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基斯坦是怎么跟巴基斯坦散伙,变成孟加拉的?一个国家的分裂当然原因都不会太单纯,巴基斯坦也不例外。如果细究其原因,首先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先天不足,其次是两地的民族矛盾,再加上强敌印度的参与,最终造成了东巴基斯坦独立的结果。
东西巴基斯坦

首先从现代角度看,巴基斯坦从1947年建国时起就是一个有著先天缺陷的国家,而且这个缺陷很直观,就是它的东西两个部分之间不连著,两者之间的间距达到了1600公里,而且阻隔著这两部分的是巴基斯坦独立之后长期的对手印度。而在近代历史上,这种陆地领土不接壤,特别是被其它国家所隔开的国家,通常都是很难维持的。

巴基斯坦先天的领土布局就是其致使弱点之一

巴基斯坦这种领土格局的形成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建立初衷的直接反映。因为巴基斯坦本质上就是英属印度殖民地伊斯兰教徒单独组成的一个国家,而在英属印度殖民地,伊斯兰教徒恰好分布于东西两端,中间地带则是印度教徒的聚居地,所以巴基斯坦只能接受这种领土格局了。

而与领土间隔相伴的是,巴基斯坦东西两部虽然都是伊斯兰教徒,但民族构成却差异极大。西巴基斯坦是一个民族构成非常复杂的区域,其最大的民族旁遮普人也只占其总人口的40%多,除了旁遮普人之外,西巴基斯坦还有3个主要民族,另外还有几十个小民族。而东巴基斯坦则是一个民族构成极其单一的地区,其主体民族孟加拉人在其人口中占比超过95%。而且双方的分歧还不止不此,因为巴基斯坦虽然是以伊斯兰教立国,而且东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孟加拉人主要也是信奉伊斯兰教,但其中却也有差不多十分之一是信仰印度教的。所以印度从一开始就在东巴基斯坦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且西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比例则要低的多。

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点

所以从巴基斯坦建国开始,东西两部之间的矛盾就一个接一个。首先在建国之后,为了迎合西巴基斯坦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巴基斯坦就把乌尔都语定为了国语。而乌尔都语和印度的印地语基本一样,只是文字不一样,在巴基斯坦境内本来以其为母语的人很少,但因为历史原因,这种语言成为了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所以将其定为国语在多民族共处的西巴基斯坦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但在民族构成非常单一的东巴基斯坦则受到强烈抵制,东巴基斯坦要求将其通用的孟加拉语也定为和乌尔都语并列的国语,但没有得到接受,语言问题此后成为了东西巴基斯坦之间一个无法解决的长期争议问题。

巴基斯坦国父珍纳宣布乌尔都语为国语的演讲现场

其次的一个矛盾是,东西巴基斯坦的虽然人口基本相当,东巴基斯坦可能还更多一些,但从巴基斯坦建国开始,巴基斯坦的核心区域就是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的政治势力在巴基斯坦一直无法取得主导权,在财政拨款比例上也一直不如西巴基斯坦,而东巴基斯坦对此始终不满。另外在巴基斯坦军队里,来自东巴基斯坦的军官比例也一直很低,到1965年只有5%左右。

另外东西巴基斯坦虽然都是伊斯兰教地区,但东巴基斯坦人相对来说信仰宗教没有那么虔诚,其社会的世俗化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双方之间也存在著一定的文化冲突。而这些矛盾,最终在1971年演变成了直接的军事冲突。

第三次印巴战争与孟加拉独立

导致东巴基斯坦局势急剧紧张的直接起因竟然是一场大风。1970年11月12日,一个名为波拉气旋的超强飓风在东巴基斯坦登陆,随后很快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破坏,死亡人数可能高达30万人到50万人。而巴基斯坦政府在灾难来临时的应对引发民间广泛不满,导致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骤然激化。

