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思维模式十分特别,它是一种全新的对世界与人类的存在状态的思考。【无所住】就是佛学思维的起点,他的哲学逻辑依据是【缘起性空】。讨论【无所住】问题,对学佛之人,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的。不住于相,这是佛学哲学的基础。


说重点:

比丘们!当比丘的无明已被舍断,明已被生起;以无明的褪去,明的生起,他不造作福行,不造作非福行,不造作不动行,当不造作、不制造思时,他在世间中不执取任何事物。不执取则不战栗,不战栗就自己证涅盘,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无所住」不是起点而是终点,阿罗汉才能做到,或者说,无所住就是阿罗汉境界;

所谓无所住就是「在世间中(特指人道)不执取任何事物(五蕴、名色法)」; 凡夫是做不到的,初果、二果、 三果的圣者也做不到;

下面这篇经文,佛陀从缘起的角度记说修行者应该如何正确的思考。

相应部12相应51经/审虑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召唤比丘们:「比丘们!」
  「尊师!」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当比丘审虑时,为了从一切苦的完全灭尽,应该怎样审虑?」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这里,当审虑时,比丘审虑:『凡在世间生起老死等这种种不同种类的苦,这苦,什么是其因?什么是其集?什么是其生?什么是其根源?当什么存在了,则有老死?当什么不存在了,则没有老死?』当他审虑时,他知道这样:『凡在世间生起老死等这种种不同种类的苦,这苦,生是因,生是集,生所生,生是根源,当生存在了,则有老死;当生不存在了,则没有老死。』他了知老死,了知老死的集,了知老死的灭,以及了知那适合导向老死灭道迹,像这样的修学是随法行者。比丘们!这被称为,为了从一切苦的完全灭尽,为了老死灭而修学的比丘。
  又,更进一步审虑时,他审虑:『那么,这生,什么是其因?什么是其集?什么是其生?什么是其根源?当什么存在了,则有生?当什么不存在了,则没有生?』当他审虑时,他知道这样:『生,有是因,有是集,有所生,有是根源,当有存在了,则有生;当有不存在了,则没有生。』他了知生,了知生的集,了知生的灭,以及了知那适合导向生之灭道迹,像这样的修学是随法行者。比丘们!这被称为,为了从一切苦的完全灭尽,为了生之灭而修学的比丘。
  又,更进一步审虑时,他审虑:『那么,这有,什么是其因?……(中略)那么,这取,什么是其因?……那么,这渴爱,什么是其因?……受……触……那么,这六处,什么是其因?……那么,这名色……那么,这识……那么,这行,什么是其因?什么是其集?什么是其生?什么是其根源?当什么存在了,则有行?当什么不存在了,则没有行?』当他审虑时,他知道这样:『行,无明是因,无明是集,无明所生,无明是根源,当无明存在了,则有行;当无明不存在了,则没有行。』他了知行,了知行的集,了知行的灭,以及了知那适合导向行灭道迹,像这样的修学是随法行者。比丘们!这被称为,为了从一切彻底地灭尽苦,为了行灭而修学的比丘。
  比丘们!如果一个进入了无明的人造作福行,则识有福的转生;如果造作非福行,则识有非福的转生;如果造作不动行,则识有不动的转生。
  比丘们!当比丘的无明已被舍断,明已被生起;以无明的褪去,明的生起,他不造作福行,不造作非福行,不造作不动行,当不造作、不制造思时,他在世间中不执取任何事物。不执取则不战栗,不战栗就自己证涅盘,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如果他感受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苦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不苦不乐受,他了知:『它是无常的。』他了知:『它是不被固执的。』他了知:『它是不被欢喜的。』
  如果他感受乐受,他离系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离系地感受它;如果他感受不苦不乐受,他离系地感受它。
当他感受身体终了的感受时,他了知:『我感受身体终了的感受。』当感受生命终了的感受时,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终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体的崩解,随后生命耗尽,就在这里,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欢喜的都将成为清凉,将只剩下遗骸。』
  比丘们!犹如一个人从陶匠的窑拿出热陶壶后,会放在平整的地上,那样,就在那里,热会平息,会剩下陶瓷碎片。同样地,比丘们!当比丘感受身体终了的感受时,他了知:『我感受身体终了的感受。』当他感受生命终了的感受时,他了知:『我感受生命终了的感受。』他了知:『以身体的崩解,随后生命耗尽,就在这里,一切被感受的、不被欢喜的都将成为清凉,将只剩下遗骸。』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烦恼已尽的比丘会造作福行、造作非福行、造作不动行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行,由行灭,识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识,由识灭,名色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名色,由名色灭,六处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六处,由六处灭,触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触,由触灭,受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受,由受灭,渴爱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渴爱,由渴爱灭,取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取,由取灭,有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有,由有灭,生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当没有了一切生,由生灭,老死会被你们了知吗?」
  「不,大德!」
  「比丘们!好!好!比丘们!正是这样,没有其它的了!比丘们!这件事你们要信赖我,你们要胜解,对此要无疑无惑,这就是苦的结束。」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摩诃萨。名无边胜。前白佛言。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住何等法。如佛所说。能得如是最胜功德。

