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说:贸易能使我们变得更好。马克思说:社会分工促进了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考虑个人获得的效用,贸易和社会分工是怎样给经济带来增量的?比如贸易,只是进行交换,并没有东西增加为什么就能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增量来自哪里?


模型:假定任何一个人生活都需要面包和青菜。一个面包师一天可以做20个面包,一个种菜的农民一天可以生产10颗青菜。如果没贸易,面包师为了生活需要去做面包和自己种菜,农民也需要做面包和种菜。但是面包师种菜和农民去做面包都是生手,效率肯定比不上对方做面包和种菜。这样我们假设面包师最多一天只能生产6颗青菜,农民一天最多只能做8个面包。如果没有贸易,面包师和农民各活各的,每人都用半天生产面包和青菜,那么一天下来,面包师做了20/2=10个面包和6/2=3颗青菜,农名一天做了8/2=4个面包和10/2=5颗青菜,于是一天之后社会增加的总财富是10+4=14个面包和3+5=8颗青菜。作为对比,如果存在贸易,面包师一天只做面包20个,农民只生产青菜10颗,那么首先社会总财富为「20个面包和10颗青菜」大于不贸易的结果「14个面包和8颗青菜」,所以总财富增加了。另一方面,在存在贸易情况下,如果我们假定面包师愿意用一半的面包去交换农民一半的青菜,那么面包师一天下来得到20/2=10个面包+10/2=5颗青菜,好于不贸易得到的10个面包+3颗青菜。农民一天下来得到20/2=10个面包+5颗青菜,好于不贸易得到的4个面包和5颗青菜。所以贸易使面包师和农民的生活状况都变好了。

从这个结果看,分工使面包师和农民各自在相同的时间里把精力投向各自擅长的领域,各自在各自领域的效率都高于对方在自己领域的效率,所以分工使社会总财富增加,同时通过贸易使各自最后得到的财富增加。(这里有个假设是贸易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相对公平的贸易)


比较优势原理


原始社会没有社会分工,大家有什么就交换什么,这个时候的经济体量是很小的的,当大家可以进行交换的时候,人们就有了需求,就会发现有些东西的需求很大,有些东西的需求很少,而这个市场上每件商品的供求不一样,大家肯定会愿意生产需求量大的东西,由于原来的经济体量一直存在,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多的去生产需求量大的东西,经济体量必然增加,至于社会分工是自然规律的使然,有些人发现生产某种商品更加擅长,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形成了社会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贸易:国富论前几篇就进行详细分析了 加入点我的观点简述下

1.贸易得来的其他资源带来的产能提升

2.协同作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3,资源交换创造更多财富积累的机会,而积累的财富资源更利于生产力提升,形成竞争

分工:

1.一个工序熟练度会提高生产效率

2.生产环节的分配,减少不同工序切换所浪费的时间

3.专精技能更容易改进升级技能


交换的背后是分工更加精细,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成为可能,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的下降。社会中每个人可消费的商品量增加,效用满足提升。


分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东西。重要的是,贸易为什么带来利益?正如很多人疑问的,贸易只是买来卖去,并没有增加东西。原因在于,每一种物品虽然它本身是同质的、有相同的用处,但它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具有不同的效用的。贸易就是把物品从对他来说效用低的人那里,转移到对他来说效用高的人那里,这就可以增加该物品的价值。所以贸易能使我们变得比以前更好的状态。在经济学上叫做更为合理地「配置资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