1970年的超级飓风波拉气旋

孟加拉独立运动在这种不满情绪中迅速成了气候,在不久之后举行的巴基斯坦全国大选里,东巴基斯坦政党孟加拉人民联盟赢得了东巴基斯坦169个席位中的167席,这甚至使他们在总共313席的巴基斯坦议会里都成了第一大政党。但西巴基斯坦地区的政治势力是肯定不会把全国的政权交给东巴基斯坦政党的。所以东西巴基斯坦之间又陷入了政治混乱之中。

1971年3月25日,孟加拉人民联盟宣布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孟加拉国。之后巴基斯坦政府立即将其首领拉赫曼逮捕,东巴基斯坦爆发叛乱,巴基斯坦政府军介入,但很快部分来自东巴基斯坦的士兵哗变,东巴基斯坦陷入了极其血腥的内战之中。

1971年12月16日,东巴基斯坦巴军签字投降现场

而自印巴分治之后就和巴基斯坦竞争激烈的印度很快抓住了巴基斯坦的这一变局,迅速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的决议,并以巴基斯坦政府在东巴基斯坦进行种族屠杀为由在印巴边境部署了大军,还在国际社会进行了大量的外交与政治准备。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军发起小规模边境进攻,巴军被迫还击之后,印度以此为借口对东巴基斯坦发动了全面进攻,并很快在东巴基斯坦战场取得了绝对优势。12月16日,东巴基斯坦巴军向印军投降。


而西巴基斯坦本身在东巴基斯坦和印度作战就被巨大的后勤问题所困扰,再加上印度出兵之前东巴基斯坦内战已在当地造成了很难弥合的政治裂痕,巴基斯坦想在东巴翻盘已不现实,因此在第二天就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次年,巴基斯坦还释放了被其逮捕的东巴独立领导人拉赫曼,他成为了孟加拉国首任总统,这也意味著孟加拉国独立成为了既定事实。

谢邀。要说起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的原因,不得不说印度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在印度的帮助下,东巴才能够成功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国。这也是巴基斯坦一直与印度死磕的重要原因。

一、「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英国留下隐患

二战后的英国再也无法维持庞大的殖民地,殖民体系崩溃。1947年,英国同意英属印度独立,但是由于宗教和民族矛盾,主持印度独立的英国人蒙巴顿采取了分治的方案,将英属印度一分为二。人民主要信仰印度教的地区,成立印度;人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成立巴基斯坦。一分为二,本来为将来留下隐患,巴基斯坦竟然继续一分为二,即今天的巴基斯坦,当时称为西巴基斯坦。今天的孟加拉国,当时称为东巴基斯坦。

二、巴基斯坦独立后,东巴人不满西巴人当权,独立呼声日益高涨

独立后的巴基斯坦首都设在西巴的伊斯兰堡。因此,巴基斯坦军政、经济大权都掌握在了西巴人手里,东巴人担任政府高官者寥寥无几。东巴人日益不满西把人把持国家大权。独立之初,东巴的人口是西巴的两倍,经济也比西巴发达,尤其是农业。仅仅出于相同的宗教信仰就要一直听命于西巴,东巴人民显然不会答应。东巴人的不满继续到一定程度,由和平争取转变到了武力抗争,最终爆发孟加拉独立战争。

三、东巴发力,印度帮忙,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1971年4月,孟加拉临时政府在孟加拉西部的梅黑尔布尔县成立,以被巴基斯坦囚禁的谢赫·穆吉布·拉赫曼为总统。自此,从1971年4月到11月,西巴军队与孟加拉解放军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孟加拉解放军以变节的西巴军官与士兵为主,战斗力虽然不弱,但是终归无法抵挡西巴正规军。此时,一直与巴基斯坦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看准机会,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分东西两面进攻巴基斯坦,战争进行到了12月份,巴基斯坦无奈之下签订协,同意东巴独立,孟加拉国正式独立。

从此,南亚多了一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与印度从领土矛盾又升级到了民族仇恨,更加无法化解!