尔时世尊告无边胜菩萨摩诃萨言。

无边胜。诸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无所住者。如我所说。能得如是最胜功德。

无边胜。诸菩萨摩诃萨。若住于色受想行识。若住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若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于此经。则不说有斯诸功德。

然诸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而无所住。不入不出。故我说彼当得无边大功德海。

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无有少法可得可住。亦无少法若入若出。善能安住诸法理趣而无所动。

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无住无动。以无动故无高无下。

无高下故。远离于高不住于下。

以不住故名善处住。

善处住者于无处住。

无处住者不住于处。

诸菩萨摩诃萨。不于少法若有安立若有积集。无处无住 无起无作。

何以故。处不可得。

以无处故 则无分别。

无分别故 不动处住 如法界住。

无有处住 则无有住。于处无处 无所执著 名为善住。

无边胜。诸菩萨摩诃萨。于法理趣而安住者。如是安立住于无住。无住处住。见一切法无有分别。住于如是无分别行。

以如是行。见一切法而无所动。则与如理而住相应。则与如理不动相应。则与如理不取相应。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菩萨正忆念 于义善思惟

不住诸法中 说名为智者

未曾有少法 可为安立者

以无安立故 无畏而发趣

不立于诸色 亦不立诸受

诸想及诸行 识等亦如是

不住于诸蕴 诸界及诸处

若处若非处 亦常无所住

不住于地界 亦不住水界

火界及风界 亦常无所住

不住于欲界 色界无色界

得无安立故 不住于三界

及以虚空界 于彼无所住

以无有所住 平等而发趣

故无有少法 于中而可住

若得无所住 斯为妙智者

妙智无所住 无住为菩萨

能得如是住 则住法界中

无住相应故 彼常能善住

无住无依止 于法得安住

若得不依止 则常无所动

不入亦不出 平等善安住

于法如是住 斯为勇猛者

一切法无高 一切法无下

如是无所动 法界善安住

安住不动故 便得无上住

不住住相应 斯为勇猛者

不住于住处 于处无所动

成就无住处 而得善安住

若处若非处 一切无所动

住于不动处 乃名为不动

若住不动处 一切无所住

不念处非处 常住无分别

不住于处故 则无有所动

于处无所动 一切得无住

若得不住处 处非处不动

若于处不动 乃善住于处

善住处安住 则住无所住

能见一切法 住法相应住

如是见诸法 种种无所住

无住无安住 善巧于法住

常住于诸法 而无有分别

离诸分别故 斯为不动者

若能住不动 于行无分别

远离处非处 斯为观察者

若能观不动 一切无所动

诸法常平等 如是而发趣

如理住相应 如理而不动

得无动处者 常住于无处


谢邀

一、佛家思唯方式特别

其实真没啥特别的,真实语而已,无非如是知如是见如是说罢了。然而,见真实这事吧,的而且确地是他妈的天下至难至艰之事。所以,不惊、不怖、不畏之人,甚为稀有。

二、「无所住」为起点

有概念即有边界,有边界即为其所限,有所限即起分别,分别起即有执著,一执著则妄想自生,于是无明烦恼无尽无止……

所以呢,您说是「住」还是「不住」呢?

再所以呢,您说这是起点还是终点呢?或许是一切,您说呢?

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法是真实法真实的是简单的,简单即美,简单即圆融,简单即简单到连简单都简单没了,简直是简单到令人发指。我不是在讲绕口令佛拈花,佛微笑,佛竖起一指……

不要去学术化、神秘化、琐碎化佛法

记之一字:曰「空」曰「行」曰「信」曰「心」曰「无」曰「法」曰「愿」曰「慈」曰「舍」曰「佛」…… ……都成,丰俭由已,随您开心浅陋之见,希望有些微帮助祝成就

〔三〇〕第八 适宜

[0028a02] ※二

[0028a02]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且谛听,善思惟,我当说。

[0028a03] 三

[0028a03] 诸比丘!以何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耶?

[0028a04] 四~六

[0028a04]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有色,不因色而思量,不思量色为我有。不思量眼识,不思量有眼识,不因眼识而思量,不思量眼识为我有。不思量眼触,不思量有眼触,不因眼触而思量,不思量眼触为我有。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对耳……对鼻……

[0028a10] 七~八

[0028a10] 不思量舌,不思量有舌,不因舌而思量,不思量舌为我有。不思量味,不思量有味,不因味而思量,不思量味为我有。不思量舌识,不思量有舌识,不因舌识而思量,不思量舌识为我有。不思量舌触,不思量有舌触,不因舌触而思量,不思量舌触为我有。凡缘舌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于身……

[0029a01] 九

[0029a01]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 [P.23] 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不思量有此,不因此而思量,不思量此为我有。

