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思想解放,还是人们的自以为是?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鱼之乐?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不知道题主,是如何得知那些认为自己看透了世界本质的人。

「并没有见过多少人,没有经历过很多事」

根据我的观察,很多觉得自己看透了世界本质的人,就算年龄不大,也是有著丰富的阅历的。且不说这些阅人无数的人,他们是否真的就看透了世界的本质。但是起码的,他们绝对不能说是没有见过多少人,更不能说是没有经历过多少事。

否则他们早就被现实打脸,然后安安静静了。

能够自称自己看透了世界本质的人,一般都是在大量的事实经验中,一而再,再而三的验证了自己的世界观框架。最终其世界观框架无法再被新鲜事物说更新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换句话说,在这些人眼里,已经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了。

怎么会出现「很多人」没见过多少人,没经历过很多事呢?


这个问题是很堪深的。所以我的回答是长篇渐进的。希望你体谅。

首先你要了解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五十岁以后就能知道并顺应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在五十岁的时候,而晓知天命。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孔子说他五十才知晓天命。也就是说他五十岁才悟了世界的本质,或五十岁才近道悟道。如果每个人在五十岁就知晓天命,这世界就和谐了。这是万中无一的存在,它等同于佛教的大中小乘觉者,是稀有的存在。悟道的觉者,他是知而不怠,为善不倦的。历史中的每一个天命者,他们都是在知晓天命后,为众生善业而努力。他们的行事方式,佛教已经说了,圣人因无为法而有差别。就算在表相上让人觉得差异,在实相上都是利益众生的。大道三千,道同殊归,就是这个意思。所有知天命者,他只会以善业为基,以亲近于道为根本,不会行恶事作恶孽。所以,他们每一个都是功大于过的,就算一时之过,他也是为了完善道的根源,构筑善业的基石。所以儒家称呼他们为圣人,圣贤,智者。佛教称呼他们为佛,菩萨,罗汉。只有圣人与佛是掌握阴阳脚踏阴阳的。所以道德经中有,圣人不仁,视万物为刍狗。佛,可以渡尽众生,也可以无众生可渡,渡无可度,为有自渡。所以就有众生佛和自了汉之分。

历史中很多明士对圣者的评价是,圣人无错。因为他所缔造的果,是善果。这句话教导我们,看事情不要流于表相,只看过程,不看最终的果。圣经云,看他所结的果实,就知道他的过去。就是这个意思。圣者所结的是众生果,善业。你如果看得明白他所行的道业,他就不叫圣者了,而是你是圣者。圣者都是恐怖的存在。历史上,鬼谷子,墨子,孔子,释迦等等。纵观历史你们会发觉,他们都是策安千年的恐怖人物。鬼谷子,墨子,孔子,他们行道中所行的,不满意就推倒。只要与他们的道相违的,有碍的。就算是他们教导出去的,也会借他人之手,或亲手推倒重来。释迦留下了婆罗门主的话,也是暗藏玄机的。凡是有道之士,看了这句话,谁不为释迦努力?)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乐夫天命复奚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虽曰天命。--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2.自然的规律、法则3.人的自然寿命;天年

近义词

定数的意思:1.确定数量 2.一定的气数;定命 3.确定的数量

定命释义

1.注定的命运或寿数 2.比喻必然的趋势。

因为在佛学观点中有因缘觉悟之一词,也就是顿悟。顿悟释义1.猛然醒悟 2.通过体现佛教禅宗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

为什么很多人并没有见过多少人,没有经历过很多事,就认为自己看透了世界的本质?原因是在顿悟中觉悟了,看破了事物的本相,进而透过本相了悟了人生的真实义,知道了自己来到人世的使命,因而顺应天命而行事。所以历史中就有很多个案。最经典的是释迦王子。以普渡众生为己任。阴符经的作者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所以很多大能觉者,他必然的会在看透后,在行为上与过去尤如两人,以人为本,以善为基。这就是真正看透觉悟后的显示。


我觉的也算是自以为是吧,毕竟世界只是在你的心里,做自己世界的帝王,总比做外在世界的奴隶好很多。

对我而言,人们相信著外界一切的存在,而我只要不去关注,它就从未出现过。

所以存在只在于你的自心,虽然人们真的认为许许多多的事物存在,但因为个体的有限,其实也只是深陷被灌输信仰的无知中。

也因此,知道的越多越无知,也就越偏离真相,偏离事实,这也不是一个假话呢。

如果你知道很多,却是错误的。如果书上写的是假的,网路上一切都是编造虚构的。或许你只是黑客帝国中的一个npc,真实的你根本不在这里。

你又该如何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你知道的越多,也就被欺骗的越深,反到什么都不在意,对于一切保持距离和审视,反到能更接近事实真相一点。

因为你至少不会说,什么是错误的。也的确,没有什么是错误的。

世界是场梦,当做真实你就迷失了,相信世界不真实,你也迷失了。

世界不在于真实与不真实,只是你塑造的自我,产生了对于我的定义,也就对于外界产生了分别的认识。

如果你能够回归出生之前的状态,也就对于这个世界就是朦胧未懂,也从未去分别它。

这样的你会成为一面镜子,如实的照见一切和所有人。

一切事物都只能是一切事物,东西和人就是那样,没有了分别的自我,深陷分别的你。世界是安静的,是没有纷争和对立的,只有当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人类角色时,才会有那么多的认识。


若你看得下去,就请看吧。

这是一种社会廉价自豪感所导致的问题。

我不是心理学者,这种问题应该被心理学者回答。

这样说罢。人类的脑子是很懒的,与其去分析成因,不如分析结果而得出一个明了的结论。当某人发现了一个很多人都出现的矛盾时,去分析这个矛盾,得出一个不足为奇的简单推论,就自以为自己思考得比他人多,就觉得自己看透了世界的本质。这算是一种无知的自豪罢。

哲学家分析了将近五千年也没有分析出世界的本质。最接近真理的理论是「世间充满著矛盾」。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结果。

总有些人自以为「我看到了你们没有看到的,我就知晓一切」这一点必须归功于梓笨主义社会

因为梓笨主义社会试图在隐藏显而易见的矛盾。何出此言?比如舞铲阶级与梓铲阶级的矛盾。当然这一点被隐藏得很深,不读 烈基本看不清。而平时的一些矛盾。比如女性与男性思想的差异他们总是能发现。因为这一点他们之前从未发现过。而且自己还处于这种思想差异之中。就觉得自己看透了一切。实际上他们连换位思考都不会。更别说读懂男女思想差异了。每次看到有人信仰共铲主义就说「共铲主义不可能实现,你们这些不想干活的社会臭虫赶紧滚出天朝」实际上就是社会舆论所导致的思想方向的偏移,使思考都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事物。而他进行短暂的思考居然得出了一个别人不曾思考过或是思考过后已忘却的答案。这也是一种廉价自豪感的由来罢。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东西我想出来了,你们都没想出来,所以我比你们知道的多,所以我看透了世界的本质。」


我觉得这问题更可以换个角度:他们似乎看透了本质,那我呢?不管他们是否真的看到了真相还是在探索真相,如果我想真的了知真相,可以怎么做呢

我觉得我曾经羡慕活出真相的人,也想做到呀。毕竟蒙在幻象里很被动不享受。这个不羞耻呀。。。

我觉得这个是有意义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