印巴分治以后,巴基斯坦国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这两部分民族并不相同,东巴主要是孟加拉人,两个相距遥远的地区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全是因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但是两个地区之所以后来散火了,既有内部的矛盾因素,又有外来的力量干预。铭苏先生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巴基斯坦(西部)主导国内政治,东巴没有地位。

巴基斯坦独立以后,西部地区掌控者巴基斯坦的财政收支,在国内资源分配上明显倾向于西部地区,这引起了东巴人民的不满。而东巴这种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被忽视,也为日后散火埋下了隐患。

第二、民族不同,硬拉到一起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东巴地区主要由孟加拉民族组成,该民族历史上长期生活在孟加拉地区。而西部地区主要由旁遮普族、信德族、帕坦族、俾路支族等民族组成,孟加拉人跟这些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把这两部分人放在一起,由于没有民族认同感,不能团结在一起,分裂是早晚的事。

第三、印度的武力干预,致使东巴独立。

印巴由于克什米尔问题发生多次战争,而巴基斯坦领土分为东西两部分,形成对印度的东西夹击之势,印度为了解除巴基斯坦对自己的包围,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派兵占领了东巴基斯坦,致使东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国。

总上,既有内部的民族矛盾,也有外部的印度干预,多种因素使东巴从巴基斯坦独立建立孟加拉国。

铭苏先生,历史与地缘关系类文章原创作者,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


孟加拉国原名为东巴基斯坦,曾经是巴基斯坦在印度东面的一块飞地。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离,各自独立为国家。印度的东面保留了一块属于巴基斯坦的领土,但是这里并不与巴基斯坦本土接壤,也就是所谓的「飞地」,被国际上称为「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英国殖民者当初采取「印巴分治」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宗教矛盾,让他们相互牵制,以备重新殖民这两个国家。虽然英国殖民者撤离以后,再也没有统治这里。但是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却愈演愈烈,成为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的位置)

两次印巴战争期间,东巴基斯坦的民族主义者就开始蠢蠢欲动。上世纪80年代初,东巴基斯坦的民族主义者在国内进行示威游行,多次要求独立。东巴基斯坦的人口是巴基斯坦本土的两倍,但拥有的土地面积却十分狭小,自然不会满足于被巴基斯坦统治。

东巴基斯坦的的民族主义者领袖拉赫曼希望印度牵制巴基斯坦本土,帮助东巴基斯坦独立,结果遭到巴基斯坦当局的逮捕。1971年,印度国内通过法案全力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并部署了重兵坐观动向。巴基斯坦的总统叶海亚为了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被迫对东巴基斯坦施加血腥镇压,造成百万人丧生,千万人流离失所。此举被印度指责为违反国际人道主义,反而成为印度出兵的借口,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凭借苏联的支持,毫不在意联合国的干涉,凭借军事领域的绝对优势攻占了东巴基斯坦地区,俘虏了巴基斯坦的军队。眼见印度的霸权坐大,美国总统签发了对印度进行核威胁的命令。美国海军抽调华盛顿级航母与驱逐舰组成了第76特混舰队,并进入印度洋,扬言攻击印度沿海。在国际社会的各方干预下,印度最终决定停火,但是东巴基斯坦的独立已经不可逆转。

1972年,巴基斯坦当局释放了拉赫曼。拉赫曼回到东巴基斯坦后,宣布将东巴基斯坦改名为孟加拉国,于1975年成为孟加拉国的首任领导。孟加拉国的独立对于巴基斯坦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也拉大的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实力对比。不过脱离了巴基斯坦以后,孟加拉国并没有迎来发展。1975年八月,拉赫曼无力处理混乱的局面,被军队所杀。直到90年代末,孟加拉国才稍微安定下来。孟加拉国的人口超过一亿,但是土地狭小,资源匮乏,一直是南亚的贫穷国家之一。

(孟加拉国首任总统拉赫曼)


