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自起兵到创建蜀汉政权,身边聚拢过不少的人才,虽然大多数能「从一而终」,但也有中途退出者,而且大部分都转投曹操。在这批人当中还有一位让刘备无比推崇之人,不仅施政能力极佳,而且品德、谋略、胆识均过人,是难得一遇的综合性能臣。此人,便是曾帮助刘备获取徐州的陈登。

陈登字元龙,汉末下邳淮浦人,出身于士族名门家庭,是广陵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的侄孙,沛国相陈珪之子。陈登自幼博览群书、智谋过人,并有匡时救民的大志向,成年后因学识和家世出众,被举孝廉担任东阳县长。陈登到任后经常体察民情、扶助孤贫,以故深得百姓爱戴。

陶谦担任徐州牧期间,曾提拔陈登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的农业生产。陈登在这个职位上兢兢业业,经常亲自去考察各地的土壤状况,并大力开发水利,使遭到战乱破坏的农业得到恢复,极大的解决了当地百姓的温饱问题,甚至出现「粳稻丰积」的盛况。

登忠亮高爽,沈深有大略,少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载籍,雅有文艺,旧典文章,莫不贯综。年二十五,举孝廉,除东阳长,养耆育孤,视民如伤。是时,世荒民饥,州牧陶谦表登为典农校尉,乃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粳稻丰积。见《三国志·卷七·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注引《先贤行状》。

陶谦为对抗曹操,便引平原相刘备为援,并将其安置在小沛。刘备在驻屯小沛期间,与徐州名士倾心交往,其中便包括陈登。陈登发觉刘备是位豪杰之士,有匡扶天下之志,在欣赏敬慕之余,决心奉他为主公。陶谦临终前对徐州的未来忧心忡忡,陈登乘机劝陶谦将职位「让」于刘备,并给大军阀袁绍写信寻求支持,最终使刘备放心接手徐州。

陈登辅佐刘备期间,从其对待吕布的态度方面,逐渐认清楚刘备的本性与能力,自知其并非自己要投靠的明主,遂决定「改换门庭」,投靠当世真正的大英雄曹操。所以等到吕布驱逐刘备占据徐州后,陈登表面上归顺于他,但却借出使许都的机会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受后者嘉许,并被任命为广陵太守。由此,陈登转投曹操帐下,使得刘备痛失一位能臣。

曹操攻取徐州后,陈登仍担任广陵太守,并因特殊功勋进封伏波将军,被委以保卫徐州的重任。陈登在任期间,将自己谋略、胆识过人的一面展示的淋漓尽致,接连击败孙策、孙权兄弟的进犯,成功地防守住广陵,委实是孙氏兄弟的「梦魇」。

在防守广陵之余,陈登还向曹操陈述及时经略江东的建议,但被后者以北方多事为由拖宕。等到陈登去世后,孙权在江东的势力壮大,曹操才感到后悔(「孙权遂跨有江外。太祖每临大江而叹,恨不早用陈元龙计,而令封豕养其爪牙。」引文同上)。

同样感到后悔的还有刘备。刘备曾称赞陈登有「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引文同上),但最终却没有用好陈登,错失一位能臣良将。多年之后,刘备仍对错失陈登感到后悔,并对他的人格品德充满敬佩之心,这一点在刘备与名士许汜的对话中有所体现。

刘备经常和寄居荆州的名士品评天下豪杰,某天便聊到了陈登。名士许汜对陈登满腹怨言,称此人傲慢自大、不知礼节,起因是当初自己拜访他时,陈登对他爱答不理。而且在休息时,陈登竟然自己睡大床,让他睡小床,毫不讲待客之道,简直是无礼至极。

面对许汜的抱怨,刘备非常不认可,称当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之时,许汜有国士之名,天下都希望他能出来拯焚救溺、匡救时弊。可是此君心中想的、嘴里谈的,都是有关求购良田、询价美宅的话题,自然会让陈登等正人君子厌弃反感。陈登还算客气,如果是我刘备,我会自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地板,怎么会只有大小床之分呢?

