲虽得善终,其余皆作法自毙。

儒家乃先王之法,知人性善恶可迁,故以德教化百姓,协和万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荀,传之不绝。因其重义而轻利,故不为霸者所用。虽曰民贵君轻,而无可奈何。夷狄之人畏威而不怀德,无所用之。

墨家亦袭先王之志,更进一步,兼爱非攻,废礼乐,选天子。发展科技生产力,信仰坚定,组织高效,皆可使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然墨子身死,孟胜竟率百八墨者为阳城君死义,虽然感其行,但他不是为了墨家劳动人民去死,而是为士大夫阶级去死,其死也轻如鸿毛。固可见墨家亦未能突破其历史局限。

论古今之至圣者,唯有一人。其采道家阴阳之理,著《矛盾论》。取儒家之德,教化百姓。取法家之长治豪强。取墨家之要,发展生产力,兼爱天下。其道已立,后虽有乱臣贼子,必不敢越雷池,这世界亦必将归于人民之手。


从前有四个人,他们同时看见了时代的漏弊。

阿道说: 这世界太污秽了,没救了。如果想自救,那就远离它吧。

阿墨说: 这世界太污秽了,我要想办法把它打造成理想国。

阿儒说: 这世界太污秽了,放任它也不是办法。得想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来处理,能帮多少算多少。

阿法说: 世界这么污秽还扯什么理想,谁出得起钱我就帮谁出主意。

现在看来,阿道是智者;阿墨是理想者;阿儒是勇者;阿法是识时务者。

至于谁对谁错,那就端看您是什么人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就是春秋战国。那时候各种各样的思想大爆发,「百家争鸣」,几乎后世所有中国哲学,都能在那时找到源头,都越不出当年那些伟人划出的大致范围。

其中有一个学派,曾经显赫一时,到了后世,却难觅踪迹。几乎只是靠著孟子这位大儒对它的叱骂才闻名于世,这个学派就是杨朱学派。

孟子曾经骂他:「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他好像成天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哪怕只让他拔一毛,而能让天下得益,他都不肯做。

「杨朱利己,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他只利己,把君君臣臣的道德规范抛在一边,简直是禽兽之举。

后世因为孟子的话,还出了一个成语,叫「一毛不拔」,又引申出一个骂名叫「铁公鸡」。

但是杨朱真的是个纯粹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吗?这是个误会。误会既然是从一毛不拔开始的,那我们还是回到源头,看看这个毛是怎么拔的。

这个故事记载于《列子·杨朱》篇。

有一天,禽滑厘问杨朱:「嘿,夫子,如果拔掉你一根毛,却能拯救这个世道,你干不干?」杨朱翻了个白眼:「一根毛可救不了世道。」禽滑厘说:「诶,老兄,发挥你的想像力嘛,如果能,你干吗?」杨朱直接就不理他了。

禽滑厘出来,遇到了杨朱的弟子孟孙阳,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孟孙阳。孟孙阳说:「小兄弟你不懂啊,我给你这么说吧。如果有人揍你一顿,给你万金,你干吗?」禽滑厘说:「干呀!」孟孙阳说:「如果砍你一条腿,给你一个国家,你干吗?」禽滑厘:「Emmm……」

孟孙阳说:「一根毛比不上你的肌肤,肌肤比不上一条腿,这当然是的。但是没有一根根毛发,哪来的肌肤,没有肌肤,哪来的腿。一根毛就是你身体的万分之一,你为什么要轻视他呢?」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根毛难道就不重要吗?拔一根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它是一个危险的端倪。

有一个泰国恐怖片,叫《十三骇人游戏》。

主角被要求参与一个有十三个环节的游戏,只要按要求完成每一个步骤,就能得到巨额奖金。奖金是累计的,游戏一开始就不能中途退出,一旦退出就什么也得不到。第一个环节,只是要主人公用报纸拍死一个苍蝇,就可以得到10万泰铢的奖励,这非常容易,毫无心理障碍。但游戏一步步升级,从把这只苍蝇吞掉,到欺负小孩子,到抢劫,到杀动物,到杀人,只要区区十三个步骤。

主人公陷进去就无法自拔,因为他的沉没成本在飞速增加,他做了那么多突破自己底线的事情,一旦终止游戏,就全白费了。这逼著他一步步踏入深渊。

拔一毛而济天下呢?拔一毛而济天下,这是可能的吗?当然不可能。通常情况下,损失和收益基本守恒,如此小的损失获得如此大的收益,都只是一个引人入彀的诱饵,后续变本加厉的损失必然不断跟进。这些损失、溢出效应往往是长期的、不可见的和难以预期的,它们极可能抵消收益甚至远超收益。所以这个说法只不过是一个陷阱罢了。

