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刚开始学画,但是老师让我多去看画展。问题是我不懂啊!!看了那些大师的作品,有的很直观的感觉出好看。有的画从我现在来看根本体会不出真谛。。我想只有懂画的人才看得懂其中的门道吧。所以像我这种刚入门的小白有必要去看吗?


不懂画去看画展可以提升审美品味,你可以在那些你并不理解的画作前思考那个画家为了表达什么?是一种心情还是画作里的某个物品,某个场景,用第六感去感应画家想表达的灵感点。多看看就能知道什么是艺术品了!

看画展是一个了解学习的过程,可以给你的审美一定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学习技巧,留些疑问在心里,等到某个时机恰巧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有些画展是很难见到的,有些几年就展出一次......看看没坏处。


那当然了。

不仅是国民素质,国民审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待提高的。

一开始看不懂无所谓,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没有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是无法进行深度解读的。

但是如果一些作品,给了你莫名的好感,让你愿意后面主动去了解了解它的故事,从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 得到一些启发,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知道喊麦的那些人看不看画展……我倾向于应该是没有的
当然有,如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滋养,唯一的缺点是慢,如果急于求效果拍照发朋友圈请忽略我的话
学画的人,看画展还要怎么懂?难道你打算把大师生平、作品年表都背个烂熟再去看才叫懂么??(ˉ?ˉ?)~说点个人体验。从前在书上看到毕加索的作品也都是一头雾水,心里默默吐槽到底什么鬼,凭啥这么有名,看不懂啊看不懂。那时候对所有非写实类的作品不说排斥吧,至少是心存质疑的,去看画展多半抱著这种好奇心而去,而且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多半不怎么细看展出内容介绍。去了直接看,用直观感受替代他人的解说。在这种状态下生平第一次见到了毕加索的原作。零下7度的北京,中国美术馆,大致上知道是德国人捐赠的私人藏品。一幅画一幅画看过去,有兴趣的才会仔细去看标签。看到一幅简直可以说很卡通的油画人物,可是笔触飞扬,色彩没有一处不舒服,画的那么恣意让观者的心都跟著愉悦起来。站在那幅画前简直挪不动步子,满心里就想据为己有的程度……我都被自己的念头吓到,心说谁这么牛啊?于是去看标签,从此成为毕加索的脑残粉……个人觉得看画和看书一样。你不可能喜欢每个作者的文笔,阅读者也不太可能100%体会到作者意图传达的全部理念,不过是在看的过程中寻求共鸣罢了。通过观看画展可以扩展审美视野,帮助确立自身审美趣味。


对于绘画,什么叫「懂」,什么叫「不懂」,是没有严格区分标准的,学了很多年画的人,就一定能看出画展中各种绘画的门道?不一定。

去看画展的动机不同,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你们老师希望你去,肯定是为了提高你视野。

为什么要提高视野?因为绘画和其他学科一样,都在不断发展,但现在大多数人对于绘画的理解,还停留在「像不像」这个阶段,这也造成了绘画学习都停留在造型阶段,如果你不去看画展,始终将自己的绘画定位在「和对象一样」的阶段。

造型基本功很重要,但不是绘画的全部。如果你有恒心和毅力,在绘画这条路上走下去,你就会明白这句话。


我也不会画画呀什么的 但是经常和学美术的弟弟一起去看画展。时间久了以后第一眼看画都会有些感觉 会去了解大概是提高审美 增添生活乐趣 欣赏另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吧

首先说,是有必要去的。

其次,本人并不是任何艺术类从业者,目前为止也没经过任何艺术类的专业学习。只是单纯喜欢,所以没事就会网上看画,买些喜欢的画册和相关的书籍,有机会就实地看画展。从原先好奇为什么这「幼稚园」水平的画能值天价,到现在彻底被它们征服,并对画作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喜好。

1:挑选一些喜欢的或者专业相关的类别进行观展。

2:观展之前最好花时间了解下参展作品的背景,作者、派别、优点等等,然后带著这些去欣赏。。。

3:赏画这种能力确实存在天赋的,但是作为我们常人来说,就好比一门外语。一位心意已久或者久仰的异性对你说「I LOVE YOU」的时候,学过英文的人自然会欣喜若狂,但是对于完全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只能错过这美好的一瞬间,一脸的懵逼。。。
一定要有意义才去看吗?自己看著开心就好啦
看什么类型的画展吧,如果是写实的,可以去欣赏,如果不是就算了,现在除了传统艺术以外,伪艺术特别多,根本没有评判标准,一切靠吹,很多各种展,就算你是搞艺术的都不见得看得懂
当然有意义了。以前,我也不懂画,只是感性上觉得有些画画得很美,根本不懂作画技巧和也读不懂画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但我经常去看画展,如果很喜欢上某幅画,就回来再查些资料,看看有没有关于这副画创作背景和他人鉴赏评价。也没有刻意去欣赏和学习,就这样随其自然,自己鉴赏画的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提升了。直到有天好友,故意让我区别一下两幅画,我看过那两幅画之后,瞬间就能说出这两幅画优缺点,最后我说的跟实际情况都一样。当然,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虽然喜欢却从未刻意和下功夫,而你是学画画的人,所以就更要去看画展了,画展中的作品是画家的精华,看得多了,现在看不懂的,以后也会有机会懂的。
就是从中挑选你觉得好看的,然后自己想想别人怎么画,产生画画的兴趣,对作画的思考(心境,技法)。为了有目标和动力,所以让你去看画展。对于看不上的内心默默鄙视一下就好了。画家们骨子里都是比较傲的,也有自己的小圈子。所以看画展的时候人们都是小范围讨论,一个人的时候就自己跟自己讨论,展内都会比较安静。看就是评估他人,回头来审自己。
作为一个从事艺术类的人,我觉得不论你是否学习绘画,看画展都会有助于你提升你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而如果你学习绘画,参观展览则会提升你艺术理解和眼界,你会发现你从来没有发现过得绘画技巧或绘画感染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艺术来说,它本来就源于生活,你是去学习生活的闪光点和精华。建议多读书,少玩游戏。
有啊,提高审美,这是无形之中的,要慢慢了,提高气质,提高生活品味,多看看总没错的,歌剧啊什么的也多看看


