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作为这世界上心灵精神最丰富之人,思维异于常人,内心孤独而又敏感,而这样的心灵能找到朋友吗?还是说,既然是哲学家,注定要一个人孤独前行呢?


只要有学术共同体,就行了。


不抄袭就有朋友 (手动狗头)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就是朋友吗……


暂且把孤独分为两个定义,内心的孤独和社交的孤独。

前者现实中很少或没有能够畅快交流的对象,后者没有说话或玩乐的朋友。前者希冀知己,后者渴求排遣寂寞。

许多人都处于后者,但我想哲学家一定处于前者。追求精神的愉悦是不怕寂寞,不会寂寞的。

常人与哲学家的思想境界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哲学家就像站在了珠峰顶,少有人选择这条路。故而相较于常人能随意找到玩伴相比,哲学家的社交网几乎没有可以畅谈的知己,这种孤独是渴求交流的孤独,也就比常人更易孤独了。

哲学家在书中可以和几百年前的前辈隔空对话,这种思想的碰撞比任何物质享乐都要幸福的多。

成为哲学家之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普通人为什么会被称为普通人。你内心深处的想法,再也无法对人诉说。他们眼中的烦恼对你而言只是云沫光阴,他们口中的感受对你来说无聊至极,你们分明就坐在一张桌子上,却在两个世界里活著,他们把你当作朋友,你却......

不能说绝对没有朋友,但门槛却有柏油路和攀峰的区别。

这样一来,哲学家确实是没有朋友的。


有的哲学家有朋友,有的哲学家没朋友。

但是没有一个哲学家是孤独的。

就算某个哲学家自杀了,做出一些看似很痛苦的事情,ta也绝对不会孤独。

思考和对自己的思想的信仰实在是太快乐太充实了,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快乐的快乐。


也许有

每一个觉悟生活的人 都会理解。

哲学家的朋友会跨越时空与哲学家对话。

可以说哲学家最孤独,也可以说哲学家最不孤独。

因为有一些信念会不断的传递给未来的继承者。


哲学严格意义上是门自私的学问,在以同情同理的角度了解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你得为一些他们还没解决彻底的/没有触及的超脱的、形而上的问题,朝著一个虚无的目标去探索。在现实中,除了哲学中包含的伦理和逻辑部分,你没有足够的理由让自己相信你能给世界带来任何实质性的益处,很多时候你也不能和普通人产生共鸣,在与世界的关系上,你是孤独的,没有朋友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接触了历史上那么多同样孤独的人,而且在这个世界的此时,还有许多同样跟你在孤独路上求索的人,达到一定层次后你们会构成了一个圈子,一个闭环,一定意义上来说,哲学家是有朋友的,而且不少。

其次,哲学家不全是形而上者,尤其是现代语境下大部分哲学家不得不和其他学科进行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在唯物质主义框架下有一丢丢话语权,所以那些研究实用问题的哲学家们在与其他学科学者交流中,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朋友的。

最后,就是那种既「出世」又「入世」的哲学家,世俗社会中他八面玲珑,游刃有余,理论研究中也始终在哲学圈子里占据核心地位,众星拱月,鸿儒白丁皆是坐下客,辣是真滴牛批。


朋友是肯定有的,只是没有知己而已。

但是这也正常,孤独的路自己走就好,何必非要拉别人进来呢。哲学是一条路,朋友是路上的分叉,即使不走哲学这条路,朋友也总会走上他们自己的路,看开就好了。


你的问题中给哲学家的定义就完全跟哲学家真正的定义不沾任何关系。

神他妈哲学家就要和孤独挂上钩【摊手】。


既然有老婆。说明还是能处到女朋友的,盖除外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