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包括(嗅觉,视觉,听觉,味觉,感觉)

智力正常

我想知道从」无」到」有」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无」是因为什么才有了」有」。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


谢邀。

感知、知觉、意识、感官等等说的是同一个范畴或现象。

通常人们总是以为是因为有了感官才有了感觉,而实际上是因为有了感觉才有了感官的划分,或者说感官仅仅是某种感觉类型和范畴的一个划分和界定。

比如说,先有看,才有了这些结论:哦,是眼睛在看,哦,有一套视觉感官系统,如果没有这套系统也就没有看、没有视觉。

这里的关键点是,尽管后来得出了是依靠【眼】来看的,但这个结论却是在先有【看】的情况下给出的。

所谓感官等等实际上是一些感觉、信息形态,没有什么所谓的实物。

人就是一系列感知、或意识等等知觉形态的集合。


没有摄像机怎么录像?


不会。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味著:

--- 能分辨「自己」和「非自己」的物理边界,这需要感官。

--- 需存储(记忆)信息并不断调用和更新,形成连续的「自我」意识,信息输入需要感官。

「自己」从「无」到「有」的过程: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数据)之间比较运算,实时信息与存储信息比较运算。

举例1:婴儿吸允乳胶奶头,大拇指没「感觉」,但吸允很像乳胶奶头的大拇指,大拇指有「感觉」。慢慢「发现」大拇指是「自己」的一部分,而乳胶奶头不是。

举例2:婴儿把妈妈的声音和心跳存储在脑中,听到话语声与记忆的声音比较,如一致,就知道「自己」在妈妈的怀里,否则会大哭,召唤妈妈。

大脑完全发育,完整「自我」建构后,再将感官功能去除,不影响已存在的自我意识。

如果感官功能正常,大脑原有的存储彻底删除,一个人完全失忆,将不再意识到「自己」。


谢邀。

首先意识并不完全依赖于感官,仅仅是现在的人的意识「更多」依赖于感官信号,就以为意识是来自于感官的,但实际上人的梦以及很多横空出世的「想法」与感官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一些「差异化」的定义和「量化」是直接与感官相关的。而一些「直觉」「下意识」并不依赖于问题描述里所罗列的那些感官。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以上的那些感官,是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但是否是用「自己」和「存在」这个名词就不一定了。就如一块石头一棵树是否有意识作为人来说是不知道的,断言有无过于轻率了。插个玩笑,孙悟空和各种草木成精的可是有意识的,传说也不是流传一天两天了。

意识除了自己的,其他人是感知不到的。你说你有「意识」,但别人没感知到,就是不承认你也没招,被精神病就是这么来的。尤其是在「科学」论争当中,意识内容从未被明确的承认过。这种非物质态的东西无法探测,更无法证明其「内容」的「真伪」。


智力或者说智慧,源于各种感官的对信息的捕获,重建,演绎和创新。所以,缺少了感觉器官的信息支持,何来智力的功用。

就好像自行车缺少了两个车轮,一副车把,一个车座,只剩下车架子,还是自行车吗?

据说有个实验,是刺激没有身体的小鼠大脑,可以有神经冲动的作用。但是这也是基于小鼠以前的经验而来。如果把神经细胞直接培养成一个大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那样的人根本不会有意识。。。你设想的情况,就相当于一台没有任何输入设备的电脑,然后你问这台电脑能不能运行任何程序。。。


生命的本质就是获取信息和环境互动。

获取信息,消除信息熵,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你的问题因果倒置了:不能够感知环境获取信息的话,生命就不会存在。


谢谢您的邀请!如果有问题多多包涵。

意识是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产物。由此可见,物质对意识起到决定性作用。假如一个人没有任何感官,感觉。那么他也就不能感受到物质的存在,没有眼睛,他看不到世界。没有耳朵,他听不到声音等等。如果非要给他一个大脑,那么他也会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在虚无中。也就没有任何意识!我举个例子:一说到孙悟空,我们就能想起他的模样,形状。那是因为我们见过这个形象。如果没有见过孙悟空这个形象,是不可能知道他到底是谁,到底是怎样的形象。

有些人说,没有任何物质,也可以知道这个物质的形状模样。胡说八道!要么是唯心主义者,要么就是在胡扯!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们当中真有这样的人,名字我不点了,您自己去找。

所以人如果没有任何感官感觉,是不会有意识的。(不过我要提醒一下,这是目前这个时代的看法,真理是由相对性的,也许到未来的某一天,生物学证明了这个结论是错的。不过现在这是绝对正确的!)

(本人是唯物主义的思想,解答这个问题的人们可能会有唯心主义,或者二元论者。但这是马克思爷爷天下,听谁的,你心里应该明白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