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认为诸葛亮不能说是一个忠臣,以下是我的观点:

如果大家看过品三国的话,应该都知道这一段:「 但是李严这个人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第一个,自视甚高,难于共事,这个人性格不好。当时有一句名谚叫做「难可狎,李鳞甲」,什么意思呢?就说李严这个人肚子里面有龙鳞,这龙鳞的特点是什么?你只能顺著摸,你不能倒著来。所以李严这个人是不好接近的,不好共事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呢,效法苏张,朝秦暮楚。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在这个新人和旧人、主人和客人,也就是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之间,他摆来摆去,甚至有点挑拨离间,搞是非。由于有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在弹劾李严的时候,是把新人和旧人都联合起来联名。为什么要联名?就是说我们新人、旧人没有矛盾,你不要再挑拨离间。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拥兵自重,分庭抗礼。李严留驻永安,后来又到了江州,就是现在的重庆,然后在那儿就不走了。然后在那儿就自己筑城,自己扩军,要求划出五郡之地来单独成立一个州。本来蜀汉它只有一个州,就是益州嘛;他又要搞一个州出来,叫巴州。这在诸葛亮看来,他挑衅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后来居上的这个原则,就是我们新人,我们荆州集团一定要占据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这个是不能动摇的,他挑衅了这个原则;第二个他挑衅了统一原则,因为他实际上是搞分裂。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

本来刘备安排李严为副的时候,是希望他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希望他充当一个润滑剂。结果他没有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反而成了当中一根刺了。那这根刺肯定是要拔掉的。从大局著想,从蜀汉政权的长之久安、安定团结出发,这样一颗钉子一定要拔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恐怕是早就想把这颗钉子了,只不过是在等待机会而已。那么李严既然犯了这么一个低级错误,那就对不起了,请你回家养老去吧."

而李严是刘备任命之臣,却被诸葛亮私自换下,这不是违背了刘备的命令吗?

而在刚开始,诸葛亮也并没有三顾茅庐等事,以及它的许多事情及作品都有可疑,他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甚至不能说完全是个忠臣。

欢迎各位讨论。


我是没想到抖个机灵能瞎鸡儿换几百赞,替那些写干货的答主不值,毕竟我以前也曾经写过干货的。


晋太元中,知乎人钓鱼涨粉。


你以为的:

大家只看过《三国演义》而我看过《易中天品三国》,所以我恰恰相反的想法是对的!

实际上:

你只看过《三国演义》和《易中天品三国》……

可其他人看过《三国志》《后汉书》《晋书》《资治通鉴》《三国志裴注》《诸葛亮集》《华阳国志》《水注经》《襄阳记》《滇考 诸葛武乡侯南征》《古今刀剑录》《殷芸小说》《万里桥记》《艺类文聚》《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蜀都赋》《季汉辅臣赞》《三国名臣序赞》《祭诸葛丞相文》《博物志》……


因为你书读得太少,想的太多,这叫「思而不学则殆」。

毕竟能说出「三顾茅庐」是虚构的人,应该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吧?


1、

「三顾茅庐」是假?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庶见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如果你没错的话,那就是陈寿和诸葛亮犯了「欺君之罪」,把这两个人砍了吧。

2、

是谁告诉你,皇帝任命的托孤大臣可以为所欲为的?

历史上托孤大臣杀托孤大臣的事比比皆是,就三国时期来说,东吴和曹魏都发生了托孤大臣互相残杀的情况!曹魏的司马懿灭曹爽和他的同党三族;东吴的诸葛恪杀孙弘,后又被孙峻夷三族。最后孙权安排的四位托孤大臣全部团灭!

而诸葛亮对李严是百般忍让,李严的野心却越来越大,当时蜀汉政权内部已经有很多人不满诸葛亮这样宠爱李严了。

《三国志 李严传》:于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

翻译:

因此,才有后来的百官联名弹劾李严,可以说李严在蜀汉是天怒人怨。

《诸葛亮集》:亮公文上尚书曰:「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情狭〕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乡托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辄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𬘭、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行中典军讨虏将军臣上官雝、行中参军昭武中郎将臣胡济、行参军建义将军臣阎晏、行参军偏将军臣爨习、行参军裨将军臣杜义、行参军武略中郎将臣杜祺、行参军绥戎都尉盛勃、领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臣樊岐等议,辄解平任,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

翻译:

3、

和大魏忠臣司马懿不同的是诸葛亮真的没杀李严,还让基本保留了他做官时的待遇,他的儿子李丰不仅没受到牵连,还进了丞相府,做了诸葛亮的府吏。这次所谓的「内斗」没流任何一滴血,没牵连一个人,只有李严自己被贬为平民!