其实我也有同感。大师的画要不是欣赏不了,觉得三岁小孩都会画,要不就是很美,很牛逼,前者呢,我觉的不看也罢,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画纯属因为作者的出名才出展的,后者吗,一定是要看的,多出去看看,提高眼界,就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了。可以向学长的人多指教
可以给你的审美一定的影响
做事情干嘛要有意义?开心就去做啊,觉得画展无趣就不去呀w想要学画画的话,就去报班呀w?( ??? ) ? ☆
当然有用,不看好的是长不了眼的,眼没到手也肯定到不了,开始看不懂要多临摹,临摹会让你看的更仔细

可是等到你懂了再去看得等到什么时候......可以边学习边看嘛。

我个人觉得看画展也是一个了解学习的过程,先不说技巧方面,喜欢一个画家不就是通过看他的画看他的信息看他的文字来了解他的吗?

就像有种说法 喜欢一个作家,思想和他契合,去读他的书,久而久之,你的音容笑貌也和他的音容笑貌很像了。

如果是学习技巧,也可以先看看,留些疑问在心里,等到某个时机恰巧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可是连问题都不存在,怎么去解决它呢?

如果学的是传统的绘画,那么有些画展是很难见到的,有些几年就展出一次......看看真实的不也好吗


一直以为看画展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所以每次和朋友去看画展时十有八九进门和出门是一道,中间却是有意无意地走散了。

为什么爱看画展呢?

于我而言,看画展时的乐趣在于揣摩猜测画家想通过这幅画表达什么样的心情呢?看人物画像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带进去,如果我是画中人,此时此景此动作,我会想些什么呢,心情怎样呢,生命中是否也曾有过此种光景?这种时刻,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形象,而是记忆,久远遗忘在内心底层的许多记忆,此时此刻忽然被轻轻呼唤了起来。眼前静止的画布,内心翻滚又瞬息变化的思绪,伴著身后细细的交流声和脚步声,觉得看著画展独自一人的自己真是快活自在极了。

但由于我活得过于粗线条(缺心眼),往往就会觉得这幅画不是快乐就是忧伤,就连人物像里生气的情绪都有时候也会分辨不出来。不过看看画的名字和简要介绍,又会恍然大悟原来主人公是这样的情绪。尽管如此,仍然觉得看画展时往来之间便有一种你画我猜式的乐趣。

除此之外,若并不是人物画,而是风景静物之类的,也自有一番乐趣。在欣赏这些不以人物为中心的画作时,更像一种探险,重新认识周遭种种。倘若我们能把过去所说的什么青草蓝天之类的话统统置之脑后,好像从其他星球上起航探险刚刚飘零此地一样初次面对眼前的世界,就能发现世间万物大可具有出人意外的颜色。但是似乎大多数人已怠于这种发现,那些先入之见当然也不容易排除,而画家就像是一个导游把种种玄机与奇特放大展现在眼前,他们想重新观看世界,把肉色粉红、苹果非黄则红之类的公认的观念和偏见完全抛弃。相应的在这方面最有成果的艺术家往往创作出了最振奋人心的作品。正是这些艺术家教会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新奇美景。如果我们肯于追随他们,效法他们,甚至仅仅凭窗向外一瞥,也会有震撼人心的奇异感受。

而每次看画展我最喜欢看国画和油画。国画里头偏爱花鸟画,八大山人和任伯年又是众多画家里的心头好。油画则更喜欢驻足于古典主义画前,因为端庄,更易于去揣测。在这次看毕加索画展前,实在对现代主义美术欣赏不来。事实上,左右我们对一副画的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方法。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能深深为其所动的表现形式,但不应该因此就对表现方法也许比较难理解的作品不屑一顾。因为尝试去了解一下,会发现又是一片新天地。

当初第一眼就很喜欢八大山人的画,是因为他笔下的飞禽走兽十有八九爱翻白眼,hhh

尽管常看画展,但真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实也并不能够。没有正儿八经学过画画,所以对于一幅画最直接的评价或感受在于是否「刚刚好」,或者说「合适」。就像搭配一束花时,要掺杂、调换颜色,这里添一些,那里去一点儿,凡是做过这种事的人,都会有一种斟酌形状和颜色的奇妙感受,但又无法准确地讲述自己在追求什么样的和谐。我们只是觉得这里加上一点红色就能使花束焕然改观,或者觉得那片蓝色本身还不错,可是跟其他颜色不「协调」,而偶然来上一簇绿叶,似乎它又显得「合适」起来,我们喊道,「现在十全十美了」。

艺术家们在作画的时候也往往是如此。这只手应该垂在何处,那个花朵的颜色和它的光影之间的互动怎样,每个画家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合适点,隐藏在画作中的每个细节之中,观察一位艺术家如此努力地追求合适的平衡是件多么引人入胜的事。而我们越看就越能发现以前忽视的地方。我们的能力就会此间逐渐增长,逐渐感受到历代艺术家所追求的那种和谐。

(个人公众号「夏与至日」里刚写完就粘贴过来啦)

可以 熏陶熏陶 影响是潜移默化 持久深远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