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正在田间“大显身手”

  泉州网4月10日讯(记者 林志安 王柏峰 文/图)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人间四月万物生长,田间地头里正是忙碌时,而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参与,让春耕这一重要农事变得高效起来。

  插秧机作业前的准备

  一个来月前育种的秧苗初长成。连日来,在惠安县辋川镇前洋村的中和农场里,6台插秧机忙碌起来,在1000多亩的农田里来回穿梭。农场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农场共有耕地1474亩,工人却不到10个,有了插秧机的帮忙,一天能插秧100亩左右,一点都不误农时。

  农业机械化唱响了春耕生产的“主旋律”

  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起,该农场向村集体承包下前洋村和峰南村相连的水田区1474亩耕地,分季种植双季水稻、中稻、再生稻、蚕豆、西兰花等经济作物,一年可达到三熟。这几年,农场引进收割机、大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播种机、植保喷洒无人机等农业机械30多台,从溶田耕作、播种、插秧、喷药、收割、烘干等粮食生产环节上,实现种植水稻全程机械化。

  眼下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户忙碌身影。

  是土地流转让种田这事变得专业化、职业化。以前,由于农业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农村人口进城、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许多田地抛荒。近年来,辋川镇累计流转土地1.2万多亩,引导农民把一家一户分散的零星土地向现代化农业企业集中,以更科学的方式来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据悉,通过土地流转,前洋村每年村财收入增加了8万元,村集体、村民、企业收益都增加了。

  大棚里的甜瓜生长在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