诸葛亮又与平子丰教曰:「吾与君父子戮力以奖汉室,此神明所闻,非但人知之也。表都护典汉中,委君于东关者,不与人议也。谓至心感动,终始可保,何图中乖乎!昔楚卿屡绌,亦乃克复,思道则福,应自然之数也。原宽慰都护,勤追前阙。今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百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之气类,犹为上家。若都护思负一意,君与公琰推心从事者,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详思斯戒,明吾用心,临书长叹,涕泣而已。」

翻译:

后来,李严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也悲愤而死。

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4、

后世对此事的评论:

东晋习凿齿对此评论: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镜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于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

翻译:

《资治通鉴 唐纪》:(李世民)上谓房玄龄等曰:「为政莫若至公。昔诸葛亮窜廖立、李严于南夷,亮卒而立、严皆悲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又高颎为隋相,公平识治体,隋之兴亡,系颎之存没。朕既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贤相也。」

翻译:

古人高度评论诸葛亮处事公平,到你嘴里就成了不忠,你比各位大佬都牛逼!

5、

既然你说到刘备托孤李严,那就要搞清楚:「刘备在托孤诸葛亮时为啥要说「君可自取」的非常之言!」

田余庆在《秦汉魏晋史探微》说道:「在蜀国文武臣僚中,论潜在力量,李严一方即刘璋旧属居于多数,不弱于诸葛亮一方即随刘备入蜀居于少数地位的新人。刘备倾覆刘璋,把新旧之间本来的主从关系颠倒过来了。刘备寻思万全之策以巩固新人的统治地位,绝不能让已被颠倒了的主从关系在他自己死后出现再颠倒。

这就要尽可能使旧人不生异动之心,万一出现事端也要能立即加以处置。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刘备死起用李严,就是适应此种需要。但是权力赋予李严以后,李严既能起维系旧人以事刘禅的作用,也有凭借威望促成旧人异动的潜在可能。因而又要有控制李严这一关键人物的办法才行。新立的幼主刘禅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唯一可以付托的人只有诸葛亮。诸葛亮在受遗诏辅政方面,与李严是并受,是同列。因此,李严的地位相当尊显。在保障蜀国政权不出现新旧之间的再颠倒方面,诸葛亮还须要被赋予特别的权力,使他能够控制李严而不被李严掣肘。所以我认为刘备作此托孤遗言,正是为了在并受遗诏的李严面前巩固诸葛亮的独特地位,预防旧人另有图谋。如果不测事端突然出现,连伊尹、周公都无济于事的时候,诸葛亮还可以走向前台,自取帝位,以应急需。」


拿废李严说事,本身就说明你没好好看书。

诸葛亮如果简单地当个忠臣,简直太容易了,他不是一般的忠臣,而是超级权臣,还忠诚。

李严那事,诸葛亮做得非常到位,他联合很多重臣一起上书的。

别说李严被刘备看重就不能动,如果刘备说什么诸葛亮做什么,那诸葛亮就是个传声筒,也没什么价值,想做事,不得罪人怎么行呢?何况诸葛亮已经做的很好了,他可没有学董卓或者曹操吧?

再说了,刘备还说过「君可自取」,这句话有很多种解读的意思,无论是说「你可以当皇帝」或者说「你可以安排谁谁谁当皇帝」,诸葛亮真的做了,谁也说不出什么,然而诸葛亮能做而不做,不忠诚的话,哪能忍耐得住?

有人总是喜欢挑起争论,来为自己扬名,之前有人说过「刘备就算一辈子做得像个忠厚的君子让人追随,那他也是个伪君子」,现在又有人说「诸葛亮虽然能力强帮助蜀汉可是他没有一个字一个字地听刘备的遗言,那他就是个坏蛋」。

止增笑耳。


我这里就聊聊诸葛亮废李严这件事。

题主说:「却被诸葛亮私自换下」

什么叫私自?

