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经贸谈判,经贸磋商,中美关系,美中贸易战。(图/美联社)

▲第七轮中美贸易谈判。(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第七轮中美经贸磋商24日结束,大陆消息指出,双方围绕协议文本展开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称,中国股市于25、26日上涨,同时人民币汇率和美国的股市也都在涨,中美市场的双涨证明「两国社会都认为谈判将达成的最终结果对自己国家是有利的」。

社评表示,中国股市在25日放量大涨,三大股指涨幅超过5%,沪深两市成交金额突破万亿,创下三年多来的新高;26日A股虽有小幅调整,但A股近来形成的上涨势头是明确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和美国的股市也都在涨,这被普遍认为是市场对中美贸易磋商实质性进展的热烈呼应。

▼中美贸易谈判。

▲中美贸易战,经贸谈判,经贸磋商,中美关系,美中贸易战。(图/美联社)

社评指出,中美市场的双涨证明「两国社会都认为谈判将达成的最终结果对自己国家是有利的」,因为若有一方社会的多数人认为协议是损害和出卖本国利益,两国高度敏感的市场不可能同时展现欢迎和乐观,这也说明中国社会里「中国输了」和美国社会里「美国输了」的说法是虚伪或者幼稚的。

社评提到,市场走势显示「和平发展是两国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贸易对抗只会伤害双方的经济发展,合作解决问题「才是两国真正的民心所向」,无论是中美、公众「都不支持各自的政府主动将贸易战打下去」;人民都是聪明、智慧而务实的,并且看得懂中美和则两利斗则双输的态势,也都相信本国经贸磋商团队对国家利益的忠诚和水准,因此市场的热烈反响既是对谈判指向结果双赢的肯定,也是对本国谈判团队工作的积极打分。

社评话锋一转表示,谈判毕竟还没有结束,直到达成最终协议前「仍然存在著一些不确定性」,这对中美谈判团队乃至两国各自社会理性和智慧的考验都还没有结束;两国从谈判团队到整个社会应该保持冷静并尊重彼此,这对维系良好的谈判氛围、避免节外生枝非常重要。

▼美国总统川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 美国总统川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环球时报》强调,最后达成的协议「必将是中美双方实力结构和利益诉求的客观反映」,也是双方社会和市场意愿的集中体现;在反对中国一些人宣扬「中国输了」的同时,中方同样反对一些人拿美国社会宣扬「美国输了」的抱怨为依据,进而鼓吹「中国赢了,美国怂了」,因为这些论调不符合事实,也可能破坏双方进一步磋商的舆论环境。

《环球时报》总结指称,这个时候「中国舆论愈发需要保持客观和冷静」,不搞虚假和夸张的东西,既不做美方奇谈怪论的二传手,也不给华盛顿的政治斗争提供素材,一定要「咬住实事求是不放松」;中美贸易的公平对等既可以列出一些具体指标,也是两国在权衡评估各自利益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因此中美都不可能签一个有损本国重大利益的经贸协议,这是常理也是现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