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散伙最根本原因还是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后遗症引发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导致。

英国在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结束后,当地诞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主权国家。奇怪的是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中间隔著印度,直线距离超过1600公里,交通上的严重不便利让本来就存在很大矛盾的两地人民更是雪上加霜。

巴基斯坦是个多民族国家,人口最多的是占全巴人口56%以上的东巴孟加拉族和占26%的西巴旁遮普族。由于历史原因,旁遮普族在巴基斯坦建国时期就在中央政府和军队中占了绝对优势。不仅如此,西巴也是经济最富裕、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而东巴则恰恰相反,广大人民生活极端贫苦。

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东巴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于是,以穆吉布·拉赫曼为首的东巴人民联盟谋求东巴独立。

1971年3月25日,人民联盟发动兵变,宣布改东巴为「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次日,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取缔人民联盟,随后调集两个步兵师空运东巴,解除反政府军武装,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东巴的动乱。

但是反政府武装并不甘心失败,大多数人逃入印度。而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之争,早就有吞并巴基斯坦的野心。从40年代末至60年代,双方先后爆发两次大规模战争,虽然最后以印度失败告终,但是作为一个区域大国的印度依然贼心不死。

现在印度看到巴基斯坦有分裂的趋势,同时又得到苏联的暗中支持,于是以「东巴难民大量涌入」为由于1971年11月21日不宣而战,向巴基斯坦发动进攻,重点指向东巴。巴基斯坦措手不及,加上对形势产生误判,东巴很快被印军占领,西巴方向双方则打得难解难分。战争进行至12月16日,印度鉴于战略目的已达到,再战下去毫无意义,于是宣布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则因为整体战局不利,也被迫接受停火,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

1972年1月7日,原东巴人民联盟领袖拉赫曼返回东巴首府达卡,正式宣布成立孟加拉国并出任第一位总理。印度首先予以承认,随后苏联及华约各国也纷纷承认,而无力改变现状的巴基斯坦也只好予以默认。1974年2月,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借伊斯兰首脑会议在拉合尔召开之机,拜访了拉赫曼,随后巴、孟双方互相予以承认。


孟加拉国的独立是源自于巴基斯坦内战,也包括了1971年印巴战争,战争从1971年3月26日到12月16日,最后导致了孟加拉脱离了巴基斯坦进而宣布独立。

孟加拉之所以会独立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有宗教上的原因,有国内政治因素,同时还有英国曾经殖民统治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包括了印度方面的插手。

英国在二战后,开始从殖民地撤退,但是却阴险的主张信仰印度教,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分别独立建国,另外在二战后印度觉得日本完蛋了,中国在内战,那么自己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亚洲老大,于是印度人就开始扩张土地,并且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有严重领土纷争,也一度派兵占领巴基斯坦部分地区,但是迫于美英反对也不敢太过猖狂。

巴基斯坦内部,一直都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并且语言上也不同,东巴人将孟加拉文,西巴人将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把乌尔都语定为国语,巴基斯坦中央政府也长时间被西巴人掌控,在经济政策上也主要偏袒西巴基斯坦方面,长久下去也就导致了东巴和西巴的矛盾,1970年巴基斯坦再次举行大选,东巴基斯坦凭借人口优势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然而西巴基斯坦人却推迟了权力移交,也在这时提出了孟加拉国独立的口号,也导致了巴基斯坦局势迅速恶化,西巴基斯坦代表的中央政府在东巴基斯坦对反对者进行镇压,在这个过程中600万东巴难免逃到了印度,给印度造成巨大负担,这时苏联突然开始和印度结盟,后来在1971东巴局势逐渐稳定,印度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开始插手巴基斯坦。

1971年11月下旬印度大举进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损失惨重,印度承认孟加拉国,在联合国干预停火后,但是印度仍然拒绝执行,1971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沦陷,孟加拉国正式独立,巴基斯坦被分裂。