私自的意思为:指背著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

诸葛亮是正经八百地联合各个大臣写了一份《弹李严表》光明正大地弹劾李严,并让刘禅废李严。

参与这份弹劾表的人有

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

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

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琳

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

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

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

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

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

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

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

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

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

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

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

行中典军讨虏将军臣上官雍

行中参军昭武中郎将臣胡济

行参军建义将军臣阎晏行

参军偏将军爨习

行参军裨将军臣杜义

行参军武略中郎将臣杜祺

行参军绥戎都尉盛勃

领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臣樊岐

这么多人参与的行为,公开上表刘禅弹劾李严。

这到你这里成了诸葛亮的私自行为?

你是不是觉得诸葛亮要自杀了到九泉之下问问刘备同不同意,再复活废李严才不叫私自?


首先题主的逻辑或者眼神有点问题,就算按你说的品三国:

本来刘备安排李严为副的时候,是希望他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希望他充当一个润滑剂。结果他没有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反而成了当中一根刺了。那这根刺肯定是要拔掉的。从大局著想,从蜀汉政权的长定久安、安定团结出发,这样一颗钉子一定要拔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恐怕是早就想把这颗钉子了,只不过是在等待机会而已。那么李严既然犯了这么一个低级错误,那就对不起了,请你回家养老去吧。

人家不都说的很清楚,李严「没有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反而成了当中一根刺」,诸葛亮「从大局著想,从蜀汉政权的长定久安、安定团结出发,这样一颗钉子一定要拔掉」。刘备安排的人要搞分裂颠覆刘备建立的政权,你说一位忠臣此时是应该同流合污,放任不管,还是果断处理,统一思想,消除隐患?

其次,三顾茅庐明明白白的写在诸葛亮本人的作品《出师表》里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8课,要求全文背诵,中高考大纲必背优秀古诗文篇目之一。但凡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说不出三顾茅庐是虚构的这种话来。

最后,「甚至不能说完全是个忠臣」什么意思?汉征西将军曹操那样吗?

诸葛亮自己想做个忠臣,他的言行是这样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出师表》:原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三国志·诸葛亮传》: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诸葛亮用生命践行了他的诺言,我不太清楚一个「不完全的忠臣」会不会这么做。

刘禅觉得诸葛亮是个忠臣,把说他怀反叛之心的李邈砍了:

《华阳国志·卷十》: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邈上书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蜀汉百姓觉得他是个忠臣,大家像怀念上古先贤一样怀念他:

《三国志·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敌对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炎觉得诸葛亮是个忠臣,很想体验一下拥有诸葛亮的感觉:

《汉晋春秋》: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离三国时代很近,资料丰富的两晋南北朝,大臣们都觉得诸葛亮是个忠臣: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袁子》: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蜀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东晋朝廷还下诏要求权臣桓温向诸葛亮学习忠心辅政,渴望上位的桓温听到后气的要死:

《晋书·桓温传》:及帝不豫..疏未及奏而帝崩,遗诏家国事一禀之于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温初望简文临终禅位于己,不尔便为周公居摄。事既不副所望,故甚愤怨,与弟冲书曰:"遗诏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王、谢处大事之际,日愤愤少怀。

连同时代的敌国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忠臣,我不知道题主是从哪看出来诸葛亮有异志的。

现代人似乎很喜欢鄙视忠诚,仿佛忠是什么封建糟粕一样必定为有识之士所不齿,聪明人怎么可能没有利己之心呢?然而忠诚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忠于利益不也是一种忠?把利益替换成知己、国家、理想,真的很难理解吗?自己在泥地里刨食的同时,也得允许别人的脑子里只有星辰大海嘛。


题目头一句,

「诸葛亮在【历史】上【远近闻名】」

充分混淆了时间与空间之分,

打乱了横向与纵向之别,

展现了出题人语言功底之深,

以及对三国史了解之彻。

我不禁仿写曰:

「诸葛亮在四乡八寨里名垂宇宙。」


补充一下吧,对题主没有恶意。题主应该只是年纪小,阅历和积淀稍逊些,所以有这样的发言很正常,但看得出来还是喜欢历史的,大家也不必过于苛责她。高赞 @红茶魔术猫 说得很对,要研究三国,从应读书目上看便是「任重道远」,书是越读越谦逊的。我们往往是相关文献看得越多,越深知自己浅薄无知。看得少了,见篇营销号文章便以为是参透了历史玄机,断不可取。我虚长题主几岁,也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能够理解。所以我对题主还是有期待的,希望随著年龄增长,学识也会更加丰富吧。


题主,我真心建议去看看书,别看什么品三国了

刘备安排了两个辅政大臣,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李严,但是刘备的遗诏对李严有一个安排: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题主要明白两个点,这里的内外军事,只是永安的军事,他管的也只是永安的军队,毕竟蜀汉的的权力中枢在成都,断然不可能把全国军队的指挥核心留在永安。而且这道命令是刘备下的,显然是刘备剥夺了李严的部分权力,因为当时的李严还兼任尚书令。

第二个点就是:真的是诸葛亮想干掉李严吗? 当时的李严不过是个中都护,尚书令也在建兴三年被陈震代替,诸葛亮北伐时,特地把李严召回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当时蜀汉的大臣都觉得诸葛亮太提拔李严了,但是李严是怎么回报的? 四伐时,骗诸葛亮没粮食了,让他退军,导致诸葛亮在刚打败司马懿时不能扩充战果,而李严又上书给刘禅,说诸葛亮退兵肯定是诱敌深入怎么怎么样,所以题主看到现在还觉得是诸葛亮的问题? 而且最后李严也不过贬为庶人,

但是你看看李严的罪名,又是假传圣旨又是欺君的,就算夷三族都是正常的,结果呢?诸葛亮还重用他儿子。 你李严要是在曹魏或者东吴早死无全尸了吧?

三顾茅庐假,这也太可笑了

难道没读过出师表吗? 没看过三国志吗?


题主,如果您是真诚发问,跟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想先请教一下:您为何认定品三国一书可以作为论辩史实的学术依据?您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此书有严谨可靠的学术价值的?

清楚了这个问题,就清楚了你提问题的来龙去脉,下面才好作答、探讨。

如果您自己连这个起点问题都没有搞明白、就奉它为三国史权威之作前来发问,大家无论怎么说,对于你来说都是无稽之谈、喷、扯,浪费彼此的时间而已。

在线等,期待您的答复。

谢谢。


这位题主是一个被易中天毒害得很深的一个人啊,听品三国听得入迷了啊。我怀疑易中天是说诸葛亮坏话的那个李邈的转世!


我把回答一路看了个遍,包括杨督、董相以及香包等很多人的回答,几乎都是反对题主 @玄阴 甚至讽刺、挖苦题主的。

但我反而感觉到题主11岁,能去看《品三国》这样的历史通俗读物,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是可贵的。虽然她的观点虽有很多错误,但她也「欢迎各位讨论」。

11岁的孩子犯错,我认为是情有可原的。这个时候正是该犯错的时候,然后再学会改正。会让题主产生「诸葛亮非忠臣」的这种理解偏差,无疑是读错了书。特别是像《品三国》这种书的价值传达,就是旨在迎合当今市场经济的尔虞我诈,仿佛世界根本不存在志虑忠纯的人。

当今学生会主动去看去学文言文的能有多少呢?一部《廿四史》4000万字,日常不间断地读3000字,要读36年。其中还不包括《清史稿》、《新元史》、《资治通鉴》等大部头的史学经典。汉末三国或者说魏晋这段历史,各种史料也非常丰富。我今天半夜里为了回答问题,还得把曹植给荀彧写的《光禄大夫荀侯诔》看一遍。

我叫我弟弟(14岁)看《三国演义》他都不看。文言文的经典看不懂,自然只能去看当下的一些历史通俗读物了。更有甚者,是一点书都不看,就跟著网友冲浪了,人云亦云。

想必那个抖音杨老师大家都不陌生。

这只是学习这个时期历史的一部分书单。

香包(瑾臻)是知乎公认的荀彧媳妇儿,不读透这些书就别跟她抢荀彧。(手动狗头)

所以在此由衷地希望@玄阴 同学听取杨绛先生对年轻人说过的一句话:「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我在这里没有嘲笑你的意思,我认为你还有很多时间空间去学习去充实自己。