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引文同上)。从这段话可以看中,刘备尽管与陈登分别多年,但依旧对其充满敬仰之心。

陈登后转任东郡太守,并最终卒于任上,年仅三十九岁,曹操得到消息后非常悲痛。曹丕称帝后,追念陈登当年的功绩,便拜其子陈肃为郎中,这也是后话了。


想客观评价三国中的陈登,就要从几个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中来窥见端倪。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里对于陈登有如下的描述:

陈登,字元龙,在广陵郡有威望。又因夹击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之号,三十九岁时去世。

洞察人心,可信之人

吕布交好曹操被朝廷封为左将军,便派遣陈登前往许县,向汉献帝上奏章谢恩。于是曹操见到了陈登,陈登向曹操说明了吕布有勇无谋,轻易的投靠和背叛,性格反复无常,建议曹操及早铲除掉吕布。曹操说吕布是个有狼子野心的人,的确很难长久的养著他,除非你陈元龙,没有人能彻底知道他的内心。

曹操任命陈登为广陵郡太守,分别的时候,曹操还握著陈登的手说:「东方的事情,就拜托给你办了。」暗示让陈登纠合部众以为内应,这充分说明了曹操非常认同陈登的能力,认为陈登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

巧言吝啬,工于心计

吕布派遣陈登出使许县,本来是想让他为自己谋求徐州牧的职务。陈登回来以后,吕布非常生气,因为陈登得到了封赏,而自己却一无所获。

面对吕布的质问,陈登面不改色,并解释说:「我见到曹操对他说,对待吕布将军就像养虎一样,应当用肉把它喂饱,如果不饱就会吃人。而曹公说事情不是你说的这样,对待吕布就像养鹰,饥饿时才能为人所用,吃饱了就会扬长而去。」陈登说了这些话,吕布听后怒气便消除了。文武全才,举世难寻

刘备也曾评价过陈登,当时刘备和许汜一起在刘表座上品评天下人物。许汜说:「陈元龙是湖海之士,待人傲慢无礼的作风不改。」刘备对刘表说:「许君的评论对还是不对?」刘表说:「如果说不对,许君是个好人,评论不应该是虚言。如果说对,陈云龙又是名重天下之人。」

刘备问许汜:「您说他傲慢,可有事实证明?」许汜说:「当年我避乱路过下邳,见到陈元龙。元龙没有主人款待客人的情谊,长时间不和我说话,自己径上大床躺下,让客人躺在小床上。」刘备说:「你有国家杰出人物的名声,如今天下大乱,君主流离失所,指望您忧国忧民,有挽救社会的志向,而您却买田地盖房屋,没有什么国家可采纳的言论,这些都是陈元龙所厌恶的,他为什么要和您说话呢?要是我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您睡在地上,岂止上下床之间呢?」刘表听了大笑,刘备说:「像陈元龙这样的文武才能胆略志向,要在古代贤人的身上才能找到,在当今人物中一下子很难找到能与他相比的人。」

陈登陈元龙能得到曹操和刘备的高度评价,能轻易排除吕布对自己的怀疑,足见其有过人之能。如不是英年早逝,必将成为搅动三国的非凡人物。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实在的说,刘备错失的人才也是挺多的。如田豫、陈群、陈登、太史慈等人,而陈登更是刘备能担任徐州牧的重要功臣,可惜刘备没那个福气,被吕布夺去了徐州,从此与陈登再无交集,以至于刘备在客居荆州之时,感叹错失陈元龙,更有趣的是,刘备居然会对有人说陈登的坏话而大加反驳,足见其心中地位。

