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叔本华,外界怎么看他?

我猜是一个愁容满面的痛苦的哲学家,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小房间里写著:「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又是大名鼎鼎的以悲观著称的哲学家,所以才会有些人对叔本华有敬而远之的感觉。依我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可以这样概括一下叔本华的主旋律:「想必你已经看到世界有多么糟糕,人们有多么的疯狂了。这是没办法的事,人总有局限性的。所以一定要好好生活才行啊。」

其实叔本华,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鸭。

我们来看看这个人的生平经历了什么:

叔本华出生在一个很成功的银行家家庭,少年时期过著孤僻但快乐的日子

父亲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个成功的商人和金融家就要求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有自己一样的八面玲珑的本事,相反,他给了叔本华在他这一生中都为数不多的温暖。

「高贵的灵魂,

我这个人,

我的成就,

一切都得感谢你

当你把我带到世上来的时候,

你就已经安排好了

你已经想到这一点

或许我不适合在这个世上奋斗打拚

你这位骄傲的父亲

你知道你的儿子学不会卑躬屈膝向那些平庸之辈溜须拍马

也不会为了面包看任何人的脸色

我知道如果没有海因里希·叔本华 (哲学家叔本华的爸爸的名字)

那么亚瑟·叔本华早就垮掉一百次了。」

这是叔本华写给父亲的一段话。在19世纪,叔本华就可以像一个现代开明家庭的孩子一样,保持自己喜欢的性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可后来,后人猜测是因为生意失败的问题,叔本华的爸爸精神失常而自杀了。叔本华失去了这辈子最重要的温暖源头之一。

而叔本华和母亲的关系非常的差,母亲不理解叔本华的悲观与孤僻,也不喜欢叔本华的为人处事,叔本华更是讨厌母亲的庸俗和在社交场合的明眸善睐,在无数次几乎要打起来的争吵中,他们终于断绝了关系。

然后呢?精通N国语言的叔本华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对这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天才总是世出的吗?如果真的如此,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发生了。

《作为意志和表象存在的世界》,优秀吧,阅读难度不大吧,首次将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融合在一起,够具有开创性吧。

无人问津。

他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凭这本书,他成为了柏林大学的教授。因为他觉得黑格尔是个沽名钓誉之徒,是个诡辩家,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和黑格尔同时间打擂台,看看学生们喜欢谁的课!

这样做的程度,类比到现在,就是笔者在周杰伦的演唱会旁边也开了一场演唱会,赌气般的立flag:我倒要看看群众是喜欢周杰伦还是我!这个比喻毫不夸张,当时黑格尔在学术界的如日中天的地位,放在如今的娱乐圈哪位超级天王来做类比都不夸张,而叔本华只是一个新来的,看上去有点凶凶的,不爱与人交流,也不爱讲幽默的话的普通不知名老师而已。

结果叔本华和笔者一样,结局惨败。班里的学生从两三个减少到没有,疑是笔者人生最接近叔本华的一次。

他说:「这印证了我的观点,天才的思想总得不到赞赏。」

他这是和大家赌气呢。

这样的孤独和无人问津一直持续了四五十年(就像笔者的这篇回答)。四五十年一共才四个字,却是一个人人生的一半,渴望被理解,渴望被看到的人生的一半。直到晚年,他的书才受到欢迎,但他的一生依旧简朴,去世后将父亲的巨额遗产统统用做慈善。

他有强迫症一样的敏感,他害怕遭到盗窃,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贴上一个「这个不值钱」的标签;

他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小狗,他爱这只小狗到什么地步呢?这只小狗的名字是拉丁文和古希腊语拼成的,叫「宇宙精神」(有人怀疑是讽刺黑格尔取得名字,但此说没有证据),是叔本华一直都在研究的终极命题,也是他心中最崇高之物。他取这个名字一是太爱这只小狗,二是取一个晦涩的名字可以减少邻居们的叨扰,他也不希望宇宙精神老是和别人玩。可惜邻居们确实是不会念也看不懂,叔本华死后大家就管那只小狗叫「小叔本华」了。(黑格尔疑似扳回一局)

这样一个人的一生,他都说了什么呢?