—————————————————

题主问题都已经被回答得差不多了,我也不再作何补充,我再补一些我刚刚浏览看见的神论。

@大风清扬 您的时空望远镜借我用一下?我也想看看诸葛亮妻子长什么样。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这个出师表是演义写的? 只看一家之言还是不要说讨论二字了。不如去起点看架空历史的吧


人们都说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我邻居家的二蛋的想法却恰恰相反,他说:

如果一座山真的是世界第一高峰,那我为什么看不到它呢?他真有那么高的话,应该无论我离它多远,我都可以看得到才对。我们市的塔塔麻狻歌酋山,离我那么远,中间还有那么多高楼挡住,但我还是能看到,珠穆朗玛峰离我难道更远吗?就算更远,有很多的东西挡住它,但只要它足够高,我也没有理由看不到才对,所以我看不到珠穆朗玛峰的原因只可能有两种:第一,我是瞎子,显然我不是;第二珠穆朗玛峰的高是被人吹出来的,那些吹鼓珠穆朗玛峰的人,没有见过塔塔麻狻歌酋山,我要纠正这些人错误的观点:

珠穆朗玛峰并不高,塔塔麻狻歌酋山,才是世界第一高峰。


看到很多网友在嘲讽题主我就放心了,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是三观正确的人比较多。

引用题主问题里的一段话。

而在刚开始,诸葛亮也并没有三顾茅庐等事,以及它的许多事情及作品都有可疑,他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甚至不能说完全是个忠臣。

说是各种艺术载体里的诸葛亮,您怎么理解都无可厚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诸葛亮。

可是题主问题里是说「历史上」,这必须就有点问题了。

《三国志》一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而诸葛亮何许人也?诸葛亮可是杀了陈寿亲父的仇人,要说不共戴天也不为过。再加上《三国志 诸葛亮传》中陈寿写到:「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从这段不难看出陈寿在写《诸葛亮传》的时候是有多怕死,他一个晋臣究竟是在写怎样的历史才会那么从心。

那我就节选一段《诸葛亮传》中的描写,看看陈寿是怎么描述这位晋之死敌,外加杀父仇人的诸葛亮。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 诸葛亮传》节选。

你品,你细品!陈寿一边怕得要死,一边把死敌写到了这种高度,所有朝代的贤臣名将能达到这高度的还有谁?这可是一个晋臣、一个仇人笔下的诸葛亮。

都这样了,题主还要来怀疑诸葛亮的人品?一副仿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大家都说好,我偏要说不好,我可真是太牛逼了!」抱著这种心态去解读历史,活该被嘲讽啊!


你是旷世奇才,这个问题下反对你的答主都是因循守旧之辈,嫉妒你的才华而已。


窃以为答主还是先读《三国演义》感受一下——虽然把诸葛亮塑造得浅薄了,但形象气质大抵没错。然后读读李世民、李靖、杜甫、陆游等等一众人的评论和诗歌,这个观念基本就立起来了。


易先生生于1947年,所以他没有可能亲历过三国时代,他观点的所有论据也是二手的,我们也应该看得到,请赞同易先生观点之前先核对一下他论据的出处,更何况我不明白题主认为诸葛亮「私自拿下」李严的观点和题主之前所引易先生的文字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

易先生说过品三国主要看陈志裴注,按裴注三国志:

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及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其一、诸葛亮行的是事实上的君权,李严并没有当「刺」的资格,自然诸葛亮也没有拔刺的必要。

其二、如果易先生或者题主没有什么秘本史料的话,李严被废按李严传:

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于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三国志原文网上很易搜得,能看懂以上文字的想必不会弄出诸葛亮私自废李严的大新闻。

其三、易先生的品三国本人看的不多,印象中易先生是提到过魏略记载诸葛亮先去见刘备的,但不记得易先生有说魏略的记载比三国志可信,如果题主的观点来自品三国,请提供一下哪里易先生有说三顾茅庐并无其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道「达克效应」吗?你之所以认同所谓的「品三国」的看法,主要还是读书太少,了解过窄,以至于你从来没有听说过此问题的第二种答案,故会对这唯一的一种见解深信不疑。你如果能把时间用在通读一遍三国志上,也会比你来这儿问这种愚蠢的问题收获的更多。想知道一件事的答案需要你自己去阅读、去探索、得出结论。要有自己的主观看法,而不是一味的问别人。通读一遍三国志之后,有精力的话也可以阅读些其他有关三国的书籍,听听其他不同的见解。让你这个问题拥有更多选择的答案。

再者说,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毛病,题目说著「历史上」,解释又以「品三国」,含糊不清,前后矛盾,自己明明看的是品三国,却以品三国来论历史上的诸葛亮 不是很理解题主的脑回路,那我打了王者荣耀之后,是不是也可以拿游戏里面的诸葛亮来论历史上其人呢?