为了所谓济天下的大义,今天要你拔一根毛你同意了,明天就可能要求你拔十根,下来可能是割你一块肉,再下来呢,也许就是一条腿。到最后,甚至可能要了你的命。

拔一毛而济天下,看似损失极小而收益极大,但它的原则是损失个人利益来满足他人/集体,它将为剥夺人权的极权主义作俑。

一开始看起来只是拔一根毛这种很轻易可以做到的事,到最后有可能变成一个无底洞似的道德深渊,一场无止境的道德绑架。

你是如此一个好人,你为了济天下已经做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你不能中途退出,一旦退出,那你的付出就白费了。你的物质付出可能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你的道德付出。一旦你打退堂鼓,你很可能就不再是好人了。

好人是最容易被欺负、被抹黑的一种人,只要你不再像以前一样的好,你就会「变坏」,只要你不再愿意牺牲,你就会从一个英雄变成一个懦夫,一个坏蛋,一个背德者,「叛变革命」的人。好人最容易被「捧杀」。

最近的高考顶替事件又被曝光,那些被顶替的受害者,都是非常善良的好人,他们诉说被顶替的过程的时候,似乎都还在为迫害者著想,甚至因为自己在曝光这个事而自卑,受到良心的谴责。苟晶就说,「我针对的不是老师你个人」,「这么多年,我也没有想过要针对你」,「我其实是很心疼老师的」。

WTF!为什么不针对!心疼个毛线你心疼!

有网友总结说,苟晶这样做是有所顾虑的,如果那个已经快80岁的老师真的出了什么事,苟晶说过的任何一句稍微重一点的话,就会被某些人拿来说,说她不依不饶逼死八旬老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特么不是好人的悲哀吗?

在杨朱之前,社会流行的「显学」是儒家和墨家,大家都知道,这是两个特别讲究道德的学派。孔子讲仁者爱人,君子怀德。政治上,对老百姓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墨家更是讲兼爱、非攻。这本质上都是提倡德治,基于集体出发的道德要求。要求大家在道德上自我约束,来有益于他人和集体。这种约束没有或者很少考虑一般人的私欲,人的个体需求。实际上都是培养好人的哲学。

杨朱则开始了对集体利益至上、道德至上的正义性的,对这个「君子、好人」的反思质疑,开始了对个体需求、个体利益的强调。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哪怕是如一根毛似的小民,也不是说拔就拔,能随便被牺牲的。没有了这一个个小民,没有了他们的利益,社会的公正也就无从谈起。

吊诡的是,中国传统思想,虽然总是在说道德,说民为贵,但其实个体、小民却得不到什么实际利益。说著仁者爱人,以德治民,小民却生活在最贫困最悲惨的境地。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提出一个观念:「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理论上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儒家学说,这看似神圣的道德,却缺乏操作性。中国的政治说是外儒内法,实际上儒法却常常产生冲突,所谓的道义常常代替了公理。

结果,最常见的两个弊端是:

一,嘴上全是道义,心里全是生意。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而且还特别有理由,这都是为了国家好,这都是为了人民好,这都是为了家族好,这都是为了你好,让那些好人根本无法拒绝。

二,道德绑架。如果你不奉献,如果你不牺牲,如果你不愿意拔自己的毛,割自己的肉,甚至如果你有一点点出格,抬起头来露出不满甚至是不解的一眼,那你就是个不顾大体的人,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就是个破坏规则的人,就是个「不肖之徒」。大部分人只能被困在所谓「好人」的道德框架里不得伸展。

杨朱呢,他看得很清楚。

第一:拔一毛而利天下是不可能的,搞传销都没那么暴利。那就是个陷阱,谁对你这么说的,谁就是个在诱你上当的骗子。

第二:用爱发电是不能持久的。

这里有个小故事,是关于孔子的。孔子是鲁国人,他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个高富帅叫子贡,家里很有钱,富可敌国。

子贡很擅长搞外交工作,有一次出访他国,子贡看到一些鲁国人在外面沦为了奴隶,于是他就出钱把他们赎了回来。那时候鲁国有个规定,这种情况可以报销,但是子贡觉得他很大义嘛,也不差这点钱,就一直不去报销。孔子对他这么做,很不以为然。

孔子还有另一个弟子,子路,是个直性子,当然,也没那么有钱。

有一次子路遇到一个掉到河里的人,就把他救了起来,那个人跟子路说,我只有一头牛,你把它牵走吧。子路就真把牛牵走了。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很赞许。

这是不是有点奇怪,那么讲道德的孔子,并不认同子贡的大公无私,却赞许子路的有偿援救。为什么呢?