当你对过去的不幸停步不前时,他说:「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当你在灯红酒绿中迷茫时,他说:「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当你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时,他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他告诉你,别人喜欢你只是一个对你的做法表示「干得好」的一个侧面信息,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你的全部优点和可爱之处的。你自己干得好,如果是事实的话,你自己是直接知道的,不需要别人承认才是真的。

当你以为他很孤僻从不与人洽谈时,他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齐,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并且身边人表示其实他是个很幽默健谈的人)

当你以为他的书一定很晦涩难懂时,他说:「一个人只要可能就应该像伟大的天才那样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样说话。

当你为工作或者学习废寝忘食,为减肥粒米不进时,他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当你的名誉被污蔑,你感到委屈时,他说:「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如果你这辈子真的学不会和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一定要读一本鸡汤,那就读叔本华吧。他吸烟,喝酒,推伤过小裁缝(因为受不了她总是在隔壁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什么卵用,他为此特意写一篇《论噪音》也没有用),总是强迫症般地防小偷,但他是个好男孩。

在最后,把他遗言里的一句话,送给要读他的读者吧:「希望爱好我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我的哲学。」

相关回答:

「是当一个痛苦的人还是幸福的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165545/answer/655332366


原本想用一句直白的话说,怕被举报。现改成:不会独立思考的人不适合看。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读叔本华的书?

下面的文字,就是一个检验的试卷。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表象 全世界只是同主体相关联著的客体 世界是我的意志 自在之物的瓦解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第一篇世界作为表象初论

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

经验和科学的客体

跳出童年时代吧,朋友,觉醒呵!——J 卢梭

§2

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著的,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每人都可发现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主体,不过只限于它在认识著的时候,而不在它是被认识的客体时。而且人的身体既已是客体,从这观点出发,我们也得称之为表象。身体虽是直接客体,它总是诸多客体中的一客体,并且服从客体的那些规律。

同所有直观的客体一样,身体也在一切认识所共有的那些形式中,在时间和空间中;而杂多性就是通过这些形式而来的。但是主体,作为认识著而永不被认识的东西,可就不在这些形式中,反而是这些形式总要以它为前提。所以,对于它,既说不上杂多性,也说不上杂多性的反面:统一性。我们永不能认识它,而它总是那认识著的东西,只要哪儿有「被认识」这回事。

注解主体不是个体,主体不是存在者,主体只是人类的整体的意识空间。主体不是肉身,但也脱离不了肉身构架。身心关联才形成意识空间,才有主体的认知。AI机器人的意识活动,不属于人类的意识空间。但是合成生物学,正在改变主体的概念。

注解

叔本华,用西方哲学的语言很清楚的表达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

那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因此,主体就是这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原来凡是存在著的,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所谓的主体就是【作为意识空间的我】,客体性只是依据【我的主体性】的存在而存在著。主体,作为认识著而永不被认识的东西。我们永不能认识主体,而主体总是那认识著的东西。

这就是禅学的无我观的延伸。在存在本身视野中,在宇宙的时空连续的图像中,【我在那里】【我是谁】是无法定义的,【我】不是客观的存在,【我】只在外部观察者的观察的时间延续的图像中中存在著,就如同一颗恒星,【我】有著生、老、湮灭的图像。

所以,作为表象的世界,也就是这儿我们仅在这一方面考察的世界,它有著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

一个半面是客体,它的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杂多性就是通过这些而来的。

另一个半面是主体,这却不在空间和时间中,因为主体在任何一个进行表象的生物中都是完整的,未分裂的。

所以这些生物中每一单另的一个和客体一道,正和现有的亿万个生物和客体一道一样,都同样完备地构成这作为表象的世界;消失了这单另的一个生物,作为表象的世界也就没有了。因此,这两个半面是不可分的;甚至对于思想,也是如此,因为任何一个半面部只能是由于另一个半面和对于另一个半面而有意义和存在:存则共存,亡则俱亡。