1947年,印巴分治之时,孟加拉一分为二,西孟加拉归了印度成为了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东孟加拉归了巴基斯坦,成为了巴基斯坦的东孟加拉省,于是在印巴分治之外,还有个次级分治,就是孟加拉分治,与西孟邦不同,东孟加拉省与巴基斯坦之间隔著印度几千里,往来各种不便,为了使东孟加拉省更显得是巴基斯坦的领土,于是在1955年将东孟省改为东巴基斯坦省,是为东巴之由来。

名字虽然改了,但是双方分歧越来越大,东巴对巴基斯坦越来越不认同,地域隔阂只是其一,关键是东巴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首先是政治上,由于旧都卡拉奇和新都伊斯兰堡都在西巴,使得政治上西部拥有了更多地权力,东巴人感觉上和实际上都受到了边缘化,啥事儿基本上都是西边定,没东巴说话的份,这样生出不满也情有可原。

关键还不光是政治上受到边缘化,由于西巴掌握公权力,在资源分配和发展上更加偏重于西巴,投资和发展大都是只有西部的份,西部发展相对越来越好,而东部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可没有先富带动后富这么高的觉悟和远见,于是心中不满更加集聚。

于是,独立由非主流到主流,终于在1971年溃堤而下,加上印度为了搞残巴基斯坦,顺势出兵,帮著东巴向巴基斯坦开战,最终,东巴恢复旧称孟加拉,独立建国,西巴基斯坦无奈承认,独立「享用」巴基斯坦的国号。

话说孟加拉为了公平和富裕独立建国,但是建国之后,国内并未真的政治清明与公平,政变时常发生,而富裕更别想,经济依旧坏的可以。建国并未实现其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孟加拉是独立了,但是初心是否依然记得?若不记得的了,很难得到始终。当然这是后话,不提也罢。

我是北玄武,欢迎关注~


诚邀,一个国家的分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简而言之,巴基斯坦的分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1947年,迫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英国不得不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伯爵把印度分为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徒为主的巴基斯坦。

所谓内因,就是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构成,虽然东巴基斯坦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不如西巴基斯坦,但是巴基斯坦的中央政权一直掌握在西巴基斯坦人手里,这就引起东巴基斯坦人的极度不满,百姓的独立欲望也越来越大。

于是印度就开始找麻烦了,这就是外因。

为什么印度看不得巴基斯坦强大呢?因为印度阿三总以为自己是英国在南亚权力的继承者(也不知道这份自信哪里来的),所以印度必须将同样在南亚国土面积辽阔,可以对印度双线作战,并且与印度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巴基斯坦国扼杀在成长之前。于是当印度看到了东西巴基斯坦不和,于是采取各种方式在东西巴基斯坦之间打入「楔子」,离间两者关系。加上东西巴基斯坦中间隔著印度的国土,地理的隔阂使得印度人的离间行为非常的顺畅。终于后来西巴基斯坦独立成孟加拉国,印度甚至撕破脸皮,直接动用武力干涉,所以巴基斯坦的分裂,印度「居功至伟」!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穆斯林成了东巴基斯坦,但主要经济重心在西巴,由西巴人把持,引起东巴人不满,70年底,一场飓风东巴损失惨重,死亡人数官方称30万,民间称过百万,是有史以来死亡最多的风灾,叶海亚汗总统被指质救灾不利,东巴领导人拉赫曼鼓吹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内战开始印度出兵,西巴军队战败投降,东巴独立,直至75年才被国际社会承认。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在结束殖民时,总要想出坏主意让那个地方得不到安生,比如:印巴的克什米尔问题,中印边界的麦克马洪线,中日的钓鱼岛,近东的以巴、以阿(阿拉伯)问题,非洲也存在这样那样的边界问题和种族问题,如乌干达种族大屠杀等等……这样即使那些地方独立了,也会不断地出现边界冲突或民族冲突,这是西方国家所要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