孔子非常其实明智,因为子贡看似非常的高尚,但是他却让其他人陷入了道德焦虑。

从此以后,凡是报销这个费用的人就显得不够高尚了,但是又不是人人都像子贡这个高富帅一样,用不著在乎钱。所以这样做的结果,是子贡个人得到了道德之名,却让义和利产生了冲突,让他人蒙受了道德或者经济上的损失,让愿意从外国赎回鲁国同胞的人减少。

而子路坦荡地接受了馈赠,这样别人看到做好事能够得到利益,愿意做好事的人就会变多。

孔子赞许子路,就是他明白,靠爱发电不能长久,道德和利益之间也不是矛盾的。道德应该是一种引导,而不应该是一种强制。孔子是一个真·达者。他是个圣人,但他不要求所有人都做圣人。

我有一个观点:乌托邦幽灵不是任何的观点、理论或者主义,而是僵化。所以不应该把中国传统内过分的道德?化归罪于孔子或者孟子,而是应该怪后面的人。

后世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道学家、道德,就没有做到孔子这样的通达,却把道德变成了僵化的教条,发展到了只有圣人这个最高标准,却没有最低标准的道德强制和道德绑架的地步。如果你不能做圣人、君子,那你就是个小人;如果你不是个烈女,那你就是个荡妇……这种二分法的道德,就变成了「吃人的礼教」。

第三:这种过于强调集体的道德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捆绑关系。在传统道德中,个人是依附于家族、家长、民族、国家的,君子对小人来说是君是长是父。这种观念下,默认小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必须依赖君子为他提供道德戒律、行为准则乃至生活方式。

小人的一切应该是被圣人、君子规划好的。当道德不是基于人的内心,而是变成一种「被道德、被高尚」,一种捆绑式的强制关系,就会丧失其中真正的情感。就好像「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当面对父母不是出于内心的敬爱,而是出于强制性的道德要求——「孝道」,当然会色难,孝啊顺啊奉养父母啊,我都能做到,但是我在脸上就是做不出来那种敬爱的表情,因为在内心深处我本来就不爱他们啊。孝道只是一种责任、规定,而不是一种爱。

另一方面这种捆绑关系也会导致个人空间的缺失,人和人之间缺乏界限,最终会发展成对个体的忽视、窒息和吞没。

而杨朱的哲学,就要求我们尊重个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别想用什么大义从我这儿拔毛。但反过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哪怕拿全天下的东西来给我,我也不要。不仅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的利益,不是我的东西,我拿了,就必然会损失他人的利益。这需要的是尊重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用不著成天去考虑什么国家大义,只要每个人把自己管好了,天下就太平了。

这自私吗?不,这其实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是是与集体主义的道德观不同的个体主义的道德观。

这种严格区分你我他的利益,看似冷漠的人情关系,会让人的情感变得疏离吗?真不一定,因为彼此尊重,其实是一种很高的情感要求。

杨朱的学说,在当时也曾盛极一时,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但为什么杨朱在先秦后就迅速的销声匿迹了呢??一方面这种个体主义的道德观念,与宗法制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普遍观念不相吻合;另一方面,重视个人的利益,最后会演变成无政府主义,所以孟子说「杨朱利己,是无君也」,必然为争霸天下的君王们所不取。但是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他是一种很有启发性的学说。

当然,杨朱还有很多其他观念,比如法后王、贵己 、重生、全性保真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


我赞成道家的形而上学,儒家的道德哲学,墨家的逻辑学,法家的政治哲学。


如果在诸子百家中,选我个人比较赞同的,当然是道家了。

但不代表其它学术思想的层次不高,因为我是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所以把道家奉为经典了。

比如,儒家,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很有见地。我们都会受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你感觉自己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你做了比较。那么这个比较就来源于你周边的人。孔子给了很多答案,及他们的学生,都非常优秀的回答了相关的问题。比如你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等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对于一个想为社会,为其它人作些事的人来讲,其理论已经超过了基督教。

法家对于国家的管理,社制度的建立,都功不可没。

但道家的宇宙观,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如何去符合天道去做事情,才是真正的大道。只是大道再厉害,也需要其它的对比。如果不经历过儒家的人情世故,不经历舍得,不经历严格的管理,是体会不到道家说的终极思想的。