双方又互为限界,客体的起处便是主体的止处。这界限是双方共同的,还在下列事实中表示出来,那就是一切客体所具有本质的,从而也是普遍的那些形式,亦即时间、空间和因果性,无庸认识客体本身,单从主体出发也是可以发现的,可以完全认识的;用康德的话说,便是这些形式是先验地在我们意识之中的。康德发现了这一点,是他主要的,也是很大的功绩。

我现在进一步主张,根据律就是我们先天意识著的,客体所具一切形式的共同表述,因此,我们纯粹先天知道的一切并不是别的,而正是这一定律的内容。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我们所有一切先天明确的「认识」实际上都已在这一定律中说尽了。

我在《根据律》那篇论文中已详尽地指出,任何一个可能的客体都服从这一定律,也就是都处在同其他客体的必然关系中,一面是被规定的,一面又是起规定作用的。这种互为规定的范围是如此广泛,以至一切客体全部存在,只要是客体,就都是表象而不是别的,就整个儿都要还原到它们相互之间的必然关系,就只在这种关系中存在,因而完全是相对的。

关于这些,随即再详论。我还曾指出,客体既各按其可能性而分为不同的类别,那由根据律普遍表示出的必然关系也相应的出现为不同的形态,从而又反过来保证了那些类别的正确划分。我在这里一贯假定,凡是我在那篇论文中所已说过的都是读者所已熟悉的,并且还在记忆中;因为,如果还有在那儿没有说过的,就会在这里给以必要的地位。

 注解  叔本华的作为表象的世界,一个半面是客体,它的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另一个半面是主体,这却不在空间和时间中,因为主体在任何一个进行表象的生物中都是完整的,未分裂的。用康德的话说,便是这些客体的形式是先验地在我们意识之中的。康德发现了这一点,是他主要的,也是很大的功绩。  这就完全解读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观点,所谓客观真理不是绝对的客观,真理也不是主观的判断。

  用康德的先验论的观点解释,人类的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只是依据先天的天赋的意识空间而形成。所谓的理性与逻辑,只是这一先天的天赋的意识空间的表达模式,也就是一种动词时态的表达,由此形成了人类的世界的对象。用句老话,你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数学物理学的数、时间空间、宇宙参数等等公理、公式、概念,皆是先验的天赋的意识空间的构架,也就是存在本身逐步的彰显。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演化,不是人的独立创造,只是一种人类的智慧的禅观的结论,由此客观世界得以成为客观性的存在,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生物合成技术带来的巨大飞跃,只是宇宙生命意识空间本身的无限概率空间的坍塌,成为了你我他可以认知与利用的客观。  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生物合成的生物,客观世界本没有存在著,他们只是人类意识与智慧带来的客观产物。

===========================

存在本身是一个逐步显现的展开 所谓有序与无序 理性与混乱 完全是特定生命物种意识空间的认知

------------------

因此你说的【意志事自由的,表象意味著一切可能,不过需要逐个展开,否则造成帧频堵车,导致秩序崩溃。意志本质是秩序,秩序无法消灭。它总是处在无序的反面,而反面是永存的,秩序永存。】十分准确的。

因此宇宙的生命的意识空间的演化,是一种无序、随机后面的有序化。存在的本身,既是混沌又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有序化。比如宇宙大爆炸,就是从混沌到有序,这种人类的认知是不断演化的。

比如一个蚂蚁,他的地球认知观点与能力,看到的地球就是无序的。人类认知的地球就是有序的。因此,存在本身是怎样,是一个逐步显现的展开,所谓有序与无序,理性与混乱,完全还是一种特定生命物种的认知罢了。

