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就好像城市化一样,如果不做限制,那么就会出现大规模无序的平民窟。

做了一定限制,一部分地区城市化,另一部分先停一下。如果这个决定是强制做出的,那么就会引起不满。引导人们自己做出选择,那么责任就是他自己承担了。不同地区的人依据各种理由做出逆全球化的举动,这样就给愿意全球化的地区留下了发展空间。


它一直都存在。就像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相生相克。

2016年的美国大选,英国退欧还是义大利修宪失败,皆预示著全球化已经开始退潮。2017年即将进行的法国大选,其他的国家将会纷纷出现类似事件,黑天鹅满天都是。这代表著过去几十年我们所熟悉的全球化已经开始了逆转,这对于全世界都会产生长远影响。

比如我们现在探讨中国一切问题的时候,都是基于全球化这个潮流不变的假设前提之上,否则这些结论都有问题。比如说,我们认为每年要从农村转移多少万人到城市,我们认为房地产会不断上涨,我们认为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到城市来,所以我们又推动土地流转,推动户口制度改革等等,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保证中国在全球化的潮流和趋势的情况下。

说到全球化的退潮,大家可能会认为,怎么会呢,过去发展好好的,怎么可能会退潮呢?

其实所谓的全球化并不是刚刚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全球化历程出现过很多次,绝不是现在的这一次。

第一次 古埃及埃及在公元前1500年,第十八王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全球化了,是埃及主导的,它相当于现在的美国,在地中海东部国家就已经形成了区域的大分工和远程贸易的网路,而且有强国主导,这已经构成了第一轮的全球化。

随后,埃及帝国的衰落使得整个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瓦解,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这是第一次全球化潮流的退潮。

第二次,罗马时代罗马帝国建立以后的200百年是全球化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在罗马帝国的主导之下,在欧洲这样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进行区域分工,进行远程贸易,以罗马为中心进行商贸往来。

罗马帝国衰落后,这些高度相互依赖的,精致的分工体系顷刻瓦解。最后倒退到庄园经济,倒退到封建制。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公元11到13世纪。

第三次全球化从弗兰德地区出现了新的分工,然后英国,法国,比利时这些地区,再加上中东地区,伊斯兰世界,拜占庭帝国,经过义大利进行贸易组合。那个是时候地区分工进一步细化,原材料在另一个国家,比如,羊毛在英国,燃料可能出自于中东哪个国家。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在很远的地方,消费市场又在很远的地方,而在另一个地方进行生产组织。这就是全球大分工,然后进行远程贸易,发展得更为火爆。繁荣了200年。

黑死病的出现和蒙古的入侵使得这一轮全球化再次衰退。

(黑死病)

第四轮全球化在十五世纪末,地理大发现,找到了更大的市场,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分工,更远程的贸易和更大的资金交流量。比如,加勒比地区专门种甘蔗,非洲专门出奴隶,然后在英国,荷兰进行船只的建造或者生产纺织品等等。

到了17世纪,欧洲30年战争的影响,整个欧洲中部再到严重破坏。再加上气候的逐渐变冷,农业减产等原因,这一轮全球化又退潮了。

第五次全球化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这一轮全球化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我们现在所说的全球化是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刚刚开始几十年,从这六次全球化不难看出一个规律。就是全球化的鼎盛时期大概只有200到300年,与中国的一个朝代几乎一样。所以这是否是一个人类的共同规律,不管你处在哪个地区,信仰什么宗教,这种人组织起来的架构经过地段时间后,他一定会逐渐的腐朽,逐渐走下坡路。所以每次全球化一开始蓬勃发展,到最后一定会出问题(大国争霸,蛮族入侵,内部贫富分化导致的阶级斗争)。在内忧外患之下,这个体系被一股洪流摧毁,整个分工体系瓦解,人类文明倒退。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会以一种更有力,更强大的全球化的潮流反扑回来,在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的全球化的网路,这也许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

所以在这次全球化的退潮,从历史开来,没有任何稀奇之处,他一定会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出现退潮。他并不是两三百年长周期的一个大衰退,而是在全球化初期出现的一个大牛市中小盘整。但这次退潮已经表明这个系统出现了问题,虽然没有严重到使整个全球化系统崩溃的程度。

从历史来看,一是大国之间的争霸,当年一战之前的英国和德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环顾当前的世界,从冷战结束后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大国之间的博弈还不成熟。二是,各个国家虽然都有贫富分化的问题,但这种贫富差距所迸发出来的对立情绪并没有激发到要暴力对抗才能解决的程度。在13世纪,弗兰德内部贫富不均所导致的纺织工人大起义,起义工人攻取城邦,夺取贵族领地,这一战争持续了几十年。所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还没到这个程度,还有共享的余地。

(注 ;图片皆来源于网路)


全球化如果是必然正义的话,就意味著是世界大同,共产主义。任何国家主权和自治边界,都是反动落后的「堡垒」。如果中国人对于「国家主权,自治主权」这些概念不敏感,我反而觉得这是很奇怪的情况,因为中国人最泛滥的,就是爱国主义。


我有点搞不懂什么叫新的历史趋势。也许是指新的趋势?

逆全球化,要看怎么个逆法,去中心化,扁平化是一种逆法,内卷化,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一种逆法。

首先得要明白一件事情,所谓的「全球化」是「果」,是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因」,没有什么国家是为了推行「全球化」而采取行动的。

那么要逆这个「果」,只能从「因」上著手,什么是「因」呢?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带来的社会大分工,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更大的市场和原材料来源,这才是全球化的本质。

美国现在在走向内卷,根本原因是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崛起阻止了美国用资本手段掠夺全世界,美国反对的是中国主导全球化,而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

而中国扛起全球化的大旗,根本原因是要为不断扩大的产能寻找新的原材料和市场。

所以这个问题到最后,就变成了中国制造2025能不能落实。

而对其他国家来说,中国成功了,就加入一带一路,中国失败了,就各自回家各找各妈,全球化什么的,你说逆就逆,是美国的航母不得劲了?还是中国的商品不香了?轮得到你来反对或赞成?


泻药。不会,区域化壁垒被打破,其实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即以越来越小的个体加入全球化会成为趋势。


人怎么说也是动物,对血统上不同的族群是具有天然排斥感。欧洲、美国都对外来族群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如果要全球化走的远一点,科学的设计应该是资金和商品的流动,而不是国界消失,人员自由流动。国内一边计划生育,一边引进外来族群。迟早会像现在欧美一样,激起民族主义,反噬全球化。


逆全球化感觉并不可行 也不经济

毕竟每个国家资源 禀赋各不相同

可能要改变的是过度全球化 需要做的只是适度全球化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