这就好比,你问的问题是,小学,中学,技校,与大学哪个好一样。

第一,哪个好,要看谁来面对,我经历过了,明心见性了,所以我觉得大学好,道家好。

第二,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对于功名还一直追寻得不行的人,当然技校好,学以致用。

第三,对于社会,多元也不是坏事,有更多的理论相互弥补,才让人生显得不乏味,而有意思。


道家学说


绝对是道家。

儒家学说更亲近统治阶层,道家学说更亲近人性。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儒家对女性的压迫问题。如果说「位」是封建等级制度尊卑贵贱的重要标志,那么,自孔子开始,儒家对女性的定位就在于「卑」,于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几千多年来女人们的一个悲哀。

儒家文化不仅压迫女人,也用「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压迫所有的人,只有年老的男性、位居高位者,才是儒家文化的既得利益者。

儒家的礼义规范所建造出来的等级制度使得社会结构太过高峻突兀,高一级的人可以对低一级的人颐指气使,低一级的人可以对更低一级的人吆五喝六。所以在这种等级制度里,每个人都想获得更高的地位,想获得「绝对」地尊重。

人们把生存价值定义为「超越别人」,这样一来活得就很累,就容易绝望。因为「人上有人」的状况永远存在,你永远也达不到「绝对」被尊重的地位。

儒学的既得利益者们为了巩固现状,创造出「仁义礼智信」这样的学说观念,试图构建一套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为整个社会提供一个完美的道德教化下的乌托邦世界——人人奉礼守法,仁者爱人,那么社会就会归于和谐美满。

但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社会因此而变得更和谐了吗?我觉得并没有,很多时候儒家的「治理人性」理念实则是「捆绑人性」,是道德绑架。它只是强硬地要求人归于教化,要求人要这样、人要那样,但并没有从源头上给予人一些心灵不安的解释和抚慰。

这就是为什么庄子会说:「圣人不死,大盗不绝。」

「仁义礼智信」问世之前,世间只有善与恶。而「仁义礼智信」出现之后,善与恶仍然存在,但是又多了个「伪善」。

道德约束越多,心理压抑的人就越难找到出口,极端事件就会层出不穷。这世上只要还有那些满口「仁义礼智信」的伪圣人存在,就会有不合理的精神压制,那也就会有反抗下的破坏和伤及无辜。

我个人认为,道家的存在起到了社会的平衡作用。中国的各个朝代各个时期,正是因为有著道家学说传承的影响,才没有出现维多利亚时期「禁欲观念」弥漫整个欧洲的宗教「性禁锢」事件,也没有出现很多国家对「同性恋」者的迫害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其实都存在著脱离自然规律现象和压制人性的理念。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就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破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很多人说道家学说最大的缺点是「消极」,但恰恰是这种消极,使得人性在极端的压抑状况下有了一个稳固的承托、承载,起到了心灵抚慰的作用。

在许多国外的名著书籍当中,如果形容一个人放荡不羁,往往不是褒义,很多国家认为放荡不羁意味著自暴自弃,不知进取。而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放荡不羁就有著潇洒、浪漫、个性和反叛的意味,这里面就有著道家的「消极」风范。比如竹林七贤,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正是为了抵御当时的血腥统治。再比如说李白、苏轼,他们的狂妄表现,就有著对时世的不满,和悲观失望的发泄目的。

所以我很赞同道家文化学者陈鼓应曾说过的:中国哲学的主干部分是道家思想而非儒家,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

陈鼓应还说:从哲学史的观点看,老庄思想的重要性,一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早在一千三百五十多年前,老子的书就被译成外国文字。那是唐太宗时代,唐玄奘和道士成玄英等将《老子》译为梵文。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

很多西方人非常喜欢老子的道学思想,他们认为《道德经》提倡了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全世界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可见世人对道家学说的喜爱程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虽然有著许多被人诟病的缺陷,但也有著积极的社会作用,这篇文章只是从我个人的好恶角度来表达对儒家和道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肯定有著局限性,还请大家谅解包涵,勿要指责谩骂,请理性指正,谢谢。


道家啊。

物竞天择,生存竞争,实事求是,崇尚自然规律。这都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胜在真诚坦白,不伪饰。

无为是指不要刻意(违背规律)去做事,不是让人隐居遁世,无为则无不为也。

另外道家思想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最无束缚,道可道非恒道,真理一直是发展变化、辩证统一的,道家一贯崇尚创新和突破,弟子超越老师,老师也不会生气。