首先,我就觉得题主这个观念,毫不客气,往大了说是不忠不孝,往小了说是哗众取宠。

说李严因为犯了点罪被诸葛亮贬为庶民,这是诸葛亮铲除政敌。

我感觉说出这种话的人,真的是没有读过书。

什么叫铲除政敌,看看人家司马懿,整个曹爽,夷灭三族。动不动夷灭三族,斩草除根,这叫铲除政敌。

我们看看诸葛亮呢?仅仅是把犯罪的李严流放为民,李严的儿子李丰依然在蜀汉当官,吃著朝廷的俸禄,这叫不忠?

你以为诸葛亮是什么?诸葛亮是法家的代表,治理蜀国靠蜀科,治理蜀国、治理军队,靠的就是执法严明。法家的观念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当然这个说是说,但至少可以明白的是,不会因为谁的官大而有特权。

诸葛亮斩马谡也不护短,你是哪里看出他不忠的。不忠的人,难道不是发展党羽么?怎么会杀掉亲信呢?

一个到死都在为克复中原,报答先帝、还于旧都奋斗的理想主义者。竟然有人怀疑他不忠。

一个死后家中只有桑树八百株,内无余帛,外无盈财的人。竟然被人说不忠。

刘禅是废除丞相制了,这就说明诸葛亮有不臣之举?诸葛亮真的不忠的话,早就废了刘禅了,军政大权在手,谁敢不从?

诸葛亮一没称公,二没称王,三没称帝。

四没废帝杀皇后,五没另立新君。搞不懂,拿来那么多瞎子这么抹黑诋毁武侯的。

有个叫李邈的人,曾经跟刘禅讲,诸葛亮死了好,皇帝不受威胁了。结果,被刘禅下旨处死了。

李严知道诸葛亮死后,长叹没人起用自己了。

虽然是政敌,都能如此,你觉得诸葛亮不忠。

再看前人评价,哪个对诸葛亮的忠诚和智慧不表示赞叹。

有一群黑武侯军事能力不行的,一味说诸葛亮进入武庙被帝王尊崇是因为忠心。连黑粉都认可武侯的忠心,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觉得晋武帝、唐太宗、刘禅、杜甫、陆游、康熙这些人对诸葛亮的认识还不如那些易中天和高晓松?多读点书,不要觉得哗众取宠是标新立异。

什么岳飞死是自找的,秦桧有苦衷。当真一点民族气节和是非能力都没有。

诸葛亮不忠,还有谁忠?在刘备最艰难的新野时期诸葛亮挺身而出,为报答三顾之恩。历史上,徐庶在这个时期因为母亲被掳都投降了,关羽也曾降过曹操(汉帝),诸葛亮在最艰难的时候都一直陪在刘备身边,这样的人会不忠????

出师表和戒子书都读过吧,文如其人,我实在不敢相信这里面肺腑的句子。出自一个不忠之人。

历史上的权臣都是给儿子铺路,看看曹操和儿子曹丕,司马懿和儿子司马昭、司马师。诸葛亮死的时候,儿子才八岁。大权交给了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要知道,当初北伐,费祎可是反对的。

这就是一个权臣所为?不培养自己的家族势力,把大权让给和自己政治主张不同的人。史上除了尧舜禅让,以及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有哪个不忠之人能做到的?诸葛亮不怕八岁的儿子被人整死吗?

说武侯军事能力有问题的,我顶多会用「逆天而为」来为诸葛亮辩解。

但是说诸葛亮忠诚方面有问题的,我就想骂人,你才不忠,你全家都不忠。这种人,猪狗不如,禽兽之辈。不过是一条断脊之犬,安敢狺狺狂吠?无能匹夫,丑恶嘴脸、哗众取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