客观的说陈登是很有才能的,能文能武。吕布领徐州后,与其父陈圭设法解除了吕布与袁术的联姻,削弱了吕布的力量。主观而言,其实吕布挺可爱的,做猛将则行,做诸侯就难料了。客观的说,吕布领徐州期间,更是陈登与陈宫之间的斗法,结果自然陈宫失败了。虽然吕布占了主因,三国演义及正史里也并未言明其中的争斗,但可以推断出,若非陈登抓住了吕布的心理,也不可能迎得其重任。这是他的智谋。

陈登献策曹操击败吕布后,为曹操留任广陵太守。虽然不排除陈登是徐州豪杰之故,用来管理徐州,但事实证明曹操这一任命的正确。

江东小霸王孙策应该很熟悉了,可谓是战无不胜,威名赫赫,打下江东基业,而偏偏的,江东孙氏两次挫败于陈登之手。当时曹操主要精力在北方袁绍,孙策看中时机,欲偷袭曹操后路,取广陵谋夺徐州之地。

孙策派孙权攻取广陵,结果在陈登镇定自若,不凡的指挥下,两次击败孙权,挫败江东阴谋。广陵之战,客观的说明了陈登的军事才能的不凡之处。

有趣的是,似乎也从侧面的说明了孙策临死前,说孙权守成有余,开创不足的话,看来小霸王对他老弟孙权还是真的很了解。第一次合肥之战,似乎也是孙权军事才能不高的表现。

陈登再世时,多次建议曹操趁江东未稳时优先拿下江东,否则以后很难拿下。以至曹操经赤壁一败后,时常慨叹当初不听陈登之言,望长江而兴叹。

能被三国最主要的两人刘备、曹操诚心赞赏,又挫败孙吴,可见陈登的不凡之处。

若以三国演义而言,作为打酱油角色的陈登存在墙头草的嫌疑。但客观而论,陈登在乎的是谁能将徐州治理好,他在乎的也是徐州。陶谦在时,竭尽所能治理徐州;刘备领徐州时,倾心拥戴,可惜刘备无福,更别提别人说陈登坏话时,大加斥责;吕布领徐州,陈登确实看出吕布不是那个料,选择了曹操,无疑也是一种明智之举。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陈登在纷乱的东汉末年里,为百姓所做的举措,这才是最难得的。

历史里记载了陈登,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治理政务有方,深得百姓敬重优待。更有趣的是,陈登实际上是个农业人才,以至于会让人误以为他是不是入错了行。陶谦任徐州牧时,陈登任典农校尉,主管一州的农业生产。从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情况,客观的说他很务实,在于民有利的这件事上的原则性,一丝不苟的精神。

开发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使得在东汉末年屡遭破坏的徐州农业生产得到一定恢复,百姓们安居乐业。这岂不是陈登的最大贡献之所在?战争需要人,百姓更需要安定与生活。

客观而言,若非英年早逝,以陈登的才能来说,在三国里应该能有浓厚的一笔。看演义我们大都被那精彩的战争及武力计谋给吸引,然而演义哪里能说尽三国之英杰。像陈登这种能文能武,有统军之才,又能治理地方政治的,才是最为稀缺的,当然三国里也有不少。举个简单的例子,玩三国游戏的都知道陈登是全能行人才,无疑是变相的一种评价。可惜陈元龙同志从小喜欢吃生鱼片,以至于连华佗都感叹治不好他这病,治病要忌口嘛。古代可没有那种消毒条件,也使得陈登英年早逝。

评价陈登如何,他能于乱世中于民有利,则可贵。


陈登字元龙,徐州大族,曾经在陶谦,吕布手下做事,后来与曹操合作击败吕布,吕布死后,被任命为广陵太守,击败过孙权(有的书说是孙策)的进攻。陈登喜欢吃生鱼片而体内有大量的生虫,曾口吐的血里有许多恩寄生虫,名医华佗曾为其治病,但不久就去世了。

辛弃疾的词里有一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说的就是陈登,刘备曹操也多次称赞,可见是一位有才的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