道家尊重其他学说,只要符合真理,都是道的一部分,历史上道家大兴的时期,儒法墨一时并举,百花齐放,正如欧洲文艺复兴。

道家大佬往往兼通他学,甚至被纳为「一代大儒」,而其他学问的大佬往往也通晓道家,这恰恰印证道家的和光同尘、挫锐解纷。

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家思想最重视过犹不及,比起当代某些把民主与专制对立、把自由与政府割裂的所谓现代政治思想,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道家历史上不被封建帝王推崇的真正原因在于它并不利于封建君主的长期统治,道家本身就是唯真不唯君的,统治阶层除非有不断跟随真理的信心,否则不敢轻易推崇道家。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法,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最理想的是符合真理,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这种完美的境界无法到达,所以通过德来自我约束,如果自我约束失效,只能依靠外力(法律)强制约束。

我们现在把法制当成社会的最终形态来追求,把道德当成「绑架」,算是背道而驰了。


从实用性来说,儒家是封建时代农耕民族最优秀的上层建筑。

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我最赞同以公孙龙和惠施为代表的名家的部分理论和哲学风格。


儒家继承《春秋》,贵华夏而贱夷狄,言行受到后人监督。

道家继承《易》,不易的是道,变易的是术,简易的是让天下人知。

道生法,而法和儒共同继承《礼》,于是有了成文法。

墨家反对《礼》。


渊回国学:小孩子才做选择,渊回全都要。儒,释,道,墨,法等,同属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都要赞同,都要学习。

最早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什么宗派之分!

宗派之分,都是后来弟子们越来越小气,逐渐分化出来的东西。同属于中华传统文化,为何那么小气,非得分出个你,我,他呢?我们都学习,我们都要,行不行?

集百家之长,补百家之短。

只要活在这个世上,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东西。是个人,都会有缺点,有优点!

对于宗派学说,亦是如此。是个宗派,都会有其优点,也会有缺点。重要的是,如何集百家之长,补各家之短!

问:诸子百家中赞同谁?

渊回答:赞同诸子百家中所有正确的东西,抛弃纠正诸子百家中不正确的东西。而这些不正确的东西中,就包括小气的门户之见。

渊回就不理解啦!

都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都是老祖宗,辛辛苦苦流传下来的东西,为何非要分个高下?为何非要分个你,我,他呢?

我们都要,我们都学习,我们都传承,这样不香吗?

真正的大师绝对不会捧一个,杀一个

真正佛家的祖师大德,一定是推崇儒家的接人待物,积极进取的。也一定是提倡道家逍遥自在,取法天地,无为而为的。

真正的道家大师,你就像张至顺老道长。他一定是提倡到家,兼顾儒家和佛家。他绝对没有说过其他两家的坏话。

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一定是喜爱道家,也喜爱佛家的。

最后渊回说一句,做人不要那么小气。全都要,不好吗?

@李渊回 欢迎大家关注交流!合十


圣俗沟通:浮世芳华,袖中云烟

※道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全世界的宗教里,道教最亲近科学,其在化学、植物学、物学、科技等方面为全球公认,其在兵学、易学、哲学、医学、武学、养生等领域,独步天下。

道学也渐渐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的人文景观,同时也成为了稳定民族精髓的容器,不被异化的显著标签。

何谓道学?

道学之道,以无为本,以因为用,以中为网,以化为术,无成势,无常形,立俗施事,开物成务,拨乱反正,救亡图存,神妙莫测,智慧无边,其精华可以究天人物理,其秕糠独可以陶铸尧舜。

道学是一种天人同构、身国一理的学问,其运用的要害在于守中致和,能以一个「生」字为源头,以一个「化」字作背景,以一个「因」字为枢机,以一个「中」字为纲要,以一个「和」字调万机,以一个「忍」字应世务,以一个「逆」字修丹道,则能还到体道合真的最高人生艺术境界。

煎茶陆羽忘尘世,学稼攀迟老圣门。

何谓道家?