===================================

我上次看过一篇文字,说动物魏什么没有进化出轮子。答案很简单,大自然没有适合搜轮子行驶的地皮,

次过人完全被进化论洗脑了,因此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蒙古人种意识空间牢牢地结合在一起。生物界的具体物种,根本不存在进化,恐龙进化了吗,没有,只是灭绝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只是人类的归纳法,把一些生命现象做一种人为的假设,这种假设根本不是生命的规律。基因的演化,只是一种随机的选择,如同量子的概率的状态。

举例子,艾滋病的免疫基因的产生,就源于欧洲14世纪的黑死病人群,上亿欧洲人口经历黑死病的考验,这场疾病夺走了7500万个欧洲人和全世界2亿人的生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欧洲人口消灭了一半,没有死亡的人群就是对黑死病产生了免疫功能。这些对黑死病产生了免疫功能的人群中,只有极少数的人群产生了艾滋病的免疫基因,并且遗传到后代。这就是一种自然生物界的随机选择。

当代合成生物学,已经完全可以用人类的细胞,实现一种工厂的无性人类的生产,但是这种工厂化的人类生产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人类这个物种是上帝吗?肯定不是。这一后果,只会引发人类更加快速的灭绝。当然,深受达尔文主义洗脑的次过人是不相信的,也许次过人的工厂化的人类生产方式,早就开始了,只是秘而不宣罢了。

为何?工厂化的人类生产方式,完全没有思考到,人类这一物种的存在完全是地球生命网路的一个节点,单独改变人类的婴儿的生产模式,这种婴儿必然具有先天的缺陷,无法抗拒地球其他生物产生的致命威胁,比如类似的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

华商报:从12年前暴发的SARS,到近几年出现的禽流感、MERS,跨物种传染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在不断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钟南山:我想,这可能是生态环境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人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而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使得一些原本很远的病毒离人越来越近。

  华商报:科技一直在进步,为什么人类始终无法摆脱传染病的阴影?

  钟南山:大的生态环境所致,防治很难。动物传染人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即使科技再进步,传染病依然可能存在。

也许某一天,地球的生命界产生人类无法免疫的最强烈的病毒,人类快速灭绝,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人类的合成生物学,完全有这种能力。就如同杀死金正男的VX神经毒剂的类似病毒,类似埃博拉病毒,自然界一旦产生,人类不就灭绝了。

因此你说的【意志事自由的,表象意味著一切可能,不过需要逐个展开,否则造成帧频堵车,导致秩序崩溃。意志本质是秩序,秩序无法消灭。它总是处在无序的反面,而反面是永存的,秩序永存。】十分准确的。

因此宇宙的生命的意识空间的演化,是一种无序、随机后面的有序化。存在的本身,既是混沌又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有序化。比如宇宙大爆炸,就是从混沌到有序,这种人类的认知是不断演化的。

比如一个蚂蚁,他的地球认知观点与能力,看到的地球就是无序的。人类认知的地球就是有序的。因此,存在本身是怎样,是一个逐步显现的展开,所谓有序与无序,理性与混乱,完全还是一种特定生命物种的认知罢了。


太年轻的,充满理想主义的不适合读。

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对现象背后习惯总结出普遍性的,叔本华是神人,必读!


暂时悲观的人。初入叔本华世界的人,大多会觉得华是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我是其中之一。如果你这时退却,那么将会错过一位生活的良师。记得18/9岁时开始接触叔本华,那会因周遭环境问题,个人状态极度悲观,迷茫。偶然读了叔本华,感觉这家伙像是穿越时光跟我说,同病相怜的人儿啊,哪儿是出路呢?觉得这哥们和我一样,也在寻找著自己的出路,但越深入了解他,发现这哥们,其实已经将寻找出路的方式融入自身生活当中,融入生活方式中。或者说 叔本华用对待生活的方式践行印证著自己的哲学观、生命观。如果一定要让我概括的话,叔是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在悲观中寻找积极面且痛并快乐著的行者。毕竟 我们将要死很久很久,为什么不好好活著呢?不信,你走出门看看,这屋外的空气,是不是有阳光的味道。这鸟语花香 ,春花秋月,这夏雨冬雪,山河日月,夜露微尘,是不是该好好品尝一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