[0029a06] 一〇

[0029a06]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因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为我有。

[0029a07] 一一

[0029a07] 彼无如是之思量,而对世不予执著一物,无执著则无爱慕,无爱慕而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0029a09] 一二

[0029a09]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适宜之道。」

第九 有验(一)

[0029a11] ※二

[0029a11]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且谛听。

[0029a12] 三

[0029a12]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0029a13] 四~八

[0029a13]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因眼而思量,不思量眼为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识……不思量眼触……凡缘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对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思量,因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 [P.24] 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者而有著,世人唯有欢喜此执著。于耳……于鼻……于舌……于身……

[0030a05] 九

[0030a05]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因意而思量,不思量意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因法而思量,不思量法为我有。不思量意识,不思量有意识,不因意识而思量,不思量意识为我有。不思量意触,不思量有意触,不因意触而思量,不思量意触为我有。凡缘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诸比丘!凡或思量物,或思量有物,或因物而思量,或思量物为我有。由此而有不安、变异,由此不安、变异而有著,世人唯有欢喜此执著。

[0030a12] 一〇

[0030a12] 诸比丘!于蕴、界、处,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因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为我有。彼无如是思量,不执著世之一物,无执著则无爱慕,无爱慕则独自入于涅槃。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0031a01] 一一

[0031a01]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第十 有验(二)

[0031a03] ※二

[0031a03] 「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对此且谛听。

[0031a04] 三

[0031a04] 诸比丘!何者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耶?

[0031a05] 四~八

[0031a05] 诸比丘!汝等于此作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0031a06] 「大德,是无常。」

[0031a07] 「凡物之无常者,是苦耶?抑是乐耶?」

[0031a08] [P.25] 「大德,是苦。」

[0031a09] 「凡物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0031a11]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31a12] 「色……眼识……眼触是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0031a13] 「大德,此是无常。」

[0031a14] 「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其为常住耶?抑是无常耶?」

[0032a01] 「大德,此是无常。」

[0032a02] 「凡物之无常,此是苦耶?抑为乐耶?」

[0032a03] 「大德,此是苦。」

[0032a04] 「凡物是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0032a06]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32a07]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0032a08] 九

[0032a08] 「意……法……意识……意触是常耶?抑是无常耶?」

[0032a09] 「大德,此是无常。」

[0032a10] 「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此是常耶?抑无常耶?」

[0032a11] 「大德,此是无常。」

[0032a12] 「凡物之无常,是为苦耶?抑是乐耶?」

[0032a13] 「大德,此是苦。」

[0032a14] 「凡物之苦而变坏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认识耶?」

[0033a01] 「不也,大德!此非是。」

[0033a02] [P.26] 一〇

[0033a02] 「诸比丘!如是观者,多闻之圣弟子厌嫌于眼、厌嫌于色、厌嫌于眼识、厌嫌于眼触,凡缘此眼触所生之受,或乐、或苦、或非苦非乐,厌嫌于彼。于耳……于鼻……于舌……于身……厌嫌于意、厌嫌于法、厌嫌于意识、厌嫌于意触,凡缘此意触所生之受,或苦、或乐、或非苦非乐,亦厌嫌于彼。因厌嫌而离欲,因离欲得解脱,于解脱则『我解脱』之智生,证知:生已尽、梵行已成、应作已作、不为如是再生。

[0033a08] 一一

[0033a08] 诸比丘!此为灭除一切思量有验之道。」

【经文资讯】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16 册 No. 0006 相应部经典(第35卷-第41卷)

【版本记录】CBETA 电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

佛法究竟义,是一切法空,无住、无相、无愿。菩萨慈悲,为救拔我等颠倒众生,又善巧说法,就是世俗义,就有了「佛学思维模式的起点」,而佛学的哲学逻辑就是用假设名相,教导有情如何修行【不住法门】。

-------------------------------------------------------------------------------------------------------------------------------------------------------------

无所住,是佛法的起点,了之参悟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一不二,不要思维若有若无,若有苦集灭道若无苦集灭道,这是学人思维的出发点。

无所住,也是佛法的终极目标,你若了之一切法一切相,无所住,无所有,无所得,无二分别。

大雁空中飞过而不留痕迹,河水流入大海而不知河水在哪里, 这就是【无所住】的境界。

「无所住」 之佛国,千山群鸟飞越,而难寻痕迹灭绝;万条大路人已走过,哪见熙熙攘攘的人流。

借用一首诗歌,已表达【无所住】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


所谓「无所住」是说不执著。我们平常的思维是认为这个事情必须这样,那个事情必须那样。佛法认为世界是「缘起」的,由各种条件和合而成,条件始终在变,所以没有什么是可以抓住不放的,这是「无所住」的原因。如果心「无所住」,就不会问「谁动了我的乳酪」,因为乳酪不固定是你的;也不会说「我的地盘我做主」,因为我做不了主,众多的条件在一起做主。这样省却了因变化而产生的烦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