道家并非哲学或者宗教,而又涵括哲学和宗教。

道也者,万物之母也;所谓"家",人类共同之精神家园也。道家本色,以至道(丹道)修炼为核心,以治国平天下为用,可出可入,可进可退,均齐物我,逍遥无累,其真人境界,实在是人类最佳的生存模式。道家之学,博容广收而又精深透彻,真正的道家核心,古称"至道",后世一般称为丹道。无此核心,不可称为道家;但是仅仅求自身修道了脱生死,也只能够称为修炼者,还不足以冠名"道家"。真正的道家,必定是有丹道的承传及实证,在此基础上,融合易医武政科等等学问,出可治国平天下,入可修真成道--自度而度人,方能称之为"家"。

雨气来山北,茶香过竹西。

道家学说可以追溯的到黄帝,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广成子告诉黄帝说:「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年,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士。予将去汝,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

史称「崆峒问道」,距今4700多年,故而「道历」4700多年。

道家还可以在往前追溯很多年。

盖闻混沌初辟,宇宙洒其氤氲道气,将开山川,育其精气,考遂古之世,于雷泽之湾,华胥之渚(水边的小岛)有巨人足迹,华胥氏履之而生伏羲。氲氤于宇宙之间的道气,被上古真人,以易经内丹,于远古巫傩的形式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与口传中。 

一茶可款从僧话,数局争先对客棋。

道家者,上接史官之传,下开百家之学者也。

上古在设置史官的时候,创造了文字,专为史官所使用,所以有史官即有——道家;有文字即有——道家。

黄帝固为道家始祖,诸子未兴之时,道家巍然以立。中国文字始于黄帝之世,而文字专为史官所司【掌握运用】。

黄帝整合的道家思想,在独领风骚的2千年中,孕育华夏,后人经过学习、借鉴、开拓、再整合……渐成诸子百家。

从春秋至秦汉的诸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为189家;《隋书》记载上千家,广传的有十几家。而老子、孔子、墨子三家影响最大 。

因而,广义「道家」指与道家思想相关学术,《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四书》,《鹖冠子》讲玄学思辨,《管子》讲治国,《孙子》谈兵法……皆是道家思维。

狭义「道家」指:黄帝传的神秘方法,以及「老庄」。

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

自黄帝后到周李老子皆道家一派,外可以治国齐家,内可修身养性,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老子以道垂统而教天下,人能得其一隅则可以治国,可以用兵,可以创业,可以立功可以明心见性,可以养生益寿,可以叱咤风云,可以退藏于密可以无往不胜,可以随遇而安,可以走遍天下而行之万世

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

形而上和形而下

老子的《道德经》不过五千言,却是中国传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在老子以前,道一直被限制在形而下的层面,即便是理论、学说、思想,也都必须用语言文字表述,因此仍然处在形而下的地位(语言文字仍是物态化的东西)。

到了老子,他首次阐明了宇宙的本原、本体,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而且是超乎感觉经验的,无法用语言概念来表达的,纯粹形而上的,他不知该叫它什么,强名之曰道。可见大道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而发现大道,功在老子。

他阐明了道的无限性、超越性、自然性和普益性,使道彻底摆脱了感性色彩,上升为最高哲学概念,中国哲学从此成为真正的哲学,具备了独立雄健、傲视全球的理论形态。

东阁赐茶双凤阙,西效扈跸九龙旗。

中华民族在所谓「轴心时代有的是自己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伟大的精神导师,这个人就是老子」。

所谓「轴心时代」,又被翻译为「枢纽阶段」,这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文明民族,都出现了自己伟大的精神领袖,包括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波斯的琐罗亚斯德,中国的老子、孔子等。这些伟大先知的思想至今还影响著人类的生活。

茶杯凝细孔,香岫起微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老子所发现的道,作为最高的形而上者,不但是天地万物即其他一切形而下者的统领,也是比它低一层级的各家各派所谓「道」的统领。

用吕思勉先生的话说,老子的道「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抑之儒家之下,非也。」(《先秦学术概论》下编分论第一章《道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追求的最高真理是「道」。孔子自己极力提倡的「仁」处于道下的隶属位置。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他理想的社会是「天下为公」,是大道实行的大同社会,但迫于当时的形势,只能先实现小康。

隔竹敲茶妨鹤梦,临池洗墨戏鱼浮。

孔子以学道、弘道、行道为己任,终生奋斗不已,认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得道,所以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老子之道以无为体,以有为用,因而无为而无不为,离不开养生全身,爱民治国;孔子之道注重实用,并不离无为道体,故有用有舍,有行有藏,以有为达于无为,以礼乐达于和美。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法家本无哲学,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系大儒荀卿弟子,由儒而转法。正因为法家无哲学,韩非借道家而为法家打点思想根柢。韩非自己不但认真读了《老子》,还写了两篇解读文章,《解老》和《喻老》,表示法家重道。其《解老》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齐法家管仲学派的著作《管子》,其《内业》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心术》又说:「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是道的无限性最彻底的描述,宇宙有多大,道就有多大,元素有多小,道就有多小,道乃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统一。

