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鄂兰。(德国之声)

汉娜鄂兰。(德国之声)

她被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平庸之恶」和「极权统治」是代表她政治哲学的概念。德国历史博物馆为这位女哲学家推出了值得一看的展览。

提到汉娜・鄂兰(Hannah Arendt),一个重要的政治关键词是「平庸之恶」(die Banalität von Bösen)。这位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性思想家之一,从未惧怕争议,正如她对纳粹战犯艾希曼(Adolf Eichmnn)作出的评价所引发的。她对那些「办公桌前的罪犯」(Schreibtischtäter)的立场-「没有人有权盲从」,或者将国家社会主义与史达林主义的比较,都让这位政治哲学家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DHM)自5月11日-10月18日展出以鄂兰政治表态为中心的展览。这位如刀尖般锋利地反思的女哲学家,于1906年出生于汉诺威,在柯尼斯堡长大,1975年在纽约病逝。

在德国读大学期间,她曾师从哲学家海德格。后来因纳粹迫害,而通过巴黎逃亡美国。在纽约,她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后来成为美国公民。

展览中一个重要的展室是关于鄂兰对艾希曼审判的观察与报道。艾希曼对数百万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负有责任。在阿根廷被以色列情报人员抓捕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接受审判。鄂兰有关审判过程的系列文章刊登在《纽约客》杂志上,后来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些文章在1960年代引发世界广泛的讨论。对艾希曼的评价-「平庸之恶」至今仍是辩论的话题。

德国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博尔认为,「战后,人们将国家社会主义称为恶魔或者与魔鬼立约」,鄂兰则希望针对这一观点指出艾希曼「杀人的平庸」。

鄂兰指出犹太人大屠杀所反映出的「官僚主义」、「不去多想」和「平庸」。她想要阐明,并不单是撒旦主义者,而且也有听从上级命令的官员促成了纳粹的罪行。鄂兰认为,艾希曼是一个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类型,愿意不考虑自己的良知来执行上级的谋杀计划。因此,她提出的要求是:「没有人有权盲从」(Kein Mensch hat das Recht zu gehorchen)。当时,她的观点引发犹太人等团体的愤怒抗议,因为她反对了那种认为对犹太人的魔鬼式的大屠杀仅仅是魔鬼般的罪犯所为。

除了「平庸之恶」之外,鄂兰提出的「极权统治」也是20世纪政治哲学的重要概念。

对鄂兰来说,培养自身的判断力与政治行动一样重要:「不要跟风,自己作判断」也是展览的结语。对于一个有生命的民主政体而言,个人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可或缺,特别是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时候。

展览是按照鄂兰一生所关注的话题来分区:反犹太复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史达林主义和反抗。博物馆希望以此来展示20世纪历史最重要的主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