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个数学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加法法则,a+b=c. 这是加法的本质,那么现象是什么?

这个a可以是1、2、3……乃至正无穷,b可以是1、2、3等等等等,我们会遇到1+1,22+33,666686+345334,每一个现象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所得出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本质都是a+b=c。

我们掌握了本质就是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不同的现象去套用相同的规律(公式),得出正确的结果。结果对你不再具有随机性,每一种行为都有其相应的后果。


掌握本质这一想法来源于西方科学的还原论思想,而掌握本质不等于掌握现象这一想法则可以比作:自安德森写出的凝聚态物理革命宣言《more is different》这一文章以来,科学观念由还原论的变革。

举例来说,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我们很可能会萌生这样一个想法,即我们有了f=ma,有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有了所有自然物体的运动规律,那么我们是否就掌握了一切自然规律?研究瀑布怎样下落,是否我通过把每个小水滴看成小球,再配上f=ma,就能模拟整个瀑布的运动?《more is different》指出,这是不行的,单个原子具有的性质,对于一亿个原子也同样适用,但是对一亿个原子组成的系统就不再适用,在一亿个原子的系统中,还有更多更深刻的结论可以被探寻,这就是本质不能决定的现象。

但是掌握本质就没有用了吗?物理里面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凝聚态物理,人文社科中亦是如此,《资本论》从刨析资本主义的细胞开始,再推出宏大的资本主义社会,学习《资本论》并不能让你预测股市,但是资本论却从根本上揭露了资本的丑恶,给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

因此,本质是一个出发点,你既可以无限向下剖析出更多本质,也可以停留在这一层研究fancy的现象,这些,都是科学。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现象与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及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并因此成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依据,即本质的区别。本质与必然性、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但本质的含义相对更广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例如,生命的本质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规律。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及其表面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按其表现本质的方式,可以分为真象与假象。真象是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选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


掌握本质的目的是你可以用你掌握的本质来解释相关现象。

那为什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因为不透过现象去观察的话,你怎么知道本质在哪?

事物的本质决定了事物的现象,但是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意义在于不要被傻子欺骗了。


正因为本质不同于现象,所以才有更加可贵的可能。而所谓本质是从更深层次对问题进行的剖析,这代表著一种更深刻的看待方式与更具普适性的结论规律的发现可能。所以发现本质相对于发现现象是一种进步。且如实验科学中许多都是在经验科学「发现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本质挖掘(如内在规律,可具体表现为公式),这带来的进步可不是一点点。


因为看到本质后有更多的可能掌握现象。

或者是更接近于掌握现象


掌握知识是不等于能应用知识,但通过应用知识,你能更好的掌握知识。


规则的规则的规则不可描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