香分宿火薰,茶汲清泉煮。

兵家和道家的关系尤其紧密。毛主席曾经说,《老子》是一部兵书,他作为伟大的军事家,睿敏地看到《老子》书中许多处谈到了军事,而且谈得很深刻。

事实上,军事哲学就是以道为先的,《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到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占第一,所谓道,是指战争中那些无形而深层次的法则,它并不直接参与军事活动,却对战争的胜败起决定作用,例如战争双方的正义与非正义,民心的向与背,军心的齐与散,政治的优与劣,以及战争中敌变我变、诱敌入彀、分割包围、聚而全歼等隐蔽地起作用的规律性。

我疑醇𬪩千古味,寂寞散在山茶枝。

《淮南子·兵略训》说:「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将失道而拙,得道而工;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还有一些言论,并无道字出现,但说得还是老子的道,例如:「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是道家因任自然上善若水之说。又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后人发,先人至」,「善战者致而不致于人。」这是道家以静制动之说。

愿留佳士宿清昼,细引炉香深炷茶。

宋明理学从北宋到清末,绵延了八百余年,是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其实理学本名道学,北宋张载说:「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答范巽之书》)南宋朱熹称二程之学为道学;「夫以二先生唱明道学,于孔孟既没千载不传之后,可谓盛矣。」(《程氏遗书后序》)其后元代宰相脱脱主编《宋史》,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二十余人都列入了《宋史·道学传》,道学之名一直流行。

其所以又称为理学,是因为宋儒一反汉儒偏重章句训话的学风,以探究名理兼谈性命为主,称为义理之学,简称理学。理学的特点就是以义理解经说经,它以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同时吸收道释二教的理论思维作为补充。

茶香舌本甘,直探天地根。

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北宋周敦颐,奠基者是二程(颢、颐)二兄弟,至南宋朱熹始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周敦颐提出了世界是由抽象无形的太极派生出来的,一切本于太极,而太极本于无极,包含了道家「有生于无」之意。二程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理就是形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者。

朱熹提出,理就是太极,太极生阴阳之气,也就是说气由理所生,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即形而上之道,气即形而下之气,气是化生万物的,如此等等。

煮茶汤沸风声转,梦草诗成日影斜。

历史反复证明了道家学说具有超时空的适用性,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就在《太史公论六家要旨》中指出:「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一张彭泽琴,一瓯阳羡茶。

※道医精、气、神:道家的宇宙论、人天观、自然观、身心观。

道医认为人体之「精、气、神」受之于天,也是万物的基质,万物受生都起于此,它同老子所谓「道」同为一体,万物由它而生,失它而死,道医视它为上药三品,人得之而身体健康。

雪屋煮茶药,晴檐张画图。

一、道医中的「精」

1、「精」分两种

一种是后天充养的五谷之精。

一种是先天本原的元精,受之于天地宇宙,是万物的基质,得之而生,持之而壮,与天地同步相存,相因相果,随时而化,随物而生。至精至微,是本原物质中的真。

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是老子把非非有,非非无的「道」称之为物,这个物可以说是无中的有,可这个看不见又摸不著的物,其中既有象,又有物,可是它在是有非有中还有变化,是之而非之中又见到了「精」,而且甚真,既真有,有之中还有非(神)。

2、精在人体中的作用

道医认为这个「精」即给道带来神奇功能,同样也会给人带来神奇功能。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那么怎样才能使它在人体发挥更神奇作用呢?

《管子?内业》中云「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其指出,精可生于五谷之养,可生于天地宇宙之养,如旺极可通神,藏于胸中便会使人精神饱满,增加智慧。

《内业》中还说「精也者,气之精也者」,「精存自生,其外安荣」,「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进一步指出先天之「精」靠后天气养,精足体自荣,以致能表现在外表,精气俱足,身体、四肢强健,体能源之不竭。

以此后世道医提出五谷之气可化血,血气而升气,气足而生精。精足而返壮,由此可知「精」是人体各个器宫发挥正常功能的保证。

二、道医中的「气」

1、气的物质性及数理图像

金华绝出气凌霞,不愧君王坐赐茶。

道医以道教的基本理论「天人同构」思想,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以「炁」作为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体的认识中区分于原始「炁」,即先天祖气与后天之气和人体结构各部器官功能的气。

老子所谓「炁」为先天祖气,表形符号为「-」,即原始最初的「炁」,而最初之气是混沌一片的,这就叫「元气」,而由元气演化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太阳之气清轻上升为天,太阴之气重浊下降为地,中和之气则生人,天地人交感而有万物

道医引入道教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来解释宇宙与人的共性,认识到万物存在著相反相成的态势,并结合了周易的阴阳五行的理论,以阴阳统五行,以五行证阴阳并符合于八卦,用于道教之符号及图像形式结合气论,生命论,解释宇宙的复杂结构及天地万物的相互关系,推衍出来表征宇宙的结构和时空绵延状态运用八卦符号图像把宇宙空间,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位,分出阴阳、四季和人类的认知。从而为自然的变化、阴阳的平衡找出合理的依据

道医根据道家数理,进一步阐述了人体阴阳的辩证关系,以数理符号形式来表现人体的生演过程,符号表现形式阴阳,这给道医学阐述男女生理演化过程提供了依据:

女子7岁之前属阳,7岁之后属阴,2×7十四岁见癸水,出现发育成熟迹象,7×7四十九开始步入衰老期。男子八岁之前属为阴,八岁以后属为阳,2×8十六岁出现生育成熟迹象,8×8六十四岁步入衰老期。

道医以此数理图像来证实孩童时期元气的不稳定性及转化过程。道医以气作为最基本的概念,对一系列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著探索:从寄托人类个体生命绵延企盼思想,对于人体之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理解,从而对人体之气进以深化的体验。

夜市斗茶凉雨后,晴湖载酒夕阳中。

2、气在人体中的作用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实质是对形与气的解释,气在宇宙叫大气,在自然界中叫天气,《气候》,在人体叫形气、真气、元气、营气、卫气等等,它是人体中的生理运行的动力,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在人体中有气者生,气充则长,气衰则老,气虚则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松间鸣瑟惊栖鹤,竹里茶烟起定僧。

基于这一认识,道医提出「养气、调气、补气」,并指出「气」在精与神之间的中和作用,以及在五脏六腑之间的连带关系。《太平经》载,精和神的存在都依赖于气,气对于精,对于神来说犹如水对鱼一样重要,又云「阴气阳气更相摩励,乃能相生,人气也轮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可见气对精神的重要及对五脏六腑的连带关系。

道医指出,安身养气须注重情绪调摄,对养气的细微阐述,实是提醒人类对气认识的重视,同时也是告诫人类对自然环境及人体的连带关系须重视

梦回寒月吐层崖,汤响松风听煮茶。

道医以道教的天人观来看待自然与人体的变化,从而认识气的单一物质上升到宇宙、自然、环境、社会、人事、个体的方方面面,实是给予人类的思想启迪与反思。

三、道医中的「神」

1、何为「神」

老子云「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神),并间接阐述了这个其中的信(神)对道的作用。

道医认为「信」道产生神奇,继而推断出,事物及人类个体的神奇功能同样也是这个「信」起到的作用,由此取名叫「神」。

这个「神」同样是万物的基质,它既是单一物质又是同精气复合而成产生的新物质,同样具有先天「元神」和后天「精神」之属性,而且互生互化,相互关联。时而依托形体而展现,时而以个体形式显其功能,是看不见,摸不著的虚物质,现代认为是场、是态、是电核,进而强名曰「神」。

卧云歌酒德,对雨著茶经。

2、神在人体中的作用

道教理论「神依形生,精依气盈」,道医认为「神」以人体场的形势而有在,随著人体的健康状况而变化,同时又与体内五脏六腑相互作用,显现神奇的功能,是对智慧灵感潜能的开发

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

道教的内丹家为其展开一代代的探索,发现其与精气结为一体的功能,道教在元明时期提倡离形修炼,就是让形体安息一处,自身神志从形体出走到它处,而且把修炼的过程及出现的功能留于文字书中。

《玉皇心印妙经》云「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水不焚」。

道医认为人体之生物场态受到「精、气、神」的作用时可以出现功能效应,其身体及精神虚弱非正常时,也会出现难以理解的病态表现。

茶炉吹断鬓丝烟,借得禅林看鹤眠。

四、「精气神」: 三者以气中和

道医认为:精、气、神均是人体的基质,其在人体中起到生与死的作用。三者以气中和,保持著人休各个器官的功能。

《玉皇心印妙经》载「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又说,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道医为此而提倡养生、宝精、全神,并用于医疗及养生的理论,提出了补气、安神、养精以达人体的健康。

茶汲松泉煮,香收桂屑焚。

相关文章,详见:圣俗沟通:浮世芳华,袖中云烟 或者 青水:茶、道,圣俗沟通的媒介和灵修方式


没有道儒墨法,它们都是对易经的解释,大道归一,易经是群经之首,是对中国思想的形式化抽象和总结,其他只是展开阐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